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控的能源(下) | 财新时间

财新网 2022-11-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财新视听 Author 财新时间


请点击视频观看精彩观点



主持人

 袁小珊 

 财新视听主持人 


嘉宾

 周大地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 

兼任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

曾任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联合国专家顾问。

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系统分析研究,

在国内外能源研究界享有盛誉。


 鲁宗相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

兼任IET Fellow、IEEE高级会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风电/大阳能发电井网分析与控制、

能源与电力宏观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


 王永中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 

 国际大宗商品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研究货币经济学,国际投资学,能源经济学。



2022年7月21日至8月30日,中央气象台连续41天发布高温预警,35℃以上高温影响人口超过10亿人。川渝地区面临60年来历史同期最高气温、最少降水量、最枯来水和最高电力需求的“四最”叠加局面。


“这种气象影响,引发了社会与电力系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鲁宗相指出。在严峻的电力形式下,四川等水电大省被迫采取“拉闸限电”,暴露出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应对能力的严重不足。面对单一的新能源电力结构、不畅通的跨省电力输送网,鲁宗相表示,“电力调度系统的可筹措资源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8月16日,成都市要求关闭所有景观照明,地铁、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采取节电措施,以降低城市电力负荷。


电力系统改革的急切性已更甚于前。近年来,伴随煤电萎缩,新能源在部分地区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而调峰、储能系统的发展速度未能跟上,供需峰谷差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屡受冲击。


在此背景下,究竟应该大力建设火电保供,还是继续新能源“跃升式的发展模式”?业内显露出较大分歧。体现在装机规模上,今年核准“上马”的煤电项目是去年的两倍。周大地认为,这是因为大家逐渐发现“双碳”目标在极端环境下执行不易,“有点习惯于拿熟悉的方案解决不断碰见的新问题”


这将带来怎样的利害?从技术上看,煤炭是电力调峰的最优选吗?如何突破火电企业调峰经济效益差、灵活性改造积极性低、备用机组性能差的局面?


而兼具“靠天吃饭”短板和可观前景的新能源发电,仍需解决电力波动,以及与现有发电系统的适配问题。“电动车捎带着突破了新能源储能问题”,周大地此言原因何在?


此外,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也被视为破解缺电问题的路径之一。历经20年、两轮电力改革,中国电力体制“半计划、半市场”特征依旧明显。深化电力改革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怎样的政策与市场环境才是合理的?各地政府应该如何平衡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企业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又面临着怎样的具体困难?


本期《财新时间》,对话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大宗商品室主任、研究员王永中,盘点当今中国电力系统的危与机。


专家接受《财新时间》专访




(以下内容为访谈内容文字精选)

“今夏川渝高温干旱,

基本没有可筹措电力资源”


袁小珊您是如何理解今年夏天的电力危机的?保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鲁宗相从基本原理上来讲,天热了大家要开空调,对电力的需求上升。但是从整个四川的电力结构来看,它有80%是水电。因为高温,来水情况远远不如常年,甚至正常应该是洪峰丰水季,但是来水情况还不到正常枯水季的水平,供给严重不足


这个时候对电力调度部门来讲,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手段的,因为没有可筹措的资源。四川在正常情况下是一个清洁能源大省,但是由于单一电源品种,一旦碰到跟单一电源的来源相关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它就显得特别被动了


袁小珊如果再遇到极端天气,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应对?


鲁宗相电源-电网-负荷是电力系统三个最主要的环节。要提高保障能力的话,其实在这三个环节上都要有一些手段。


“源”,(能源种类)要多元化,不能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网”,保证(电)网就跟高速路一样足够畅通。比如说这一次川渝的限电,其实其他省份也在大力的支持四川,但是因为本身的网架、主要的联络线有限,导致资源能力受限。


“荷”,利用分布式光伏,直接在我们的楼顶或者说幕墙上去做一些分布式电源,也有助于我们在这种灾害条件下,去保障所谓的“最后一度电”。




浅析中国电力结构基本面


袁小珊中国的电力系统以前是建立在煤电为基础的大型发电设备之上的,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的提高,中国的电力运行框架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调整?


鲁宗相去年中国火电的发电量为60%,风电、光伏发电占比首次超过了10%,风电、光伏,加上水电的装机容量首次超过了10个亿,行业内叫做“双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电能源结构的清洁低碳转型达到了一个重要节点。


对比10年前,中国火电发电量占比为80%,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其实是长期存在的。不会说一下子就像国外那样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字,它对我们整个的能源安全是不利的。对火电,我们一直认为它在转型当中要做一个压舱石,份额会减小,但也不会那么高速地退出历史舞台。


从未来能源电力结构的发展来看,别的资源条件都是有限的,真正有不断往上扩增潜力的,就是风电和光伏。风电、光伏它身波动性很强,在灾害条件下还不一定能顶得上主力。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快速鼓励它发展,国家的提法叫做跃升式的发展模式。但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得有足够多的储能或者抽水蓄能等调节手段。


此外,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水电资源已经开发的差不多了。实际上现在主要的开发重点在藏南地区,之后基本上就开发完了。我们国家的核电,现在的布局都是在沿海,内陆核电一直没有突破。但核电单机容量大,发电能力强,发电量占比并不小。我们的天然气资源并不是很丰富,它主要作为一种调节电源,在整个电源结构当中来发挥作用。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整个电源结构的基本面


鲁宗相接受《财新时间》专访



“对‘双碳’目标,

有一点思想上的反复”


袁小珊今年截至9月初,火电累计核准装机规模飞涨,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核准规模的2倍,许多在十四五期间不可能上的项目也得到了批准。您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大地提出“双碳”以后,一开始大家都很兴奋,都认为这件事确实挺大,意味着电力系统、能源系统都要有很大的革命性转变。但是后来发现,改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疫情情况下,也有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电力短缺,有一点思想上的反复


但是不是最优的、风险最小的?那就可以讨论了。火电为什么搞调峰很费劲呢?煤电最大的特点就是惯性太大,让它不正常运行,煤耗就会大幅度上升。如果一个火电每天只供应3个小时的话,发电的成本就高得了不得了,所以今年夏天所谓电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电力系统里头还有10%几的火电能力没有真正动员起来


这就是我对“多搞煤电”问题的看法,这是惯性思维造成的。对新技术不了解、信心不足,想拿一个称心应手的(方案)解决短期问题。另一方面,这方面的势力也比较大。虽然很多大的能源企业也都介入了新能源,但是他们大多数的主业还是火电。我个人认为它不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周大地接受《财新时间》专访



“电动车捎带着突破了储能问题”


袁小珊:有观点认为,新能源要配备一个“大型充电宝”,才能够满足调峰的需求。您觉得我们现在国内的储能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什么阶段?


周大地过去电力系统认为储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而且数量惊人,可能有多少亿千瓦,谁来负担这个成本,现在也没有一定之规。但是没想到,电动车就把这事捎带着就给突破了


中国有3亿辆车,如果变成电动化以后,那就是200多亿千瓦时的可调度电力,你让它出功率的时候,即时功率可以到1000多千瓦。而且电动车的储能电力系统是要在车上开的,电网的大型储能比这个简单。何况这么多车已经在那儿了,是非常好的一个资源,以后会搞到百亿千瓦时的储能能量,和电力系统已经到了一个数量级上去了


储能不会是一个技术上不可突破的问题,只是我们的政策方面要给空间。经济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引导社会资金去干合理的事,就可以逐步得到解决。


周大地接受《财新时间》专访



“碳排放的账算不清楚,

是企业低碳转型中的一大问题”


袁小珊地方政府在平衡能源消耗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上,摸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王永中通过电价的方式,使高耗能企业缩减产能,比行政一刀切的方式来管理效益更好。比如说电价上涨,差企业就被市场淘汰了,好的企业,能源集约型的、节能的企业生存下去了。通过市场的方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转型,这个方式可能更好一些。


王永中接受《财新时间》专访



袁小珊现在很多企业不管是不得不,还是为了企业效益和业务转型,都要面对低碳转型的趋势,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鲁宗相其实来讲在这种低碳转型当中,到底排了多少碳,需要为这个付出多少代价,目前这笔账算不清楚。实际上碳排的问题,包括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的基础还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手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碳达峰了,而我们国家现在实际上没有达峰,整个技术阶段和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么一个认识高度。所以说我们首先有一个怎么去学习人家的东西,怎么追赶人家东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要继续维持世界工厂的位置,这个增长还得有,所以说实际上我们是叫做“双重目标”,而且双重目标的导向还不一样。这个过程比较痛苦,要做好战略,尽量把眼光看的远一点,对产品的调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它可能都会有一个未雨绸缪的效果。






总监制:仇一

制片人:仇一

本集导演:赵钰涵 张雨菲(实习)

剪辑:宋文康

摄像:龚高 梁嘉成 王学武

技术统筹:王学武

视觉设计:吴琦

运营:刘正恒

商务支持:徐芳菲 欧琪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