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韩寒郭敬明,其他的新概念获奖者过着怎样的人生?丨饭间读本

2016-12-13 桶儿 潇湘晨报


1999年,我14岁。


当时最大的80后19岁,最小的才10岁,我算是个中间值。

世界观尚未完全建立,但又正有点中二的叛逆。


那年,新浪、网易、搜狐……

还有现在更多年轻人不知道的TOM,雅虎,

陌生的名字正在为大众所熟悉。

QQ诞生,突然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形态。



崔健在美国巡演,

九个电视机有八个在放还珠格格。

快乐大本营正如日中天,继续领跑中国综艺新格局。




这20世纪的最后一年埋下的种种伏笔,

如今回想起来恐怕都有巨变的意义。


也是在这一年,

新概念突然引发全国性的关注。



这个由《萌芽》主办的作文大赛,

在当时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和“中国语文教学制度改革的第一道曙光”。


像我一样接受着传统语文教育,读着“优秀作文”的中学生,

突然发现原来作文竟可以这么写,足以颠覆三观。




韩寒凭着《杯中窥人》拿了第一届的一等奖。

郭敬明和张悦然都是第三届的一等奖。


和05年的超女一样,最初的都成长得最好。

韩寒晋升国民岳父,郭敬明加身最世文化董事长,

两人都投身电影界,身边围着一群声势浩大的粉丝。

而张悦然最近的新书也大受追捧。

08年,她从参与者晋升评委成了新概念当时的标志性事件。

这意味着一代80后已经成长起来


现在18年过去了,

他们三人俨然成了新概念最响亮的代名词。


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年庆典上,韩寒、郭敬明、张悦然首次相遇。


但是这18年,新概念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历程


1998年,新概念举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

紧接着的后几年,

读新概念作文成了一股巨大的文青风潮。


传统的语文课和作文开始被学生们摈弃,

新概念的写法才是范本,

看《萌芽》也因此成为一件很时尚的事,

而文学,也在80年代被宠幸之后,再度成为主流标签。


12本萌芽拼起来是一个“萌”字   图/知乎@雪兔luna


但是18年后的今天,新概念被时代抛在来的路上。

新概念作文大赛总干事李其纲就坦言:

新概念再也出不了韩寒和郭敬明这样的现象级作家


第一届新概念比赛有4000多人参加,

之后飙升到七八万,但到了2008年,人数开始下降。


有人觉得,

新概念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是参与高校大规模取消一等奖保送。


从某种程度上说,

最初几届的新概念靠着保送制度,

让不少“偏科”的学生发现了新的机遇。

很多新概念得奖者免试就进入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

比如第一届新概念作文的陈佳勇,

凭着一篇《来自沈庄的报告》获得一等奖,

被保送北京大学中文系。


而韩寒虽然未进入大学,

却秉持着“全面发展就等于全面平庸”的观点,

成为“偏科”也可以光芒四射的代言人。



△韩寒(左一)、徐敏霞(前排左六)、宋静茹(前排左九)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会上领奖


这意味着,因为新概念,他们一夕改变人生。


改变人生的人当然不止韩寒一个。

前段时间, 陪我APP的董事长孙宇晨转发了李其纲的微博,表示感恩。




确实,新概念曾经是一个造梦机。

但是18年过去了,

这个机器早不似当年锋利,

却依然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所以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

除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

那些曾经陪我度过青春期的名字,

他们现在的人生是什么样子?


这个答案来的很快。


甘世佳




有一天看到薛之谦在电视上唱《丑八怪》,

字幕上打出的词作者名字很眼熟,叫甘世佳。


因为这首突然爆红的歌,

甘世佳攀上了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第一个,是2001年的第三届新概念一等奖。


我迅速搜索了记忆,大概也就是新概念爆红的那会儿,

我买过一本他写的《十七岁开始苍老》。

在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

对于这样的书名,实在是很难抗拒的。


而如今的甘世佳除了写过很多歌曲的词,

还挂着国内新锐编剧的头衔。

曾出邀《爱情公寓3》的改编。


除了甘世佳,

新概念里还有很多人选择做了编剧,

比如在萌芽上连载《少年査必良伤人事件》的李海洋。


郝景芳



和甘世佳作为幕后英雄不一样,

今年8月,因为《北京折叠》拿了2016年的雨果奖,

郝景芳一时名声大噪。

很多头衔也接踵而至。

比如清华学霸、科幻新秀、宇宙女神....


这是2002年拿了当时的第4届新概念一等奖之后,

郝景芳再次被推到媒体面前。


在知乎网友的描述中,

“这姑娘是当年隔壁班的学神,新概念作文她拿的名次貌似是够北大中文系免考的,然后她竟然考了清华物理系。我当时还觉得这种学神是不是若干年后出现在科研大牛名单里,结果就看到她入围雨果奖提名,真是智商碾压无时无刻不在。”


虽然2002年就拿了奖,但她正式提笔是06年

不为职业发展而写作,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到现在,她刚好写了10年。

并继《三体》刘慈欣之后,

站在了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


张怡微


还有一个笔耕不辍的代表,叫张怡微。


有人在微博上说,

这些年来,新概念已经不那么惊艳,

却还记得张怡微当年的《怅然年华》带来的感动。




作为04年的新概念一等奖得主,

张怡微这些年一直在写,也一直在拿奖。




因为不断地写作,她也一直在不断刷新读者的记忆。


@Curry498:昨天读"一个"上的文章的时候总觉得作者名字好眼熟,张怡微。刚想起来貌似是哪一届新概念一等奖,以前在萌芽上读过她的文章。

@YnaHwDM:第一次知道你,在初中,因为萌芽,因为你的影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四月物语,樱花,情书,下一站西单,等等。记得有一期的萌芽专门有封面是介绍你的,那时候我还给你写过信。再后来,我高中的时候新概念进了复赛,最后没去上海。那年正好萌芽十周年。@张怡微


而作为新概念选手一手打造的文学平台,

韩寒的《一个》里聚首了很多当年的新概念作家。

除了张怡微,还有小饭、贺伊曼。


丁妍、徐璐


在新概念大赛里,

丁妍一直是一个传说。


初二的时候就拿了第一届新概念的一等奖,

《东京爱情故事》在当时备受好评。


评委之一的叶兆言先生还连用了两个很高兴评价这篇文章。




01年丁妍读高二,低调胆小。

但是成绩一直不错。


除此之外,再也搜不到任何关于丁妍的消息。


但是18年了,

想着,现在也应该结婚生孩子了吧。


在新概念的女作家里,除了丁妍,

徐璐也是十分低调的一个。



在百度百科里,徐璐只有一张画像


估计大家只认识演员徐璐,

很少有人知道作家徐璐。


当年通过《忽然长大》,《风吹来的祈祷文》 从新概念出名以后,

徐璐也很快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


豆瓣上有个徐璐小组,上千人在那里聚集。

可是徐璐从未出现过。


她的文风和新概念的其他作家不一样,

不是颓废而忧郁的。


相反,小说文笔轻快,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很幸福。


粉丝都希望能和徐璐聊一聊,

可是现在百度上连徐璐的正脸照片都难以找到。


蒋峰




不知道有多少人记得一个叫蒋峰的人。

他和郝景芳同是第4届新概念作文的一等奖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维以不永伤》。


和韩寒郭敬明不一样,

蒋峰虽然当年呼声极高,

却似乎避开了公众视线。

但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许多年过去,

当初的许多“80后”作家要么江郎才尽,

要么干脆放弃写作时,蒋峰却日益精进。


现在他在写悬疑小说,

是国内少见的喜欢像东野圭吾那样玩小说结构的作家,

受西方小说影响,叙述技法相当精湛。


那多




当年在萌芽上连载引发追番狂潮的,

除了蒋峰的《维以不永伤》,

还有《那多三国事件簿》。


如今在播客APP上,

还有人把《那多三国事件簿》录成故事,

吸引了不少人收听回忆。


很多时候,大家会拿那多和蔡骏相提并论。

但是他的风格多变,写爱情小说也写灵异手记


那多似乎并没有参加过新概念,

但他的父亲是“新概念之父”赵长天。

而在《萌芽》上猛刷的存在感,

那多足以成为80后少年阅读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人。


哦对了,他前不久结了婚。


李其纲、徐芳(右)与韩寒(中)在那多婚礼上的合影。


18年里,来来去去的人,还有很多。

其实“新概念之父”赵长天在去世之前,

把其中的90%都归为离开文学轨道的人。

他们都曾在少年时获得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耀,

然后,再用接下来的18年时间理解命运。


《来自沈庄的报告》的陈佳勇早已放弃写作,成为一家影视公司的总监,面前展开一条有为但绝对远离文学的道路。


《风中密码》的刘莉娜、《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的徐敏霞,不约而同放弃了成为作家,而选择了更为朴素的编辑工作。


《物理班》的刘嘉俊在一些不知名的媒体平台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广告文案策划,做过编剧,也写过网络文学。


《纯快乐物语》的尹珊珊,在《女友》上写过专栏,曾以文化成绩最高分考进中央戏剧学院,如今还在优酷开了一档《奇爱博士讲电影》的脱口秀。




时间回到20世纪初那几年。

每年截稿日前后,

《萌芽》杂志社位于上海巨鹿路的那栋小洋楼都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信件一麻袋一麻袋地被邮递员或者快递员送到二楼的《萌芽》办公室,

走廊里、办公室都堆满了信件。


“没有任何事情永垂不朽。没有什么事情一直昌盛。”


以此纪念风起云涌的新概念时代。


(文丨桶儿 编辑丨meatball)


【尔康这个心机boy!尔康这个心机boy!尔康这个心机boy!丨饭间读本】


单身狗如今想脱单,可能都要小学生来教你了……丨饭间读本


长沙各种不正经排名,结局也是万万没想到!丨饭间读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