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剧评 |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放共享 影视融合
特约评论员 胡智锋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是目前国内首个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国际电影节。
时隔三年,影迷们又在北京的春天与电影相遇。
除了全面开放线下活动,本届北影节加强了对国际化元素的吸收,充分践行了“光影共享·文明互鉴”的主题。
于影人、于观众、于行业,本届北影节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预示着中国电影走入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新阶段。
亲切 开放 丰富 多元
彰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本届北影节的全面开放使社会参与度大幅提升。
与线上的交流不同,线下的活动能够让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影人更加坦诚地交流关于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这是十分宝贵的。
在这一过程中,交流双方增进了见面的亲切感,加强了沟通,巩固了友谊,时隔三年,真正实现了朋友间的“相聚”。
本届北影节所参展的国际影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际嘉宾的各种活动类型都有所提升,充分契合了主题“光影共享·文明互鉴”。
这体现了本届北影节强烈的开放性,并向外传递了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个平台与世界对话的殷切期待与盼望。
本届北影节还具有非常强的主体性。
北京市委市政府,特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举办与北京新首都建设的主体性考量结合在一起,做到一个电影节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相融合。
在对外开放交流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以北京为主,以首都为主,展现了北京千年古都的宏伟气象,并将文化的理念和符号融入了节展当中,处处体现着北京作为主办地的鲜明特点。
在活动的举办上,本届北影节除了开闭幕式、走红毯这些常规活动,还延展了很多新的内容。
比如依托北京地区的一些电影机构,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等所做的高质量学术性活动,极大提升了电影节的丰富度。
亲切性、开放性、主体性和丰富性,是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特色与突破。
电影电视 互融互鉴
契合世界影视发展新趋向
如今,影视互动成为了世界各地影视发展新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趁势积极转变,目前已共同主办北京、上海、长春、海南岛及丝绸之路等五大电影节,为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种对电影行业的积极参与,展现出总台对国家电影事业和电影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尽管广播电视在行政管理上相对独立,但作为中国最大的官方主流媒体,总台不止步于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展现出强烈的责任心,积极推动中国电影产业与事业的发展,有力体现了中国国家级主流媒体宽阔的胸怀格局和强大的拓展魄力。
这样的参与也展现出广播电视与电影更加深度的互动和融合。
尽管两个领域在规律上有不同之处,但都具有在终端上打造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影像的共同目标。
因此影视不可分离,殊途同归。
当今影视互动与融合是十分明显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存在,总台对电影节的参与与推动,表达了对影视融合,影视互动的积极的姿态。
对自身发展而言,总台在电影领域的深入与探索,有利于总台打造一个全媒体、全艺术样态的综合性媒体集团。
按照世界的区域规律,大多数顶流的影视制作机构、影视企业都是影视同体。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首的媒体对电影行业的积极参与,是对时代潮流的灵活应变,也是依照世界影视发展规律所进行的动态提升,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与意义。
独家专访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总监制丨庄殿君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罗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