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这里·广西田东】小升初,留守儿童陶涛的暑假任务

刘飞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22-08-29

2016的大门已经打开,站立在一个常变常新的时代,我们关注今天的生活,更憧憬未来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父母如何养老,孩子怎么上学,房价是涨是跌,看病会容易一些吗,空气会好一点吗,同一座城市的你我能够平等的生活吗?


中国之声从2013年起推出了大型记录报道《十年,这里》,连续十年,用话筒聚焦10个中国地点,记录这些地方每年的变化,记录这些地方的人们每年的喜怒哀乐,从细节处展开微观中国的生动图景。


今年是《十年,这里》记录的第三年,从元月1日起的十天里,我们一起分享时代变迁,一起倾听中国样本。


今天的《十年这里》,我们关注留守儿童


2013年我们走进广西田东牧人山脚下的布兵小学,认识了一群孩子。他们大多和在外打工的父母分开生活,将近一半的学生,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在学校寄宿。


日前,《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5》发布,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率增加,但留守率依然维持在61.58%的高位。现在,快到寒假了,又到了孩子们一边为考试紧张,一边期待春节父母回家的时候。


暑假时,他们成为人们常说的“小候鸟”。我们也曾在2013年暑假,跟随当时11岁的陶涛,经过1400多公里、将近20小时的车程,到他爸爸打工的地方过暑假。


2015年的暑假,陶涛留在了村里。小学毕业,这个暑假他的作业是给自己联系初中。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就在眼前。他的这项暑假作业完成的如何?在这个小小的岔路口,《十年·这里》2015年夏天,我们和一位神秘嘉宾一起陪陶涛过暑假。


天天,四年级,在北京上学。经过家长和陶涛同意,暑假时,他去陶涛家一起过了一段暑假时光。对两人来说,是体验更是陪伴。



做工是留守暑假大多数孩子的必修作业


第一次到陶涛家时是早上8点多,他被屋里铺得满地的橙黄玉米粒震惊了。


天天:“你多大开始干活的?”
陶涛:“从小。去山上砍柴、放牛。”



天天:“你受过伤吗?”
陶涛:“有啊,你看这里,还有这里。”


天天:“那你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吗?还是想到更繁华的城市,就是不干这些活? ”

陶涛:“喜欢现在的生活吧,有了那些活,可以快乐一些,可以找事干啊。”


暑假大部分时间是在写作业中度过的天天,到了这里,手上一边剥着玉米,嘴上也没停,作业、学校、老师、家里养的动物……向陶涛哥哥问这问那,寻找着共鸣和不同。


天天:“你现在学校累吗?有压力吗?喜不喜欢上学?”
陶涛:“喜欢啊。 ”


天天:“不觉得枯燥吗?”
陶涛:“没有。”


天天:“那你挺爱学习的。跟我不太一样。你们老师凶吗?”

陶涛:“凶。数学老师特别凶,我就最怕他的眼神了,那个犀利的眼神。语文老师很温柔。”


当天下午,天天对于布兵小学的好奇就得到了满足。陶涛带他去了学校。


陶涛:“很多人并排走的话,后面路全是土。你是住宿吗?”
天天:“不住,我们现在没有住宿,你们是小学就有? ”
陶涛:“一年级开始就住宿了。”


天天:“那想家长吗? ”
陶涛:“一开始有时候想……”


布兵小学离陶涛家,步行要一个小时,暑假,校园里没有了平日学生的喧闹,只有建筑队施工的声音。在2015这样一个城市小学塑胶跑道疑云重重的年份里,布兵小学多年的土操场也翻新铺就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坪。陶涛给天天介绍以前的足球框,现在“退休”了。



布兵小学过去的“土操场”


假期里,一栋新的标准化教学楼仍在施工当中,中心校的黄校长正好来学校看看进度。校园里,几名施工工人的孩子正追跑、玩耍。老爸都四海为家,也是留守儿童,留守老爸。


记者:“上学是在广东当地念吗?”


小李:“不能。那边一般是要有广东户口。我之前在那边也做了六七年,我都想带过去,不成。也经常带他过去厂子里面,见的人多一些。感觉一直在家没见过什么人的话,胆子特别小。不会交流。”


黄坤欣:我们最担心就是暑假学生的安全问题。(回家了没人看管?)是呀。管理不了,兼顾不到。所以父母亲有的接到广东那边。最好父母双方有一方在家最好,如果两个都去的话……  


陶涛:“那栋楼搞好了?”


黄坤欣:“准备9月份进去,陶涛你又失去一个机会噢。”



小升初在小学毕业的暑假成了孩子们的暑假作业


是的,2015年陶涛已经从布兵小学毕业,以前叫“去学校”,暑假时过去,就应该叫“回母校”了。让天天羡慕的是,这次,陶涛没有暑假作业。


天天:“这次暑假你觉得作业最难做的是什么? ”
陶涛:“这次暑假没有作业,因为我们都毕业。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学校。”



布兵小学“土操场”已翻新铺就塑胶跑道 老球门还站在一旁


爸爸没有回来,爷爷弄不明白,陶涛由叔叔带着去问了几所学校。


陶涛说,人太多了,太挤了,进不去:“当时去了二中去了两次,都挤不进去,就回来了。”而天天也为学校发愁,因为考试考不了好学校,划片也上不了好学校。


没想到,小升初这件事,让两个小小年纪的男孩都这么忧心。


右矿中学在田东县口碑不错,学校莫校长说,暑假里最忙的时候,他反而需要关掉手机,太多人想进入这所学校了。每年录取500人,报名的超过一千人。这几天学校都关了大门,在门口写着“录取已结束”。 莫校长介绍,田东中学、四中、二中等学校,一到报名季“头破血流”:“暑假是我最难过的,人家要来读我也高兴,但是我也难受。”


城镇化和升学政策,不知是谁影响谁更多一些,莫校长说,因为录取有片区因素,所以,如今这里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的人也不少。田东县开发了不少小区,村里有些人一年纯收入一二十万,就去买房子,目的就是给小孩读书。农村一栋、城里一套。


最终,9月份时,经过一番咨询、报名、录取的周折,陶涛进入右矿中学开始了初中生涯。只不过,本来打算要回家几天陪陶涛开学的爸爸,在九月时也还是没有回来。陶涛小小年纪已经懂得了矛盾的心情——思念父母总是难受的,可是他也知道爸爸在努力工作,是“为我好”。


2014年底,陶涛爸爸用打工的积蓄在老家起了一栋新房子。几层高的小楼,房间里就算是铺着玉米粒,堆放着爷爷做木工的木料和工具,也还是不免显得空荡。


住在北京这座拥挤的城市,天天看到陶涛家的小楼时想着里面应该住很多人,可是家里只剩他和爷爷,天天觉得陶涛很孤单。陶涛的回答则是:“不会啊,我还有鸡陪我。”


记者:刘飞


记者手记

暑假,布兵小学的“小候鸟”到了广东父母身边,跟着父母施工队的“小候鸟”来到了布兵小学。现在通讯手段很多,大部分留守的学生也常常和父母通电话,甚至是用网络视频“见面”。当中,最多的还是问问孩子学习和身体好不好,只此而已。就像很多长大后离家工作生活的孩子,和家乡的父母似乎也总只是汇报三餐和一句“都挺好的”。

离家工作,这背后,各种现实条件,父母也有诸多无奈。或许,因此“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才成了一句流行语。

除却情感,这里还是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布兵小学,缺投入、少重视、没师资的情况在改善:操场翻新了,也有了新的教学楼,学生们的校服也穿得越来越齐整,过去在山上教学点念书的孩子也随着村子的搬迁到了布兵小学,学校里来了年轻的英语和体育老师,企业捐助的机房已经能够上网……

然而,“低龄寄宿”、“隔代教育”和“住校老师现状”中的问题愈发显现。

这次是我三年里第四次到布兵小学。之前,更多地看到它和城市学校不同的地方,看到孩子们在乡村不同的生活。这次,随着采访的学生升学,关注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孩子们每天都在成长的身体和思想开始走得离布兵小学越来越远。他们或许会认识和享受一个更千姿百态的世界,也可能感到比“留守生活”更剧烈的城乡撞击。

十年这里,布兵小学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