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又出事了
莫让喜茶变“洗茶”。
✎ 天下网商 朱之丛
喜茶又一次被送上热搜。
8月29日,上海市民陈女士通过喜茶小程序下单了两杯饮料,其中一瓶为“双榨杨桃油柑”。饮用时她发现不对劲,有厚重的“油脂感”,这也才看到瓶身上标注着“展示样品不予售卖”字样。
陈女士联系了喜茶门店,才发现由于店员操作失误,错将放在展示柜上的陈列样品打包给了她。员工陪同陈女士就医,急诊医生出于安全起见,建议陈女士做了洗胃处理。
9月3日晚20点20,喜茶发布致歉声明,并迅速登顶微博热搜第一。有人嘲讽称,“喜茶”成了“洗茶”。
据《新闻晨报》,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南翔市场监管所9月1日接到陈女士投诉,已介入调查。3日,南翔市场监管所对涉事店铺进行了检查,注意到该店铺已清除了展示柜上的陈列样品。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积极跟进相关消费投诉的调解工作”。
陈列样品成分谜团
陈女士喝下的究竟是什么?喜茶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有报道,喜茶供应商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陈列样品含有“正己烷提取物”。
而喜茶方回复的短信中,又称样品是没有什么毒害的液态硅胶。
在9月3日晚的致歉声明中,喜茶称第一时间联系了陈列道具的生产企业,但由于与该企业沟通和信息反馈的问题,未能及时给到相关陈列道具完整、准确的信息,引起了陈女士更多的担忧和焦虑。
目前,喜茶已将同批次陈列道具送往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并称获得检测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同步给陈女士和监管机构。
喜茶做错了什么?
在社交媒体上,有人为喜茶鸣不平,称这不过是一位店员无意的过错,而且犯错后喜茶方态度一直很好,怎么就上了热搜第一?
但这一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一位店员的无心之失,更是喜茶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方面的漏洞。
在店里摆放陈列道具,似乎是一些餐饮门店的通行做法。喜茶未能“免俗”,也在其门店展示了道具。
有网友质疑称:道具应当有专门的放置区域,或是直接固定在柜台上,防止顾客或外卖员误取。
一般说来,店员或消费者误拿误饮陈列道具的可能性很小,但这种可能性始终存在。而喜茶却不知道陈列道具的具体成分是什么,也没有消费者误饮样品之后的风险预案。
无论如何,这不是一家估值已达数百亿的企业应有的表现。
此次店员误拿样品致消费者洗胃的事件曝光之后,喜茶才如梦初醒地表示:“为了杜绝类似意外事件再次发生,喜茶全国门店已经下架同款陈列道具,并进一步严格了对门店陈列道具的管理、加强门店操作执行”。
新式茶饮赛道,为何状况频出?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这不是喜茶第一次栽跟头。
2019年5月,苏州一喜茶门店就因“果茶中喝出绿头苍蝇”而被查封。事后,喜茶发布通告称:将会进行全面整改,并邀请政府、媒体人员上门复检。
2020年6月,南京一喜茶门店被检出微生物污染。喜茶回应:向广大消费者表示歉意,愿就此事承担相关责任。
态度貌似诚恳,却也透露出喜茶“后院起火”般的力不从心。
其他新式茶饮品牌也是状况频出:
今年5月,蜜雪冰城多家门店被曝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期效、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等问题。
今年8月,奈雪的茶被曝“蟑螂不用管、标签随意换”等一系列不符合卫生规范的操作。事后,奈雪紧急回应称:品质是生命线,将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彻查此事。
公允地说,喜茶对每次危机事件的处理都还算得当。但埋藏在每个热搜之下的,是新式茶饮赛道所有玩家的隐忧。
喜茶们如何“补课”
自从被视为餐饮行业新风口以来,新式茶饮品牌就在扩张路上一路狂奔。
作为这个赛道的巨头,喜茶从2018年起保持着一年一次的融资节奏。今年7月1日,它完成D轮5亿美元融资,估值据称暴涨至600亿元,在全球开设的门店已到800家。
甚至有传闻称,喜茶计划谋求1500亿港元的估值,明年赴港上市。
而今年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共募资48.4亿港元,其中70%将用于门店扩张。今明两年,奈雪将再开650家门店,在目前的基础上直接翻倍。
巨头之外,后来者也试图分一杯羹。今年1月,蜜雪冰城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估值据称达200亿元。
对蜜雪冰城主打的下沉市场,喜茶们也开始布局:2020年,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产品单价6元至15元,是喜茶常规单品价格的一半。
新式茶饮赛道剑拔弩张,从蓝海杀成血海。风光和争斗背后,一系列品控失稳、管理失范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为喜茶们埋下了一颗颗不定时的“雷”。每次引爆,就是一次品牌信誉的损失。
新式茶饮品牌在资本市场刺刀见红,也在后厨连续失血。希望密集敲响的警钟能让喜茶们意识到:扩张速度固然重要,产品安全和服务质量,才是餐饮品牌的立身之本。
这批高速狂奔的“偏科生”,还需要多多补课。
编辑 李丹超
专注互联网商业的权威新闻媒体,记录互联网商业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猫和淘宝商家集培训、营销、实战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
这个买家上亿的电商平台,变了
天猫公布今年双11节奏
单日爆卖超2万单,拿下天猫类目第一,这个国货新锐让大牌们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