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妈走了,我也不想活了” |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扛!心理咨询师线上驰援武汉

汪帆 天下网商 2020-08-31
_

10天7000通电话。所谓英雄,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坚守正直与善良生活的人。

✎  天下网商记者  汪帆



《乌合之众》里有这样一句话:群体中的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这是黄晶在接收来自武汉求助电话时,最直观的感受。疫情当前,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有如台风过境。而对于置身疫区的武汉人民,无疑站在风暴眼的最中心。


黄晶,天猫“壹点灵”旗舰店心理咨询师。疫情发生后,“壹点灵”第一时间招募了100名擅长情绪压力疏解的心理咨询师,为受疫情困扰的人们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现在,我们累积已接到上千通来自武汉的求助电话。”黄晶记得,电话里,有害怕、无助、焦虑,甚至抑郁、癫狂。这些情绪有如调色盘,在短短十天时间里,升温、发酵在一个个原本欢天喜地准备迎接新年的普通人身上。


五颜六色的情绪涂抹成了一片死寂的黑。“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在这片黑暗的重围里,为你,洒下一棵光的种子。”黄晶说。


我妈走了,我也不想活了


这是开展对武汉心理咨询的第10天。2月6日,黄晶在自己的日志里写道。


在过去的十天时间里,她和“壹点灵”招募的100余名心理咨询师,以电话的形式,对武汉开展心理咨询。电话那头,有重症的病患、一线医护以及自主隔离在家的普通市民。几乎每一通电话,都急切、焦虑、无助。


即便是训练有素,黄晶依然难以释怀她接到的那个电话。来电者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她近乎绝望地哭诉:几天前,我妈感染肺炎去世了,现在我也确诊了,怎么办,我也不想活了。


那种声音,像是濒死之人的最后留言,清脆的声线却透着无尽苍凉。



“她现在最需要的,其实是陪伴。”黄晶说,对于绝望中的人,最重要的是让对方感受到,她不是孤独的,她是被理解的。倾听和懂得,本身就有安抚的功能。


十天来,像女孩这样病患的电话,黄晶接了不下数十通。“心理学上,对确诊的患者,会经历几个阶段的情绪波动。”黄晶说,首先,在最开始确诊时,会极力否认和外归因。“就是觉得,凭什么是我染上了这个病。”黄晶解释。继而产生愤怒和抵抗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会发生病患伤人、故意四处游荡等情况的原因。


第三阶段,抑郁阶段,也是女孩所处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咨询师的陪伴和赋能,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一过程,黄晶通常会和对方聊聊那些世上他们最在乎的人,父母,子女,以及如若康复后的心愿等,这是人活着的希望。


“我病好了之后,想去找暗恋的男生告白。”一位病患告诉黄晶,本来哭泣的她在电话那头,居然轻声地笑了起来。



当情绪被安抚,镇静下来,人也就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对于病患,我们会在接到电话后,评估他们所处阶段,做出专业的心理咨询。”黄晶说,此次壹点灵招募的心理咨询师,经过了召集、筛选、督导等层层环节,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医疗背景,擅长情绪压力疏导,以及自发自愿。


店铺首页,壹点灵写道:那些因患病处于在恐慌中的人,那些因为封城、封路没法回家的人,那些亲人被隔离,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的人,我们想尽己所能,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


黄晶说,上线数日来,咨询师队伍成倍扩大,持续不断有人加入。


“我们希望,让疫区人民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扛。”


无能为力的感觉快要将我淹没


医者,仁心。


在疫区,不仅病患在扛着痛苦和压力,同样的,还有一线医护人员。


“我是一名医院一线工作者,过年没休息,一直在加班。每天累到瘫倒在椅子。”一位医生告诉黄晶,和身体上的疲惫、患病的恐惧相比,更难的是心理上的无助。


“身边一起战斗的同事倒下来,还有满屋满屋的病人倒下了,我救不了他们,我太恨了,我太没用了!”电话那头咆哮的声音,听上去却是如此无力。


还有对家人的思念与愧疚,“我的丈夫也确诊了,可我却不能去照顾他。”一边是病患,一边是家人,两头的痛苦和煎熬在撕扯着人的神经。


图源:新华视点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高传染性的疫情,每一位一线医护人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一文中认为,哀伤是人在丧失之后的自然且健康的过程,如果人不能够好好哀伤,就可能转入一个病态的过程——抑郁。


哀伤是可以自然恢复的,但是抑郁却像泥潭,让人沉浸在痛苦与自责中不可自拔。


“无力感也是。”黄晶说,事实上,有部分医生其实已经在非常抑郁的状态里面了,但目前的情况和医生的身份,却要求他百分百投入战斗。


“应激状态里,人浑身的能量都要打开,应激久了,人会陷入耗竭。”


不仅是医生,一线的民警、官兵、社区工作者其实都是这样的状态。让黄晶无奈的是,很多人已经想到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由于太忙,常说不到几句就只能匆匆挂断,奔赴战场。


“这其实是把自己的情绪强压了下来。”黄晶说,而强压的情绪,一定会寻找出口,等到疫情结束,或许就会有一场群体性的抑郁大爆发。


对此,壹点灵的咨询师会在第一次和对方聊完,给到一个整体的建设性方案。同时,待疫情结束,将咨询师输送至各医院,帮助医护有效疏导情绪。


每天害怕到睡不着觉,他们说这叫PTSD


除了一线医护和确诊患者,隔离在家的武汉市民,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位市民在电话里说道:我经历过非典,本身有焦虑疑病,从疫情爆发开始身体出现震颤的感觉,经常失眠,我听说这个叫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前天经过一个咳嗽的人,今天有点脸发烫耳朵发烫,体温37度,很害怕。


还有一个小朋友来求助,他告诉黄晶,父母都去了前线,每天面对病毒,自己每天担心得要命,害怕他们出事。


“这是恐惧的心态,当恐惧出现时,人要么打要么逃,敌对非常强,很容易出现应激状态。而这个时候,对待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


比如疑病,可以在线找医生诊断分析。担心父母,就直接和父母沟通,了解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直面恐惧,往往就能破解恐惧。



另一种状态,就是失焦。很多人禁足在家,失去生活目标,会将自己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发达的网络,过载的信息,又会加剧这种状态。有市民向黄晶抱怨:“每天一睁眼就刷和疫情相关的报道,因为怕,所以想看,看了又难受。”就好像有一种“瘾”一样。


长期的恐惧、失焦再加上信息过载,就会导致情绪失控。有些则会触发人本身的心理隐疾和矛盾,轻则吵架重则爆发伤害性行为。


在黄晶的咨询案例中,就发生了拿刀砍邻居门的极端案例。


“这种情况下,可以确立目标,实时规划,同时主动避免盯着疫情相关消息,去学一门技能或做些家庭互动,积极让自己的大脑前额叶活跃起来。”黄晶建议。


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呼吁疫情当前,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网络在线、电话热线等心理服务纷纷开展,一批像壹点灵一样的心理咨询师正在积极支援前线。


“大灾之下,一下子面对这么多求助,对心理咨询师也是个考验。”黄晶说,很多咨询师会陷入患者的情绪和痛苦。“所以每天,我们大家会一起,把当天遇到的情况做个复盘,帮助遇到问题的咨询师回充能量。”


图源:新华视点


事实上,关于这次疫情的心理援助,才刚刚开了个头。灾后的疏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刚刚播下一颗光的种子,还要等它慢慢长大。”黄晶说。


加缪在《鼠疫》中曾说过:在那场严重的疫情中,面对孤独、焦虑、痛苦和挣扎,所谓英雄,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坚守正直与善良生活的人。


而光的种子,会在每个英雄的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给武汉,带来光明。



头图:武汉发布微博



专注互联网商业的权威新闻媒体,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猫和淘宝商家集培训、营销、实战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