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道围栏 | 静观·拾微

2018-03-08 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


戳音频,更有料!


一道围栏


小区该不该隔?



安得广厦千万间?居大不易,更多人只求一间。32000多户申购,230多户中签,北京的张先生两年多前幸运摇中东五环外一个自住型商品房项目号码。临近交房,他在新家楼下看到一道意料外的铁栅栏。


张先生:自住房这边跟那边的商品房中间已经被彻底地隔开了,跟我们之前合同上、图纸上要求的都不一样。我们连大门都走不了,只能走那边那个小门。


一场持续至今的争议由此生发:一边是包括自住房在内的保障房,另一边是商品房,单价2万多和9万多的房子,应当享有同样的小区配套吗?全国政协委员、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张力对此态度明确:小区不该隔。



(网络图)


张力:建商品房配建保障房是全世界常用方法,包括英国也好、美国加拿大也好,都一样,比例不等,大部分是百分之10到20之间。你建多少商品房没问题,你必须在同样的小区里配保障性住房。作为长效机制,我们国家应该推广这种方法。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住建委2015年发布通知要求,新建的实施统一物业管理的小区,开发商不得通过增设围栏、绿植等方式,将保障房与商品房分割。平等享有绿地、公共设施,这是保障房业主的诉求;一些商品房业主的反对理由也可以想见,比如被称为“小巷总理”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长宁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


朱国萍:不是看不起人家。保障房的你出的什么钱?我出的什么钱,加个0欸!你加个0和我一样(的价格),一样的分享,那就不公平了。


但,还有一笔更大的帐。目前,“自住型商品房”地块在拍卖时,一般采取“限地价、竞房价”的方式,竞买报价达到合理土地上限价格时,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而是通过现场竞报“自住型商品房”面积的方式来确定竞得人。简而言之,开发商能拿地、能控制商品房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配建自住房”的承诺。目的刚需或改善,经济宽裕或窘迫,所有人,在小区的原始图纸里,都是一份子。参差百态的共存,这是另一种“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不管你是商品房也好,经济适用房也好,这个社会的平等融通、社会资源的共享非常重要。让这社会融通是打开围墙的出发点。它的难点是大家的习惯,应该循序渐进地推动这个事情。


小区与街区,要不要设限?


习惯之变,何止于小区内部。同是围栏,另一些小区,正经历另一场争论——小区与街区,要不要设限?按照部署,2016年后,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看好小区道路微循环对城市拥堵的缓解作用,但政策想赢得更多拥趸,仍需实效的证明。



黄西勤:打通微循环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你原来围挡了,你要出去,可能要拐七八个弯、拐十几二十分钟你才拐到主道路,你现在直接就可以上主道路了,那为你节省10分钟、15分钟,你说你愿不愿意啊?我们不仅利己也利人。


开放小区,难点不在“建”,而在“管”。全国政协委员、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张力承认,自己有顾虑。


张力:我觉得目前比较比较难办的一个事情就是做小区安全保安,在我的小区我现在肯定还没有这个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一个围墙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如果有其他更多的好的方式来替代围墙,围墙的消失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其他的好处,我觉得还是应该往前走。


这些好处包括什么?事实上,住建部门多次澄清,“逐步打开小区”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需要打开的小区特指绵延数千米甚至面积超过几平方公里的“超级单位大院”和“超大小区”或者“超大楼盘”。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解释,推广“街区制”的初衷,是强化城市的开放包容和舒适便利。


黄艳:我们在配置资源的时候,在一定的半径里面希望它是一个多功能混合的布局,希望能够近距离地工作、生活,享受各种公共服务,避免大距离长时间的通勤。这种超大型的住宅区或者居住区,无论是在道路密度和它的开放度、便利性上都不是一个宜居的形态。所以相关部门包括我们也提出来,能不能今后让这个街区更加小型化一些。你开放了,是不是就跟安全相抵触?其实也不见得。如果在社区治理方面,我们大家都能够往前走一步的话,国家到城市的治理水平就会现代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我们赞赏一个电话解决午餐的便利,当我们感激道路的整洁有序,这些活水之源,正是一座城市的包容和开放。我们受益于此、扎根于此,只有将包容和开放融入最小的决定,才是对城市明天的不辜负。




记者:沈静文 杜希萌 解朝曦 万存灵(见习) 宋爽(实习) 周益帆 许大为 李斌

新媒体编辑:付慧敏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