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之声”遇上《新闻联播》的幕后

2018-04-06 中国之声

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3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整合组建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三台合一”,效率相当快——

 

最近,就许多中国之声的忠实听众发现在每晚19点准时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有自己熟悉的声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617cja1m1&width=500&height=375&auto=0

 (郑岚老师配音视频)


这给大家不小的惊喜:


“中国之声”遇上《新闻联播》,沉稳大气的音色配合着《新闻联播》的一帧帧画面,铿锵有力、震撼人心,不仅新闻画面鲜活起来,更让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而今,大家熟悉的于芳、方亮、郑岚、忠诚四位《新闻和报纸摘要》著名播音员为《新闻联播》配音的事情早已经不是秘密。作为三台融合大背景下的一次创新尝试, “广播人”为《新闻联播》配音——这次央广和央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首次开启的融合之举,又有怎样的幕后故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20vt15ef&width=500&height=375&auto=0

 

谁先去《新闻联播》配音?选拔难如考试

 

三台整合的脚步很快。

 

3月21日上午,三台正式整合,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就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大家见面。

 

3月27日11点,电台通知播音员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履历、所获奖项等信息在下午两点前提交台里。第二天,又通知到电台录两分钟音频。播音间门口有人捧着厚厚一摞稿子,随机发给播音员,播音员进去就读,读完走人。有经历者称“气氛很严肃,像考试一样。”

 

经过这样严格的筛选,于芳、方亮、郑岚、忠诚四位成为首批为《新闻联播》配音的播音员。


 

他们四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其一,他们都来自《新闻和报纸摘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节目诞生,50多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榜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广播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最重要的新闻节目。同时,这档节目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唯二”的两档向全国范围内转播的新闻节目。

 

其二,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中国好声音”,也是历届全国两会播音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于芳是《新闻和报纸摘要》首席播音员,也是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2006年金话筒奖获得者,从事播音工作已经四十余年;


方亮被誉为声音“百变之王”,除了在央广担任《新闻和报纸摘要》播音员之外,去年曾为央视参与摄制并播出的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强军》献声,目前在央视各频道轮播的“国家品牌计划让品牌更美好”宣传语的配音者也是他;


郑岚曾多次担任重大会议的现场稿件宣读工作,也是四人中第一位在《新闻联播》中献声的央广播音员;


忠诚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宣读选票结果,其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让人过耳不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18huh4a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做足功课还是紧张,配音像打仗

 

为了给《新闻联播》配音,几位播音员做足了功课:郑岚特意带上了第十一版《新华字典》,方亮带的则是第七版《中国汉语词典》

 

《新闻联播》的环境让播音员既陌生又熟悉。“40多人挤在两个大房间中,环境其实很艰苦。”方亮介绍,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房间中有一面墙贴满了专业名词、人名、生僻字、易错字的正确读音,有些还是手写上去的。

 

《新闻联播》有着播音员们熟悉的忙碌和同样的紧张。郑岚介绍,参加“联播”的配音工作,下午三点前要到岗,然后在播音间待命,“有些新闻在审查后会进行修改,可能要录好几遍。”


 

为了向观众呈现最好的声音面貌,除了第十一版新华字典,郑岚老师还特意与贺红梅等央视主播讨论、学习,内容细致到每个词句如何吐字、发音,稿件该用何种情感呈现等。

 

然而更紧迫的是时间,“有些重要新闻6点半才传回来,却可能在‘联播’的头条或者二条播出。”7点半“联播”结束,播音员们的工作还在继续,“‘联播’晚9点还有一轮播出,7点半到9点之间,最新消息会加进来,有些新闻则会在第一轮播出后作修改……因此,所有工作人员要等到9点半以后才下班。”

 

方亮讲述的故事更加紧张。

 

3月31日,他正式承担《新闻联播》配音的工作。

 

“当天,我接到了三条头条新闻备播稿子,其中雄安新区一周年的稿子大概有两三千字,播出后有五分钟左右,这条新闻是4月1日的头条。”

 

配音完成,方亮回家,4月1日凌晨却突然接到《新闻联播》节目组电话,“有两段重要的话需要修改,希望您尽快到台里。”重新配完新闻已经凌晨2点。4点,方亮又出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的直播间,准备上午6点半将要播出的节目。



担心还有修改,当天下午3点,方亮又来到央视。果不其然,这条新闻接受审查后,又被挑出问题,“有些背景有杂音,编导赶紧打电话让地方台重新录制;有些画面不能反映主题,要重新配,有些文字还要修改……”

 

当时已是下午6点半,编导紧张到连每天使用的编辑机密码都忘了。方亮的工作同样紧张,“每个修改的部分都要重录三到四遍,因为要与之前录好的部分前后语气搭配。”最终这条新闻全部录完,时间已是6点55分。方亮形容当时的情景像“没有硝烟的战斗”。

 

同样是播音,《新闻和报纸摘要》与《新闻联播》的出声有哪些不同?

 

郑岚认为,“为《新闻联播》配音更多地向‘说’新闻的方向靠拢,声音要和画面贴合。另外,语言的节奏也与广播不太一样,需要更快、更紧凑。”

 


方亮讲解得更加细致:《新闻和报纸摘要》的语速大概每分钟280字左右,《新闻联播》则是290到300字左右,别看这10个字的差别虽然不大,但多年形成的习惯很难改。

 

此外,他认为,广播的优势就是声音,除了来自现场和音乐音效的声音外,播音主持人播报的声音要形神兼备,更讲究声音的创造力和塑造力;但是在播报《新闻联播》时,他就会刻意把声音做弱化处理,配合画面提高完整性。总结起来,就是提语速(快)、降语调(稳),贴画面(准)。


 

你以为融合的只是新闻配音么?太天真了!

 

“三台融合”不仅是广播与电视的强强联手,更是全媒体时代网络平台与优质媒介资源的融合。

 

除了为央视《新闻联播》配音外,包括郑岚在内的央广播音员还在“央视新闻”公众号的夜读栏目中为读者朗读优美文章,有忠诚朗读的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还有方亮朗读的《今天是春天》;所谓“礼尚往来”,在央广新闻微信公众号“夜听栏目”中,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于芳、央视主播康辉联袂朗读的《春》同样广受好评。



正如央视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康辉所介绍的那样,今后电视的播音员也会去参与广播节目、音频节目的录制,“那时我们电视新闻主播就需要向广播主播靠拢,互相借鉴,本质上是一样的。”

 

当“中国之声”遇上央视新媒体,网友纷纷为播音员打call,感受媒介融合的魅力。


不仅如此,由方亮配音的新闻频道清明节特别报道短片也于昨日起已经播出。

 

据了解,电台和电视台播音员的整合只是三台整合的第一步。

 

目前,央视文艺节目部门与央广、国际台的文艺节目部门也已紧锣密鼓地对接与融合。最新的消息是在即将到来的“五一”“五四”两台大型文艺节目中,央广和国际台的主播将加入主持阵容,殿堂级“中国好声音”——央广的方明、佟雅坤、于芳,央视的陈铎等原央广和央视的老播音员将参与节目表演,完成一段有主题、有气势、有情怀的新时代致辞。


 

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当“三台融合”携手全媒体时代,聚焦每刻新闻纵横,昨日的伏笔,明日的惊喜,强强联手,凝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讲更好的中国故事,传更远的中国之声!

 

 

编辑:刘曦文

来源:北京青年报(记者祖薇)、央视新闻、央广新闻(ID:cnr_cnr)、央视综艺(ID:cctv3zongy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