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18岁分阶段情商引导策略 从中国首份儿童情商报告看门道

2014-08-03 周一妍 外滩教育

每周日,外滩教育推出家长学堂专栏,精选教育工作者、教育学者等在相关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章,以及教育学经典名著选读、导读。本周,外滩君和大家看看华东师范大学和树仁荟情商培训机构联合推出的《中国家长情绪智力观调研报告》。这个调查研究的角度相当有趣:尽管是在做儿童情商的研究,调查的却是家长的情商水准。从这份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家长的教育背景和情商水平较高,孩子的情商发展也相对较好。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还附有儿童情商引导实用策略,从0岁-18岁以上都有分阶段指导建议。


…………订阅“外滩教育”……………

1、点击上方文章标题下的“外滩教育”

2、在“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外滩教育”,或搜索微信号“TBEducation”

3、点击右上方的按钮,查看公众号

………………………………………………


视频|我把你的万圣节糖果全吃掉了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w0106drt00h&width=300&height=200&auto=0

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听到这个“噩耗”后的反应,有瞬间崩溃的,也有反应淡定的,从中可以看出小孩子的情商高低,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Youtube上有这样一则点击率超过3400万次的热门视频,万圣节之后的一天,父母告诉孩子:“我把你的万圣节糖果全部都吃掉了。”他们边说边用摄影机记录下孩子的表现。


那些被父母“欺骗”的孩子,从蹒跚学步的小婴儿,到十多岁的中小学生不等。大部分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哭泣”,有些“发愣”,转而发出愤怒的吼声。


有的孩子抱怨父母是“自私鬼”,也有的孩子自怜自艾,称自己再也不会去邻居家讨万圣节糖果了。


但视频中,也有几个很不一样的孩子。比如,一位男孩平静地说:“那好吧!我只想你开心(I just want you to feel happy)。”最后一位脸圆圆的小可爱的妈妈问她:“你怪我吗?”小女孩摇摇头回答:我不怪你,不恨你,只是有些难过。明年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万圣节糖果。”


从这个视频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小朋友的情商高低?就像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处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却不简单。”


如果是你们的孩子,遇到相似的处境,他们又会如何作答呢?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和树仁荟情商培训机构,联合推出了一份《中国家长情绪智力观调研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调研负责人陈国鹏教授介绍,本次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份关于家长情商观的调查问卷。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关于大众情商观的调查研究,所以此次问卷是参考国外的前沿研究方法自行编制的。问卷提交后,随后对收回的问卷做了可信度分析,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770份;


第二部分,以自行编制的家长情商观调查问卷为工具,对30位家长的情商观进行调查研究。


根据调研报告的发现:


· 年龄段更成熟和具有教育背景的中国家长更重视孩子情商的开发和培养,女性家长也比男性家长更能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

· 情商高的孩子能够表现出善于沟通、有爱心、有自信心、有更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格特征。

· 在促进儿童情商发展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及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外滩教育记者从陈国鹏教授处拿到了完整的调研报告,并截取部分研究结果,供读者参考。


☞ 家长对智商与情商的看法:

78.2%的家长认为,儿童的情商更重要


问卷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要求被试回答“您认为对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各方面来说,智商与情商哪个更重要?”、“您觉得智商和情商的重要性占多少比率?”等问题。以770份有效问卷为基础,计算情商和智商各自被选为更重要的百分比,结果如图表1所示:


表1 智商与情商的重要性百分比


儿童

成人


智商

情商

智商

情商

更重要

141

602

99

653

百分比

44%

56%

41%

59%


78.2%的家长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情商更重要,且认为情商所占比率的平均数是56%,智商的重要性占44%。其余27人认为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


84.8%的家长认为,对于成人的生活及成就各方面来说情商更重要,且情商重要性所占的比率是59%,智商重要性占41%


家长在选择对于成人各方面来说智商与情商哪个更重要时,不存在性别差异。


30-39岁年龄段的家长比其他两个年龄段(20-29岁组,40-49岁组)的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情商。


教育背景为高中或中专以上的家长,比教育背景为初中的家长更多地认为情商更重要。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即智商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但人们逐渐发现智商并不能解释一切,情绪智力即情商的提出刚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人们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家长认为对于儿童及成人的各方面来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说明家长们也开始意识到了情商对人们发展所产生的作用。而且妈妈们作为孩子们的主要教养者更重视情商对儿童的重要性。


除了性别外,家长的年龄、教育背景也影响他们对智商和情商重要性的看法。


30-39岁年龄段、大学及以上教育背景的群体是最倾向于认为情商更重要的群体。这可能是因为,1997年《情商:为什么它比智商更重要》被翻译并引入中国大陆,随后的那几年国内人们开始逐渐接触到这个新生词,这一年龄段的家长在那时刚好处于在大学求学阶段,应该是相对来说较早接触到并会使用情商概念的那一代,再加上之后的工作经历及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经历,让他们对情商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多地体会到了情商的重要性。


然而这也间接地表露出情商与智商之间的关系,即情商是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基本的智商,不可能有很高的情商。


☞ 家长对高情商特质的评定:

家长和专家的“情商观”不完全一致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以家长对儿童情商和成人高情商特征的平均等级作为指标,高情商儿童和成人特征重要性进行排序的结果见表2


表2 高情商儿童和高情商成人的最重要特征排序表


次序

儿童


次序

成人

高情商特征

平均等级

高情商特征

平均等级

1

善于沟通

5.22

1

情绪调控能力

5.37

2

情绪调控能力

5.73

2

善于沟通

6.25

3

自信心高

6.31

3

乐观积极

6.57

4

有爱心

6.46

4

适应能力高

6.67

5

乐观开朗

6.51

5

抗挫折能力强

6.81

6

很好地理解别人

6.77

6

换位思考

6.84

7

表达能力好

6.86

7

交往能力强

7.11

8

大方、与人分享

7.40

8

问题解决能力强

7.31

9

交往能力强

7.43

9

团队合作能力强

7.38

10

团队合作能力

7.54

10

自信心高

7.45

11

有礼貌

7.62

11

值得信任

7.62

12

问题解决能力

7.63

12

有爱心

7.79

13

会察言观色

8.98

13

会察言观色

8.46

14

领导能力强

9.68

14

有感染力

8.82

15

外向活泼

9.73

15

领导力强

9.41


从表2的特征评定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认为高情商孩子的五大表现特征,依次为:


1.善于沟通

2.有情绪控制能力

3.自信心高

4.有爱心

5.乐观开朗


陈国鹏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的情商观和专家的情商观有不同,家长把更多待人处事的品质也纳入情商,如有爱心,有礼貌,大方等。也就是说家长的情商范围更大。


专家普遍公认的“情商”五要素分别是:


  1. 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懂得自己的感受, 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并将自己的自信建立在这种客观评估上


  2. 自我约束(self regulation):运用情绪来促进完成任务而不是被情绪左右而影响工作。不轻易放弃目标。从挫折中迅速恢复。


  3. 动机(motivation):用发自内心的喜好来引导我们对目标的追求。能让我们面对困境,毫不动摇。


  4. 共感(empathy):能感受别人的感受,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不同类型的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5. 社会交往技能(Social skills):准确解读人际交往中的情绪,善于控制交往中


以下选取了三位中外情绪智力研究领域专家们的情绪智力模型与本研究的家长情绪智力观进行了比较。


表3 专家与普通家长的情绪观比较


* 巴昂(Bar-on)的情绪智力模型


个体内部成分

人际成分

适应性

压力管理

一般心境

情绪自我觉察

自信

尊重

自我实现

独立性

共情

社会责任感

人际关系

现实检验

问题解决

灵活性

压力承受

冲动控制

幸福感

乐观主义


* Petrides & Furnham特质情绪自我效能模型


幸福感

情感性

社会性

自我控制

其他

自尊

幸福感特质

乐观特质

情绪感知

情绪表达

关系技能

共情

社交能力

情绪管理(他人)

情绪调整

压力管理

低冲动型

决断性

适应性

自我驱动


* 徐小燕的情绪智力模型


情绪觉知力

情绪评价

情绪适应力

情绪调控力

情绪表现力

情绪自我觉察力

移情力

社会责任感

成就感

自我尊重

乐观性

幸福感

现实检验

自我激励

问题解决

坚持性

自制性

灵活性

独立性

压力承受力

人际关系

感染力

表达力


* 家长的情绪智力观(成人)


人格特质

人际成分

适应性

情绪管理

乐观积极

有爱心

自信心


感染力

领导力

察言观色

交往能力

换位思考

值得信任

团队合作

问题解决

沟通能力

适应性



抗挫折力

情绪调控

华师大专家支招:父母如何助推孩子的情商发展?


中国首次儿童情商报告调研负责人陈国鹏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位荷兰奈美根大学心理学博士,给外滩教育的家长读者支招。


陈教授建议说,情商发展是一辈子的事。广大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每个阶段抓住不同的重点,助推孩子的情商。


如果您的孩子处在0-5岁的幼儿期:


关键词: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民主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

情商培养目标:情绪调控能力


幼儿期是情商发展和培养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模仿成人、学习语言及基本的社会和生活常识。


通过模仿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孩子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但他们的模仿是不加区分的,好的和坏的一并吸纳。


因而这一阶段情商培养的重点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在实践和自然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另外父母亲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因为孩子会无条件地学习你们身上的所有品质。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所以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情商水平以做出表率,当好孩子的“情绪教练”。很难想象一对情绪不能自控、性格孤僻古怪、心胸狭窄的父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高情商孩子。


另外家庭教养的方式也是培养高情商儿童的有关因素之一。


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情商的培养,因为这种父母会对孩子的行为提出合理要求,给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表现出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爱护,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他们也表现出一定的执行规则的灵活性。民主权威型的价值对待孩子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充满爱的,他们是孩子情绪世界里的向导,不仅能接纳、聆听并分享孩子的感受,还会教导孩子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仅在掌握新事物和与别的小朋友交往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并且积极乐观,更愿意主动、自觉地培养自己正面和健康的言行。另外三种家庭教养方式都不是最适合发展孩子情商的做法。


专制型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厉,提出非常高的行为要求,有时甚至是不近情理,而且孩子不能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权利,孩子不能百分之一百地满足家长的要求就会受惩罚。这样使得孩子的自尊严重受挫,情绪无法平复。孩子会表现得更加焦虑和退宿,容易发脾气并感到不快乐。


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完全被孩子所控制。这样的孩子心理成熟水平很低,行为很偏激,达不到要求就会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自控力极差,情绪波动很大。


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漠不关心,好像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对孩子既没有要求,也不在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孩子不能从父母那儿得到有效的反馈,所以也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品质。


如果您的孩子处在6-11岁的儿童期:


关键词:引导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情商培养目标:人际交往能力


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他们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同伴间的交往日益最多,这时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这一阶段情商培养的重要方面。家长可以进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引导他们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学会宽以待人等。比如发生争执时可以先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分析双方的观点和态度,再接着请孩子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如果您的孩子处在12-18岁的青春期:


关键词:放手让孩子发展友谊,必须要加以指点

情商培养目标:建立友谊


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规研究会副会长李玫瑾介绍:“12.2岁为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1314岁则为不良行为发生的高频区。”


这一阶段的儿童慢慢开始摆脱家长的约束,倾向于更多地与同龄同伴交往,如果说小年龄儿童的同伴交往只是有共同的兴趣,能一起玩的话,那么这时的儿童同伴交往具有友谊的性质,因为他们的交往是在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这时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发展友谊,又要有策略地引导和培养,因为毕竟孩子还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点,让孩子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


如果您的孩子处在18岁以上的青年期:


关键词:培养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激励自己

情商培养目标:自我情绪的有效控制和调节


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调控能力,情绪渐趋稳定,但与成年人相比,情绪的起伏仍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不多,时间经验贫乏,年龄特点限制,造成了看问题、评价人物和事件时带有较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和明显的情感偏激。


我们看到有一些大学生因控制不了自己的激愤而做出极其出格的事,像马加爵、复旦投毒案中的那位研究生,另外还有不少青年人一时受挫而选择自杀等。因而家长需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能正确认识自己、激励自己,这有利于他们对自我情绪的有效控制和调节。


☞ 写给家长


一般来说,31岁进入成人期。从各方面来说,成人的各种心理都比较成熟了,所以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不断完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一步地探索,不断地使自己的情商发展到最高水平。


一个人无论是处于哪一个阶段,培养情商都是必需的。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注重智商而忽略情商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教育上的误区。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情商在个人成功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把情商教育全方位地纳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这是全面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 要点赞,请一直往下到底↙↙↙


Ⅰ、家长学堂”第一辑(回复“家长”收看)


1、《寄宿制学校之“寄宿制”内涵是什么》(作者:包玉刚实验学校总校长吴子健

2、《解析世界性教育难题男生的学习为什么成为问题》(作者:上海师大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岳龙

3、《男女生学业差异的成因与对策》(作者: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桑标

4、《从大学通识教育回看中学生阅读人文经典之必要》(作者:复旦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刘平

5、《TED史上最火爆演讲者:思考教育要用农业思维》(演讲者: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


Ⅱ、“家长学堂”第二辑(回复“家长2”收看)


1、《好父母是如何炼成的?教育专家张文质答问录》(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2、《如何理解和处理孩子的焦虑?》(作者: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波·布朗森和阿什利·梅里曼

3、《人为什么要辩论?》(作者:美国威克森林大学传播系主任Allan Louden

4、《赞美孩子的风险“有感赞美”的三大策略》(作者: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詹志禹教授)

5、《没有班级和班主任的学校》(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Ⅲ、“家长学堂”第三辑(回复“家长3”收看)


1、《害羞的小孩需要矫正吗》(作者:美国作家佩丽·克拉斯

2、《日常生活教育孩子有“八戒”》(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3、《睡得安才学得好 把睡眠还给孩子》(作者: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南桥

4、《你是“魔术师型”还是“教师型”爸爸?》(作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岱宗

5、《古法孕育和常法慢养 培养优秀孩子的农业思维》(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张文质


IV、“家长学堂”第四辑(回复“家长4”收看)


1、《为什么女孩更需要与爸爸的亲密关系?》(作者:美国心理学家,顶级家庭顾问詹姆士•杜布森)

2、《这一生,至少做一次教育的傻瓜》(作者: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3、《青春期孩子的网络管教》(作者:台湾《亲子天下》杂志总主笔宾静荪

4、《狠心爱孩子,犹太人的育儿观念》(作者:犹太裔上海妈妈沙拉

5、《让孩子在自然中完善“第八智能”》(作者:美国家庭、自然与社区专栏作家理查德· 洛夫


V、“家长学堂”第五辑(回复“家长5”收看)


1、《过度的电子技术对儿童造成的不可逆生理损伤》(作者:加拿大儿童职业治疗师克里斯•罗文

2、《破解名校迷思 孩子的幸福在于技能和天赋的结合点》(作者:Ivylabs 学术总监林杰

3、《富裕家庭子女教养策略:如何避免“银汤匙综合症”》(作者:美国亲子教育专家玛德琳·莱文

4、《亲子控的陷阱精英父母如何变成“直升机家长”?》(作者: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玛格利特•尼尔森

5、《做好心理管理,让孩子的海外游学效益最大化》(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严文华


VI、“家长学堂”第六辑(回复“家长6”收看)


1、《父母怎样听,才能让孩子袒露心声?》(作者:美国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专家帕蒂·惠芙乐

2、《儿童情商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作者: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

3、《当心奖励教育变成贿赂!诺贝尔奖得主家庭育儿经》(作者:美国知名临床心理学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夫人维吉尼亚·希勒

4、《从荡秋千游戏看父亲的角色为什么更重要》(作者:美国儿童家庭咨询及治疗师Randell D.Turner博士

5、《家有毕业生 父母转换角色的7条建议》(作者:美国著名青少年教育著作出版人Dennis Trittin


VII、“家长学堂”第七辑(回复“家长7”收看)


1、《暑假=无节制刷屏时间?如何帮孩子规划“健康在线时间套餐”》(作者:美国CyberWise机构创始人Diana Graber

2、《自由玩乐胜过一切暑期学校》(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3、《家长如何把功利心误导给孩子?》(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4、《美国学生也被分数折磨看这位美国家长给女儿的一封信》(作者:美国家庭及儿童问题社会活动家Vicki Abeles)

5、《培养比智商、天赋更重要的执行控制力,让孩子玩这5个游戏》(作者:美国亲子及教育专家、《纽约时报》教育类专栏作家Jessica Lahe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