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舒立观察 | 创新科技是场大考

2017-06-05 财新网

面对未知的技术前景,应秉持谦逊态度。科技创新需要体制创新作支撑,它也有望成为打破利益藩篱、催化体制变革的强大力量


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第二季近日在浙江乌镇落幕。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三连败于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这一消息再次点燃公众的希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催生更深层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

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方兴未艾。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区块链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发展热潮迭起,不断颠覆传统产业思维,构筑新型商业模式,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同时,创新科技也催生出资本市场泡沫,出现了监管政策不配套、社会数字化鸿沟加剧等问题。在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之下,中国应当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趋利避害,使创新科技真正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抓手。为此,须高度重视基础性创新,营造适宜新经济成长的体制机制。

本轮创新科技革命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金融、影视娱乐等服务业。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令其普遍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向更具科技含量的高端制造升级;另一方面,经过20余年发展,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新一轮政策和资本驱动效应下,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踏上商业化征程,成为开启信息化革命的钥匙。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要素投入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渐失动力;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成本上涨;实体经济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增长乏力。中国亟须顺应创新科技的潮流,实现传统经济转型升级。不同于此前历次产业革命,中国互联网科技产业与欧美国家起步时间相去不远。受益于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具备一定的大数据积累和人才储备优势。不少人希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在中国涌现与谷歌、微软、苹果相同量级的国际“独角兽公司”,助力制造业升级甚至“弯道超车”。

愿望不可谓不良好,机遇也确实存在,不过,结果如何,取决于我们如何行动。中国政商两界应当着眼长远,沉下心来,增强基础科研能力和技术原创能力,切忌短期内技术变现思维。过往30余年,中国在承接国际中低端产业转移过程中,已经习惯于模仿和“山寨”。比较当下中美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美国以基础技术研究为根基,中国则更侧重技术的商业应用。如果说在过去中西发展差距显著时,“拿来主义”还可当作一种“后发优势”,如今,中国已难以采摘到全球技术扩散中“低垂的果实”,再不能忽视原创性基础研究,否则就可能重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老路。

本轮创新科技兴起,受到资本热捧,创业公司加速技术迭代,急切寻求技术商业化应用场景。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也试图借力自身科技积累,延伸至下游制造行业,互联网企业造汽车即为典型。然而,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其核心技术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拥有自己原创的理念、技术和产品,这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科技并非前景一片光明,相反,其中存在技术路线错误、被甩入新数字化鸿沟的风险。颠覆性创新从来都是“少数派”游戏。数字化增长的机会在全球分布并不均衡。智能物流、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农业等创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物流、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技术落后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过去在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比较优势,在新技术潮流中可能变得无足轻重。跟不上潮流者在新一轮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制定权争夺中,注定将处于被动境地。中国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急起直追。

科技创新欲枝繁叶茂,必须有供其生根、成长的经济社会沃土。不宜以过于片面、孤立、急功近利的眼光来看待技术创新问题,误以为靠政府成立“工作组”协同攻关,某项新技术可以“单兵突进”。目前,在一些新技术领域,已经出现在政府扶持下,资本扎推投入,产业发展陷入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过度竞争、门槛拉低的苗头,值得高度警惕。政府应相信市场的力量和判断,转而做好监管和服务。

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说,“制度重于技术”。过往中国对创新技术的保护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削弱科技创新动能。当前,政府应当营造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重要的是促进公平竞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这需要健全的法治,需要创新思想自由涌动的社会氛围。舍此,技术创新将行而不远。

能否踏上新科技新产业新市场的浪潮,是中国面临的又一次大考。过往近40年“盯住和追赶”的经验已不那么有效。面对未知的技术前景,应秉持谦逊态度。科技创新需要体制创新作支撑,它也有望成为打破利益藩篱、催化体制变革的强大力量。


本文为2017年6月5日出版的《财新周刊》第22期社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