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制造业为王”。纵观全国百强县,绝大多依靠的是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常年霸榜首位的昆山。再比如,郑州上榜县新郑,一个富士康就有员工20多万,可以想象其对财政的贡献和县域经济的带动是多么巨大。反观西安郊县及周边的经济还主要依靠农业,外加乡村旅游业,但这些产业与制造业比起来,不管是经济贡献、就业解决、外来人口吸引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县域制造业的发展也能够为西安主城区的服务贸易业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② 规划好产业转移。随着西安城市骨架的不断拉大,必然有越来越多原处市中心的制造企业和大学等面临着外迁问题,但不能简单的为了给主城区腾地方一搬了之,必须尽量实现搬迁效益的最大化。前几年,西工大、西安建筑大学搬到了东大,离主城区是远了,但离最近的鄠邑县城也很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此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却只能依托东大城中村来满足消费需求,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下步的产业转移中,是否可以县城的周边建设产业园区、大学城,以此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县城核心镇街成为城市发展的“卫星城”,这需要城市规划者好好思考。 ③ 改善县域交通网。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要把县城发展成“卫星城”,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只有交通便利了,制造业才能够发展,城市外迁产业才愿意落户。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西安各县的交通发展并不平衡,总的来看东北部好于西南部,周至县甚至至今没有通高速,最近的高速口在武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外环高速网,打通各县之间的快速交通,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分流过经西安的外地车辆;二是新建城际轻轨,目前成都已经建成了到都江堰的轻轨,这也是未来“卫星城”建设发展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