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中国魏”的横空出世

方是民 方舟子

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


    偶尔检索出《神州学人》2004年第2期介绍当年的新院士魏于全的这篇文章,内容很有意思,特别是其中提及的魏院士在日本的经历更有意思,以前竟没有引起注意:


    “在日本留学五年间,他先后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2篇。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各国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


    5年读博发表国际论文42篇,平均一年8.4篇,这是个惊人的数字。须知生物医学是实验科学,是要做实验的,而实验是有周期的,一个博士生如果一年能发表一篇论文,已经是非常高产的了,更何况一年8.4篇?这个数字在生物医学领域可是创了一个记录了,把以前那些被我们揭过的牛皮大王都比了下去。


    但是,查魏院士在日本期间的发表记录,英文文章总共4篇:


Wei YQ, Zhao X, Kariya Y, Fukata H, Teshigawara K, Uchida A.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quercetin: involvement of heat shock protein.

Cancer Res. 1994 Sep 15;54(18):4952-7. 

Wei YQ, Zhao X, Kariya Y, Teshigawara K, Uchida A.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abroga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HSP) 70 expression in tumor cells.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1995 Feb;40(2):73-8. 

Zhao X, Wei YQ, Kariya Y, Teshigawara K, Uchida A. 

Accumulation of gamma/delta T cells in human dysgerminoma and seminoma: roles in autologous tumor killing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Immunol Invest. 1995 May;24(4):607-18. 

Wei Y, Zhao X, Kariya Y, Fukata H, Teshigawara K, Uchida A.

Induction of autologous tumor killing by heat treatment of fresh human tumor cells: involvement of gamma delta T cells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Cancer Res. 1996 Mar 1;56(5):1104-10. 


    不知剩下的38篇都是日文文章,还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我查的是PubMed,如果是日文文章一般也会收录目录,但我没有查到魏院士曾经发表过日文文章)这4篇论文中,魏院士3篇是第一作者,1篇是第二作者。2篇发表在档次比较高的期刊(Cancer Research),其他的档次都不高,甚至是影响因子低于1的刊物。这样的发表记录很一般,不可能引起太大的关注,所以可以断定“各国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是牛皮。其实从1989年迄今魏院士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总共也不到30篇,大部分是在他回国当了“大老板”,手下有一大批人在给他打工之后发表的,这个数目还比较正常。


  “在日本读博士的他,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生等高级人才。”


    日本的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生竟然要靠一个国外博士生帮助培养,而且达16名之多,这种教育体制也太奇怪了吧?究竟是谁培养谁呢?可别是把曾经和自己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过的人全算成是在受他的“培养”吧?


    “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在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经他治疗的日本病人已达300多人,排队登记求诊的患者上万人。他的贡献被日本NHK等多家电视台、电台和报纸报道。日本吉田公司深知肿瘤免疫治疗的经济价值,欲为他买下一千万元的设备,并以拥有‘肿瘤免疫诊疗’的股份来挽留他,他婉言相拒。他认为,祖国需要他,他决心回国为同胞解除癌症痛苦。”


    魏院士在日本应该是没有行医执照的,而且从他在日本期间发表的论文内容可知,他研究的是基础医学,是有关热激蛋白质和细胞凋亡的关系的,虽然和肿瘤也能扯上关系,但是并非他后来回国研究的“肿瘤免疫疗法”,更与临床癌症治疗无关。所以我不相信“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在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经他治疗的日本病人已达300多人,排队登记求诊的患者上万人”,更不可能有什么日本吉田公司要给他“肿瘤免疫诊疗”的股份。(我查到日本有两家吉田公司,一家是生产皮包的,一家是生产齿科设备,好像都不会对“肿瘤免疫诊疗”感兴趣)


    一个对自己的海外履历都敢这么放开了胡吹的人,我不相信能踏踏实实地搞科研。


20060408


再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


  昨天我登出《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之后,今天收到魏于全院士一封短信,全文如下:


  “方先生:

  我在当年看道这篇报道时,就已向神州学人杂志的编辑部去电话及email,要撤销这篇报道,编辑部当时已同意我的请求。你可以去确认,我对这篇不实事求是的报道非常反感,请你也删除此文。

  魏于全”


    该信同时也被人贴在新浪的blog评论上。


    我向《神州学人》编辑部发函询问,没有收到答复。事实上,《神州学人》对此事不应承担责任,因为《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的三名作者根本不是《神州学人》的记者或工作人员,而是四川大学的宣传干部,从网上检索可知,作者杨绍林、廖志林都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统战部工作,而另一作者曹淑玉则在四川大学宣传部工作。所以,这则吹捧魏于全的报道并非记者的胡编乱造,而是四川大学宣传人员的杰作。我不相信四川大学主管宣传工作的人在撰写宣传魏于全的文章时,会没有获得他的合作,而逼得他在文章发表后才要求编辑部撤稿。


  除了《神州学人》这篇由四川大学宣传人员撰写的报道,香港《文汇报》早于《神州学人》在2004年1月5日也登出过由记者余茂智、易娜撰写的报道《魏于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内容与《神州学人》的报道相似,虽然较为简单,但也有“5年的留学期间,他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达 42篇,国际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还破例被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的癌症治疗”等夸大不实之词。这篇报道明确说明是根据对魏院士夫妇的当面采访而写成。不知魏院士是否也曾经要求香港《文汇报》撤销这篇报道?


  在几天前,一名日本留学生给我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当年魏于全回国前夕,曾在日本中文报纸《中文导报》上声称自己在日本留学虽然只是名博士研究生,但是替日本培养了6名副教授和众多博士生。这名留学生对这种离奇说法非常反感,印象深刻,因此事隔多年仍然记得,希望我能把《中文导报》的这篇报道找出来。结果我一检索,找到的是《神州学人》的报道,也有相似的内容,虽然在培养人数上有出入。如果这名留学生的记忆无误,不知魏院士当年可曾也要求《中文导报》撤销报道?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日本的报刊,都会出现内容相似的不实之词,而且一些细节一模一样?是这些报道者相互抄袭,还是因为有人给他们提供了相似的素材?根据我的经验,对这种宣传文章,报道者一般是根据宣传对象提供的材料加工而成,也许细节上会有所夸大,但是不会自己去捏造。特别是像论文数量、学术成就这种比较专业的问题,报道者更没有能力去虚构。


    这些文章中有哪些内容是魏本人提供的,又有哪些是四川大学的宣传人员编造的?《神州学人》是一本印刷发行的杂志,如果有不实报道,又岂能只在网上删除就罢,而不做出澄清、声明、道歉,继续用夸大的报道蒙骗读者,特别是患者?


  由于这些报道并没有撤销,包括《神州学人》的那篇报道也还在网上挂着,四川大学宣传部也没有澄清、声明、道歉,我也就不会删除我的文章,免得这些报道继续愚弄世人。而且我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纠正报道中的不实之词的。至于是谁制造了无比夸大地宣传魏院士的素材,是魏院士本人、他的学生还是校方宣传部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是魏院士和四川大学校方之间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已经见惯了这种情况了,一旦宣传文章被发现有不实、夸大之处,就都说是记者的责任。想当年,“基因皇后”不也这么说,而且还要告那些宣传她的记者“诽谤”嘛。在魏院士这一事件上,他甚至连这样的借口都没法用,因为报道就是他所在学校的宣传人员写的。


20060409


天才“中国魏”的横空出世


    我在《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一文中,批评刊登在《神州学人》2004第2期由四川大学的三名宣传干部杨绍林、曹淑玉、廖志林撰写的报道《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对魏于全的吹捧已到了荒唐的地步,特别举出了其中三个段落并一一加以驳斥:


    “在日本留学五年间,他先后在美、英、日等国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42篇。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各国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都关注这个‘中国魏’的研究进展。”


  “在日本读博士的他,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生等高级人才。”


    “他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在日本的大学医院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经他治疗的日本病人已达300多人,排队登记求诊的患者上万人。他的贡献被日本NHK等多家电视台、电台和报纸报道。日本吉田公司深知肿瘤免疫治疗的经济价值,欲为他买下一千万元的设备,并以拥有‘肿瘤免疫诊疗’的股份来挽留他,他婉言相拒。他认为,祖国需要他,他决心回国为同胞解除癌症痛苦。”


    我的文章登出后,魏于全很快就给我发来一封信,称:“我在当年看道这篇报道时,就已向神州学人杂志的编辑部去电话及email,要撤销这篇报道,编辑部当时已同意我的请求。你可以去确认,我对这篇不实事求是的报道非常反感,请你也删除此文。”我在《再评〈魏于全:破译癌症“死亡密码”〉》指出香港《文汇报》在2004年1月5日登出由记者余茂智、易娜撰写的报道《魏于全全力解读死亡密码》也有类似的内容后,魏于全也再次来函声称他对《文汇报》的报道也非常反感,也曾经致函《文汇报》编辑部要求删除。


    随后,《神州学人》的报道的三名作者也发来文章声明,报道中的不实之处由他们负全部责任,“‘造假’的是我们,不是魏教授”。作者之一、现为华西医院宣传部长的廖志林并愿一人承担相关责任。三名作者并解释了之所以把魏于全在日本期间发表过4篇论文夸大成了42篇论文,是把魏于全发表过的所有文章误当成了日本期间发表的文章了:“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你(魏于全)“发表过”的文章、而非日本期间,即使这样现在这个说法也许还是不准确。”


    我以前提到,有一位日本留学生曾向我反映,早在1996年魏于全自日本回国前夕,日本《中文导报》报道他时,就已经有了我指出的那些不实之处了。我没能找到《中文导报》的报道证实这一点。但是找到了魏于全回国后不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6年5月8日第3版“人物写真”栏目发表的由《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彦春撰写的报道《立下克癌终生志——记留日归国医学博士魏于全》。我批评的那三个段落,在这篇报道中都有,措辞大同小异。显然,这是比较接近源头的版本:


    “魏于全留日5年,共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魏于全名字的频繁出现,使国际医学界,特别是癌症领域的研究者关注起中国魏的每一篇论著。


    “事实上,魏于全虽留学日本,但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科研和培养科研人员上。他帮助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16名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生等高级人才。


    “据统计,经魏于全检查和治疗的日本癌症患者有300多例,排队登记的患者达2万余人。当渴望生命者得知魏于全将回国,他们纷纷索要“生命保护神”的地址。有人恳请魏于全留下,魏于全摇头:‘中国还有不少跟你们一样的患者呢……’”


    该报道有一张大幅照片,是魏于全在计算机前摆了个姿势的新闻照。报道中提到魏于全女儿的名字和他们之间的私下对话,似乎不是记者能够想像出来的。


    注意,该报道也写着“魏于全留日5年,共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所以四川大学的三名宣传干部说是他们误把全部论文数当成留日期间的论文数,完全是谎言!就算1996年的报道上的这个数据是他们提供的,在当时魏于全发表的全部论文数不会超过10篇(他的论文数是在回国后才开始膨胀的),绝对不会搞混。


    那么,这些夸大到荒唐的地步的不实内容,究竟是谁编造的?是《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彦春,是华西医科大学宣传部,还是魏于全本人?《人民日报》2006年4月13日《七问“论文迷局”》一文报道魏于全的说法,似乎是把弄虚作假的责任怪给了《北京青年报》记者李彦春:


    “1996年我回国后,有个记者写我,报道刊登后,学校的一些人就抄下来。从来没有哪个人给我看了。乱七八糟什么都给你弄上去,你说那多危险。”


    我相信魏于全在1996年时应该不会给《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函要求删除的。那应该是在当了院士,这类吹捧已成为隐患之后才会采取的行动。


    魏于全是在1996年从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立即回国到华西医科大学(当时还未与四川大学合并)当正教授领导科研项目的,没有经过博士后这个在独立负责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之前必经的训练阶段。4年后,他开始发表那些令人震惊的成果,其领域和他在博士阶段所受的教育并无直接的联系,完全是横空出世。即使是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受教育、搞科研的人,也未必能有这样惊人的业绩。难怪需要创造出一个在日本留学期间已经如何震惊世界的神话。


    这篇报道还有一些在以后的报道中没有再出现的豪言壮语:“魏于全计划用5年的时间把成果制成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和检查,以延长患者的生命。……然后用10年时间,于下世纪初,完成人体免疫治癌就像盘尼西林根治细菌感染那般的革命。”从报道发表到现在刚好十年,魏于全的成果据说已经应用于临床了,不知患者的生命有没有延长?不知这些患者是否知道自己是被当成小白鼠在试验一种未获承认的疗法?不知他们是否是被那些夸大宣传所误导?不知那场根治癌症的革命又进行得如何?常识告诉我们,人类要根治癌症的日子仍然遥遥无期,那些宣称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治癌症的人,毫无例外全是骗子。


2006.4.18.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方舟子、伊雁声著作签名版

    Read more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