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里首个“男主播”,居然还会种花养蚕运木材?

他们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娃娃,血管里流淌着父辈们执着坚韧的血液。他们又是新一代蓬勃向上的青年,性格里浸染着青春奋斗的底色。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敢闯敢拼,与父辈们一起,共同守护这片生养他们的热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拼搏,才让我们的乡村更有活力、更有希望。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脱贫路上的“拼命三郎”》。


者徕“拼命三郎”名不虚传


这是乡亲眼中的他:


“我眼中的韦德票,一个特点是老实,第二个特点就是勤快、任劳任怨,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脱贫。”

“韦德票做什么事情都很好,是独立的孩子。”
“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变自己今后的生活,还要给父母过上更好的日子。乡村振兴以后就需要这种人,自信、自立和公心。”

韦德票:我叫韦德票,今年24岁,我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徕村从事农业方面的创业工作。我平时自己的爱好就是种点花花草草,每次我心情低落或是比较迷茫的时候,看到这些花开得很好,就可以满血复活地继续下一步的工作。


韦德票打理的花草


清晨的者徕村格外安静,阳光穿过层层杉木林,洒向壮族小伙韦德票家的小院。几分钟的闲暇功夫,阿票在小院的一角又种上了一棵不知名的小苗,期盼着有一天能开出令人欣喜的花。

韦德票个子不高,黝黑、精瘦。想象中热爱花花草草的人本应是性格恬淡、与世无争的样子,但是阿票在者徕村的外号却与这有着巨大的反差——他叫“拼命三郎”。事实证明,这外号确实恰如其分。头一天晚上,他刚从县城调研完养鸡场回到村里;这一大早,又开始盯起自家院里养蚕房的施工进度了。

韦德票介绍,蚕房大概有200平方米,规模算比较大。之后要建全自动化喂蚕平台,今年可以落实,预计下一批就可以在新平台喂养。


已施工过半的新蚕房


从2017年年初带着微薄的“本金”回乡创业,到如今自信又坚定地介绍着白手起家经营起来的事业,几年的功夫,阿票的成长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不甘按部就班
回乡开启创业人生

时光倒回到五年前,高中毕业的阿票和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懵懵懂懂地走上了进城打工之路,在深圳一家家具厂安顿下来。可工作千篇一律、生活一成不变,这样平淡的日子他并不知足。

韦德票:接触社会不多,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擅长和人交流。我觉得这样对一个年轻人来说看不到任何希望。


要这样一辈子按部就班,做一颗安稳、但价值有限的“小螺丝钉”吗?韦德票不甘心,他想让青春燃烧得更有价值。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靠双手、更靠头脑扎下根来。愿望很美好,现实却有些暗淡。等真的回到家,阿票发现,自己年纪轻轻一无所有,只能靠种点水稻、玉米过活,这和老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有什么区别?

韦德票:那时候感觉特别迷茫。说得好听一点叫创业,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在家里做一些农活,基本上没有什么产业。


想着想着,他“拼命三郎”的劲头又上来了,没有产业那就去找。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韦德票“盯上”了村里的杉木经济林。


“杉木经纪人”视角下的工作场景


一根根杉木从农户那里买来,再运到木材厂卖走,过程虽然辛苦,但阿票靠着当“杉木经纪人”解决了自己的温饱、帮助村民打通了销路,还积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韦德票:我一直觉得不能抵触一些新事物。比如别人挖掘到的新点子,自己觉得它比较有前景时就该去接受、学习。人都是要成长和改变的,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他的事业越来越有起色。很快,阿票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标杆”。


韦德票和他引以为豪的爱车


韦德票和他引以为豪的爱车


这辆车是阿票在脱贫致富后全款购置的,能陪着他调研更多的新产业,也能让他实现带父母走出大山、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车上贴满了他在网上定制的贴纸,彰显着“95后”年轻人的个性——那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时刻激励着自己奋斗的口号。


让自己致富
更愿家乡小康

看到了阿票的成功,村里那些原本打算“等靠要”过日子的村民们心思也活泛起来了。

韦德票:我要带动他们。我自己成功了,他们看到有希望了才会去做,也可以一起跟着做,大家都富裕了,都奔小康了,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在者徕这个质朴山村里长大的韦德票,和养育他的家乡一样,干净而纯粹。阿票的父母患有听力障碍,和别人打交道十分困难,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尽管在这样的家庭长大,阿票骨子里却是个温暖的孩子。他的童年记忆中满是邻里乡亲的情谊,就连顺路搭车这样的小事,他至今还记在心里。

韦德票:我们小时候上小学比较远,要走几公里,那时候村里面有人骑摩托车,顺路的人看到我愿意载我。可能对于他来说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我会记很久。现在他们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会尽力去帮助他们。


在这个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去读书和打工的村庄,像韦德票这样愿意留下来的后辈,实在是没有几个。热爱家乡的阿票有着很简单的初衷,就是希望村里老少都能有个“营生”,足不出村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村里人看到“拼命三郎”拼出了一番小天地,慢慢地也就不再只把他当孩子看了,愿意听他念叨念叨,怎么样才能增加点收入?

韦德票:因为年轻人很少在家,很多事情老人家都不会。六七十岁的老人孤独地在家里,我觉得太可怜了。发展一些能带动大家的产业,村里的状态会好很多,这样年轻人也不一定要出去打工。


做村民的“小灯泡”
照亮脱贫致富路

2018年夏天,广西首个“新时代空中讲习所”在者徕村诞生,通过覆盖全村的应急广播向村民宣讲惠民政策、脱贫技能。韦德票被选中为“男主播”,每天傍晚六点,大喇叭准时响起,听阿票给大家说说致富经验,讲讲励志典型,这新身份对村民的影响更大了。那年年末,韦德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者徕村也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可以说,阿票的“奋斗史”,就像是全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缩影。


励志“男主播”阿票

村干部:有一个政策宣讲会给贫困户——《争做脱贫攻坚明白人》,有什么政策你想传达给贫困户?

韦德票:主要给贫困户讲讲享受的政策吧?

村干部:对。

韦德票:也像平常开《乡村夜话》的那种模式?那要传达清楚才行,有些老人他听不太懂……


今年,村两委举办了“乡村夜话”系列活动《争做脱贫攻坚明白人》,又邀请了阿票做宣讲员。如今,已经成为预备党员的他,早把为村民解读政策、排忧解难作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他说,自己不仅要做“致富带头人”,还想做“领路人”,就像小灯泡一样,不光要自己发光,最要紧的是能照亮别人。

韦德票的老蚕房即将“丰收”


眼下,韦德票种桑养蚕的事业风生水起,但他不满足,还打算去各地调研,看看什么好项目能够引到村里来。向新产业“闯”,向致富门路“闯”,向有希望的地方“闯”……“拼命三郎”韦德票这股子冲劲和闯劲始终没有改变。而那些他精心引入的优质产业,也正像他在小院一角种下的小苗一样,总有一天会开出令人欣喜的花。

韦德票在小院一角种下的小苗


韦德票:怎么养鸡、拿鸡苗、找销路和合作,如何选茶油的树苗......快年底了,这些产业都要做起来了。明年可能会养一些蜜蜂,因为发现这边种了茶油它会开花,养蜜蜂正好利用这样的资源优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写给20年后的自己》

韦德票


24岁的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仿佛身上总有用不完的劲儿,因为我想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个村庄立下一份产业。20年后的家乡是否已像城市一样繁华?20年后的你是否依然怀揣着年轻时的梦想?希望未来的你能够延续我今天的拼搏,努力去做一盏灯,照亮在我们村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总监制:高岩

总策划:樊新征、沈静文、周尧

审稿:樊新征

记者:韩雪莹、张垒

主播:黎春

制作:李晓东

新媒体编辑:张娅喃



往期回顾:


“最贵”的土豆长啥样?青海农民靠它能致富→

女大学生成羊倌了!

曾被医生预言活不过18岁的他,如今成了全村的骄傲!

放弃月入过万工作回村织布?!她能成为织女版李子柒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