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在疫情蔓延时

嘉人 嘉人 2021-06-28


因封城回不去的便利店老板徐小幔

肩负起小区16 栋楼住户的食品供给

因一条新闻就决定帮助

一线医护人员筹备卫生用品的梁钰

远在美国却在第一时间

筹备医疗物资的毛豆子和曹鸽子

还有勇敢站在涩谷十字路口送口罩的“鹿鹿侠”



四个毫不相干的人

她们都是本期《嘉人》Le Journal 的“平凡英雄”

尽管她们坚持认为自己做的不过是一件小事

但我们想说,灾难面前

每一丝善意都值得被看见

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

在最考验人性的时刻所流露的真诚善意





旅美作家毛豆子最早开始明确地意识到疫情发生是小年夜的前一天,她的爸爸取消了家庭年夜饭。次日武汉封城。她开始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事件要在中国发生了。
 
身处美国,毛豆子的心情非常焦灼,面对各种排山倒海的信息,她哭了三次。“我之所以流泪,是因为里面不单单只是哀伤无奈和痛楚,还有温情,爱和不服输。”她意识到与其继续在手机上刷新闻积累负面情绪,还不如做一些微公益,进行一些朋友圈内的微筹款,点对点地捐赠给信任的疫区医院、信得过的院方接受人,这才是落地的实事。正在纽约的艺术家朋友曹鸽子正好有对点的接收医院,毛豆子则开始在网上找到一家靠谱的美国公司有现货防护服杜邦的Tyvek 800J,于是,她们俩一拍即合,决定发起筹款。

左:毛豆子 右:曹鸽子

就在加入这项义务工作以后,毛豆子的手机里突然出现很多群:北美防疫小分队,疫情及物资汇报,白衣天使捐款群等等,大家在这些群里分享供货商信息,物流渠道,需要帮助的对象,时不时还会出现有人回国而愿意人肉带货的给力信息。她感慨:大家素不相识,却不用废话,完全不像普通群那样要哈哈打招呼,大家直奔主题而去,成为一个同舟共济的临时团队,信息在快速地分享,呼喊往往立刻有应。这样一个跨国界行动,个人的力量形单影只,必须需要滚雪球的集团效应,如果病毒以那种一传五的恶态袭击我们,我们就以一传十的资讯传播还击它!

从土耳其到北京的援助物资,北京医院人员在验收

这是毛豆子和鸽子第一次做这样的公益筹款,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众筹,只是在朋友圈小范围的公告,令人感动的是只是在短短一两小时,各种捐款从海内外“叮叮当当地掉入银箱。”豆子说:“上周我在朋友圈问谁从纽约回沪,我的师妹立刻贡献了家人,纽约防疫小分队的伙伴们立刻将捐赠者物资送到其家人所在的曼哈顿的酒店,四天后,物资就已经在仁济医院大堂,等候和援鄂医疗队一起出征!一个个口罩,一个个护目镜,一件件防护衣就这样转手再转手,从世界各个角落出发,最后汇入集结中心的溪流,再涌入赴鄂的江河之中。这是集体的力量,协作的胜利。

在伊斯坦布尔阴冷冬天,中国志愿者在加拉塔等待和土耳其热心送货人接头


在这过程中,她们发现募到钱其实是最简单的事,但接下来的每一步却都非常艰难。她们遇到的第一个挫败就是募捐后最早在美国靠谱的医疗器械公司下单的12箱防护服,因为供不应求而被强迫取消;亚马逊和eBay的口罩已经完全售罄;她们认识到在美国的网站找医疗资源已经非常困难,于是发动了在土耳其,意大利,哥伦比亚,甚至哈萨克斯坦的朋友进行搜寻。

前往上海妇联的物资

 如何人肉回国内也是颇费周折,她们通过社交媒体上发布讯息,立即获得了大家的支援,“虽然我们本来都素不相识,但受命于危难之际,每个人都是战友,我们仍然不知道对方的大名,除了一个ID,但这种信任,却多过身份证。”毛豆子自认为是一个非常害怕团队合作、不善于协调、也很怯于求助帮忙的人,但是这次却让她不得不突破个人性格缺陷,去做一些不得不和大家通力合作的事情,“你的一声救助,必有回响的助力,好像太极推手,绵软地推动你上升,上升。它让我增加了对陌生人的信任,我往往被陌生人的善意感动得鼻子一酸,他们使我更谦逊。”
 
前往上海妇联的物资

除了发起捐赠行动,曹鸽子还和蒲蒲兰出版社的编辑花了两天时间,熬夜赶绘出一篇解释冠状病毒的长图故事。因为反响很好,出版社决定立即将其改编为童书出版。通常制作一本绘本需要2-4年时间,但这次仅用一周便制作神速地送进印厂,书名为《你不知道的冠状病毒》,可以说创下了绘本届出版纪录。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不知所措,但是危难之中也不全是坏消息,一己之力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却得到了意料不到的力量和感动。毛豆子说,我非常同意武汉作家方方在“武汉围城日记”里写到的:“在参与社会服务时,他们不仅可以奉献一已之力,还可通过此一途径洞察社会,理解人生,让自己的见识和能力得到成长。”




东京涩谷十字路口,全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一天约有50万人通过。一位小鹿玩偶正费力地从箱子里摸出一只口罩,递给眼前有些腼腆的日本男孩,纸箱上写着“来自武汉的报恩”。
 
这位戴小鹿玩偶头像的姑娘叫鹿鹿,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一名在日本生活了十年的华人。她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不希望报道他们的身份,只想让更多人看到,日本也处在新冠肺炎的威胁中,同样面临着物资短缺的问题。而他们,不过是代表每一位华人、每一位普通的武汉同胞,为曾经帮助过我们的邻邦友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实际上,在疫情爆发的最初时段,鹿鹿也一直致力于号召日本友朋向中国捐赠物资的活动。大年初一,当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医疗物资告急之际,得知消息的日本立即紧急筹备医疗物资,向中国捐赠100万只口罩,这是第一批来自国外的支援物资。撤侨时,日本再次随机装满了数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救援物资,以示支持。
 

鹿鹿侠在街道上募捐


“报恩”,正是鹿鹿在日本支援中国活动时,听到印象深刻的词句,而此次派送口罩的初衷,同样也是“报恩”,她认为两国人民自古便是一衣带水的友邻,互相帮助会产生更多羁绊。

鹿鹿和两位小伙伴一起站在醒目的位置派发口罩,这一行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熙攘往来的市民中,有的人满脸热情且感激地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有的人驻足观看一会儿后不好意思地上前用双手领走一只口罩,还有不少人站在路旁迟迟不愿离去,并用手机记录下眼前这一幕。

鹿鹿侠在街道上募捐


“现在有网友在留言区里叫我‘鹿鹿侠’,就像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不论头罩里究竟是谁,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是‘鹿鹿侠’。”
 
“鹿鹿侠”难免让人联想起动漫世界里的英雄人物,他们总在人类面临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在我心里,武汉人是英雄,用生命牵制病毒向世界扩散的脚步,举着箱子就像跟英雄站在一起,真的是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刻。”而这份骄傲也并不容易,想要搭配玩偶的装扮,鹿鹿只能在冬日穿上单薄的裙子,扛起装满了口罩的箱子立于街头。连续四个多小时扛着整箱物资,对很多人而言都不容易,但是鹿鹿始终坚持自己拿着,她的想法很简单,如此才能让每一张照片里都出现“武汉”两个字。
 

鹿鹿侠在街道上募捐


其实,日本口罩早在中国爆发疫情的时候就已经缺货了。为了筹集此次活动的千余只口罩,鹿鹿及其伙伴各自掏钱、甚至不惜高价从不同渠道购得几百只。随后,鹿鹿又联系到一位做贸易的华侨,找来1000只口罩,想从她手中高价购买。这位华侨在与鹿鹿联系之后,主动将其中500只口罩免费送给鹿鹿,其余的口罩被捐赠至池袋的学校,以及此前为“钻石公主号”提供后勤服务的员工。
 
就在“涩谷派发口罩”活动的近段时间,也有其他华人在名古屋、札幌等地组织了同样的爱心赠送,还有不少华人主动给公寓的邻居们免费派发口罩。当一名在银座街头免费发放口罩的中国女生被问及原因时,给出的回答是“我是中国人,因为中国的原因,现在东京很多人都买不到口罩了,所以想给大家发一点。”
 
鹿鹿也提到,当他们看到其他华人在发口罩时觉得非常开心,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许多有共识的同伴。只要出现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振臂高呼,很可能收到更多伙伴一呼百应的反馈。鹿鹿说:“很多华人都在做发口罩这件事情,我觉得善良是我们大家的一个共识。”
 
日本企业及社会团体向中国捐献物资
(*注 图文源自凤凰网旅游 鹿鹿为化名)

像鹿鹿一样生活在日本的海外华人四处发起捐赠活动,还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因为自己是中国人。鹿鹿表示,如今日本人对于新一代留学生(华人)的印象很不一样,随着祖国不断强大,中国人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发挥才能、展现才华,也为日本人打开一扇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鹿鹿说:“从小接受中国教育,让我知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而日本社会,则教会我不要羞于做任何一件善良的小事。如果有一天日本新冠肺炎越来越严重了,我会成为一个志愿者,跟他们一起战胜疫情。”
 
一颗人眼无法识别的病毒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或许这也是一次人类的机会,面对地域、文化、种族带来的差异,我们是要扩大它,还是要懂得尊重与理解。那些向这个社会不断释放出善意的人们,都是可爱的“鹿鹿侠”。




遇到封城,不得不从返乡之路上折回来的徐小幔和她先生发现,整个小区16栋楼只剩下他们一家商店在营业。从未做过生鲜蔬菜生意的她,开始承担起了小区居民们的生活希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早已习惯了便利的生活方式,却不常会去想象如果某一天这一切都中断了,我们该如何生活?这次疫情中的武汉,为人们提供了一次被动的体验。在武昌区雄楚大道027社区,一家便利店供应了周边16栋楼在二十天里唯一的商品服务,这家便利店的女主人徐小幔为我们讲述了这二十天里,她如何与老公两个人凭着善良和坚持支撑起整个社区的。
 
如果没有因为封城,本来徐小幔和先生应该在当天带着礼物回到很多年没有回去的鄂州故乡,在封城之前他们因为忙于生意没有太关注疫情发展,结果在封城当天被堵在了路上,不得已只好回到家里。原本他们夫妻俩经营的便利店是不做生鲜菜品生意的,但因为发现社区周边商店全部关门,社区居民面临无法买菜的危机,徐小幔和先生决定开始在自己的便利店里卖菜,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
 

在作出决定之后,徐小幔深夜十一点半出门,靠着导航第一次来到白沙洲市场,进了五种蔬菜。第二天她拍了照片发在社区群里面,结果不到两个小时,菜就被抢光了。从这开始,在之后的二十几天里,徐小幔的便利店就成了整个社区唯一的生鲜菜品供应地点。
 
回忆起一开始的那些天,徐小幔说当时每天都是晕的,手机不断被住户下单的信息刷屏,根本忙不过来。因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要上网课,每天早上七点半,徐小幔就要打电话把在老家的儿子叫起来操作网课,十点多去店里接单打包,一直忙到晚上,夜里就要去菜市场进货。因为菜市场里很多店铺都没开门,徐小幔只能一接到消息就立刻过去抢货,经常凌晨一两点钟才回来。
 

把菜拉回店铺,工作还不算结束,在吃完一天里唯一的一顿饭之后,徐小幔要把菜单列出来发在社区微信群里,让住户们知道今天都有哪些菜品送到了,方便大家第二天下单。忙完这些之后差不多是凌晨三点,徐小幔才能准备休息。这样的作息方式,徐小幔坚持了二十天,直到不久前其他的店铺开始营业之后才有所缓和,这段时间她足足瘦了十斤。
 
在武汉封城期间,很多居民会选择团购的方式,但徐小幔所在的社区居民反馈团购菜品比较一般,而且选择空间很小,大多是一个包里只有固定几种菜。为了让社区居民吃得更好,徐小幔没有搞打包团购的方式,而是让居民们任意自选。按徐小幔的说法,瘟疫中的武汉人已经很惨了,都被关在家里,她希望能让他们尽量吃得好一点。
 

因为自己的店并不是专门做生鲜的,一开始徐小幔也想固定七八种菜就可以了,后来为了让大家在疫情中生活质量好一些,她就干脆自己承担起更多的辛苦和麻烦,于是每次她要进货二十几种菜,数量和品种都是社区居民们自己选择。也是因为徐小幔的菜品新鲜,整个社区绝大多数的居民需求都压在她的便利店上面。
 
最初社区管控不太严格的时候,居民们都来到门卫岗亭自己取货,后来管控升级,为了避免人流聚集,徐小幔只能挨家送货。因为日常店铺内并不需要使用拖车,也没有其他渠道能借到,因此送货只能由徐小幔的先生骑电动车完成,每次只能携带三家的货,就这样一次次来回进出,徐小幔的店满足了社区一千九百多家住户的食品需求。徐小幔说自己的店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经营过,那段时间根本配送不过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就是不停地打包送货,总算是让大家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因为处于最严重的疫区武汉市内,徐小幔的经营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好在她在年前订了几盒口罩,还有社区邻居看到她为大家付出,给她送了一些口罩,算是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防护的需求。即便如此,她一开始也要瞒着家里人,白天不敢接家人的视频,只能晚上和家人聊天。先生的父母知道他们在经营便利店给社区送菜之后,一开始也很担心安全,不同意他们这样做,徐小幔就和家人解释如果自己不做,那么整个社区就没人卖菜,大家都会很不方便,慢慢家人也就接受了这件事情。
 
一家店两个人,二十天里维持一整个社区的生鲜菜品供应,徐小幔用她朴素的善意和坚持让社区居民在瘟疫的恐慌与压抑中获得了一份慰藉,在危难当中能够站出来帮助别人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便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很不普通的事情了。



“我每天起来微博有一万多条消息,微信有几千条消息。”从2月7日起,梁钰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用她的话来讲是“忙到昏厥,睡一会儿再惊醒,继续忙。”有了志愿者团队(截止采访前有60多人,并一直在扩充)后她觉得好了很多,“我昨天晚上4点钟睡,今天早上9点起,差不多每天是这样的状态。”

2月6日,她在新闻里看到一位女医生穿脱防护服的过程需要一个小时,一天基本上都穿着防护服,梁钰想:那么她们来月经的时候怎么办?于是她想自己捐一些女性生理用品,在淘宝上找发货地是湖北省的商家,联系好当地医院,当时她觉得这件事已经做完了,就在微博上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感慨。没有预料到,微博一经发出便受到了关注,个人和品牌捐赠都联系到她,同时也收到了更多的求助信息。当晚她就开始联系品牌、物流和医院,其中的过程比想象中难很多,落实到实处每个都是具体的问题。



在约电话采访时,她的团队志愿者告诉我,她先睡一会儿再接受采访。没想到她在电话中显得很亢奋:“现在最困难的是钱和物资不够,湖北的物流也很困难,因为那里的政策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要根据新的政策申请通行证,车牌有限制、人要办证、车要办证,每天我们的物流组都是爆炸的状态。比方说我们今天要运物资去黄冈,因为封城的原因,今天我们司机还在小区里出不来,我们还得给他开证明。”她的头脑在迅速运转,盘算着每一个待将解决的问题。


2月11日开始,团队联合灵山慈善基金会发起“姐妹战疫安心行动”公开募集,截至2月23日22:00,募捐及协调捐赠共计:安心裤368,273条、一次性内裤273,378条、卫生巾2,880片、护手霜700支,覆盖92家(支)医院和医疗队、超58,000人。“姐妹战疫安心行动”成为了微博上最受关注的女性生理物品捐赠活动之一。



随着捐赠数目越来越大,她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受到了质疑。需要这么多卫生巾和安心裤吗?事实上,在一线战疫医护人员超过60%是女性,梁钰在微博上列出了数字:仅孝感和武汉两个城市的部分医院就有超过3万名女性医护人员,其中的缺口是无法想象的。梁钰记得有一个支援队,动身的时间很紧急,带的衣物也不够,女性医护人员就决定进入疫区之后选择不穿内衣内裤,因为穿进疫区之后不能带出来,或者要当场消毒,“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月经就不可想象。”

梁钰说道:“不是说不能穿,而是衣物实在不够,所以她们才会选择不穿。衣服每天都要消毒,她们都不管干不干得了,第二天都得穿。我之前听说有缺口,但是不知道有这么大。做了活动之后有人感谢我,起码因为我们的呼吁,以后就不会有人穿着‘血的防护服’走了,那个时候我的心还是很触动。”



梁钰今年24岁,她认为自己做的事比起捐赠口罩、防护服这样级别的物资根本不算什么,对于媒体问起关于女性话题的问题更是感到费解,“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可以上升到价值的理由。我从小就会关注容易受到伤害和欺负的人,而恰好女性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和欺负。”对于媒体在这次疫情中关于女性的报道,梁钰认为应该更注重女性的专业度,“作为年轻女孩,我们更想看到的是这些大姐姐们的能力有多厉害,这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不要老是报道女性的家庭、老公、孩子、外表,我们更多想要知道她的专业能力。如果只是停留在剪头发这件事,就没有人关心她们是否有比剪头发更困难的事。”



在采访梁钰之后,一场地方医院给女性医护人员剃发的视频引起了大众激烈的讨论,微博和朋友圈开始刷屏,资源更丰富的公益团队开始陆续参与进来……微博上一次又一次的震动后,女性一线人员的生理需求终于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


为什么要发起“姐妹战疫安心行动”?梁钰没有想那么多,“很简单嘛,就是帮助更多的人。我们认为我们做的事是对的,保持公开、公平和透明,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她目前所有的心思都在想怎么把募捐到的钱很好地落地,还有能不能去做第二次公募,再帮助更多人。在这次活动中,和她联系的医护人员、志愿者车队、品牌方大多数都是女生,她们的工作强度、抗压能力、专业度和战斗力都非常强,“我以前没有那么深刻地感受到女性的力量,但是现在真的有一种姐妹之间守望相助的感觉,觉得我们国家很有希望。”





编辑/ 蒋欣峰 
撰文/ 马特、计炜琼
插画/ EVE_3L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疫情中的每一个她
嘉人灵感列车|Balenciaga的思考,不仅仅是时髦
Highlights | Raf Simons入主Prada,Olay广告片禁止修图,欧美乐坛热闹非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