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验 eSIM 版 iPad 10 一周后,它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肖凡博 爱范儿 2023-11-25
iPad独立日
自 2010 年初代 iPad 面世以来,数字版 iPad 有三次不寻常的迭代。
第一次是 2012 年,春有 iPad 3,秋来 iPad 4,两代发布仅隔了七个月。第二次,是 2017 年姗姗来迟的 iPad 5,与前代相隔五度春秋。
第三次,则是近日悄然上架的新款 iPad 10。相比去年发布的旧款 iPad 10,外观配置一模一样,唯独多了 eSIM 的功能。
老实说,这个唯一的不同,无法带来「处处不同」的体验。但与它相处一周后,我对生产力有了新的理解,还发现了一些可能会对将来产生影响的趣事儿。
另外关于 Apple Pencil(USB-C 版)是否值得买,在体验后也有了一些答案。
从生产力,变成移动生产力
我用过不同品牌的平板电脑,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是 WiFi 版 —— 这意味着出门上网需要借助手机热点,让续航本就孱弱的手机雪上加霜,还给本就易热的手机火上浇油。
作为第一款在中国大陆发售的 eSIM 版 iPad,也作为我第一台可以独立上网的平板电脑,给我解锁了不少新体验。
不过,在分享这些体验前,我相信你应该好奇 eSIM 是什么、怎么用,跟此前的蜂窝网络版有什么异同。这些功课,我已经替你做好了:

eSIM 的工作原理
eSIM 就是把主流的 nano-SIM 卡再砍掉 9/10 ,直接嵌在手机主板上,和其他零部件在出厂前一起打包封装,你看不见也摸不着。
如果你在海外,购买的是 eSIM 版的手机,那就可以直接在运营商的 App 里激活手机号码, 或者购买套餐,并且支持「一号双终端」,可以与另一个 eSIM 附属智能设备共享同一个号码和套餐。
之后通信厂商会通过「空中写卡」,将你的手机号、套餐类型远程录入 eSIM 卡,不用再跑一趟营业厅。
要是哪天想换手机了,也能通过「远程办理」把旧手机的信息注销,并通过相同的方式激活新设备上的 eSIM 。

eSIM 的开通指南
主打「方便」的 eSIM 功能,在这台 iPad 10 上就能够实现。只用四步就能激活,我带你来操作一遍。
打开「中国联通 App 」,在首页输入「 eSIM 」并进入「 eSIM 专区 > iPad 」。
在「开通」栏按要求输入 iPad 上的「 EID 」「 IMEI 」码,这两串数字藏在 iPad 的「设置 > 通用 > 关于本机 」中,点进去下拉到底部就能看见。
接着按照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套餐,目前有「包年」和「包月」两种套餐可以选择,对照下表进行比较,你会看得更清楚。
两档「包年套餐」换算费用为 1 元 / GB ,超出套餐范围的流量也按照 1 元 / GB 的标准来收费。
之后按要求继续上传「个人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并选择自己看中的号码。
确认过眼神,就是你本人,系统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回到 iPad 进入「设置 > 蜂窝数据 > 添加蜂窝号码」,用 iPad 的扫描框对准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
几秒之后 eSIM 就能注册成功,你的 iPad 可以开始独立上网了。
但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不然会影响你的 eSIM 办理。
目前,只有中国联通在进行 eSIM 业务的办理,其他运营商都暂停了 eSIM 的业务,如果你不是联通的号码又不想开多一张联通的卡,那可能还得等待一段时间。

eSIM 版的优势
对没有用过蜂窝网络版 iPad 的我来说,激活 eSIM 功能后,仿佛 iPad 身上的一根无形铁链解开了,又或者说它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关于 iPad 10 性能表现和 Apple 全家桶的联动体验,爱范儿在深度测评中已经做了深度的体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回顾一下。
eSIM 版能带来哪些特别的体验?我从下面的几个使用场景里,找到了点答案。
早上去会议室开选题会,丢三落四的我把手机落在了工位,好巧不巧公司 WiFi 正在维护升级,慌了一下的我看见了平板右上角的 5G 信号,瞬间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出差外拍,去看看江边的景色,忙碌了一天手机电量马上见底,很怕和伙伴失去联系。好在我手上的 iPad 能上网,马上用它接管手机的剩余任务,那天还能按时下班。
还有 2 个小时就要交稿,办公室的空调太冷,手机上的消息太多,自制力一般的我只能在园区找个角落,疯狂赶进度,但毕竟人在上班不能消失,有蜂窝的 iPad 帮我证明了我在工作,并且没有失联。
这是 eSIM 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我的 iPad 正奔向自由。iPad 从「生产力」,变成了「移动生产力」。
当然了,这些场景用实体 SIM 卡的蜂窝网络版也能实现。只是相比使用实体卡,eSIM 版的 iPad 优势有这几点:
- 无需开通新号,就可以办理上网服务,相当于「一号双终端」。- 注册 eSIM 便利且迅速,无需去营业厅。- 当你想换卡时,不用去找那根薛定谔的卡槽针。
C 口 Pencil ,失去的似乎更多
在体验 eSIM 让平板脱离手机、自主「移动」过程中,Apple Pencil ( USB-C ) 也在官网上架,我又感受了一把新笔给 iPad 10 带来的「生产力」。
是的,「 eSIM 」+「 iPad 10 」+「 C 口 Pencil 」 = 「移动生产力」,起码我体验之前是这么觉得的。
从时间上看,这确实是最新发售的一支笔,并且还换上了 USB-C 这种「先进工艺」。
但看配置,我对苹果在这支笔上的「更新」打了个问号,包括众多网友在这几天的体验中也发出了相同的疑问。
Apple Pencil ( USB-C ) 会给使用者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2015 年的手写笔老前辈为了赶上「 C 口」潮流,奉献了所有,终于将这个人人都有的时尚,安到了自己身上。
但如图所示,付出的代价是取消了「压力感应」。一向以书写流畅、压感灵敏和笔迹真实的苹果手写笔,在最新一代产品上面,将最有优势的功能取消了。
我硬着头皮写了几天笔记,并且将 C 口 Pencil 和 iPad 深度绑定地使用了几天,的确没法和更贵更好用的二代笔来比较,但如果你没有一些专业的需求,这支新笔还真的说得过去。
iPad 10 只能用一代笔,但「闪电口」转「 C 口 」的套娃连接方式,将使用成本拉满,任何一个配件的缺失会影响你在平板上的书写,C 口 Pencil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充电滑盖的阻尼感,也再次说明了苹果在细节上的用心。
相较一代笔的修长,新款缩短了许多,笔的重心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购买之前最好上手体验一下。
撇开压感,C 口 Pencil 书写起来依然非常跟手,笔记延迟控制的比较优秀,如果不是有绘画、艺术字等创作需求,也习惯没有粗细变化的字迹,那它还是那个流畅的 Pencil 。
磁吸功能终于下放,一代笔上「用完到底该放哪 」的哲学问题,现在有了确定答案。
「压感」在第三方软件上是无法使用,但在「备忘录」里,苹果通过行笔快慢,硬是算出了一套「仿压感」的方案。
运笔越快,线条越粗;运笔越慢,线条越细。看起来挺厉害,但是实际上并不适合中文书写。
如果你习惯写连笔字,就知道这个逻辑和我们平时的书写规律是完全相反的。我们当然可以在平板上强行改变书写习惯,但当你拿起真笔写字的时候,又该如何应对?
看回外观,和二代笔高度相似,但真正写起来,会有一种「儿子穿上了爸爸的西装」的违和感,压感的缺失,就是罪魁祸首。

Apple Pencil (USB-C) 没有将专业化作为最高权重,如果你属于对书写创作有要求的群体,建议谨慎选择,不然会有一种「没有买到演唱会的门票,在远方的天台上听漏出的歌声」即视感。
连备用笔头都没有的 C 口 Pencil,经过我们的实际体验,可能会比较适合下面的朋友:
- 在书写体验和便携性上,倾向于后者- 需要无纸化记录,但只是单纯的记笔记- 不想为了一代笔,带转接头和线出门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又觉得二代 Pencil 不太值得,那一代 Pencil,可能是比 Pencil ( USB-C ) 更适合你的选择。
价值 ¥1200 的 eSIM ,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尽管从定位和产品力来看,iPad 10 是面向教育市场的入门级产品。但它今年却摇身一变,成为苹果在市场中的「探路先锋」。
对苹果而言,「10」似乎总是代表着重要的变化。
iPhone X 开启了苹果手机的全面屏时代,同为代号「10」的 iPad,终结了「home」键,iPad 家族自此全部进入全面屏的队伍。
而现在,新款 iPad 10 又首次带来了 eSIM 功能。正如前文所说,它是第一款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售的 eSIM iPad,也是当前最接近 iPhone 的 eSIM 设备。
苹果为 Apple Watch 推出 eSIM 功能,主要是想让用户在手机没电,或者运动场景里不便带手机时,不与他人失联。
对于 iPad 而言,苹果的用意则有所不同。
首先,它简化了你户外上网的步骤,降低决策成本。在需要大屏的场景中,亮屏即用,与手机在网络上实现了「平权」。
诚然,在这一点上,蜂窝网络版也可以做到,所以 eSIM 版的 iPad 还有一个昭然若揭的任务:给 eSIM 版的 iPhone 试水。
苹果从 iPhone 14 系列开始,就已经在全美市场取消了实体卡槽,全面采用 eSIM 方案。
对于手机而言,eSIM 的意义明显许多。没有卡槽的手机封闭性更好,更利于防尘防水的效果。
换卡的时候不用再想着找卡槽针,线上操作就行。由于减少了取出次数,内嵌的 eSIM 卡没有磨损的烦扰,比 SIM 卡有更长的物理寿命。
关键的是,eSIM 的大小,只有 SIM 卡十分之一,可以在手机寸土寸金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优化硬件布局,增加电池容量等。

eSIM VS Nano SIM. 图片来自:freepik.com

在拆机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国行 iPhone 15 主板上方有一个方形缺口,这是为卡槽作出的妥协;美版由于采用 eSIM 的方案,在布局上能给其他硬件提供更多空间。

国行与美版 iPhone 15 Pro Max 主板对比. 图片来自:米景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美版 iPhone 的主板,将存储模块远离 Soc,发热点分离,理论上能让手机发挥出更佳的性能。
携号转网、更换套餐、线上更新这些对我们更加便利的功能,都会随着 eSIM 一起到来。不过这一天,我们可能还得静等花开。
中国移动在 5 月宣布暂停办理 eSIM 卡服务,7 月 12 号中国电信也跟上了节奏。
出于信息安全、运营成本、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SIM 卡和那个永远在需要的时候就找不到的卡槽针,可能还得陪伴我们一些时日。
好在,中国联通还在推进 eSIM 的布局,可以期待 eSIM 版 iPhone 16,或者 iPhone 17 的到来。
重新看回这台 eSIM 版 iPad 10 的外观,你会发现一个细节:实体的 SIM 卡槽依然存在。感性来说是大胆地探索市场,小心地呵护过去。理性来说是多了一种选择,也多了一条退路。
用 eSIM 给苹果探路的十代 iPad,也在变大的手机和变轻的电脑中间,探索自己的生存道路。它让 iPad 的便携属性得以完全呈现,让「生产力」变成了「移动生产力」。
可以说,这才是 iPad 的完全体。


ChatGPT之父投资,前苹果员工打造,这款产品想成为AI时代的iPhone



在全球最顶尖的摄影展上,我看到了手机拍照的新美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