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关系破裂之谜

2017-02-25 方舟子 方舟子 方舟子

(杨振宁与李政道的事这几天又人被翻出来说,而且为了攻击杨振宁就极力贬低其水平。我在2009年年底曾经写过三篇文章对这个问题做过一点调查。)


  不久前我和何祚庥院士一起参加深圳卫视“22度观察”节目讨论中国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有位嘉宾称,是因为中国学者不能做到淡泊名利。何院士当即指责其胡说,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一点也不淡泊名利,还争名夺利,不也得了诺贝尔奖……可惜节目播出时这一段被删掉了。

  杨振宁和李政道得了诺贝尔奖后,反而更争名夺利,搞得两个人关系破裂,成了仇人。几年前江才健《杨振宁传》出版时,就炒过这个话题。最近,据说与李政道有30年亲密合作的季承写的《李政道传》出版,又旧事重提。据说,杨、李关系破裂的导火线,是论文署名问题: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2009年12月07日瞭望东方周刊)


  在物理学界,当时(以及现在)有很多人在发表论文时,署名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点和生物学界很不一样),但是也有很多人并没有这么做。李政道自己在当时和他人合作写论文时,就几次违反他所谓的“国际惯例”,让自己成为第一作者:

  TD Lee, R Christian. Phys. Rev. 94, 1760–1767 (1954)

  TD Lee, K Huang, CN Yang. Phys. Rev. 106, 1135–1145 (1957)

  TD Lee, J Steinberger, G Feinberg, PK Kabir, CN Yang. Phys. Rev. 106, 1367–1369 (1957)

  上面这三篇发表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论文,如果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李政道都不应该排第一,但是他都排第一了,倒是杨振宁遵循“惯例”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李政道自己定的“国际惯例”在对自己不利时就不遵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杨振宁呢?

  我们再来看看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合作。自1952年到1962年,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署名情况如下:


  CN Yang, TD Lee. Phys. Rev. 87, 404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87, 410 (195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98, 1501 (1955)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254 (1956)

  TD Lee, CN Yang. Il Nuovo Cimento 3, 749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2, 290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4, 822 (1956)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119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5, 167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11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8, 1645 (1957)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09, 1755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2, 1419 (1958)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165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3, 1406 (1959)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Lett. 4, 30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1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22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7, 897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19, 1410 (1960)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2, 1954 (1961)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6, 2239 (1962)

  TD Lee, CN Yang. Phys. Rev. 128, 885 (1962)


  除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政道排第一。如果杨振宁真的那么在乎谁排第一,起码也应该要求平分吧?这么多篇论文中,仅仅因为其中有一篇由于杨夫人的建议改变了一下李政道本人也不遵守的“国际惯例”,就让李政道从此“耿耿于心”,谁更在乎论文署名顺序,不是很显然吗?


再说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前面说到,自1952年到196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一起发表了23篇论文(不包括有第三者的论文),除了第一篇杨排第一,其他22篇全都是李排第一。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论文是在同一期Physical Review (1 August 1952, Volume 87, Issue 3)杂志上紧挨着发表的。也就是说,同一期杂志发表了他们的两篇论文,杨要求两人各在其中一篇排第一,这个要求我看一点也不过分。

    同一期的杂志还有36篇两个或两个以上作者的论文,其中有16篇没有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可见在当时,在Physical Review上,不存在李政道所说的“按作者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这一“国际惯例”,李政道因为杨振宁要求一篇论文的署名不遵守“国际惯例”,就对他心怀不满,真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这一期杂志不按“国际惯例”排名的16篇论文如下:


The Disintegration of Cs130

Alan B. Smith, Allan C. G. Mitchell, and Robert S. Caird


The Coherent Neutron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of Nitrogen and Vanadium

S. W. Peterson and Henri A. Levy


The Disintegration of Ce144 and Pr144

Fred T. Porter and C. Sharp Cook


Slow Neutron Crystal Spectrometry: The Total Cross Sections of Co, Er, Hf, Ni58, Ni60, Ho, and Fission Sm

S. Bernstein, L. B. Borst, C. P. Stanford, T. E. Stephenson, and J. B. Dial


The Stopping Cross Section of D2O Ice

W. A. Wenzel and Ward Whaling


Gamma- and Alpha-Produced Scintillations in Cesium Fluoride

W. Van Sciver and R. Hofstadter


Half-Life of 139-Min Dy165

R. Sher, H. J. Kouts, and K. W. Down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of Silver

J. W. Beams, W. E. Walker, and H. S. Morton, Jr.


Impurity Effects in the Thermal Conversion of Germanium

W. P. Slichter and E. D. Kolb


Gamma-Rays from Sc48

Bernard Hamermesh, Virginia Hummel, Leonard Goodman, and Donald Engelkemeir


Azimuthal Variation of Cosmic Radiation for Zenith Angle 40° at λ=19 N

B. Bhowmik and G. S. Bajwa


A Narrow Angle Pair of Particles Produced in Hydrogen

A. B. Weaver, Earl A. Long, and Marcel Schein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the Be9+D Neutrons

J. S. Pruitt, S. S. Hanna, and C. D. Swartz


Narrow Angle Pairs of Particles from Nuclear Interactions

J. J. Lord, Joseph Fainberg, D. M. Haskin, and Marcel Schein


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s in Compounds of Vanadium

H. E. Walchli and H. W. Morgan


Polymorphism of ND4D2PO4

Elizabeth A. Wood, Walter J. Merz, and Bernd T. Matthias


三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


  我写了两篇有关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的文章,一些物理学界人士很不以为然,认为我太外行。我不知道这件事如何扯得上外不外行,本来只要根据基本事实人人都可得出结论,并不需要用到物理专业知识。这些反对意见大致有三:

  第一种反对意见是,《李政道传》又不是李政道自传,是季承写的,据季承说其写作自始至终和李政道没有关系,因此书中观点不能代表李政道。《李政道传》其他部分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有关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署名之争的部分,却完全代表了李政道的观点,与李政道本人此前的说法完全相符。《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收入《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及有关资料》,季承、柳怀祖、腾丽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2004年04月第1版)中,李政道对此事是这么说的:

  “1951年我和杨振宁都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合写了两篇统计力学的文章,对相变现象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带头的第一篇论文有两个定理,主要是我证明的。我们完成这篇论文之后,杨振宁要求如果我不在意的话能不能把他的名字放在我的前面,因为他比我大四岁。我对他的要求很觉吃惊,因为这并不是一般物理学界合作的习惯。习惯的排名次序是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来排列。但由于事出突然,当时虽感到很窘,但勉强答应了。稍后,我看了文献,察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当我们写第二篇论文时,我把一些文献给他看,以说明年岁大并不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而且,我又解释,第一篇文章里的两个定理,主要是我证明的,可是我的名字却排在了后面。这样,杨振宁被我说服,同意我的意见,于是第二篇论文名字的排列次序便倒过来了,虽然在第二篇论文中只有一个定理,而其最后主要的一步是杨振宁想出来的。1952年,《物理评论》上刊登了这两篇论文,其署名次序出现了与惯例不同的情况:……”

  《李政道传》只是重复了李政道本人说过的观点,并非季承的独创。由李政道的自述也可知,他其实比杨振宁更在乎排名,为此还找了一些文献向杨证明。如果杨真计较的话,也完全可以找一些文献证明岁数大是排名的考虑因素,这种情形在他们投稿的《物理评论》上有的是。

  第二种反对意见是,物理学界的“惯例”是只有当合作者的贡献相等时,作者署名才按姓氏字母排序,不如此排序就意味着贡献不相等。但是这并不是李政道所说的“惯例”。从上引李政道的话可知,李政道认为的“惯例”是不管合作者的贡献大小如何,都应该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来排列。事实上,李政道本人并不认为他和杨振宁的贡献相等,而是认为第一篇主要是他做的,第二篇主要是杨做的。杨、李合作的23篇论文,能说每一篇两人的贡献都均等吗?在只有两个作者时,别人又如何知道是按字母顺序排的,还是按贡献大小排的(只不过贡献大的作者碰巧字母顺序也在前)?

  第三种反对意见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邢志忠为代表。他在科学网博客上发了一篇文章《粒子物理学界与核物理学界的论文署名国际惯例》,我先把它全文引用如下,再做反驳:

  李先生与杨先生论文署名之争连日来旧话重提, 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看到有转载方舟子先生对此所做的统计和评论, 感觉有必要在此说一下基本粒子物理学界与核物理学界的论文署名国际惯例.

  在高能物理学界, 即基本粒子物理学界, 国际惯例是按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署名, 不记作者的贡献大小. 我老人家的姓氏是Xing, 所以特别吃亏. 好在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单干, 一个人发文章, 没有排名顺序的烦恼. 界内的重量级人物, 如大名鼎鼎的Weinberg和Witten, 与人合作时名字也不得不排后面. 他们单独发表的文章, 好多都是流芳千古之作, 所以不怕不被承认. 一般说来, 我们不讲究第一作者.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 比如有的导师高风亮节, 愿意把学生后辈的名字放到前面. 但是总体而言, 高能物理学界是十分尊重按字母顺序排名的国际惯例的.

  和高能物理学界形同姐妹的核物理学界, 对这个国际惯例恰好不是特别在意. 无论中外, 核物理学界的作者发表文章, 有些讲究按贡献大小排名, 有些讲究按字母顺序排名. 两者的比例, 大概在50%对50%, 误差可能20%或者30%. 但是在高能物理学界, 按字母顺序排名的比例高到90%以上.

  方舟子先生所检索的那一期杂志中, 很多文章恰好是核物理方面的, 所以不按字母顺序排名的话, 不足为怪.

  李先生和杨先生本质上属于基本粒子物理学界, 所以他们的合作文章署名按字母顺序排列, 实属正常. 也许有人会说, 当年的基本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的关系紧密, 宇称不守恒的工作和两个学科都密不可分, 岂能只套用前者的国际惯例? 这个嘛, 一定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所以排名这个问题, 有时候比较敏感, 弄不好真伤感情.

  至于高能实验物理学的文章, 一个国际合作组动辄上百人, 不按字母顺序排名, 还真不好办. 大型强子对撞机恐怕上千人, 不能一篇文章署上一千个人的名字吧? 这事好几年前就有人操心了, 最终如何解决排名与贡献等问题, 大家拭目以待.

  有惯例总比没惯例好, 只要它比较合理并且获得尊重. 我老人家名字排在后面也罢, 起码省心呀!


  -------


  邢研究员的这番“专业见解”,多处与事实不符。


  一、从上引李政道的话可知,李政道说的惯例是“一般物理学界合作的习惯”,并非如邢研究员所说的特指基本粒子物理学界。

  二、杨、李引起署名争议的论文是统计力学的论文,研究的是相变现象,并不是邢研究员说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并不适用基本粒子物理学界的惯例。

  三、我所检索的那一期《物理评论》不按字母顺序排名的文章,涵盖了物理学各个领域,并非“恰好是核物理方面的”。

  四、基本粒子物理学界“界内的重量级人物, 如大名鼎鼎的Weinberg和Witten”,并非如邢研究员所说,“与人合作时名字也不得不排后面”。Weinberg和Witten早年发表的论文,都有违反“惯例”把自己放前面的,例如:


  S. Weinberg, S. B. Treiman. Electromagnetic Corrections to Isotopic Spin Conservation. Phys. Rev. 116, 465-468 (1959)

  E. Witten, D. Olive. Supersymmetry algebras that include topological charges. Phys. Lett. B, 78, 97-101 (1978)

  E. Witten, J. Bagger. Quantization of Newton's constant in certain supergravity theories.  Phys. Lett. B, 115, 202-206 (1982)


  还有一篇Weinberg做为共同作者的论文,虽然Weinberg放在最后,但其他人并没有按姓氏字母排序:

  S. Okubo, R. E. Marshak, E. C. G. Sudarshan, W. B. Teutsch, S. Weinberg. Interaction Current in Strangeness-Violating Decays. Phys. Rev. 112, 665-668 (1958)

  可见即使是基本粒子物理学界的重量级人物,也并非都遵循邢研究员所说的“署名国际惯例”。

  邢研究员把基本粒子物理学界有此惯例的原因归为“一个国际合作组动辄上百人, 不按字母顺序排名, 还真不好办”,但是一则这个原因不适用于只有两、三个作者的情形,二则即使有上百个作者,也不是非按字母顺序排名不可的。例如2001年分别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两篇关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论文,都各有200多个作者,但都没有完全按字母顺序排名,第一作者分别是项目负责人J.C. Venter和E.S. Lander。

  在整个事件争论中,反应出的某些中国学者的治学态度,其实也一样值得注意,不管这些学者有着怎样的专业和头衔。


(XYS20091215)



View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