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打通异地就医之路

财新周刊 财新 2024-04-09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梳理属地化管理下基本医保的碎片化制度,应对医疗资源布局新调整

文|财新周刊 周信达


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到全国范围内实现住院、门诊、门诊慢特病的覆盖,异地就医结算的扩围走过了六年,凸显出改革推行的艰难。至今,虽说异地结算已全国覆盖,但纳入的机构和病种仍然有限。

彼时中国绝大部分医保统筹区还未实现市级统筹,政策管理和经办系统各自林立,搭建能够互通结算的平台迫在眉睫。2016年12月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的结算子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统一了联网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并在2017年初完成了首例吉林参保人在海南住院的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住院端最先得到解决。2018年基本实现了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21年底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覆盖全国所有省份、统筹地区和各类参保人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健康与医疗保障信息研究室主任郭珉江介绍,跨省就医直接结算首要解决的操作化难题是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将患者住院和结算信息经就医地医院的系统上传到就医地医保中心,再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周转至参保地医保平台,相当于一个三链条的信息传输,系统的改造和网络稳定性至关重要。但这对于大部分联网的医疗机构都是一项新的工作。

财新查询了解到,医院改造国家医保接口的普遍费用在3万—10万元不等。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为例,这家二级医院在其官网披露,医院信息系统接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的改造费用为46000元。

而对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一级医疗机构,有县域医疗研究者称,他们一整年的收入没有多少,现在要投入上万元改造和维护信息系统,很多地方索性直接放弃。

相较于住院,门诊的就医频次高、时效性强、就诊范围分散,对于系统安全性要求更高。同时,各地门诊慢特病在病种数量、认定条件、待遇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打通异地就医更为琐碎。

“信息粒度越细,对接接口越复杂,对信息化的水平要求也越高。”郭珉江称,门诊慢特病费用的纳入看似只是在既有系统上增加新的模块,但使得信息的颗粒度细化到具体的某个病种。跨地区诊疗项目不一,信息标准化迫在眉睫。

……

全文共12667字

新会员订阅即读全文已订阅会员直接读

往期精选推荐

阿里换代|特稿精选

特稿|被判死缓的“强奸杀人犯”,监狱为他喊冤

“死刑”富商张成功奇案芯片大基金风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