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真的是个坏制度吗?
“寄宿制”好不好,一直有很大争议,写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尹建莉曾撰文批驳过寄宿制度,甚至得出“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这样的结论(可点击“原文阅读”观看原文);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担任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学校校长,亲眼目睹很多孩子从平和进入国外大学,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万玮在自己博客中结合自己多年观察和总结,从一种客观的角度帮寄宿制“正名”。
【外滩君有话说】去年,在外滩教育主办的“校长讲堂”系列活动中,万玮校长是我们第二场活动的主讲,在讲堂之后的家长提问环节,就有家长现场问到万校长:“平和学校从小学就开始寄宿,但是孩子小,如果在学校被欺负了怎么办?”
当时万校长的回答令外滩君印象深刻,万玮说:“如果在宿舍区出现这样的情形,除非情节严重,会有生活老师干涉,其他情况,学校倾向于让学生自己解决,而通常的情况是,即使小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社交法则,通常能经过几次磨合后,自己解决问题,结成朋友。”学校甚至不鼓励那种一出现问题就找老师的做法,尽管老师会在背后保持观察。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能才是寄宿制“合理存在”的前提。
低龄寄宿,的确关涉到孩子个体,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很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可能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这种依恋可能会干扰孩子融入;而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如果认为“送孩子寄宿父母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也大错特错,孩子寄宿,是要求父母打造一种更高质量地与孩子的沟通模式。
文/万玮
【一】
总有人问我一个问题,学生从小住宿好不好?这个问题让我纠结。一方面,我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学校的校长,我亲眼目睹许多孩子通过十二年寄宿的学习生活,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姿态进入国内外大学读书。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如何将寄宿的优点最大化,从来没有怀疑过孩子低龄寄宿会有什么坏处。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家长很认真地跟我探讨这个问题。
你知道“依恋”理论吗?她问。我摇摇头。
你应该去了解一下,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依恋是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持久而强烈,以至于幼儿如果看见母亲离开,就会产生分离焦虑,会用大声哭喊、紧抓不放或者疯狂寻找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所以,她接着说,儿童和父母在一起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不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会舍得把孩子送进你们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住宿?我辩解说,我们做寄宿很多年了,并没有觉得孩子有什么异常。
我是不会让我的孩子这么小就寄宿的!她斩钉截铁地说,紧接着问,你们可以允许孩子走读吗?
【二】
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区若干年前比较偏僻。我记得刚来这儿工作时学校的周边都是农田,一些老师下班前直接到田里摘一点蔬菜跟农民讨价还价一番,提回家去,工作家务两不误。后来社区深度开发,重新规划,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国际社区,农田没有了,别墅、花园、高档住宅陆续出现。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到我们学校读书,直接在学校周边买或者租了房子。由此便带来一个提请学校考虑的诉求:可不可以让孩子走读?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终于,我们决定在一年级每年开一个走读班,满足这部分家长的需求。
【三】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年级都是四个班的规模,其中三个住读班,一个走读班。这些年,报考我们的家长层次越来越高,希望学生走读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可以想象,走读班的竞争比住读班要大得多。于是,每年走读班的生源都比住读班好。
每个年级里面,任课教师们反映,上走读班的课感觉更好一些。不过,几个班平时成绩差距不大,皆在正常范围之内。小学毕业考试成绩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走读班鹤立鸡群的现象,甚至可以这样说,住读班与走读班入学时的差距在毕业时某种程度上被抹平或缩小了。对此的解释是,住校的孩子每天作业都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得到老师的额外辅导,而走读的孩子则因人而异,学习的效率反而得不到保证。
当这些孩子走在你面前时,你无法分辨哪些是走读,哪些是住读。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很难简单地说走读或者住宿哪一个更优,尝试开放走读班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寄宿制学校来说,并非是出自教育的选择,而是市场的需求。
【四】
然而我一直想着依恋的问题。我开始仔细观察一年级住宿新生入学的情况。对那些从没有住宿经验的孩子来说,刚开始住在学校过集体生活,的确很不适应。但大部分孩子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只需要几天时间,慢一点的可能需要几个星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在最初的时候,依恋的现象的确存在。当父母跟孩子在宿舍告别的时候,一些孩子会哭,尽管事先已经说好,个别孩子依然会哀求父母别走,把自己也带回去。在劝说无效时,孩子会被允许跟着父母回去。第二天也许会重复同样的故事,也许孩子就开始勇敢地尝试留下来。
我印象很深的一次,看到一位母亲从教学楼里快速地奔出来,一边冲出校外,一边对着门卫喊—快把门关上!然后就看到她的儿子哭着跑出来,隔着校门的铁栅栏对着妈妈喊—我不要住宿,我要回家。
【五】
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住宿,如同上面的那位小男孩。当和妈妈分离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哭,令人难忘。到了后来,我们也会劝家长还是把孩子转回家门口的学校,不要读寄宿学校了。这样的情形过几年总是出现一两次。当不得已接受这个结果时,家长又是气恼,又是无奈。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这孩子的家庭教育必有问题。六七岁的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应当已经非常明确,他们应当明确地知道,和父母的分离只是暂时的,父母亲很爱他,正因为爱他,才把他送到一所有较高声誉的小学读书,而他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应当克服短暂的不适应,开始新的生活。
事实上,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母亲在离开时叮嘱儿子—晚上八点给家里打个电话,爸爸妈妈会守在电话前。最开始的两天儿子的确准时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后来便杳无音信了。周五下午气急败坏的妈妈在接儿子时责怪他,为什么不给家里打电话。儿子是怎么回答的—我跟小朋友玩还来不及呢,哪有空给你们打电话?
【六】
孩子寄宿,一开始总是不适应,爸爸妈妈也不适应。分离的焦虑,孩子有,爸爸妈妈也有。更多的时候,孩子很快适应了,爸爸妈妈却失落很长时间。分离的焦虑,孩子克服得快,家长克服得慢。
这时候,我反过来会安慰那些家长,从有了孩子到现在,你们的重心一直在孩子身上,现在,可以重新过自己的生活了!为什么会失落呢,应该高兴才是啊。孩子正在逐渐长大,会逐渐独立,总有一天,会离你们而去,会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
而你们,在孩子寄宿的时候,完全可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七】
尹建莉是让我尊敬和佩服的教育工作者,她的《好妈妈胜过好教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妈妈,所提出的观点也十分正确。有人做过研究,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之间的比例为7:2:1,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达到七成。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其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成年后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能够在十八岁之前的家庭生活经验中找到根源。相对来说,教师的作用只是后天的修补,妈妈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然而,在她流传甚广的《“寄宿制”是个坏制》一文中,她对寄宿制的判断令人遗憾地显得草率。
例如,她用集中营和孤儿院来做例证。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我很赞同,但也不必如此贬低学校教育!从集中营和孤儿院出来的孩子无疑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可是这并不能够证明“寄宿制”是个坏制。原因很简单,集中营是迫害人的地方,而孤儿院的孩子本来就有心理创伤。只不过两者皆是寄宿而已。
尹建莉坚信寄宿是不好的,进而断言孩子读大学之前都不要住宿,即便对于伊顿公学这样的成功典型,也认为只是孤例而已。我其实对她的结论很感兴趣,在试图被说服的过程中,反而产生更多困惑。
【八】
寄宿能够培养独立精神和集体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对自我有更深的认识,未来的目标也更明确。
许多从我们学校毕业的高三学生,只身赴国外留学,从签证、订机票开始,独立操作,不需要父母亲操心。我很是为这些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感到骄傲和欣慰。
当然,完全将之归结为寄宿制的成果,也可能有些武断。走读的孩子如果家庭教育得当,也完全可以变得独立刚强。因此,寄宿相对于走读,并不能说是占压倒性优势的制度,但说它是一个“坏制度”,应该还需要更多更专业更具有说服力的例证。
【九】
住读和走读哪一个更好?答案可能不确定,或者不惟一。常有孩子幼升小的家长问我应该给孩子报走读班还是住读班。我的回答是,如果不考虑录取概率,纯粹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角度,答案可能因人而异。
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很好,尤其是父母关系和谐,老人不干预孩子的教育或者与父母保持一致,父母中有一人(通常是母亲)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如果全职更好,那我建议孩子选择走读。
如果反之,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不理想,父母亲平时工作较忙,或者老人的影响比较大,那么将孩子送到高质量的寄宿学校,不失为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寄宿的缺点是,学校提供的是统一标准的安排,很难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如果是在家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在某些方面进行强化,对孩子的不足进行纠正。前提是,父母至少有一方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专业。
【十】
从我们多年的经验来看,孩子低龄寄宿,并不影响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关键在于质,而不是量。如果家庭环境压抑,父母关系紧张,就算父母再爱孩子,整天跟孩子在一起,孩子也不开心。反之,父母关系和谐,孩子也能感知到父母的爱,平时住在学校,周末回家,其乐融融,与父母亲的关系反而更为亲近。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必须很坦率地承认,从人的教育而不是应试教学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尹建莉的女儿初中住宿的糟糕经历说明那所学校的部分老师的教育和管理能力有缺失。然而,如果将父母的教育能力也看作专业来衡量,结论可能是更糟糕。
【十一】
如果家长是如同尹建莉这样出色的妈妈,毫无疑问该给孩子选择走读。尹建莉的女儿圆圆初中三年曾经住宿过,但却留下许多“很负面的东西”。这可能是她痛恨住宿的原因之一。如果她生在上海,碰巧又把女儿放在我们这样的寄宿学校读书,可能她会有不同的观点。
当然,尹建莉引用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我也是十分同意的。一些家长错误地以为把孩子扔给寄宿制学校,自己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这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成长平均只起到10%的作用,最终还是家庭教育起主要作用。动辄指责孩子是被学校教坏的家长,可想其家庭教育有多糟糕,孩子如果表现不好,又怎能赖到寄宿的头上?
【投票台】你觉得寄宿是个坏制度么?
对寄宿有更多评价,可以在“外滩吧”微社区或回复“外滩教育tbeducation”后台,发表您的见解!
近期家长学堂系列文章目录索引
46、《如何养育“第三文化”孩子》(作者: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张薇)
47、《抓住孩子14岁前的“阅读饥饿期”》(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48、《90天,培养改变孩子一生的好习惯》(作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孙云晓)
49、 《母爱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成长发育!》(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神经研究中心)
50、《做这10件事,真的可以让孩子更聪明!》(作者:《时代》杂志整理)
(以上文章回复“家长10”收看)
51、《在孩子面前,你是理性的父母么?》(作者:北京四中高级教师陈年年)
52、《放手让孩子在小事中学习“负责任”》(作者:美国高中中文老师远方)
53、《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复旦附中原校长9个建议》(作者:复旦附中原校长谢应平)
54、《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少给一点!》 (作者:《大西洋月刊》专栏作家Jenn Choi)
55、《给美高家庭的20道测试,父母真的会和孩子交流么?》(作者:海外留学生,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者鞠劭雯)
(以上文章回复“家长11”收看)
56、《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57、《过度学习牺牲了作为人的完整教育和成长机会》(作者: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明辉)
58、《把6个孩子全部送进哈佛耶鲁的韩国妈妈育儿经》(作者:摘编自《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59、《四大实用策略,专治孩子“拖延症”,对大人照样有效》(作者:台湾《亲子天下》杂志张瀞文)
(以上文章回复“家长12”收看)
【扩展阅读】点击“阅读原文”可链接到尹建莉博客,收看其关于《“寄宿制”是个坏制度》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