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际銮:骑自行车的“90后”院士|先生
先生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二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第二篇
潘际銮:骑自行车的“90后”院士
点击音频 聆听先生
“潘老师今年90岁了,每天都坚持往返六公里,我们学生曾不止一次提出,我们接送他来,但他坚持自己来办公室。”
潘际銮
先生
潘际銮肖像 (孔颖 绘)
潘际銮,焊接工程专家,1927年出生于江西瑞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4月出任南昌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等职。他身上有太多重量级的第一,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的焊接顾问,曾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34klbsvp&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第二件事,我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三件事,我在几十年里,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青年时期的潘际銮
潘际銮曾一度被称为“90后”网红院士,源于那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夕阳下,潘先生乐呵呵地蹬着辆半旧的自行车,满头银发、穿一件红马甲的夫人李世豫坐在后座上,歪着头,展开一只手臂。画面定格在清华园的林荫道上,空气仿佛都变得温暖而甜软。
潘际銮与妻子李世豫在清华园骑行
记者:“您现在还骑车吗?”
潘际銮:“当然啦,不骑车我怎么过来?从家里骑电动车到这里要十五分钟。现在清华唯一的骑车带人的就是我了,她有点不敢坐,但我带没问题!”
1969年,潘际銮夫妇和子女的全家福
有人说,那个年代的人很稳。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就坚持几十年。潘际銮的毕生才华,就是这样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焊接事业。
清华机械工程系焊接馆,“潘际銮”三个字高挂在门厅的墙壁上,居于一堆名字里最顶头的位置。1955年,28岁的潘际銮在这里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从零开始的事业,让很多人不解。有人甚至笑话李世豫:“你男朋友是焊洋铁壶还是修自行车的?”
“航母、航天器都是靠焊接做出来的,所以现在看起来焊接专业越来越重要,跟当时大家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60年代初,完成我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70年代末,研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80年代,为我国自行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担任焊接顾问;进入新世纪,攻克高铁轨道焊接接口难题,造就中国时速……潘际銮用一个个这样的节点,焊接起了一份辉煌的个人履历。
潘际銮家的证书展示柜
“一根钢轨,钢厂只能生产100米长,两万两千公里的高铁全部都是一点点焊起来的,焊了八十几万个头,就是一个接一个一共八十几万个,这个技术是我们自己的。我们高铁上连一根钢镚都不会倒,连欧洲也做不出来,日本也做不出来,美国是想学我们的技术。”
今年整整90岁的潘际銮,正在寻求突破如何让一百万千瓦的核电站能够正常运转。能承受620多摄氏度高温的焊点已经基本完成,目前攻关目标是能承受700多摄氏度高温的焊点。
潘际銮作为我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在查看焊接点的情况。
“这个关键部件我就把它焊出来,一分钟转1500转,要转60年不出问题。”
潘际銮用一生的时间,让自己的国家在焊接领域站在了世界前沿,“国家”二字在他心里绝非一个空洞的概念。1944年,从江西老家逃难到昆明的潘际銮以云南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读书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潘际銮朗诵《西南联大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阀。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祯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说实话真不是为文凭,我们就是勤奋学习,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国家做贡献,就是要把日本人打回去,不做亡国奴!就是要回家!”
携妻将子抵达南昌就任南昌大学校长
“西南联大”,成了潘际銮一生都放不下的“情结”,65岁出任南昌大学校长,之后10年,他一直试图在南昌大学推行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坚决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人们看到了一向随和的潘际銮罕见的“倔强”,南昌大学则在他任校长的第五年,进入211学校的行列。
“我想学西南联大的学分制,就是不及格再修,但是中国不允许五年毕业,开除也不行,当年,如果你开除了学生,他可能自杀。后来我就去请示当时的省委书记,他说你要开除哪个学生,我就给他安排工作。他一说我就放心了,然后我去了第一年就开除了四十几个人。”
75岁卸任南昌大学校长,潘际銮又回到清华大学,继续骑着自行车在家和机械工程系焊接馆之间穿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很多重大工程,都需要他把关首肯,才能上马施工。80岁时,他还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穿着厚棉袄,深夜里站在铁轨边上,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在北大教了一辈子书的夫人李世豫,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潘际銮与妻子李世豫在清华的办公室内
潘际銮:“她生孩子我都不知道。”
李世豫:“他不知道,他出差了,年轻的时候他老是下工厂。”
潘际銮:“生第一个孩子我没看见她也不知道,生第二个时候也不知道,第三我才知道,年轻人有的是一股傻劲,一心在那干活,家里的事一概都没管。”
李世豫:“我没有要求过他。”
虽然丈夫听起来曾是那么“不通情理”,但采访中,86岁的李世豫眼睛却始终没从他身上移开过。丈夫蹙眉、她神色凝重;丈夫说到得意处眉飞色舞,她在一旁笑得像个孩子。90岁的潘际銮每天还要在实验室工作10个小时,抽空骑车带她去买菜。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张棉棉,采访中两件小事深深触动了我。一是潘先生对新技术的熟练运用。与先生约好采访那天,不巧下了大雨,他和夫人被困在了路上。我正在焦虑,却看到微信上视频电话打来,两位老人挤在小小的视频框里,争相对我说着抱歉。第二件,是潘先生的简朴。作为已经成名半个多世纪的焊接泰斗,他的办公室只有大约10平米,除了书桌、沙发以及堆得满满当当的书,再无其他。我希望到他家看看,一向随和的先生却拒绝了我,理由是家里比办公室更简陋。
记者采访潘际銮夫妇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樊新征
记者:张棉棉、李竞成
制作:李晓东
视频:李帅
新媒体编辑:王茜、陈博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