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输在思维方式上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思辨阅读课【下篇】
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思辨思维的重要时期,广泛而高质量的阅读,是中学生形成思辨能力的关键;但现状却是,当美高学生捧着原著做研究式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只在读语文书上的短篇或网络热帖。在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余党绪看来,我们青少年阅读都停留在“浅阅读”层次,有三大弊病:量少、质低、结构不合理。
余党绪老师十几年来坚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式阅读”,将其悉心甄选的“万字时文”、古代经典、西方经典名著以及现代杂文引入语文课堂。
月前,外滩君前往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拜访余老师,与其共同探讨思辨式阅读的实践和意义。人一生思维方式的养成,可能都基于青少年时代的阅读,怎样的语文阅读才是最有质量,最启发青少年理性精神的,请看这位上海特级语文教师的“思辨式阅读”实践。本篇为下篇。
阅读导航
访谈较长,外滩君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
一、浅阅读,造就虚妄的高傲和真实的浅薄
二、思辨性阅读,关注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
下篇:
三、极限式阅读,我的“万字时文”阅读
四、经典细读,让经典滋润人生
附余老师给中学生推荐的书目
文/吴微
余党绪老师编著的“中学生思辨读本”书系四册,分别是当代时文卷、古典诗歌卷、经典名著卷和现代杂文卷
【三】
极限式阅读:我的“万字时文阅读”
B:余老师,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您的“万字时文”阅读。我感觉您特别强调“万字”。“万字”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Y:强调“万字”,确实有弥补课文的短小与单薄的动机。我在选“时文”时,刻意地偏重那些长一点的文章——“万字”是个大略的说法,一般是六七千字到万字左右。读这样的文章,需要学生精神集中,摒除杂念,思维清晰,思路明晰,前后关联,排除干扰,且需要有一定的人生体验、背景知识和逻辑素养。
B:这样的阅读确实有别于散漫与随意的“浅阅读”。那么,除了篇幅,还有其他的选文标准吧?
Y:我在选文时,坚持三个标准:
首先,选文在思想认知上高于学生;
第二,选文在文化视野上宽于学生;
第三,选文在写作表达上要优于学生。
这就是我的选文标准。所谓“极限”,强调的就是这个高度与宽度,高到必须仰视,宽到必须遥望,只有下功夫,只有用心思,才能读懂,才能读透。
B:能否请余老师详细介绍一下您的三条标准?
Y:认知上高于学生,这是我的第一个标准,也是最重要的。文章要有难度,但也不能太离谱,应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努力了还“够不着”,会让人沮丧和厌恶的。
再拿数学做对比。做数学题目,学生不会,就会去问老师,老师讲了他才明白。但你很少有学生来找语文老师,说,这篇文章我读不懂。读“万字时文”,就会有学生来找我,说:“老师,这里我确实不能理解。”这让我欣喜。
B:是的,学生有疑问,教学才有价值,教师才有尊严。余老师,您在推广“万字时文”的阅读中,有没有遭到学生的冷遇?
Y:有。实验初,选过一篇《地下森林断想曲》,篇幅比较长,合乎我的标准,内容是森林里有大量的树木,经过几千万年、几百万年的积累变化,最后形成了煤,蕴含着厚积薄发、长期积累才会有能量爆发的意思——我让学生读,学生不感兴趣。
我想,不能简单的责怪学生,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阅读趣味和审美偏好。如果内容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学生就会疲倦。经过反复的调整,我的选文基本上做到了“跳一跳,摘桃子”。我的时文,带有浓重的“余氏”色彩。
B:余老师,能否介绍几篇“万字时文”,具体解释一下您的阅读理念?
Y:周国平先生有一篇文章,叫《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讲苏格拉底被捕以后,他本可选择逃狱,但他主动选择了死。他说,作为雅典的公民,我认可这个法律,尽管我不认为他们处决我是正义的,但我既然认可了法律,我就不该逃狱。
斯东有个说法,“苏格拉底的死亡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桩有意义的死亡事件”。苏格拉底的选择确实超越了俗人们的理解,超越了我们日常的、常识性的本能。于是学生就会想,为什么一个人能得生,却要去求死?这跟我们以前讲的殉道者还不太一样,他对生命与社会有一种理性的认知,而不是因为热烈而执着的信仰。面对死亡,苏格拉底的坦然与镇定是惊人的,这归功于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他说: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篇文章不仅观念上给了学生以深刻的刺激,而且娓娓道来,展开的过程非常清晰。在历届学生的反馈中,这篇文章都受到好评。
与此相呼应的,是骆玉明先生的《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按照世俗的观念,司马迁本该选择死亡,但他却毅然选择了“苟活”,用这个屈辱换来了《史记》的写作时间。司马迁的信念让我们敬畏:
你可以损毁我的肉体,却不能剥夺我的尊严与骄傲。
这篇文章有一股喷薄欲出的生命力量,读来颇有震撼力。
B:两篇文章都涉及到生与死的选择问题,在主题上互相辉映。
Y:它们表面对立,而骨子里互相共鸣,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质疑。
我还选过几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罗伯特•李将军的文章。李将军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军的总司令。将军并不赞成奴隶制,但他还是回到家乡效力。李将军在政治上是站不住脚的。但李将军的政治错误,并不黯淡他道德上的光辉。战争失败之后,李将军劝说他的士兵回家去种地或做工,不要进入丛林,参加内战,祸害国家和百姓。战后他创办了华盛顿学院,投身教育。在他身上,人性的复杂,政治与道德的纠结,有了最佳的聚光点。
另外一篇涉及李将军的文章,是《阿灵顿和罗伯特•李将军》,更受学生欢迎。战争期间,李将军在华盛顿有一处地产,被联邦政府征用了。李将军是个败军之将,房子被征用了,在我们的观念里,他也就别想拿回来了。在古代中国,征战者战败了他的对手,就意味着对手的土地、财产和女人都归胜利者所有。政治上的失败,不仅意味着道德上的污点,更意味着经济上的彻底破产。但李将军的后代似乎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于是他们与联邦政府反复打官司,索要房子的产权,后来他们终于打赢了官司。
B:这文章实际上是告诉他们另外一种观念:法律是神圣的,人的财产不能被轻易剥夺。您列举的几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确实超出了他们日常的理解。
Y:正是这样。再说说第二个标准,就是文化视野要宽于学生。这就要求老师的阅读量一定要大,你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
粗粗统计了一下,这十来年我积累了四五百篇时文。天下文章多多,但精品就有限了,而适合学生阅读的精品更为有限。除了日常生活中处心积虑的积累,有时候我也根据某个主题有意识的去寻找。那个感觉,用大海捞针形容有点夸张,要说百里挑一,却是实事求是。我希望自己做一个使者,做一个桥梁,做一个媒人,将最好的读物推荐给我的学生。
前几年,冯小刚拍摄了电影《1942》,人们通过这部片子知道了“中原大饥荒”。其实,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历史学家雷颐先生的《白修德与40年代中原大饥荒》。因为灾难的关联性,我给学生找了这篇关于“中原大饥荒”的文章。
B:我刚刚读了这篇文章,确实是篇好文章。文章讲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通过种种封锁,把灾区的真实状况报告给《时代周刊》;他还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把信息传递给了蒋介石。蒋介石作为国家领袖,他似乎并不知晓灾区的真实情况,贪官污吏们封锁信息,甚至连赈灾的粮草都被他们给截留了。
Y:是的。白修德将消息传递给蒋介石,说中原灾区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蒋介石不相信。蒋介石知道真相后,很恼怒,也很震惊。这才开始重视实质上的救灾。从特定的角度看,白修德以他的良知解救了很多中原的老百姓。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道理:在灾难时期,民主和透明更重要。我们总觉得,战争年代,天灾人祸的特定时刻,实行高强度的管制可能更有秩序,更便于救灾。但这篇文章却告诉我们,赈灾需要动用很多方面的力量,信息的透明与民主的社会非常关键。官员的贪腐,信息的封锁,专制和不平等,会加剧自然灾害,这个“人祸”往往比“天灾”更可怕。
我的学生读了文章很感动,受了刺激,也很受启发。于是归纳出五个“读点”:
1、权利的不平等、信息的不透明、言论自由的缺乏、政治体制的不民主才是导致大饥荒的主因,其背后是权利关系和制度安排的问题。
2、在没有重大灾害的时期,人们对民主的作用和意义往往缺乏直接认识;或许只有面对灾害的严重后果,人们才能意识到民主的重要。
3、对重大灾难的深刻反思,往往是社会改革、进步的重要契机。只有这样,“多难”才能“兴邦”;一个民族今天失去的,才能以明天的进步作为补偿。
4、“良知”是白修德身上最闪耀的道德光辉。在重重阻力面前,他选择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尊重事实,直面权贵,恪守良知。
B:我理解您的“读点”,大概就是理解的视角吧?一个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感受和理解,真的很了不起。
Y:时文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写作上的启发。阅读长文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展开能力。现在学生写议论文有个通病,就是缺乏逻辑展开的过程。议论文,贵在有思路清晰、逻辑严明的“议论”,这个是核心。没这个“议论”,还怎么叫“议论文”呢?
B:我看到有一种作文模式,叫做“总结陈词式”,就是在罗列了一堆事例和名人名言之后,来一段总结性“陈词”:由此可见、总而言之,可以看出,综上所述,等等——由事实直接跨越到结论。余老师,您说的逻辑展开过程,就是要讲清楚事例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联吧?
Y:对啊,事例与结论之间,没有逻辑展开和因果分析的桥梁,就武断下结论,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专断”。这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怎么来的?其实也是我们培养的。
比如,老师讲完课文后,总要升华一下,深化一下,拔高一下。比如春游,写点美丽的山水,就上升到“爱祖国”的高度。其实,这个之间没有逻辑。爱祖国,不在于它的山很美,水很美。它美不美我都爱她,它有雾霾,有污水,我还是爱她,因为她是我的祖国。其实,学生只是热爱大自然,这是一个很朴素很亲切的感情,山清水秀,谁会不爱?如果非要上升到“祖国”这个高度,是不是看到雾霾了,就不爱祖国了呢?
B: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出的结论确实不靠谱。如果孩子在英国留学,他沉浸在英格兰的湖光山色中,是不是该说他有国际主义精神呢?
Y:其实,中国人的议论文也有这个通病。比如《论语》,孔夫子的言论,多是一些为人处世的结论,告诉人们怎么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夫子就是不说。这与苏格拉底式的“反诘”就不一样。苏格拉底一直尝试着用追问的办法,穷追不舍,让被问的人理穷辞屈,陷入窘境,从而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无知,也促使他把问题往深里想。但孔夫子不这样,他只讲结论,不讲理由和依据。大概圣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B:古代的议论文,好像更强调自己的结论,而不在乎解释这个结论。
Y:圣人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后人,老师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学生将自己的结论再强加给别人。这很容易导致“文化专断”的恶习。注意,不是“文化专制”,是“文化专断”。
每个人都可能陷入“文化专断”。比如父母教育孩子,只告诉他做什么,而不告诉他为什么,甚至不允许孩子问“为什么”,这就是“文化专断”。好的议论文写作,往深里说,就是培养学生讲道理的意识,让他们学会讲道理的本领,学会理性、辩证、具体、耐心的讲道理,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这是培养民主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
“万字长文”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一般来说,长文多依靠逻辑与思辨来展开,总体上倾向于理性化和思辨性。阅读“万字时文”,可教会学生逻辑展开的方法,知道如何由一件事,分析其中包含的逻辑,最后演绎出某个道理。前面提到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它的逻辑展开过程就很值得学生揣摩。
B:余老师,我看了您学生写的“万字时文”综述,很震惊。真的没想到,现在的高中生竟然能写出这种水平的综述文字。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Y:“时文综述”确实是我的一个创举,我很得意。一个学期读了近20篇文章,读完就算了吗?这样岂不是很浪费?我终于想到了让学生在寒暑假写一篇“时文综述”,要求5000字以上。学生很害怕,就像当初要他们读“万字时文”一样。可假期结束之后,我看到学生的作业,却是那样精彩,那样出乎意料。有人按题材进行归类和归纳,有人按主题进行整合与分析,有人按自己的阅读感受来串联……
B:我看到美国小学生作业,也有写长篇论文的。可见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Y: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以明确的任务和足够自由的空间,他们就能玩出各种花样来。
“时文综述”在思想、文化和写作上的整合效应非常明显。要将20来篇文章的主题、题材、表达等因素进行归类、归纳、比较、串联、概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并不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原先比较模糊、暧昧、摇摆和散乱的想法得到梳理,得到归并,得到确认,而思维尤其是逻辑思维得到训练,表达上也训练了他们的宏观把握与掌控能力。
【四】
经典细读,让经典滋润人生
B:余老师,您的经典阅读备受关注。最近您和黄玉峰老师关于《水浒传》的争论,是上海滩上语文教育的一道风景。但据我们的调查,中学生的经典阅读,情况是很糟糕的。
Y:经典阅读,一看敢不敢或者愿不愿花时间在经典阅读上,二看有没有能力指导学生读几本经典。前者是个认识问题和胆识问题,后者则是个能力问题。
我在高一、高二阶段期间,会用一个学期指导学生读一本书。比如《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两万多字的剧本,剧情比较复杂,但环环相扣,很容易读,而且罗念生先生的翻译很有功力。静下心来读,这个故事能读出许多意味深长的东西来。关于命运,关于罪恶,关于忏悔,关于责任,关于惩罚,等等,许多都是人类思想上的“原命题”,具有很高的涵盖性和辐射性。
B:余老师,您是怎样引导学生读《俄狄浦斯王》的呢?
Y:我的经验,就是“读写结合”。不是一般的“读”,我强调“细读”。
《国家课标》负责人、北大中文系的温儒敏教授建议说,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经典的考察,考察的方式可以循序渐进,先检测检测学生的细读情况。
怎么考呢?不妨考考作品中的一些关键性细节,一问便知。这比问故事梗概更有效。比如你问《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也能编造;但如果你问,鲁滨逊动手做了很多东西,但有一样他做不出来,这是啥东西?答案是木桶。鲁滨逊发现箍桶是个技术活儿,它有弧度,接榫要好,严丝合缝才不漏水。这个细节,你不读是不知道的;一旦读了,也就很容易记住。
B:我还记得鲁滨逊特别喜欢吃孤岛上的鳖蛋,这好像是鲁滨逊在荒岛上最喜欢的食物。
Y:看来您仔细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要让学生熟悉一部作品,需要细读的功夫。我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办法细读,当然有时间的话也可去看话剧演出。《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悲剧,甚至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悲剧,讲的是一个“杀父娶母”的故事。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一步一步陷入了命运的诅咒,犯下了“杀父娶母”的大逆不道之罪。
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我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讲述或“改写”这个故事。比如从剧场观众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点像“推理剧”,观众一开始是被蒙在鼓里的,他是一点一点明白,到最后才真相大白的。
再如,以导演的视角叙述这个故事,以俄狄浦斯自己的视角叙述这个故事,以母后的视角叙述这个故事……,站在某个人的视角叙述这个故事,故事就会呈现不同的风貌。
B:余老师,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现代叙事学的一些理论了。
Y:当然,技术还是需要一些理论支撑的,教师要善于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现实资源。除了视角上的转换,我还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主题”来叙述这个故事。比如,如果将《俄狄浦斯王》看做是一部关于“命运”的戏剧,该如何叙述这个故事?显然,你就要突出关于“命运”的很多要素,无关的则可以略去或者回避。免得它们喧宾夺主。
再如“责任”。俄狄浦斯是否该承担他的罪责?俄狄浦斯在无意中犯了罪,他完全可以不承担这个责任。但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却主动的、勇敢地承担了这个罪责,惩罚了自己。这中间的逻辑是需要学生思考的。
中国古代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典故,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文化的主流,还是非常强调主观动机的。评价人,总要去问他的动机,他的出发点是否高尚,如果动机高尚,那么即使错了,也能得到谅解。批判一个人,也喜欢猜测人家的动机,这就是所谓的“诛心之论”。
《俄狄浦斯王》的逻辑就不是这样,无论你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你伤天害理,你祸害了百姓,那么,你就该承担责任。我想,这就是一种思辨。我们的文化有时候过分强调主观动机,这是有问题的。很多野心家,就学会了欺世盗名的种种手段。虽然争权夺利,无恶不作,却举着道德大旗,宣称要拯救世道人心。这样的伪善,对于社会和文化的毒害是很深的。思辨的价值正在于揭示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B:余老师,您的意图,是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文本,理解主题吧?我感觉,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辨作品。
Y:通过这样一个细读、理解和改写的过程,学生基本上读懂《俄狄浦斯王》这个戏了,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据我所知,美国高中也用这样的方式来读经典,比如莎士比亚,有的学校甚至上演由学生再度创造的莎剧剧目。
这样读经典,自然要占用一些学生的时间。某种程度讲,这也是需要胆量和自信的。我确信,这样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人成长,也有助于学生的考试,包括高考。
《俄狄浦斯王》涉及到命运,真相,责任,承担,挑战,不屈服,忏悔,等等。这些关键词,算是人类文学的母题了。换个角度看,这些何尝不是高考写作的母题?其实,理解这些人类精神的母题,肯定有助于学生的高考写作。
B:余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案例?
Y:我们看看2013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小吴,您推测一下,一般的理解会是怎样的?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B:人们之所以错过“更重要的事”,大概是因为目光短浅,或者利益羁绊,或者情感牵扯,这些东西让人变得愚蠢和狭隘,导致我们常常错过更重要的事情。
Y:你的概括很好。这样的理解,多在自我检讨,自我批判,要人们冲破利益、情感和认知的限制。但我的一个学生在读了《俄狄浦斯王》之后,发现俄狄浦斯有着自觉的忧患意识,也不乏勇气与智慧,但他每次做出自认为“最重要”的决定之后,都把自己更进一步的送进了命运的囚笼。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的学生苦思冥想,她终于想清楚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每个人都必然的受到情感、利益和认识的限制,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没有人敢担保自己此时此刻做的事情一定是“最重要的”。
人活在世上,我们只能做目前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事情,等到明天来临,或许你会发现,昨天做的事情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但那已经时过境迁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
俄狄浦斯觉得他当时走的每一步都是“最重要的”,结果他还是遭了殃。为什么?因为他是“人”,不是万能的“神”,他只能看到他的今天,不可能看得很远,即使很远也还是有限度的。
俄狄浦斯的悲剧就包含了这样一个道理。他做的都是当时认为最重要的、最合理的、最符合道义的,但回头看,却未必是最合理的选择。
看到学生的作文我很兴奋,当时就在学生的作文上写了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共鸣:
人性应该警惕,但不要诅咒。
B:一个高中生能发出这样的议论,他的境界已经很高了,已经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可以相信,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太容易被蒙蔽了。
Y:是的。高考阅卷组的专家告诉我,如果考场上有这样的作文,他会考虑给满分的。确实,思想让人卓越,理念让人超拔。
B: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案例。真是应了一句话: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读了一本书,却思考了一连串的问题。
Y:经典确实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理解人生,理解生命。
人的一生,生活经验十分有限,但通过阅读,通过一种虚拟的方式,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些生活中“够不着”的东西。比如“命运”这样的问题,很玄妙,很复杂,你去空想,是很难想清楚的。但通过一部经典来思考,就相对容易多了。再如人的“堕落和拯救”的问题,托尔斯泰的《复活》就讲得很清楚。
文学有一种虚拟的特质。世界是很复杂的,太多的问题纠结在一起,往往难以厘清。但作家写作时,有意将很多无关的因素给屏蔽掉,集中思考某一个或几个问题。比如《复活》,托尔斯泰写的就是一个“忏悔贵族”的故事,他在选材和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生活做了一些筛选和提炼,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是为阐释“堕落与拯救”这个主题来设置的。这样的特质,恰好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
你要思考“堕落与拯救”的问题吗?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到《复活》。同样,要思考关于“命运”的问题,最佳的选择可能就是《俄狄浦斯王》;你要思考“苦难和罪恶”的问题,还有哪部作品比《悲惨世界》更合适呢?苦难和罪恶到底有什么关系?苦难有时候催生罪恶,冉·阿让在苦难中变成了恶人。他偷了块面包结果坐了19年牢,好,那对不起,我就比你更坏,我要搞得你们都不得安宁。他抓住一个机会,就逃狱,决心做个彻底的恶人。在受到主教大人的感化后,他决心做个善人。那以后,苦难反而催生了他的善良,显示了他人格的光辉。
B:很有启发。高考作文写来写去,实际上离不开一系列经典命题,不是写人生,就是写社会,写文化。换句话说,通过让学生读经典,让“文学母题”和“高考母题”进行一次融合。
Y:我不否认我有我的功利考虑和追求。我不能无视学生和家长的现实需要,高考就是他们的现实需要。不过我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多读经典,让经典滋润他们的人生。
B:余老师,最近您和黄玉峰老师关于《水浒传》的阅读,有一些争论。能否就《水浒传》谈谈您的经典阅读理念?
Y:我和黄玉峰老师关于《水浒传》的争论,涉及到很多教育的因素。黄老师希望我们的教育立意要高,再高些,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但就具体作品来说,我认为还是要就事论事,就作品谈作品,将人物放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处境中来思考。
比如林冲究竟算不算英雄呢?我的答案,林冲是个英雄。林冲有血性,更有理性;林冲冷血,但不嗜血。更重要的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况,他都有自己的底线,尊重别人的性命,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妻子。这是一个有着正常的生命感觉和生活态度的人。
在一百零八个人中,林冲是唯一一个叫我为之动容的人。黄老师说,林冲仅仅为自己复仇,并没有做什么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不算英雄。我觉得,英雄一定要家国天下吗?一个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淫,立身高洁,隐忍自处,不能算英雄吗?我肯定林冲,并不是迁就作品,迁就施耐庵,而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林冲是水浒人物中唯一一个值得我尊重的人。
B:黄老师担心《水浒传》的复仇哲学和血腥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消极影响,我觉得这个担忧还是很有道理的。
Y:这个我很认同。但在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禁书”或者刻意回避,能做到么?不让学生接触《水浒传》可能吗?开放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你开放了,就不能禁;但你既然开放了,不同的东西就会进入学生的视野。
比如学生也会读《悲惨世界》。如果你用《水浒传》的复仇原则去看冉•阿让,那冉阿让就是个弱智,就是个神经病了。沙威追捕他一生,多次将他置于九死一生的绝境,但当沙威落在冉•阿让手里,冉•阿让却将他给释放了。为什么呢?冉•阿让的理由是,沙威是警察,我是逃犯,警察抓逃犯,这是天经地义。
你再去看看宋江杀黄文炳,就不是这样的逻辑。黄文炳也是个公务员,他发现宋江有谋反的迹象,非常尽职地调查和侦讯,但最后黄文炳失败了,宋江杀了他。不仅杀了他,还用他的心肝做了“醒酒汤”,还杀了他家老老小小,只剩下他的哥哥黄文烨,据说这个黄文烨是个大善人。将宋江的复仇与冉阿让的宽恕对比一下,谁的境界高?谁的人格更有感召力?我相信学生自己会思考,会选择的。这不也是一种思辨?
B:余老师的意思,经典阅读也要多元化吧?
Y:是的。世界是复杂的。在中学阶段,我们还是要给学生一个开阔的、多元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养成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选择能力。
我们要引导学生,但具体的选择,还是交给学生自己吧。
余老师给中学生推荐的书目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余老师点评:人类冒险的天性,人类生存的意志和力量,绝境中的生命的独白、沉思和玄想……初中读好玩,高中再读有味。
《红与黑》(斯丹达尔)
余老师点评: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于连一样的野心,却也包藏着无法挑战的尊严。“野心”与“尊严”的较量,这就是于连的人生。于连用最集约、最耀眼的方式展示了青春的苏醒与沉沦。
《鲁迅杂文选》(鲁迅)
余老师点评:号称深刻的人很多,犀利的人也不少,但若要真正的深刻而犀利,还得学习鲁迅。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余老师点评:以新的眼光回望历史。习惯了教科书的人,一定会惊讶的问:皇帝竟然如此的无力?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熊培云)
余老师点评:每个人都有个回不去的故乡。读此书,让精神回一次故乡,那个地方曾经是你父辈、祖父辈……生存过的地方,去看看那里的泪水与欢笑。
☞ “语文论辩”专栏相关阅读
1、《美感和君子人格 重估语文教育价值》
2、《高考作文已失去底线,北京语文高考阅卷副组长谈应试作文》
3、《以一个人的教材继续对抗语文——作家叶开访谈录》
4、《文学不能替代语文语文本质是学习使用语言的能力》
5、《语文课该怎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以上文章回复“语文”收看)
6、《语文课,和学生一起读<论语>》
7、《语文老师首先应是一个读书人 语文教育如何回到起点》
8、《北大中文系教授为何建议孩子读“闲书”》
9、《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10、《水浒传》该不该进语文课堂?两位上海语文特级教师打笔仗!
(以上文章回复“语文2”收看)
11、《陈平原: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以上文章回复“语文3”收看)
看了一本好书想和大家分享,或是遇到孩子在阅读方面的任何问题,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外滩教育“外滩吧·少年书房”讨论区,你会发现阅读路上,你并不孤单!
欢迎到“外滩吧·少年书房”讨论区小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