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民办校退潮

财新记者 财新网 2021-09-20

9月6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所乡村民办小学里,学生走过砖砌的操场。


全国“最强县中”所在地河南郸城县提供一个研究样本: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如何完成疾风暴雨式的调整?


文 | 财新周刊 黄蕙昭 周信达(实习)

图|陈亮


8月末,距离开学不到一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所民办初中人头攒动:前来退费的七年级学生和家长在教学楼的楼道里排起长龙,手持县内公办初中名单,紧张地商量着“分流”后的报名计划。登记,退费,解释原因,有时还要挨上一顿责难,校长雷磊(化名)逐一接待,“几乎三天没有合眼”。


“按计划准备开学了,却在两天之内要完成将近200名学生的退款。”雷磊说。


骤然冲击这所乡镇民办初中命运的,是郸城县2021年8月下旬颁布的重磅新政:101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再招收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已收取学费或押金的,必须立即全额退还学生家长。受此影响,郸城县约1.5万名一年级和七年级学生,将从民办学校“回流”至公办中小学。


新政来得急促而猛烈:8月23日,郸城县政府召集各民办校董事长宣布“禁招令”;8月26日—28日,百余所民办学校集中退费;此后一周,上万名学生须回到公办校报到;9月6日,七年级新生开学;9月13日,一年级新生开学。 


这只是郸城县教育变局的第一步——根据河南省周口市下达的改革目标,到2022年底,包括郸城县在内,各区县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应控制在5%以内,2023年全面验收。在民办教育占比约50%的郸城,这项改革将彻底逆转县域义务教育长期以来“民强公弱”的局面,也意味着未来6万—7万公办学位新需求、一大批公办校改扩建压力,以及数以亿计的财政投入缺口。


郸城县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堪称河南省乃至全国县域教育生态的一个典型样本:因财政薄弱,过去10余年来,政府“放水养鱼”,大力引进民办教育补足公办资源之短板。在郸城,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快速增长,民办初中在校生占比更是超过50%;其头部民办强校,如光明学校、才源学校,往往拥有数个校区,在校生上万人。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不断萎缩的公办教育:村、镇一级公办校学生大量流失,甚至出现个别班级仅两三名学生的窘境。


“教育”是郸城最骄傲的名片: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现有人口137.2万,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1.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4万元,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低位;但在全国普遍的“县中塌陷”现象下,郸城教育罕见地实现了逆势上升——近5年来,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下称“郸城一高”)每年有超30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获“最强县中”之誉;仅光明学校、才源学校两所民办初中,就垄断了郸城一高约70%的生源。对家长而言,进入民办强校的重点班级,就获得了进入郸城一高的“门票”。


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郸城县的现象与挑战,或将提供一个值得深究的样本。从整治校外培训到规范民办教育,以遏制教育内卷、强调公益性为核心,义务教育生态的大变局已拉开序幕。


另一方面,改革的震荡和冲击,极大考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也让其实效和前景充满变数。据财新了解,受今年“禁招令”冲击,郸城民办学校或将有超过500名民办教师失业;今后,若乡镇民办校直接关停,办学者负债以数百万至上千万元计,大量民办校校舍将面临闲置;更核心的挑战是,如果公办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郸城县超18万义务教育学生的教育质量,如何保障?


……
全文共14114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财新mini公众号

享受更多阅读乐趣

8月9日起,苗棣历史传奇小说《黑煞》在财新mini连载

共四十章,每章分四节连载,也可阅读整章。前四章免费阅读,此后专供mini及财新通会员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