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iana教育手记 | 美国小学阅读提高班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力

2014-06-25 Diana 外滩教育

美国小学的PI班,一般在四、五年级开设,是针对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另一种“尖子班”,旨在通过整合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Alex四年级时被选入PI班。在一次“自由阅读发明家书籍”的作业里,Alex需要为自己选择的书目《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一书撰写“立项建议”,并通过阅读找出“读者意图”和“爱因斯坦的十项重大事件”,用乐高积木拼出其中一件事的场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十大事件”做成展板,才算圆满完成整个阅读任务。


原在世界五百强外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Diana女士,目前定居美国,长期关注美国基础教育,写了大量的教育手记。此为Diana教育手记专栏第 7 篇文章。


(上图为Alex用乐高机器人拼出的开除爱因斯坦的校长)


……………订阅“外滩教育”……………

1、点击上方文章标题下的“外滩教育”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外滩教育”,或搜索微信号“TBEducation”

3、点击右上方的按钮,查看公众号

………………………………………………


美国小学里的PI课程,主要通过读写课程的整合,来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分析、归纳和评判能力


Alex在三年级期末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水平考试中,被评价阅读理解能力较高;四年级,他被选进了Project Idea(简称PI)班。


第一天上课回来,他很有哲理地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我们把所学习到的扔在脑后,它们就停留为知识而已;当我们让知识发挥作用,那就是智慧了。而让知识成为智慧,我们需要勇气。


knowledge, wisdomcourage,这是PI班老师对他们的启蒙谈话。


我感到Alex似乎突然“开窍”了,因为这段开场白,我对Alex上的PI班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开学第四天,由老师给家长们介绍本学年教学重点的课程之夜如期进行了,除了听班主任(同时是全科老师)的宣讲,我们多了一个节目:听PI老师介绍PI课程的理念和上课方式。


什么是PI课程


PI老师名叫贺纳,外表有点象个文艺青年,个子不高,瘦瘦的,看上去安静内向,眼神和脸部的表情变化不大。但一开口就妙语连珠,音调起伏,火花四溅。


在一连串的故事中,他对孩子们的认识和爱,他对PI班的引领方式,他对教书育人的看法,都在一个个联想、类比和暗喻之间凸显出来了,满教室的家长听众三五分钟就响起会心的笑声。我明白Alex为什么会被他吸引了,课堂上的互动一定比现在还让人感觉新鲜和兴奋。


老师先自我介绍,说自己教了10多年五年级,又带了几年Honers Maths (尖子数学)的班,有一个美丽的太太(谢谢她容忍自己的一切毛病)和两个可爱的儿子。


7岁的大儿子做事情井井有条,很容易让人理解;但四岁的小儿子却总有出人意料的行动,他总是弄不明白这个小魔头的想法,也预见不到他的下一个动作……不是吗,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永远无法以A来衡量B;你以为当老师10多年就会有可以套用的经验吗?其实每一天你都会遇到不可知的挑战。“不过,这就是为什么我爱孩子们,也正是这份工作的美丽之所在。”


自我介绍完,贺纳老师开始进入到PI课程的介绍。什么是Project Idea?从概念上来说, Project Ideais a program to Increase and Develop Excellence in Academics(促进和发展卓越学业的项目),主要通过读写课程的整合,发展高水平的思考能力,其中包括分析、归纳和评判能力。


贺纳先生把写着这几行字的幻灯片晃了一下,说:“我对深奥的概念不在行,我更愿意用我自己的方法来告诉你们,什么是我的PI课程。”


贺纳先生说,他的班强调的其实是一种思考的艺术。有的人能背诵和记住很多东西,他们可能是很好的记忆高手,但记忆存放在那里,只是知识的堆积而已;还有一些人,习惯听别人告诉他们自己到底该做什么,对自己解决问题只有一筹莫展。


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所以现在你们就要开始习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在哪里、如何能够找到答案,这是一个将知识变为智慧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有思考的能力。


思考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人们需要有勇气迎接困难和犯错误,只有犯错误我们才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在这个班上,老师将没有现成的答案给学生们,只会用不断的问题去推动他们思考,找到自己的答案。这正好和海蓝学校以思维习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宗旨吻合。


在这个班上,他们以不同的阅读材料为载体,有小说,诗,文章等等--贺纳先生特别提到诗,他说很多人忽视了诗的巨大作用,也有人觉得难教孩子学诗;而他对体会诗的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所带来的意境和哲理深有感触,所以坚信对诗的深层阅读和思考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好的帮助。


不论使用哪一种文体,他们将在内容阅读方面更深入,走更快的节奏;在过程方面常会使用归纳和评判的方式;而结果则是对内容和过程的完全理解。


在这样的课程模式中,贺纳先生将非常注重孩子们沟通能力的发展--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需要做到准确,突出重点,全面,有说服力等等--贺纳先生说,我们需要发展孩子们终身有益的能力,比如,将来走上社会找工作需要沟通能力,工作中与人合作更需要沟通能力,毋庸多言,发展他们的沟通能力绝不是一件小事。


贺纳老师有一个很管用的绝招,Game-based Learning,简单来说就是在游戏中学习。


他说孩子们是很有趣的,光是游戏两字就能让他们兴奋。根据他的经验,就算啥游戏都不是,只要他说来,我们现在玩个游戏,小家伙们的眼睛就会发光,身体语言就会更活跃起来。所以他会在课堂上和孩子们玩很多游戏,让他们的脑子转个不停。


他“发行”了一些PIE Bucks (奖券),按游戏规则给孩子们奖励。隔一段时间他会在班上举行拍卖活动,孩子们可以使用PIE Bucks自己看中的东西。


贺纳老师不动声色地说:你们如果家里有什么不需要的,没有的,甚至立刻就要丢了的废品,尽管拿给我。对你们一无是处的东西可能对我大有用处,事实上我可以在班上出所有东西--曾经有个男孩争着下一个断胳膊的芭比,或许就是为了赢这场拍卖”.......家长们又发出一阵笑声。


在小学阶段,PI课程会在四,五年级开展。贺纳老师说两年的重点可以归纳为“Investigation”“Imagination”(调研和想象)。


他将先从调研开始,在课堂上,他们会进行各种发明创造,做Lego Mindstorm(乐高机器人系列)的项目,探秘,研究作者背景,体会幽默


我觉得我的想象力不够把这样丰富的内容和原先想象的文学阅读课联系在一起了。我只能回到贺纳先生的中心意思:Project Idea 是一个促进和发展卓越学业的项目,而老师会用立体而生动的方式不断发展孩子们作为自我主导的终身学习者的能力。


最后,贺纳先生放出了这张图片,说自己很喜欢这么一个故事:洪都拉斯人想建立一条坚不可摧的桥梁,他们从国外请来了最好的桥梁设计师,做了最精密的测量和设计,用了最坚固的材料,果然,这桥梁经历了风风雨雨而不损分毫。可是洪水冲刷,河床变化,大家看看,桥的确还在那里,但是河在哪里?


课程之夜的宣讲,让我感觉到贺纳的确是一个很有想法很有意思的老师,这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课程。我等待着,以旁观者的身份,跟随Alex体验这崭新的一学年。


PI课程如何指引阅读


随着Alex课程的进展,贺纳老师的课程内容一直围绕Invention(发明,创造)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分析动画片,阅读发明家故事,两个星期的乐高机器人项目过程中,贺纳老师不断让学生们去发现和感受16种思维习惯的应用。


在贺纳老师的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Free Choice Invention Book"(自由阅读发明家书籍)的家庭作业项目,看看学生们如何运用思维的习惯,发挥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动手能力,去诠释一本好书带给他们的所得。


按贺纳老师的要求,Alex先是写了一个Proposal(立项建议)。在建议中写道,他打算阅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一书,然后用乐高或者陶土重现其中一些场面,这样能帮助他看到书中的情节,让感受更立体丰富。其他同学各有各的想法,贺纳老师看过之后一一批准了大家的立项,然后宣布启动,但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1)首先,当然是认真第读完选定的书!


2)选出书中记载的十个重要事件,这些是你自己(“你”字特地放大,且每个字母都用大写体)觉得最显著的事件。你要想办法将这十个事件记录展示出来。


3)在PI课程上,我们追求将“日常+平常”的“产品”表现得更有创造力和“不平常”。无论是选择做海报还是幻灯片,你如何能将这些老调弹出新意?你可以加上什么样的创意和独特风格?


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Alex的班主任也布置了另一个家庭作业项目,同样是要阅读和动手的,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作为家长,肯定是要支持协助孩子完成这样的项目的,但如何支持?到何种程度?是陪读完两本厚厚的书,纠正孩子所有可能的错,交一份最佳功课还是从思维方式,流程和事后总结为重点来引导?


我选择了后者,功课是孩子的,以后要走的路也是他自己的,即使我能陪读完这两本书,也不可能陪读完将来各科目所有的书。


于是我提醒Alex注意时间的安排,听了他的大致计划之后,就让他自己去做了。


他很快就把《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合适少年儿童阅读的版本)通读了一遍,有一天还眉飞色舞地将他感兴趣的内容向我宣讲了一番,比如当我们是静止的而身边的物体在移动,我们会以为是自己在移动;又比如如果双胞胎中的一个到太空去了多年,回家后会发现一直待在地面上的那一个比自己老得多了;还有E=MC?E=物体的能量,M=物体的质量,C=光速,所以物体的能量和质量能在速度的作用下转换……


由此我们聊到宇宙的无限,探索的乐趣以及科学的力量,因为涉及原子弹的问题,我们还聊到如何应用发明家科学家们的成就才能造福人类。


当然我也没忘记问他爱因斯坦是怎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相信这也是贺纳老师让他们读一本好书的用意。


Alex提到爱因斯坦小时候被退学,但他没有放弃自己,他阅读了家庭的朋友麦克斯借给他的很多科普书籍,有问题就向喜欢数学的工程师叔叔雅各布提问,科学世界就在他的好奇心,不断学习和独立思考中打开了大门。


Alex前不久看过乔布斯的演讲,联系到乔布斯和爱因斯坦退学故事,Alex总结说,学习不一定仅在学校,关键是自己想不想学。对自己的所爱,自然会找一切机会去学。这是儿童版的从心所愿的解释吧。


读完书后,Alex决定将退学的一幕用乐高玩具拼出来,他觉得当时爱因斯坦没哭没闹没泄气,是“Managing Impulsivity"(管理内在冲动)的表现,ManagingImpulsivityAlex自己的要改善的一点,所以他认为爱因斯坦做得很了不起,于是把此事列为十大重要事件之一。



Alex用乐高机器人做出的“爱因斯坦被校长开除,离开校长办公室”场景图,背景用乐高积木拼出爱因斯坦的名字


Alex在现有的乐高零件中找到能拼出校长办公室场景的,拼成了一个画面。然后又一个个字母地拼出了Einstein这个词作为背景。作为观众,我觉得这创意结合了自己的兴趣和关注,挺有意思的,于是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他。


除此小作品之外,Alex还要创作一个更大的作品:十大事件和作者意图的表述。


他先起了个稿,将他认为书中最重要的十个事件以及Author's message (作者用意)写了下来,然后我和他一一讨论这些事件。


他的原稿很注意所选择的事件和思维习惯的联系,但有不够深入,偏局部而轻全局,以判断代替描述等的问题。我没有去读过这本书,既不想也没有可能急匆匆地跳出来代替他做正确的选择,于是我主要是用问题的形式去引导,让他自己思考,确认或者修改。


我问了他一些类似如下的问题:


-“在决定这是否一个重要的事件时,你是否有从全书的角度去考虑呢?爱因斯坦是因为什么特质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这件事对爱因斯坦的一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件事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描述一个事件的时侯要注意些什么因素呢?怎么写才能简单明了,让没有读过此书的人也能一看就明白?”


-“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记录这些事件呢--按重要程度?倒叙?顺叙?”


在思考我提出的问题时,Alex再次仔细地翻阅书本,认真地修改了初稿。


看了Alex总结的十个重要事件,我留意到他都是在用自己语言在叙述,翻了一下他读的爱因斯坦传记,发现他没有抄录任何一段。他说:当然,我们学过copyright(版权)的规矩。


嗬,不简单呢,美国学校给四年级的孩子讲知识产权,良好的观念和法律意识就是该从小培养起。从小学会在引用资料时注明出处,改写原文,归纳观点,发表看法,以后就知道不应该天下文章一大抄,网上拼凑些资料就当自己的论文。


在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展示产品时,我们一起考虑了几种选择,估计海报会比较多人做,而PPT没有电脑的话就无法展示,最后决定用展板Alex同学画了展板设计图,我帮忙买原材料和辅助剪剪贴贴,花了星期天一个上午的功夫,一个清晰大方的作品完成了!


Alex读完《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之后做的展板,上面包括“作者意图”和“爱因斯坦的十个重要事件”等内容


事情还没有完,我拉着Alex坐下,回顾做这个项目的过程,总结出几点:


1)读书需要深入理解,带着问题去读,读的时侯联系自身的经验和过去的所学


2)做项目需要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项目要求,认真挖掘原材料,预留处理原材料的时间


3)对细节的注重与否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对自己要求越高,得到的成就感也越大


今天是交功课的日子,放学时Alex兴奋地告诉我,贺纳老师头一眼看到他的作品就深深点了点头,说你应该得A+”, 仔细又再看了一遍之后说你无疑应该得A+!",他被选为sharer(分享者),和班上的其他同学分享了这一份花了心血的作品。



回复 Diana 收看 Diana教育手记

1、亲历美国中小学评估优才生的ACTExplore测试

2、中国孩子在美国读初中的选课初体验

3、优等生、天赋者和思辨者 美国学校如何看待不同能力的小学生?

4、美国初中生如何学中国古代史

5、美国公立小学如何开设“尖子数学班?”

回复 Diana02 收看 Diana教育手记第二辑


6、《美国学校如何“培训”家长》


☞ 外滩教育过往文章收看指南

1、回复“探校录5”、“探校录4”、“探校录3”等,可收看“探校录”专栏文章。每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一所名校。

2、回复“书房5”、“书房4”、“书房3”等,可收看“少年书房”专栏文章。每周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3、回复“家长5”、“家长4”、“家长3”等,可收看“家长学堂”专栏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