查看原文
其他

川菜=麻辣+重口?那你对川菜的误解真的太深

饭醉团伙 成都生活 2019-05-06

一说到川菜,大家都觉就是:

火锅串串麻辣烫钵钵鸡跳水兔美蛙鱼头…

回锅肉毛血旺水煮肉片麻婆豆腐辣子鸡…

总结一下:麻辣,重口。


而且老有一部分人,抱有这种观点:

“川菜就是麻辣、下饭菜嘛!”

“川菜是劳动人民吃的东西,上不得台面。”

“川菜吃多了要把味蕾破坏掉,让舌头变得粗糙,就吃不出精细的味道了。”


对此,我只想说:不懂不要乱讲,OK?


虽然我也爱苍蝇馆子,但觉得如果把川菜定义为仅仅是“街边、人均几十、辣到哭,吃到爽”的食物,我是我是强烈不同意的!

↑我爱苍蝇馆子!


作为一枚川菜死忠粉,也因为职业的缘故。这些年和不同川菜馆的川菜大师、爱家们经常聊起过这个问题,了解了不少。


上周末因为我组织了一场活动,有机会更深入的和主厨聊过。于是决定好好的写一篇,给大家说说其实我们大川菜的‘讲究’。


这家馆子在成都一条老街上开了7年,从来都莫得招牌,但是做的菜,却是真真正正意义上的牛X川菜。有经典传承,也有新时代下的川菜理解。


吃川菜,是要讲究顺序和步骤的


这家川菜馆子,只有一套菜单,这套菜单分为几个部分:


餐前点心、凉菜、过中、热菜,以及茶水。在大厨的理解中,吃川菜不是不能喝酒,但是茶,一定是最配的。


在这里,吃川菜是分餐制。但这个分餐制,并不是学习西餐。


中国古代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分餐制,宋之后,由于饮食的商业化发展,大家才开始共食。


最典型的例子,五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每个人面前摆放的都是同样的食物,用小碟分装:


所以分餐还是共餐,只是看需求。


而中餐和西餐的分餐制最大的不同,是凉菜始终摆在桌上不会撤下,因为中国人习惯桌上有菜、桌上有盘。


开胃、下酒、串场,凉菜应该有三大使命


在凉菜之前,先花10秒说一下餐前小点。花生橘子酱配手搓冰粉,一枚热热的橘子馅儿红薯饼,软糯香甜。配茶垫底,并且打开味蕾。


而前面提到的、整场都不撤的凉菜,分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三碟泡西芹、甜椒和洋葱,都是四川人最最熟悉的洗澡泡菜。当天泡,当天吃,口感清脆,汁水充足。


椒麻鸡丝,用清汤和椒麻来调味,土鸡丝的鸡肉鲜味和青花椒的清新香味特别好,鸡肉的口感也完全不止鲜嫩,带皮的部分尤其有嚼头。


后面两道菜,都有芥末。很多人说到芥末就想到是日料,但其实,真正的芥末是芥子做的,而被俗称为芥末的却是山葵。


而不管是芥子还是山葵,在中国都有悠久的种植和使用历史


这套菜单里给春卷搭配的是黄芥末,也就是把黄芥子舂茸研制,再淋上红油,给简单的春卷一个香辣带酸的刺激味道。


昆明出产的山葵,也是常说的绿芥末。研磨来加酱油,搭配川菜经典味型里的怪味五彩面来吃虾,非常清新。


经典的怪味酱有超级好闻的坚果类和红油的香气,跟面条拌匀,每一根面条上都裹了酱料,清爽又香浓。


原创的泡椒凤爪,因为不用任何鲜味剂,为了压制白醋的刺激感,会加入大量的糖来提鲜,吃起来完全没有街边或者超市包装里的那么辣那么强烈。


没有鲜味剂的东西,吃起来会比较“直白”,唇舌之间的留存也不会那么持久。


作为四川江油的当地特产保护产品,百合的品质是极佳的,但还是用玫瑰水来泡制过,清甜之余又多了一丝很淡的花香,忍不住把汤汁都喝了~


一碗1000块钱的坐杠大刀金丝面应该这么吃


“过中”,是凉菜过后要上热菜的过度。传统的高级宴席中,还需要换桌子,比如烤乳猪就得换桌吃,喝茶,再继续吃。


法餐很讲究,传统的中餐也很讲究,只是现在的生活速度很快,所以丢失了。


这套菜的过中,是坐杠大刀金丝面。在菜单上有一个括号,里面四个字“川西一绝”。做法可以看下面这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616rivxw&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但其实这种做法,不仅在四川,广东的竹升面、甚至中国其他地方也有。


为什么说要它¥1000/碗?因为在套餐里的这碗面,其实只有5g,一口。


5g面+1两清汤=40/碗,所以如果要吃二两面,就得100g面+清汤=不止1000块钱啦~


被吓到了?但其实,根本不会这样卖。因为大刀金丝面只适合一口。它没有加入蓬灰,也就是碳酸钾,所以它没有劲道、多放一会儿就马上糊汤。


面汤是开水白菜的清汤,喝之前确实需要清口,在嘴巴里很干净的情况下,喝下去,用鼻子呼吸,一股清淡而滋味无穷的鲜就慢慢充满了整个口腔。


这个时候才吃面,“一口为尝、两口为吃、三口为品”,加上火腿末,慢慢嚼。人间有味是清欢呐…


最后旁边的鸡檬葵菜,也有讲究。葵菜又叫冬寒菜,是成都人冬天特别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吃起来有点滑溜溜的。


鸡檬是老川菜里面特别经典、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做的鸡淖做法,鸡肉去筋剁茸过水形成奶油状,蒙在葵菜上,有一点绒绒的口感,更加鲜美。


用鱼来做狮子头、用和牛来做麻婆豆腐


过中之后,才是热菜,也是一餐之中的高潮和重点。


这部分的打头菜,是一道鱼肉做的狮子头,上面加了龙虾籽和鱼子酱。这道菜吃之前,首先看下餐具。


食物和食器,一向都是相辅相成的。7年前在筹备餐厅时,大厨就去景德镇学习制作瓷器,以做出最适合川菜的食器。


这款器具的设计,考虑了几个方面。


都说温盘是西餐常用,其实中国也有。这个盘子是双层,起到保温作用。高脚、打开和视线平齐,因为中国古代达官贵人吃饭不低头,是身份的象征。高盖、是一种夸张和含蓄并存的中式艺术↓


下面装豆瓣桂鱼的鱼盘,也是特别设计,从简阳出土的文物笔架——龙生九子的鱼龙演变而来。装鱼,刚好。


至于狮子头,是用大黄鱼来做,把剩下的鱼做成鱼汤,原汤原汁。鱼子酱是西餐中常用的鲟鱼子酱。


单尝鱼汤有一点点腥,但是整体一起吃,就完全只剩鲜,非常奇妙。鱼肉Q弹,虾子和鱼籽的口感搭配起来很有趣~


中间还夹有两片松茸,不是新鲜的,是松茸季的存货,自己收存,不会用药水,因而是泛黄的。吃起来是一股浓重的松茸味。


麻婆豆腐,最最经典的川菜菜式之一。配了两块牛肉,都是和牛,但等级不同。


豆腐中的和牛等级较低,用牛肉来烧汁,再加5年的豆瓣2种来烧豆腐。旁边的高等级和牛,是孜然味的。


先吃孜然和牛,一口爆油,脂香浓郁;再吃浓重的麻婆豆腐,麻辣鲜香;最后吃上面孜然和牛旁边的手工山楂糕,纯正的果酸味,细腻化渣而微微湿润。


起伏之后的收尾,最后口腔又恢复清爽。


花胶不止粤菜,鹅肝不止西餐


一说到花胶,好像是粤菜中最常使用来炖汤的原料。但是川菜为什么就不能用呢?


野生黄鱼花胶,4斤原料1斤汤,从始至终,大厨都在强调,四川有一句古话叫“唱戏的腔,厨子的汤”。


最差的厨师,用调味品做菜;

普通的厨师,用原料来做菜;

而最好的厨师,是用汤来做菜的。

用什么东西来做菜,决定了一个餐厅的品格。


鹅肝酱不是西式的鹅肝打茸,而是整块土鹅鹅肝,低温烹调,莲花白裹起进入烤箱烤,配红烧肉的汁。


旁边的椒盐鹅肝酥,干稀搭配,也是四川传统做法。黑松露产自于攀枝花,芝麻酥饼的芝麻馅儿加鹅肝,少加糖、不加水。


家传的甜烧白,可以是这样的呈现


最后一道菜,也可以说是一道甜品,光看外表,根本不知道它是甜烧白……


甜烧白的米不过多淘洗,原汤原汁,增加米的营养性。上面撒上糖粉,黄豆粉,玫瑰花粉,增加香味。肥肉薄而不腻,香甜软糯。


正正好的,最后结尾。


后记:川菜的关键词应该是包容


来川十年,吃过各种四川美食。关于川菜的争论,从未停止过。麻辣到底有没有破坏人的味觉?最最正宗的川菜应该是什么样子?


当我几年前第一次吃到玉芝兰的兰师傅的川菜,就被惊艳了。但是菜单变换,平时直接去的菜单里,经典味型的比重不会那么多。所以这一次,专门请他来给301俱乐部做了“老成都传奇”菜单,更多经典,也有他独到的见解。


兰师傅坦言,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是“江湖菜厨师”,追求“大麻大辣过大瘾、油多火大调料足”。年纪大了以后,身体需求更简单,下厨也升级到了用汤做菜。


更慢慢领悟到,川菜的本质是包容,它才能达到现今的影响力。毕竟辣椒也是舶来品。


所以,前人走的路,就是要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吧。放宽心,吃更多,看更多,才是最好的状态~



你可能还对这些感兴趣:

经典法餐 | 香港米其林 | 招牌牛排 | 私藏小店 | 高端私房菜

小龙虾 | 新西南海鲜 | 京城烤鸭 | 大闸蟹

日料新店 | 拉面竞技馆 | 20年老店


最近两周这些很火:

网红美食 | 商场开业 | 肉测摇号

 三联书店 | 牛排好店 | 深夜这里坐

本文作者 | 饭醉团伙

本文系腾讯“成都生活”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