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道先 :为世界岩溶开出中国良方
袁道先,1933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岩溶学家。他一生致力于钻研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1991年被评选为我国第一位岩溶地质领域的院士,开创了“岩溶动力学”理论,让中国岩溶研究占据国际前沿。1996年,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奖,是迄今唯一获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2022年,他荣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全球仅三人获此殊荣。
除非到野外勘探,90岁的袁道先还是天天到办公室来,上衣兜里插着三支笔,包括一支削好的铅笔,他说这样做标记最方便。
袁道先从事地质工作已经70年。他表示,自己小时候最爱读《人猿泰山》,梦想到偏远的地方去找宝,长大投身地质学,也是和自己的兴趣结合。
1950年春,成绩优异的袁道先本被家人寄予厚望,但他听说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能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便进了这所学校。“那个时候我们新中国马上要建设了,地质人员远远不够,要赶快培养人去解决找矿问题,我就去了,也是响应国家号召。”
在与岩溶打交道的日子里,袁道先的探索也向更深处推进。他说,很多奇怪的岩溶现象都要到洞里去看,甚至需要反复观察。“要开发水资源就要到洞里去看,有时候地表根本没有。很漂亮的景观也在洞里,琳琅满目,像水晶宫一样。还有好多矿产,比如雄黄、铜矿、铁矿,它们都在洞里。”
袁道先在一篇自述里写道,在几十年的地质生涯中,无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只要是第一次,他都坚持做记录。当飞机进入云层而无法观察地面时,他也会感到遗憾。“因为地质工作者一生能详细观察的地面有限,生活中的顺便观察能把点线面联系起来,从全国以至世界的角度看地球。”
1990年起,袁道先带着团队开始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连续20年,主持了6个与岩溶相关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每到一个国家,他都会讲述中国的岩溶研究,也会邀请各国科学家来中国看看,他曾带着几十名国际岩溶学家在中国一次性走了6000多公里。
“从桂林出发到贵州、荔波,然后到四川的黄龙九寨,到秦岭、秦岭南面、山东济南,再到北京房山……他们知道中国的岩溶很奇特、很典型、很壮观,都愿意来看。”
2008年2月11日,世界岩溶研究中心正式落户中国桂林,持续推进世界各国岩溶对比研究。袁道先正是那个推动世界岩溶中心设在中国的人,他不断推动着中国主导世界岩溶研究,把岩溶动力系统、岩溶形态组合、岩溶不均匀性的理论介绍给了全世界。
“不仅扩大了视野,也发展了学科,将物理化学机理、现代科学引入岩溶研究,特别是地球系统科学,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联系起来,这些理念引入以后,有了好多新认识……”
每天一早,袁道先就拎着帆布袋到研究所上班,迎面碰到的学生都会轻轻喊一声“袁老师好”。
△袁道先给记者介绍“19个问题”
这些年,袁道先带出了200多个岩溶研究的硕士、博士,不少学生的主攻方向就来自这“19个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强就是其中一员,他从2006年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开始跟着袁道先学习,“刚入门时,他就说我们要从国家需求的角度做研究。”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王娴,见到袁道先院士时,他已经准备好了有红笔圈点的一份研究资料,直接翻到“19个岩溶研究的创新问题”那一页,从第一个问题给我讲起,一切从“解决问题”开始。
袁老把他的座右铭也讲给我听,一条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另一条,是爱因斯坦说的,“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采访结束,袁老拎着布袋子回家,他说,吃过饭再来,欢迎我下次再来跟他聊聊未解的难题,没准就有了新的解法。
监制丨高岩
编辑丨辜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