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叫做“女大学生因抑郁症被拒绝登机”的话题进入了热搜。当事人于先生在微博中称,他的女朋友患有抑郁症几年了,经过了一年多的治疗已经基本康复,但是仍需每月按时去就医并购药一次。
13日,他们在山东威海机场准备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前往南京就医。春秋航空员工刘某某以他女朋友有精神类疾病情绪激动为由向公司和机长汇报,导致他们最终无法登机。于先生称,女朋友只是着急被气哭的,在被盘问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并没有任何抑郁症发病的迹象。
春秋航空方面的说明则跟于先生的说法正相反,说明中称,工作人员多次安抚旅客,旅客情绪仍无法平复。那么,事发时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机长可以拒绝什么样的旅客乘机?抑郁症又是不是构成不得乘机的理由呢?
女大学生因抑郁症被拒绝登机
已向民航局发起投诉
事件当事人之一的于先生回忆经过,机场安检员先向于先生询问,女友为何手抖,他告知是因为服用抗抑郁药物产生的正常副作用。之后,安检员单独询问他女友。于先生:他要求我女朋友出具病例证明,最近坐航班证据,给他看了他说看不懂,有这些也不能保证一定能上飞机。女朋友一听就急哭了,他就说我女朋友是因为抑郁症导致情绪激动,然后报告给领导、机长,机长决定不让我们登机。
于先生解释说,女友激动是怕错过跟医生约的看病时间,再约要半个月之后。最后他们不得不改乘高铁。
他也对此次遭遇表示愤怒和不满,他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称,他与女友是在登机口的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春秋航空员工的询问,他无法理解员工在公共场合盘问隐私病情的做法。于先生希望春秋航空公司及安检员向他们道歉,春秋航空表示:我们航司对于这个事情高度重视,现在也是正在紧急调查当中,也感谢您的理解。春秋航空在发给媒体的情况说明中强调:“在旅客情绪比较激动、病情不明,没有专业医疗意见的情况下,出于对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飞行安全的考虑,谨慎地做出这一遗憾的决定。”于先生认为春秋航空所发声明“与事实严重不符”,他称女友是在航空公司告知可能无法登机后才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并且很快恢复平静,其间仅有机场工作人员对女友进行安抚。于先生因此主张公布事发监控,还原真相。目前于先生与其女友已向民航局发起的投诉已被受理。民航局方面回应于先生称,会要求春秋航空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实质性答复,如逾期仍无任何回应,于先生将向春秋航空提起诉讼。专家分析:
法律法规明文规定
机长有权拒绝不利于飞行安全乘客登机
机长在什么情况下有权拒绝旅客乘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分析,《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34条有明文规定。朱巍:传染病患者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在健康有可能危及到自身安全和其他旅客安全时,航空公司可以拒绝承运,这个有明文规定的。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刁伟民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民航法、航班安全保卫条例都赋予机长有权拒绝承运他认为影响整个航班安全,或者对航班秩序带来干扰的旅客。
春秋航空
此外,民航安保反恐专家刘晓非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也给出了相似的看法。刘晓非警示称,已有个别法律界人士对春秋航空进行引导式的攻击,对抑郁症患者潜在失控行为的威胁避而不谈,容易在读者中产生严重的误导。
刘晓非称,尽管抑郁症患者失控、狂躁情况出现概率不高,但不能排除这样情况,尤其是在飞行途中,可能对航空设施进行损毁性的破坏,进而造成灾难性的结果。此外,对于患者自身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长途的飞行并不具备紧急治疗的机会。刘晓非注意到,一些媒体工作者以旅客的身份采访春秋航空公司的人员,得到“不建议抑郁症旅客乘机”的答覆,让很多人感到“冷冰冰”的,不近人情,但正是这样“冷冰冰”的手段,才能最有效地保证旅客生命的安全,刘晓非说,民航里有一句话,说“所有这些看似稳定的规律,都是用大量的事故和人的生命的代价一步一步换来的。”人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心理咨询师:
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应被理解
一些公众看来可能觉得不是问题的情况,在民航从业者看来却是生死攸关的隐患,动辄关系着数百人的生命,因此毫无通融的余地,这有时难免显得不近人情。但天平的另一边往往是上百条人命这种无比沉重的砝码,我们对这种谨慎、对安全的吹毛求疵应该表示理解乃至尊重。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法律法规也能更加精益求精,对类似情况作出清晰的界定。乘客不怕某些特定情况不让登机,怕的是不知道哪种情况到底让不让登机。另一方面,这个案例也再次提醒社会公众关注抑郁症患者。北京心灵时光心理咨询师穆楷也认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伤害”,抑郁症患者有病耻感,总是自我攻击自己,如果又遭到来自外界的歧视,患者就会感到更加的痛苦。对于于先生的投诉或诉讼,穆楷表达支持,“把向内攻击性转而向外,为自己讨个说法,对他们是有帮助的。”于先生女友的就诊预约记录,科室为抑郁症专病。(图为于先生提供)
尽管近年来社会对抑郁症等问题的宽容度有所提高,但歧视并未完全根除,这也导致许多抑郁症患者希望知情者对病情保密。基于这样的现实,穆楷建议,如果环境中充满了歧视的眼光,抑郁症患者应该懂得躲避伤害。要彻底矫正社会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尚需时日,穆楷呼吁人们在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应当放下心防,不要戴有色眼镜,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
总台央广记者/孙莹 杨昶
节目编辑/曹博 王一夏
新媒体编辑/王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