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支部队组建27天就参加抗美援朝,如今…… | 足迹

中国之声 2019-06-07


地点 |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

采访者 | 王锐涛



初夏时节,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旅一营汽车场,我和一营官兵们一起登车出发,去参加一场野战物资输送演练。原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公路运输任务,可没想到,刚走出几公里,敌机侦察、敌特袭扰等特情就接连不断,让我的神经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重装备运输车执行任务途中(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突如其来的神速布网


“接上级通报,敌无人侦察机5分钟后通过车队上空……”


听到指令,转瞬间伴随着刹车声,我的身体猛烈前倾,差点撞到前排座椅,再抬起头,发现车辆已经停到路边的树丛里,官兵们迅速跳下车,开始叮叮当当地打地钉,给车辆布设伪装网。


战士们布设伪装网、打地钉(央广记者 王锐涛摄)


战士快速伪装帐篷(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两分钟后,车队就隐蔽消失在了树丛中。看到我大为惊讶的样子,随行参谋张健解释说,兵贵神速、快速隐蔽,这是他们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传承下来的作风。


战士快速伪装车辆(央广记者 王锐涛摄)


随行参谋张健:“汽车一营前身汽车十团,刚组建27天就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了。我们也是传承老的部队好的经验做法,再结合现在的一些科技手段,像咱们伪装既可以防电子辐射、红外,变成了一个必备的基础训练科目。”


伪装后的车队消失在树丛中(央广记者 王锐涛摄)



“汽车打飞机”的传奇故事


在和官兵们一起进行野战运输演练的几天时间里,我听到他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传承”。回到营区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传承”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为解开我心中的疑惑,陈金伟少校带我走进了汽车一营的历史资料馆。


沾有血迹的帆布包、锈蚀的弹片、褪色的信号旗.....资料馆里详细记载着这支运输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战斗经历。在抗美朝鲜战争中,美军飞机对志愿军的后勤运输线进行了残酷绞杀。陈金伟说,汽车一营“敢打敢拼保障有力”的优良传统,就是在战斗激烈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培育起来的。


班组战术协同(央广记者 赵家庆摄)


陈金伟:“当时有一个汽车兵编的顺口溜,叫‘天下打灯,地下撒钉,专打汽车兵’。他们的飞机不停在炸我们的汽车,地上撒三角菱形钉子,扎汽车兵的车胎。”


陈金伟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对我说,当年为了保障一线战斗部队的物资供应,我们汽车一营的前辈们在炮火硝烟中逐步摸索出了隐蔽伪装、急停猛跑、夜间闭灯驾驶等运输技巧和经验,特等功臣王凯还利用“急停猛跑”方式,成就了“汽车打飞机”的传奇。


陈金伟:“我们的前辈王凯,在执行一次任务中,为了保全大部队,他一人将车灯打开,朝着相反的方向开去,当时他采取的是急停猛跑,诱使敌机不断追逐他,这个敌机撞在了山崖上。这个被称为‘汽车打飞机’”。


就这样,志愿军后勤部队的官兵靠着过人的勇敢和智慧,建立了一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让后勤战线的官兵们难以忘记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军的后勤装备非常落后。在汽车一营工作了32年的部队职工王海江,亲身见证了汽车部队那段艰难起步的历程。


王海江:“那时候,他们训练的时候,集中到一个走廊的位置,拿脸盆当方向盘,拖布杆当挂挡的变速杆,为什么呢?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就得拿这些东西来做演练。那时候的车跑70,车就抖,像是塞糠了。”


王海江说,那段艰苦的岁月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才有所改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汽车一营的车辆也从原来的解放牌逐步换装为东风系列、北方奔驰系列的重型卡车。


王海江:“现在咱们的车跑140都没事,现在一个车能拉十几吨,载重量也加大了,座也舒适,样式也改进了。”


军营里能漂移的“大块头”


联勤部队的重型卡车漂移(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6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战火中走来的汽车一营现在已经成长为车型齐全、人员训练有素的运输铁骑。在汽车营营区的另一个车场,参谋张健带我见识了我军战略级的运输力量——重装备运输车。


重装备运输车紧急出动(央广记者 赵家庆摄)


张健:“现在咱们看到的这个车辆就是重装备运输车,主要是进行履带式装备的运输。以前重装备运输主要是铁路运送,比较浪费时间。但咱们重装连成立以后,可以进行直达的运输,更便捷、更精准地将重装备投送到指定的地域。”


重装备运输车执行任务途中(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驾驶技术哪家强?且看部队“老司机”!


汽车走钢索、勇闯炮火封锁区、车组战术协同......在半个月的蹲点采访过程中,汽车一营官兵们那精湛的驾驶技术和过硬的战术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汽车一营连长陈长玉说,一名好的军车驾驶员不仅要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更要握紧手中的枪。


汽车走钢索(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汽车走钢索(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连长陈长玉:“十几年前的汽车部队作为后勤的一支运输力量来说,我觉得还是以保障为主,敌情考虑的比较少。现在是什么呢,能战斗作为了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加入到考核中,由生活队变成了一支战斗队。”


连长陈长玉告诉我,近年来,他们部队通过参加一次次高强度的实战化对抗演练,战术能力有了很大跃升,早已经从以往遭遇敌情时的“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出击”。


陈长玉:“我记得第一次参加跨区训练的时候,当时敌人居高临下对我们进行伏击。回来之后,我们进行了复盘检讨。转年我们参加另一场演习的时候,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整个山坡进行了搜索,发现潜伏的120火箭手,也及时地把弹药运送到前方战士的手中。我想这也是我们长期抓实战化训练提升的一个标志。”


车辆通过化学物质沾染路段动图(央广记者 徐凯悦摄)


在蹲点采访期间,我发现,每当夕阳西下,《汽车兵之歌》的旋律总会回荡在汽车一营营区的每一个角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运输旅政委迟晓旭说:


“作为军事运输部队,我们要把我们的部队锤炼成具有打仗本领的一支铁拳头部队,培养所有的官兵们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这种勇气和血性,按照实战标准让部队整个的要素有一个跃升,能够确实做到保打赢这个目标。”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今天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往期回顾:

中共“进京赶考”的起点如今什么样?| 足迹

中共“立规矩”的地方今天怎样执行规矩?| 足迹

解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进京瘦身三次走了17天,如今…… | 足迹

北斗导航+无人机+...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用法了 | 足迹

马背上建校,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这是什么“神仙”学校?| 足迹

全国人民用的铅笔,5支里有3支来自“光腚屯” | 足迹

 太美了!这梯田不是江南,是“中国薯都” | 足迹

 让肿瘤消除,让土豆增产……核技术竟然还能干这些 | 足迹

 记者进入核反应堆厂房,迷路了…… | 足迹

 一堂课:涨知识、超有趣、还能扶贫!想来试试吗?| 足迹

 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 | 足迹

“蔡家崖”专列带你去吃啦叨叨,“小延安”如何成为红色旅游“爆款”?|足迹

这个“与世隔绝”的古老神秘民族,就这样“一步跨千年” | 足迹

从原始社会直接走来的他们,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 足迹

这个巨坑有32个故宫大!当年曾被印上人民币,如今……|足迹

这个地方名叫海子,比海子的诗还要美…… | 足迹

假期过半,再不来这里看看就等八月吧 | 足迹

你知道“西海固”吧,有没有想过去那里看山花?| 足迹

这个作家柳青曾经住了14年的村庄,如今正在“二次创业” | 足迹

那个传奇的大陈岛,如今成了大黄鱼“咕咕”叫的网红打卡地 | 足迹

车厘子吃到饱,出门就逛免税店,郑州+卢森堡这条空中丝路有多牛?| 足迹

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 足迹

如果没有它,珠三角会多出50座大型火电厂 | 足迹

记者跟喜提热搜的“风餐兄弟”走了一圈,差点哭了 | 足迹

守卫三峡大坝,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 足迹

这里美到窒息 ,为何慕名来旅游的人却难以久留? | 足迹

见面在机场,庆功吃包子,都有“强迫症”……他们的产品却全球都看好 | 足迹

沂蒙老区的“逆袭”: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 足迹

不仅“半条被子”能留住游客,这里吸引人的还有更多 | 足迹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吕锡成

记者:王锐涛、徐凯悦、赵家庆

新媒体:柴婧、于子敬(见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