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小龙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演讲:最重要的精华都在这里了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2021-07-29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腾讯科技(ID:qqtech)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腾讯科技讯 1月9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19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之夜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做了他自己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演讲,回顾了微信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微信未来的展望。


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演讲中,腾讯科技根据实录整理了干货版,让你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张小龙演讲的重要信息。


谈微信启动页面


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己。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微信这个不会变,并且我相信将来也不会变。


谈设计原则


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微信和很多产品不一样的一些点,会在很多地方体现出来。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就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但是微信不会这么做。


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很多产品经理的KPI是如何产生流量、如何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这并不是微信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因为遵循原则,很多东西我们又必须坚持去改变。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也有很多用户吐槽,觉得非常不习惯。


其实任何一个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界面,觉得是最好的。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那怎么才能通过改变寻求设计的优化,让它变得更好呢?这个决策必须遵循好的设计原则。


谈微信的历史


当kik出现时,我意识到这里是一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因为kik的产品本身,而是我自己开始用智能手机,而很多基于PC的产品或者短信都不能实现很好的沟通体验。


所以当时想法很简单,希望给自己或者少数人做一个沟通的工具。我们刚好有一个团队在做QQ邮箱手机客户端,所以刚好凑了十个人的团队开始做微信。


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刚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标志着一个产品从出生走向成熟。


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我们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对于用户有没有构成吸引力?用户是否愿意自发传播它?


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曲线,有了一个增长,虽然它还不是很快增长,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可以去推它了。


我们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我们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谈初心与原动力


那么微信的原动力,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做一个优秀的工具,对我来说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础点,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具。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我们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与时俱进是指,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如果不把它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为一个通讯工具,那就会过于片面,或者让我们的未来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现在想起来,当时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个生活方式。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体现价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们就发布了公众平台。这也是微信的一个创新。


从公众平台开始,从连接人到连接服务去扩展以后,微信开始体现平台化的优势,包括后来的小程序。


做平台,需要有原动力。否则我们可能沦为当年运营商的SP平台。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


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很庆幸,这么些年过去了,微信的原动力从来没有变过。


谈做最好的工具与停留时长


作为一个好的沟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没有已发送状态,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发完即走。你不用关心这一条消息有没有发出去,有没有发成功,对方有没有收到,甚至不用考虑网络是不是有问题。


拿一个停留时长衡量一个APP,这个跟我对互联网的初心的认知是背离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让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面。


所以几年以前微信有个版本,让用户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现在这个观点也没有变过,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一个目标。相反微信可能关心的是一个人在这里发一个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笔支付,找到一个需要用的小程序,是不是能够做到最快速最有效,这才是最好的工具。


谈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的威胁。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


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跟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20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第一个是,搜索的直达。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第二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但是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的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谈小游戏


小游戏做到现在,其实如果从商业的角度,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我们要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现状是这里面真正高质量原创的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就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我很希望我们将来在小游戏平台里面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最近我们看到,通过一个合议的角度来说打击洗稿是为了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否则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所以关于怎样鼓励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要面临特别大的内容。


对于内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会做一些尝试,比如说视频化展现这些内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APP,大家会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所以对于优质内容来说,这里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特别多。我觉得我们的方向仍然是,让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创造文章才是。


关于阅读


朋友圈本质上还是一个社交化的环境,是一个对自我人设进行强化的一个地方,而阅读只是朋友圈的一个辅助性的副产品。


人们在朋友圈里面推荐文章,其实更多是推一些符合自己的观点或者人设的文章,而不是说这个文章的内容有多好,更多是通过一个文章来展示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人。


但是对于朋友圈来说,我们更加希望大家分享的是生活本身。比如说拍照片,朋友圈一直以来都是默认就是个拍照按钮,而不是写文字或者发文章这样的按钮。


用户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


对于看一看,里面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精选。前者是社交推荐,后者是机器推荐。


朋友的兴趣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有些东西如果不是你的朋友来推荐,你可能永远不会去接触它。因为朋友推荐了,也许你会看一下,也许会引起你的兴趣。你的朋友越多越复杂,这个面是越广泛。其实是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个方式。


所以好看也是我们下一年的发力重点。我们希望卷入几亿用户,通过社交推荐这种模式,将阅读变成一个日常的事情。




关于信息流


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一个信息流,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展示方式。就像一个邮箱里面有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垃圾箱等等,这样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话,没有本质的变化,而它只是把几个文件夹里面的信息放到一个文件里面显示而已。


而我们的订阅号,我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信息流,是因为它是一种按照订阅的顺序展现的一种方式。它只是信息排列的一个展示而已。


关于AI


对于A.I.来说,其实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是特别认同它。但是我们一直认为,好的技术是为产品服务的,AI应该默默躲在后面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语音识别一样。


关于善良


我只想强调的是我们对于用户的态度上必须是一种善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套路的态度。所以这种善良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如果这是一种非理性上的善良,我认为它是一种愚昧的善良。所以我认为善良本质上是一种能力。


我说的这种善良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也不是一种道德洁癖,只有我们对待用户有一种真正的理性的善良,才会使用户更长久的使用我们的产品。


关于支付


这里要提到了两个大家不知道的点。一个是红包,我们在今年春节期间会上线的一个能力,企业微信的用户或者是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就像传统里面企业会给大家一些红包封面,然后大家可以用来包红包出去送给朋友。


第二个小变化我们正在做。虽然说微信的红包特别特别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的空间了。所以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一种赤裸裸金钱的交易。后续我们通过在红包里面添加自己制作的表情等方式,来强化情感的分量和互动的趣味。




关于企业微信


关于企业微信,企业微信如果定位为公司内部的一个沟通工具的话,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企业微信后续新的变化是基于一个新的理念——希望让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成为企业服务的窗口。人就是服务,而且是认证的服务。


企业微信将来要做的一个方向,相信对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让每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在这样的方式中,顾客的忠诚度是很高的。


关于人口红利


微信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扩大用户数,我们用户数的增长是自然而然增长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对我们已有的用户提供什么服务,这个更重要的问题。


围绕这种快速变化,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去顾及还有多少人口可以用,而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去找到并且面对未来的需求才是在微信有10亿用户这个关口所要做的事情。


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以微信做事风格的话,如果我们始终像过去的微信一样,始终瞄准的是做最好的工具,并且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样一个原动力做,我觉得我们再怎么走也不会走得太偏。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刚才说过,从个人角度成为人最好的一个工具朋友。从平台角度,建立一个市场,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在墙和鸡蛋之间,似乎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如果你做大了,微信会限制你,如果你刚起步,微信会扶持你。


我们真的很少思考竞争对手这回事。微信也没有竞争对手,不必老是给我们按上各种竞争对手。如果有竞争对手,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组织能力能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微信也没有焦虑,不必微信做个什么就说微信又焦虑了。所以不必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微信这里。




近期精选


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