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民用的铅笔,5支里有3支来自“光腚屯” | 足迹

中国之声 2019-04-30


想知道原木是如何变成铅笔的吗?



黑龙江有个地方叫元宝村,

别看它占地面积不大,

可是我国的铅笔之乡。


2014年,元宝村已有以铅笔、铅笔板为主导的企业28家,年产铅笔18亿支,占全国总产量的25.6%,生产的铅笔板占全国总产量的60%,是名符其实的“铅笔之乡”。



这个曾经穷得被称为“光腚屯”的元宝村可是个“传奇”。



其实,大部分人所知的元宝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现代作家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中元茂屯的原型就在这里。


电影《暴风骤雨》的节选片段。电影中元茂屯的原型就是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1946年,党中央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率先在东北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作家周立波经历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编著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而后被拍成电影。


元宝人为纪念土改文化,建立了土改文化园,取名为《暴风骤雨纪念馆》


这里不仅有文化园还有万亩生态林


水稻苗破土而出、一片欣欣向荣


元宝村别墅群


铅笔文化广场


村民跳广场舞休闲娱乐



但是这样一个美丽的乡村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


这位领导了元宝村38年的老书记,今年78岁了,你信吗?



第一次转型:工业致富道路


1985年,从南方考察回来,张宝金决定筹资办企业,带领元宝村走工业致富的路子。而这也开启了元宝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转折,从农业走向工业。

考察一看,南方很多地方都富起来了,它富裕起来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村办企业,也就是工业,在这个小地处,没有加工业,没有产业,你想要致富,它光靠种菜往城里卖,种粮食,是不行的。

——张宝金


从1986年元宝村办起第一家木器加工厂开始,元宝村的村办企业一家家开起来,加工过筷子,做过铅笔板,又做成品铅笔。厂子从元宝村开到大兴安岭,甚至开到了俄罗斯,鼎盛时期,村里有28家铅笔厂,年产铅笔25亿支,铅笔板60亿块,远销日本等国家。



看一看元宝村现在的铅笔厂工作流程



第二次转型:工业农业两条腿走路



从单纯靠种地为生,到村子里工厂兴盛,村民纷纷去厂里打工。这算得上是元宝村的第一次转折。但是靠着林地办厂致富的路子受限,产业链升级能力不足,老书记张宝金带着大家又把眼光瞄准了黑土地,琢磨着工业农业两条腿走路,这算得上是元宝村的第二次转折。种旱地不赚钱,那就旱改水;种普通品种效益低,那就选种优良品种“稻花香”。


张宝金


现在就是说找路子,因为水田的利润比旱地要高很多,(现在)光靠企业站不住脚,我就把这些能改水田的都改成水田,现在达到了6000多亩,这些水田种一般水稻比旱田一亩地能多收入300元,可是要是种优良品种,就像现在选的稻花香,他现在一亩地最少还能增收400元到500元。



而元宝村的村民们也从转型发展中得到了甜头,何连英一家赚了30万、杜亚红一家赚了至少20万。赚钱了,今年育苗大家更有干劲。


打土现场


第三次转型:

深挖土改文化、改善人居环境


目前,元宝村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发展,在张宝金的规划中,今年将会向上级申请帮助资金,在村里面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更高层次的美丽乡村。


把土改文化的底蕴挖掘好,再把污水处理厂上上,垃圾彻底的分类,彻底打造标准的高层次的美丽乡村。


——张宝金

记者手记:奋斗、责任和担当

记者冯志远

在元宝村蹲点采访的15天,我体会到了三个关键词,奋斗、责任和担当。当初的元宝村是一个要啥啥没有的穷苦村子,正是老一辈的元宝人用省吃俭用存下来的3万多块钱建起了小木器加工厂,这才有了现在资产上亿元的元宝村。那些年,元宝人走南闯北,去过大兴安岭建工厂,也到过南方闯市场,这些经历让老一辈的元宝人身上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奋斗劲。

聊起元宝村,老书记张宝金的故事总绕不过去。听着张宝金书记的传奇经历,让我对这位为元宝村发展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书记敬佩不已,在这15天的采访期间,我的每位采访对象都对老书记称赞有加,从1980年担任元宝村书记至今已经39年,张宝金身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这39年积累下来的威望,还有带领元宝村经济再次启航的责任。我在元宝村和老书记同吃同住了15天,老书记说过最多的就是,要领着人去闯市场,卖稻花香,我问他,78岁了,为啥还要这么折腾,他和我说,元宝村的百姓选了他,元宝村发展的路子是他定的,他做了,就要负责。我想,这也许就是责任和担当吧。



往期回顾:

中共“进京赶考”的起点如今什么样?| 足迹

中共“立规矩”的地方今天怎样执行规矩?| 足迹

解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进京瘦身三次走了17天,如今…… | 足迹

北斗导航+无人机+...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用法了 | 足迹

马背上建校,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这是什么“神仙”学校?| 足迹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刘黎

记者:冯志远

新媒体编辑:齐逸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