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身妈妈靠卖咸菜年销百万,养活女儿救治尿毒症哥哥,还帮村民脱贫

姜雪芬 天下网商 2019-11-21

人世间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你眼睁睁看着亲人挣扎在死亡边缘,却不得不面对一贫如洗的现实和良心的谴责。她说自己没有遗憾,至少,患尿毒症的哥哥多陪了家庭十几年。

 ✎  天下网商记者 姜雪芬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写道,“有人说苦难会让人变得高风亮节,其实不然,有时幸福的生活才会让人的情操变得高尚,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人变得心胸狭窄,苦大仇深。”

 

李琛璨不至于心胸狭窄,苦大仇深,但从开淘宝店创业以来,她的脾气越来越差,和顾客吵了不少架。


 

“湖南人喜欢辣椒,抱怨东北的辣椒不够劲儿;山东人喜欢面食,非得买东北的大米,又嫌弃不好吃;有人控诉咸菜放了太多酱油,除了咸没其他味了;一包糖花生米都吃完了,还跑来反馈太甜了要退款......糖花生米就是甜的!东北酱菜就是咸的!就着饺子吃咸香咸香嘛!”

 

在“顾客是上帝”的商业圭臬里,当她试图用争吵和买家讲清楚“道理”的时候,就已经输了。近两年时间里,她收到了不少“本可以不存在”的差评。

 

生活的重压让这位单身妈妈少了很多耐心。37岁的李琛璨微胖、戴着眼镜,谈起人生际遇,声音开始哽咽。她试图用苦涩的笑容掩饰这一尴尬,我一时语噎,不知道是先安慰,还是继续下一个更加沉重的问题。

 


她淡淡地说:“哥哥三年前已经去世了。” 人世间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你眼睁睁看着亲人挣扎在死亡边缘,却不得不面对一贫如洗的现实和良心的谴责。她说自己没有遗憾,至少,患尿毒症的哥哥多陪了家庭十几年。

 

1


十几年前,李琛璨在湖南一所学校里读大学。这是她人生中的一段快乐时光。她“不爱学习”,常常奔波在当家教、做销售的路上,靠打工赚生活费。

 

这个出生于贫困户家庭的姑娘,来自于黑龙江哈尔滨巴彦县一个屯子里,身上有摘不掉的贫穷标签。入学之初,她便向学校求助:“我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想申请助学贷款。”

 


大三那年,她的哥哥得了尿毒症,每个月的透析、药费在5000多元,中间她还向同学、朋友们借了5万元救命钱寄回家。之后,她便放弃了学业,去到广东打工,在一家民营医院里做广告企划。

 

就业之初,她一个月的工资才800元。为给哥哥筹集救命钱,她在网上开店,卖过服装、护肤品,增加些许收入。

 

那是一段灰暗的日子,“能借的钱都已经借完了。”亲人活下去的希望支撑着她继续走下去。

 

2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命运似乎偏偏爱捉弄这个一心想要守护住亲人、过简单生活的姑娘。

 

哥哥病情恶化,父亲得了脑血栓,随着女儿出生,现实经济压力愈发沉重,她和丈夫的感情一度出现危机,在吵吵闹闹中,俩人最终离婚。

 

苦难没有击垮她。考虑到货源便利,她琢磨着销售当地的粮食、土特产。

 


那时,屯里有100多户人家,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年长的老人、中年妇女留在村里,靠打牌、打麻将、唠嗑消磨时间,没有可请教的电商专业人士。她上网查资料,学会了设计、拍照、库存等知识,半年后才接到了第一笔订单。

 

网店有了起色,她索性辞去了工作,孤注一掷,借款开办工厂,招募10多名员工,制作起从小吃到大的东北酱咸菜,后又扩展到韭菜盒子、水饺等家常美食。去年,店里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3


工业化量产时代,传统制作手艺渐渐消逝。“现在都用酱糖,很少有坚持用酱缸的了。”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已不再制作传统腌酱咸菜。

 

手工特产美食难标准化,生活的重压以及繁琐的店铺事宜,渐渐磨去了她的耐心。“做酸菜煮鱼买东北酸菜,味道不一样也给差评!”她余气未消。



但她始终难以割舍这些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走都走不动了”,由孩子带着,驱车几十公里跑到屯里,就为了看看东北传统酱菜老手艺。

 

她想要承担的不仅是这些。她常常收购周边屯里几十个贫困户的青菜。据介绍,以往,这些农户自家菜园里往往只种少量青菜,种多了只能扔掉。如今通过出售,他们每年可增加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元收入。

 

她向往的生活很简单,春天时候挖挖野菜,养花,睡到自然醒;看到骑着三轮车送菜的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女儿能健康快乐。

 


生活看似就是一连串的噩梦,可总得带着人世悲欢继续前行。在苦难中,愿人们学会慈悲和坚强。



本文由天下网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今日话题

# 在苦难中学会坚强 #

添加天网精灵互动交流

专注互联网商业的权威新闻媒体,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猫和淘宝商家集培训、营销、实战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