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影子银行有多难 | 新刊推荐

2017-11-27 凌华薇 财新网 财新网

一大资管办法的首要甚至主要目的,应是直面解决影子银行问题,影子也要管,但监管的关键是在银行。


资管办法几年磨一剑,距离正式出台进入倒计时。

近期各种讨论甚多,其中一条意见是,各方感觉这个办法是银行业游说力量较强,办法较为照顾了银行业的诉求,比如允许银行理财设立子公司。但不料银行业却并不满足于此,带头叫苦并炮轰资管办法,连明令禁止的保本理财也要一争究竟,资管办法的过渡期更想延长到10年……

不能忘记,资管办法出台的大背景,是银行资金从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个渠道外溢,因为各行业政策不一,造成监管套利,哪边政策宽松就涌向哪里,乱象因此丛生。银行业作为中国最大的资金蓄水池,大家都是在银行的影子里寻找机会。因此,银行监管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大资管监管里也如是。

截至2017年6月底,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超过180万亿元,但表内存贷款的规模并未过百万亿。百万亿元的资管市场主体来自银行业。各种监管套利看上去能转为金融业的利润,其实都是风险敞口,敞口不断累积,又轻易藏在巨大的资金池里,策源着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的危害性,在国际金融界已被充分认识,对实体经济有害无益。有人说影子银行虽然突破了监管,但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但需知这样的发展机会是以牺牲了金融业的第一职责——风控为代价的,孰轻孰重,放下各自利益动机,从风险的角度公正地看,自然不难判断。

银行监管当局曾经不太愿意正面承认中国的影子银行的问题,也曾断言“中国不存在影子银行”,因为做“影子银行”业务都是持牌金融机构,都接受监管。但现在看已毋庸讳言,大资管办法的首要甚至主要目的,应是直面解决影子银行问题,监管的重点应该在银行。

影子们也要管,规则要一致化,减少套利空间,但和银行业自身的正本清源相比,相对次要。各类金融业各自做好份内工作,故而强调保险姓保、证券姓证、银行姓银,回归本业。这三大业态都涉及资管,而资管本身的规则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是分清私募、公募的界限,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不承诺收益率、专家理财、投资者盈亏自负等,这些原则,资管办法已尽可能统一,不能统一的,也给各行业留了制定细则的口子。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识别那些伪资管业务,也就是规避监管的影子银行业务,其本质是存贷业务假出表。

这类伪资管业务,资金和项目都掌握在银行手上。因银行有资本金等诸多限制,就通过影子银行假出表,银行坐收中间收入。但这类业务的实质还是存贷款。存款功能,主要通过金融机构以宣传预期收益率形式,通过银行及各类渠道销售各类资管、理财产品而变相实现;贷款功能,有债权融资、委托贷款、名股实债等,形式无穷无尽,但其实质都是银行兜底的假出表,而不是金融创新。刚性兑付难以打破,“让母猪也能上树”的中间收入占比轻易增长,非标、非非标的争议,均由此而来。因此,大资管办法能否收效,关键是管住影子银行,新老划断,回归巴塞尔协议对银行业审慎经营与监管的基本要求。
 
总之资管办法的重点应在银行,应成为主要治理影子银行的业务规范。所谓金融能否回归本源,重点也在于对银行业的监管是否有效。银行监管势必会继续受到行业内猛烈的游说,除了银行业自身,相关的金融行业也不愿意就此断奶,出自利益的这些诉求之强烈, 都在预料之中。 但这个时候恰是检验监管决心和能力的关键时候,因为现在防范金融风险“灰犀牛”已成决策当局的重要取向。

财新在资管办法征求意见出台后连发六篇解析,最新一期《财新周刊》推出封面文章《约束大资管》,全面深入地还原了金融各业和金融各大监管当局对这个办法不同角度的解析和意见,不囿于行业自身的利益和套利动机,从中国资管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客观分析资管行业现在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真正破题。文章13000字,作者是财新金融记者吴红毓然、韩祎。■


详见2017年11月27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封面报道】约束大资管”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