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春老夫妻12年花了130万买保健品,因4000多元退费不成渐渐醒悟

2017-05-23 苏杭 新文化报

这是位于长春市青岛路上,一对老夫妻的家。 50平方米的老旧房屋,厅里、大小卧室、冰箱里堆满了各种的保健品。



“这些都是我父母买的,怎么劝都不行。”长春市民赵女士一边掀开床垫子,一边说。“看没看到,一个赭石床垫子就1万多,一共两张这样的一模一样的床垫子,非说功能不一样,我爸那屋子床上还有呢。”赵女士看到这些就感觉心里特别压抑。


老夫妻在小区很“有名”,邻居经常看到两人大包小包的往家拎保健品。“一到开支的时候,就能看见赵叔拿着厚厚的一沓钱,走到小区门洞外,给卖保健品的人送钱。”一位邻居说。


 两人都是离退休干部,尤其是今年89岁的赵勇(化名)是离休干部。两人的退休金加在一起在“1万大多”,四个儿女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尤其是小儿子在青岛是从事高科技的专家。据两位老人统计,从2005年开始至今,两人已经花了130万元购买了各种保健品。平均每年10万元,几乎是两位老人每年所有的退休金。



      

 “我现在就想要回4000多元钱。”原来,从2014年开始,两位老人在长春市汇康百健经贸有限公司购买保健品。两年来,仅是有收据的保健品就已经有4万多。2016年,两位老人在购买了一次保健品后,86岁的李淑贤(化名)吃完保健品后拉肚子了,而说明书上写着腹泻者禁用。“当时上课的时候,讲课的就说好处,也没说有可能引起腹泻啊。”为此,老人想退回4000多元钱,但被拒绝了。“我妈可伤心了。”赵女士说,负责父母销售的一位年轻人长的很精神,会来事。老人就把他当成孙子一样对待,经常给他拿水果,还带回家里吃饭。可这位老人眼中的孙子一听要退款,就变了态度,后来就不接老人电话了。“小甄子这小伙子平时不错啊,怎么一提到退款就变了个人。”李淑贤说到这,有些伤感。130万老人不觉得心疼,可是4000元退款不成让他们稍稍有些醒悟。而这位两位老人12年购买保健品的经历也是众多相同老人中具有代表性一员。


“‘黑蒜精’、‘雪猪油’听着名字都吓人。”赵女士说,还有老人竟然买像鳄鱼胎似的东西,什么都敢吃。“这都是什么保健品啊,吃坏了可怎么办!”赵女士说。





菜烂在冰箱 早餐就吃保健品


老人家有两个冰箱,一个是专门放保健品,一个是放日常的食物。“菜都烂在冰箱里都不吃。”赵女士说,子女们经常给老人买吃的。可老人主要就是吃保健品,“天天早上就喝一碗羊奶粉,吃一个鸡蛋。”赵女士说,动不动就嚼着鹿茸片什么的。“你也吃点,这东西挺好的。”李淑贤一边吃,一边递给记者。

      

“这些东西都是‘发物’老人总吃能行吗?!”为了防止老人过于依赖保健品,赵女士和妹妹们经常到老人家给老人做晚饭。“鱼肉菜我们换着花样做。‘逼着’老人吃”。


        

一次,李淑贤咳嗦,赵女士和妹妹们强拉着才把老人送到医院打针,“后来病好了后,我妈竟然说是吃保健品吃好的。”说到这,赵女士气的身上都有些发抖。“我弟弟经常打电话让他们去青岛住。”赵女士说,弟弟让老人到青岛去住,除了想和父母团聚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让老人换个环境,断了和那些保健品推销人员的联系。可父母说什么都不去。赵女士姐妹几个人为此经常带老人出去旅游,可回来后还是照买不误。

   

“别说了,我就想要回4000多元钱,以前的事说它干啥。你赶紧给我走。”李淑贤指着女儿说。



保健品公司:原来的销售员已经不干了


  


李淑贤说,当初她花了4000多元买了3盒一种叫做“天天胶囊”的保健品,拿回了2盒,还有一盒没拿回来。她当时吃的是公司另外赠送的几颗胶囊后就腹泻了,所以盒的保健品还没有动,她希望退款。还有就是当时买了几千元的保健品,公司赠给她8000元的代金券,等于是‘白送’的保健品。但这种代金券只能在公司买东西。后来,她把这8000元代金券给了“小甄子”,小甄子也一直没有给她东西。

     

为此,记者联系到了长春市汇康百健经贸有限公司一名姓白的经理,白经理表示,老人说的“小甄子”已经不在公司干了。“保健品我们确实卖给老人了,这点我们承认。”白经理说,但他是后来才接手这个事的,所以需要和老人共同核实当时购买保健品的数量和价格。“我们会积极与老人进行处理。”白经理表示。


心理专家:痴迷保健品的老人,一般情况都伴有疑病症

营养专家: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和食物


“我就不明白了,我父母为什么如此痴迷保健品。”赵女士说,儿女们很孝敬,除了在外工作的弟弟,女儿们经常到老人家,老人也不像报道中分析的孤独,需要人关心所以才给推销的人可乘之机。

     

吉林省心连心理教育研究所心理学专家金华对此分析说,痴迷保健品的老人,一般情况都伴有疑病症(死亡恐惧),焦虑症和强迫倾向,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老人在成长过程中就缺乏安全感,喜欢被关注、被认可。这些老人进入老年期注意力转移对自己身体上的任何生理变化都非常关注,偶尔出现的不适,比如头晕、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也会表现出恐慌,影响情绪,寻找共情,寻找安慰,这个过程的循环伴有过激的焦虑,想到失去,想到死亡,

 

还有老年人难免身上有一些不舒服,他们会通过一些手段查询,很多时候可怕的对号入座,怀疑自己患了大病。即便医院检查的结果没有问题,他们不相信诊断结果,换医院换医生反复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需求在社会、家庭、子女中没有得到满足,情绪的小我倍感无助。认可他们、关注他们、倾听他们、交流沟通的只有保健品的销售人员,在这里他们的情绪小我得到满足,甚至膨胀。保健品是他们被爱、关注、认可、榜样的纽带,加之他们的惯性思维是药三分毒,吃保健品无副作用。服了保健品后,会有一定的心理安慰剂的效应,身体不适可能会有所缓解,于是就更加求助保健品,有时甚至达到依赖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强迫倾向,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

  

因此,子女、家庭、社会要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鼓励他们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献爱心活动,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存在感。

     

一位不愿具名的营养专家说,首先要说明的是保健品不是药物更不能替代食物。“一些所谓的讲课专家夸大功效,与药品等同,虚构给中央领导吃的事实,是坑害老人的行为。”该专家说,其次也不能完全否认保健品的功效,但需要根据老人的体质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盲目的进补,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新文化记者丨苏杭

编辑丨三三



热点新闻

长春这些地方近期停水停电,速看!
逃跑、将民警打伤住院、诬陷警察打人!事发松原,这仨人太嚣张!
吉林市一女子骑三轮刮了奥迪车,她做了这件事.....车主非但没让她赔,还要给她安排工作!
女子大巴上被猥亵,四次报警,多人在场!男子竟然把手伸进其内衣……
速看!央视曝光14款啤酒含有致癌物质!超标300倍,喝它等于喝农药!




新文化报小记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