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十年这里—青海阿什努乡试点搬迁为何难以启动?》


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阿什努乡,一年前的报道中说到这里气候环境差,农业收入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开拉面馆。政府原本计划实施生态移民,让阿什努乡的村民们搬到更加适宜生存的黄河边。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因为每户4万元的搬迁补偿方案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移民工作试点村的搬迁没有启动。

  十年前,一些村民错过了改变的机会。2014年,阿什努乡的搬迁暂时搁浅。未来的这十年,村民们希望的改变要如何实现呢?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q0144y9sp8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冬去春来,然后又是夏天。7月,阿什努乡跟头一年冬天单调的灰白和黄褐色相比,多了些鲜亮:青绿的草和田地,金黄的油菜花。

  记者:这个好了是吧?我去年来的时候还……

  村民:这是自来水。

  记者:水质还可以?

  村民:水质好。山里边的泉水。

  村子里也热闹起来,常年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里,过开斋节。家乡未来可能的变化,他们也听到了一些。

  马二卜:在那边的时候我听说了这边要搬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搬。

  记者:你赞不赞成搬?

  马二卜:看是搬什么地方了。要是搬到大漠戈壁、黄土高原,那谁去啊,自己老家好对吧。如果要搬去好一点的地方,谁都赞成。这地方自己土生土长的,肯定好,谁都会想家。

  记者:你觉得这边气候怎么样?

  马二卜:还可以。从小在这习惯了。在哪里习惯了都一样。

  不过听说是要搬去靠近黄河边的群科或者甘都,就连声说好。

  马二卜:群科、甘都?那可以。比这边好。

  记者:你觉得好在哪?

  马二卜:比这边天气好。他那边暖和,不像这边,冬天也没那么冷。群科那边可以的,我们这边一年只能收一季庄稼,那边可以收两季,冬麦也可以种。这几年开发得也不错。

  7月底,群科镇的农民已经用收割机打完麦子,铺在路边晾晒。而在直线距离20公里外,海拔两千多米的阿什努乡,麦子还泛着青绿色,收割只能用镰刀。因为气候不同,收成也会差得多。

  村民:那边一亩地能产一千多斤粮食,我们这里一亩地才产一百多斤。

  阿什努乡几乎每年都有冰雹,2014年也不例外。

  村民:昨天还下了。今年就来了好几次冰雹,麦子、豆子、油菜籽……这些都打掉了。冰雹厚厚的一层在庄稼里。

  但是,搬去“好地方”的计划,在2014年并没有落实。作为试点的阿藏吾具村,村支书马牙古拜坦言,搬迁费标准太低,工作不好推进。

  马牙古拜:资金还没有落实,搬迁费少,搬不出去。4万块钱什么事也做不了,群科甘都买一亩地,地段不好的要12万,好的15万。

  年轻人把话讲得更直。

  马二卜:你要是少给一点我不搬的呀,搬那边去我连房子都买不起,地都买不起,我吃什么、住什么?我宁愿一家继续住在这边也可以,我就不走了。

马二卜25岁,11年前开始外出打工,现在在杭州开拉面馆。西北口音的普通话里,又带着一点江浙的腔调。

  马二卜:那边连地都没有,连房都没有的话,那就是不行的呀。没饭吃了呀。

  这些年轻人的下一代,从小生长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口味上不再爱吃面食,口音上,不会说家乡话,跟着父母回家过节,和爷爷奶奶沟通,要靠“翻译”。

  记者:他们吃得惯家里的饭么?

  韩毛沙:基本上给他们做大米饭。

  记者:不会说家乡话了吧?

  韩毛沙:不会说。就是用普通话交流。老人说话,像我爸妈的话,他们说听不懂,有时候我要给翻译一下。

  节日是一家人每年只有一次的相聚机会,大部分的时间,只能远隔千里地牵挂。

  韩毛沙:主要牵挂的就是父母亲。换个气候好一点的地方住一下,生活稍微提高一点。现在老人在家连菜都买不上,这个地方太偏远了,年轻人又都出去了。假如是县城离家近一点,他们可以花钱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以买着吃呗。我的老母亲就不愿意搬迁。

  记者:你这么想,但是她不愿意。

  韩毛沙:大家都搬的话她肯定愿意,她主要舍不得她从小长大的这个地方。

  马牙古拜:年轻人都愿意搬,老人主要就是舍不得土地,耕地。

  乡政府想找到折中的方案:把搬迁和退耕还林指标结合,争取多一些配套资金,或者能够在群科、甘都分土地,那样的话,有的村民甚至愿意不要钱。

  村支书马牙古拜、乡长申明文:这里的土地全部退完,然后给他们在下面(海拔低的群科、甘都)分配每户一亩左右的土地,建房占四分地,剩下的六分地可以种菜,这样的话他们可以不需要补助。

  记者:就是4万元不用给了,给一亩地就好了。

  村支书马牙古拜、乡长申明文:在这边把地退完了,老百姓也就没啥牵挂的了。

  彻底完成退耕还林和后续安置,避免村民搬走之后再回来,也是乡政府想要达到的目标。十多年前,阿藏吾具村的村民搬去西北方向将近一千公里外的甘肃安西,那时候那里一片荒凉,全是沙地。

  村民:那时刚搬过去的时候正是冬天,风沙又大,啥都没有,路也没有,一下灰心了。刚好那天晚上下了一场雪,把帐篷全部给刮走了,冻了一晚上,第二天他们就跑回来了。

  有一部分人很快回到了阿藏吾具村。

  村民:回来的第一年就回来了,他就是牵挂这里的地嘛。那边基本是沙漠,待不住。

  留下的人在沙地上种了棉花、哈密瓜,再后来有了通往几公里外县城的路,县城从安西改名叫瓜州。

  村民:坚持下来的人现在好了。现在那边发展很快,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车。光种棉花一家每年就能收入十几万元,地也多。

  夏天的午后,清真寺的大喇叭响起,召唤村民做礼拜。生活日复一日,又从秋天到了冬天。没有人能预料十年之后会有什么改变。阿什努乡的村民,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期盼,带进了2015年。


特约观察员点评
生态移民慢一点,未来幸福稳稳的

赵九骁

 在离土离乡的重大抉择面前,阿什努的父老乡亲们何尝不明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也利己的好事。

  从生态脆弱的大山,搬到环境更好的黄河边,未来的生活有了美好的愿景;国家也可以通过退耕还林,修复和改善因为过度开发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不过,愿景再美,总归停留在纸上。让老乡们迁得出、稳得下,把未来的幸福紧紧地攥在手心中,移民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政策、每一方规划,都切忌贪大求快、只图政绩、不问百姓需求。

  每户4万元的补偿标准,比照当地老乡们的收入,听起来好像不少, 但结合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地价都十多万一亩,4万不够买地,更不够建房,生产和生活都没有着落,如果贸然移到新家,何谈安全感、更何谈幸福感?搬迁工作在2014年停泄不前,未必是件坏事。

  困难再多,办法总会有。

  乡政府的想法,是把搬迁与当地的退耕还林结合起来,从国家财政上争取更多配套资金,让乡亲们得到更多补偿。多要钱也许是个出路,开动脑筋,为移民的生活发展做出更务实更细致的规划,其实更重要。

  名气越来越大的“拉面经济”,让阿什努的年轻一代学会了“南腔北调”,也积累了自我发展的财富和见识。在乡亲们的迁入地区,政府能不能根据特点,因地制宜地设计好特色产业,在税收、培训方面提供便利、优惠,引导和扶持年轻人回乡创业。 

  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移民、更致富。

  生产有条不紊,生活红红火火。新的一年,阿什努移民工作的进度可能会慢下不来,多一些求真务实,乡亲们未来的幸福才会稳稳的。



  从北京到深圳,从上海到青海……在中国的十个地点,记录十年的变迁。2013年底开始的十年,每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我们都会告诉您,这里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十个地点在2014年的故事到今天就讲完了,但他们的2015年,才刚刚开始。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十年·这里”,我们年底再见。


感受十年这里的历史印记,请点“阅读原文”进入我们为您精心制作的地图。
如果您有线索提供、有问题反映,可以用以下方式:

1、拨打4008000088央广新闻热线。

2、发送相关材料和您的联系方式到邮箱:4008000088@cnr.cn


喜欢我,就分享我吧!点击页面右上角箭头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给您的好友哦!


中国之声微信账号:zgzs001

重现新闻现场原声,

呈现珍贵历史音响,

可以听的杂志,

可以看的广播,

尽在中国之声微信报。

欢迎订阅“中国之声”:添加微信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国之声”,也可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中国之声”字样添加,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