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一个十年之中国时尚的当下与未来(上)

嘉人 嘉人 2021-06-29


嘉人一月刊“下一个十年”专题

我们选择了一批于当下正在崛起的新锐设计师们

在尽可能剥离了那些飘浮于云端的内容后

借由与他们这一群体以及与他们之间

有着密切关系的幕后推手们进行对话

进而探讨在当下中国时尚体系之上的

中国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时尚的复杂性在于异质的过程,中国的时尚体系一直是长年以来备受时尚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它是全球经济化之下在中国特有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土壤上生长出来的果实,也是处于世界新秩序范畴中的被审视和考察的对象。


2001年,中国突破重重困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意味着改革开放开始了全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了波涛汹涌的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和检阅。


过去十年至当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虽然不过是一个同音字的转变,而个中所体现的大局环境却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纺织行业的升级转型,消费市场的渠道升级,以及一系列配套生产链的不断优化,都为此打下了夯实铺垫。



中国的时尚体系与市场,从十几年前一味地引入国际品牌,到如今积极扶持本土设计与中国设计师;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不停地催生出一批又一批投身至时尚行业的勇士们。今天,作为时装群体极具代表性身份的中国独立设计师们,成为了我们探讨中国时尚十年之变议题时见微知著的立足点。对中国时尚来说,2010 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零售渠道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其过往传统的形式,如传统百货等形式受到了电商、社交媒体、直播等形式的冲击。为了顺应时尚新零售环境的变化,买手店、更大体量且细分化的购物中心逐渐成型。将衣食住行等多种功能串联起来的商圈形式,成为了线下购物的主要方式。线上,多种购物平台的崛起:淘宝、京东、亚马逊等,加速了过往传统销售渠道体系的分崩离析。与此同时,伴随着零售渠道改变的,还有如今足以撼动全球市场的中国消费者,伴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理念的改观,他们在愿意为奢侈品牌买单的同时,也将视角转回到了中国设计师品牌身上。


中国设计师集成店铺LABELHOOD 蕾虎


从最初尚处萌芽阶段的中国产业环境到眼下逐渐成熟的生态链和市场环境,大环境的变革对中国设计师而言自然是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以上海时装周为例,从2003 年运营至今,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代表中国设计和中国时尚本土业态景象的平台,周边的配套设施和相对应成熟的供应生产链,逐渐形成了以上海时装周为核心的时尚生态圈,它们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足够充沛的资源和展露平台,也为设计师搭建了本土与国际时尚体系,旗下的 LABELHOOD 平台发掘了不少年轻的中国设计师,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北京的 FASHION NOW 则在中国商业品牌与中国设计师品牌之间获得了良好的均衡呈现。另一方面,除了大型的连卡佛、10Corso Como、Maria Luisa 买手店外,各式各样的本土买手店也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遍地开花,城市分布也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成为未来购物中心的重要力量……上述种种都为中国设计师的崛起与发展提供了必然的土壤以及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TUBE SHOWROOM SUSAN FANG 现场照


从中国独立设计师的自身角度而言,在这十年的发展中,他们身上所承担的设计语言与话语权随时代更迭显现出较为鲜明的转变。中国独立设计师的早期先驱代表人物,如马可(Useless)、王汁(Uma Wang),她们成立且崛起于千禧年之初,也一同经历了与中国时尚产业共同成长、携手共进的阶段,两人虽然成长路径并不完全一致,却能够代表着彼时设计师对自我的身份共鸣和由市场环境而反哺形成的风格—设计风格和商业上有一定的共性,以东方人特有的含蓄、内敛的风格而闻名且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而当代中国独立设计师的生长轨迹与发展则会有所不同,他们大多都拥有中西结合的求学经历,接受过西方审美的洗礼,身上所固有的传统东方体系的美学概念被来自西方教育所汲取的内容有所中和,他们显现出的是一种更接近于多元化的身份主张,他们所创造的设计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将其视为生长于中西交融之后的成果。



由ATTILA&CO. 负责制作和宣传的 ANGEL CHEN 米兰时装周


嘉人一月刊,我们采访了三位推动着中国时尚行业前行的幕后功臣,试图尽可能地还原他们与中国设计师之间的共生关系。



TASHA LIU

中国设计师与公众之间需要破圈



在这十年中,LABELHOOD 创始人Tasha(刘馨遐)见证着中国设计师是如何由点及面编织成了一片特有的时尚生态圈。


2013 年,上海时装周推出了一个设计师海外推广计划的项目—Design by Shanghai。彼时,“长作栋梁”带着十一位中国设计师前往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进行作品发布,那是第一次“中国设计师以群体的形象接受国际的审视”。翌年,“栋梁一日”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举办。2016 年,“栋梁一日”升级为上海时装周旗下的“时装艺术节 LABELHOOD”,进化为多元化的呈现:时装演示、艺术展览、快闪店等多种形式,让很多年轻设计师和创意人获得了发声机会,同时配合线下店铺为线上作品作为最终输出,打通声量与市场转化的关系链。


Tasha 将 LABELHOOD 定义为“第一个面向公众的先锋时装艺术节”,“因为它不会像‘时装节’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在大众的概念中,‘艺术节’是有一定的公众性,能够唤起普通人的共鸣。LABELHOOD 面向的不仅是专业群体,还有普罗大众。”Tasha 说,“这意味着它是检验设计师能否被大众接受的准则。在经受了大众和专业人士的检验后,设计师能从中获得启发。”显然,她所提及的“破圈效应”在中国特有的时尚环境下获得了佐证:如今每一季的官方日程都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人士以及对时装充满兴趣的大众,也为行业提供了无数的新生力量。“ 并且,如今的 LABELHOOD 已有了稳定的商业回报。”她说。


当下,LABELHOOD 在支持中国设计师发声,挖掘品牌商业价值的同时,成为了一个“中国年轻设计师的孵化社区”,已经与200 多个设计师品牌有过合作,旗下有LABELHOOD时装艺术节,实体店及线上商店等板块。新开辟的“中国设计师档案馆”,用于更新中国设计师历年档案,方便公众了解;2019 年设立的“Labelhood Youtopia”平台,帮助对时尚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对接专业平台资源。由此可见, LABELHOOD 在帮助中国设计师群体不断放大声量,于本土市场落地生根的同时,在跨平台孵化新生力量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M.C.:你曾提到“中国的时装周只有两种,上海时装周和其他时装周”。

上海时装周是有着其一定成熟的产业链的,就像我们所熟知的国际四大时装周,他们之所以具有影响力是因为能与产业和环境相结合。发展至今,上海时装周有着丰富且成熟的时尚产业生态圈,每一季都会成为行业话题的中心,让数以千计的品牌得到了显而易见的关注。LABELHOOD 是上海时装周发给国际的名片,它让更多人看到了许多新生代设计师在不断崛起。


M.C.:当下的时尚环境对设计师而言,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设计本身。市场环境对设计师的包容度很大,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根源和文化去表达,也能转化成商业语言。另外是媒体红利,许多编辑、造型师等时装从业者愿意与设计师成为朋友,他们是和中国设计师群体一同成长的,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M.C.:你认为 LABELHOOD 未来十年的走向是怎么样的?

会希望更加夯实扶持中国设计师的土壤,让具有才华和潜力的设计师都能在此生根。未来的时装环境必然是需要强大的包容性的,因此 LABELHOOD 孵化和扶持的设计师品牌也会是多元化的,像本季的设计师品牌 Roaringwild 和 superr,虽然它们是诞生在淘宝的设计师品牌,但也有着强劲的影响力。我认为 LABELHOOD 在未来应该具有包容各种各样设计师的能力,有效地把控创意与市场的联系,让自身成为历久弥新的存在。



ZEMIRA XU

讲好故事的同时拥抱市场



自2015 年10 月 TUBE SHOWROOM 在上海时装周亮相以来,就成为了每一季上海时装周期间最值得瞩目的设计师、媒体与买手的创意平台。这次,我们和 TUBE SHOWROOM的负责人 Zemira Xu 聊了聊,与她探讨了中国设计师在当下该如何平衡创意与商业之间的联系。


曾服务过众多奢侈品牌和时尚概念商店 10 Corso Como的 Zemira,认为过往的工作经历教会她最重要的经验是—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这一概念始终贯穿我们的谈话过程中,并且被她视为TUBE 最主要的核心。“在奢侈品牌工作时,你会发现‘讲故事’对品牌而言非常重要,它是品牌的门面。在10 Corso Como 的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如何从买手店角度去看待品牌以及店铺该如何呈现出最好的陈列。”她说。


从创立至今,TUBE SHOWROOM 截止到现在一共举办了九季,与 SHUSHU/TONG、MINGMA 等许多品牌建立了联系,从完整的品牌策略计划、公关、营销到落地的销售市场都有所涉及。我曾询问 Zemira 是如何挑选合适品牌时,她说:“会通过与买手顾问、公关和销售多层面的考虑后做出选择。这不仅是从设计师的设计天赋方面,也包括在商业方面的延展性,通过设计师对商业发展的把控能力以及团队的兼容度等。


确实,对许多中国设计师而言,创意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意味着品牌是否能够存续。但,纸上谈兵不如授人以渔的办法来得更为直接。“我们和 MING MA 还有 SHUSHU/TONG 在这一方面合作了很久。在他们设计到产品的百分之三十、四十阶段时,我们会和他们一起查看该季的面料、款式等是否能适合市场需求。另外在销售完成后,会整理分析报告对本季进行分析,用于下一季的前期参考。”Zemira 提到,从去年七月,TUBE 特意面向设计师们开创了暑期课程,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分享,其中包括供应链、销售顾问,财务、公关、买手等相关人员,并邀请设计师们现场考察,从实际操作汲取与自身适合的经验。



M.C.:对 TUBE SHOWROOM 而言,你觉得什么时候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

2017 年,来到TUBE SHOWROOM 的买手们有了爆发性的增长。我认为可能有这些原因:第一,中国经济的增长发展,令国外买手对中国市场越来越有兴趣。第二,年轻一代对时装的表达态度更加自由、开放和多元化。第三,是消费升级的变化以及审美提高品味,如今的消费群体不会再单纯地为大品牌而心动,有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和审美。


M.C.:你接触过的受市场欢迎的品牌,它们的共通性是什么?

我觉得一是品牌定位,设计师们能够呈现出比较完整的设计风格。第二是设计师会自我学习,学会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建立团队,从细节方面都体现了完整和严谨的策略。第三是他们有些在商业品牌体系中工作过,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


M.C.:你认为在接下去的十年中,中国设计师品牌市场会变得如何?

市场的包容度变得越来越大,意味着更多新鲜事物的诞生,这会让设计师们在市场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譬如可以通过电商先做销售。另外,国际品牌在变得越发具有开放性,会对中国设计师给予更多关注。你会发现我们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中国时尚行业的从业者,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酵。



Andreina Longhi

设计师应该成为公众人物



当下对中国设计师而言,被海内外公众所熟知意味着品牌有了一定的声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最根本的一定是设计师的作品足够出类拨萃,客观助力自然不可或缺,来自米兰的国际知名时尚公关公司 Attila&Co. 的创始人 Andreina Longhi 便是其中一位极为重要的幕后功臣。


从第一位走向米兰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品牌 UMA WANG、成功在Armani Theater 办秀的 RICOSTRU,如今势如破竹的 ANGEL CHEN 和正在冉冉升起的 SAMUEL GUI YANG ,Andreina Longhi 功不可没,她凭借着极具前沿的远见卓识,将他们推向了世界舞台,也让他们在当下成为了极为瞩目的标杆式设计师。


早年在奢侈品牌公司工作以及平日里为众多高端品牌服务的经验,让 Longhi 能极为迅速地摸准每个设计师品牌所具备的特质。“从2002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发生着巨变。我所看到的中国设计师都在用独特的方式呈现着中国时尚的现代面。我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正切身实地做着为自己国家带来荣光的设计,并能在世界上传播。”她说。


在十几年的变革中,中国市场从世界工厂这一时尚圈的公认秘密,成为能够在时尚界拥有一席之位的强国。Longhi 认为是时候该推出中国的时尚明星—能堂堂正正在世界舞台上讲述故事的“明星设计师”。因此,Longhi 提到中国设计师不仅要靠设计发声的同时,还应具备成为公众人物的觉悟。


她特意提到了设计师陈安琪,称赞她“持有标示度极高的设计风格的同时,还拥有与生俱来的公关才华”,“ 如今的设计师不能再害羞地躲在幕后。选择成为设计师,就意味着他或她选择了一份面向公众的职业,所以他们必须为媒体和消费者服务,也必须代表自己的品牌,要有野心和抱负。”



M.C.:由于资金有限,并不是每个年轻设计师都能负担得起专业机构。你认为他们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

这很常见。如果他们不能像现有品牌那样配置资源,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积极的是,媒体相信他们,愿意支持他们。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女士和LABELHOOD 的创始人Tasha Liu 以及Attila&Co. 等机构,我们都能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们。他们应该把钱尽可能地花在产品上。即便你能建立所有想要的故事和必要的联系,但如果品牌风格不一致,且没有标志性,就决定了品牌无法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位。当然,你不仅要在中国,也需要在海外被熟知。


M.C.:近年来,你认为中国消费者在消费行为和对设计师产品的态度方面有哪些变化?

关于新消费者 Gen.Z 群体有过很多研究与预测。他们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品牌的目标。我能说的是,他们肯定是冲动型买家,且比千禧世代更有社会意识,这意味着具有社会意识的品牌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他们与前几代人迥然不同,正在推动品牌重新设计战略。这是积极和有趣的。


M.C.:你在中国市场工作了15 年,认为如今和过去有什么大的变化?

当我2002 年开始访问中国时,会发现许多中国本土品牌会假装自己是意大利或法国品牌,认为这可以帮助他们销售提升。在国际上,中国品牌在过去的销售空间有限,因为它们往往呈现出太过民族化或是存有其他品牌的影子。如今,中国品牌有了自己的身份,品质也可以与任何其他国际品牌竞争。他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不会躲在外国品牌的后面。事实证明,中国设计师富有创造力,具有国际竞争力。我觉得这是中国品牌的最好成绩,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UMA WANG 2020SS 巴黎时装周后台



编辑&形象/AUSTIN FENG
采访撰文/徐小喵 
时装& 群像摄影/NICK YANG 
人像摄影/任海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