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启蒙≠提前学好数理化,一位MIT博士妈妈的科学启蒙观

2017-02-10 外滩教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72z3mqy0&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科学是什么?为什么科学对孩子很重要?如何教孩子科学?外滩微课第51讲嘉宾——北大本科+MIT化学博士妈妈郑腾飞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是外滩君听过的最透彻的一次。本次微课破除了我们对科学教育“技术”上的迷思,正本清源,讲明白科学素养的核心在于好奇心、实证精神和有逻辑的思维方法。


主讲 | 郑腾飞   策划 | 厉校麟

编辑 | 闻琛



郑腾飞MIT化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拥有三个宝贝后,最终背离了学术道路,回国投身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和早期启蒙,现在在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负责科学学科建设和课程开发。

 

郑博士希望用自己超过十年的国际化一线科研经验,帮助更多中国孩子体验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本次微课实录根据郑老师一个小时演讲内容,整理成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科学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说明科学为什么重要以及真正的科学教育应该强调什么;


第三部分是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科学启蒙教育;


第四部分就STEAM、编程思维、设计思维等市场上热门的教育产品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郑腾飞把这次精心准备的微课,特别献给所有对世界和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的生命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出国之前,郑腾飞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家长一样,接受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常常会把科学当成数理化。

 

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就应该去学理科;如果理科学不明白,那就去学文科。我们对于科学的定义,可能就是很具体的一门门学科或者是很复杂的公式。到了高年级,慢慢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放弃,认为数理化太难太复杂。

 

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呢?

 

郑老师提出,科学不是数理化,科学的本质其实一套世界观,一套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同时,郑老师提醒我们,要意识到科学只是众多认识世界方式中的一种。在现有的认知体系内,科学虽然带给我们非常多的便利,但这并不代表科学与宗教对立,也不代表科学就是正确无误的。

 

郑老师在微课中提到,科学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价值,是因为科学并没有承认自己是正确的,而是在目前一种假设范围下,能够用事实验证的一种解释,能够不断被推翻的。所以在科学世界里,没有绝对的真理。

 

所以,家长在和孩子互动时,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1. 可证伪:可以假设一种条件,该条件不成立的话,那理论就是错误的,这样的理论和对象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科学探究。

 

有些事物是不可证伪的,比如关于上帝存不存在的讨论,因为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可以说是上帝的意志,那就没有情况可以说明上帝不存在。

 

2. 可重复:在一定的前提下,一个事实在此时此地是正确的,那换一种环境或者不同的实验者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这种科学特质可以让我们用科学去预测一些事情,并可以被广泛应用。

 

和采访中一样,郑老师再度重申科学思维的三个要素,这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 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分别是:事实依据逻辑关系审辩性思维

 

◆ 事实依据:这是科学的前提之一,就是说一切科学的结论,都要有事实作为支撑。不能用事实验证的陈述(statement)就不能成为科学领域内的结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用事件来支持假设,例如大数据和物理化学的实验。没有事实结论就不可信,因此论文发表后科学家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复试验,找事实。

 

基于这一点,家长要教导孩子不要被煽动性言论所蛊惑,而是自己做调查、找事实。

 

◆ 逻辑推理:这是事实与结论的桥梁,国内教育尤为欠缺。

 

郑腾飞以美国课程上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推理为例: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是,如果人的祖先是猴子,那么人的骨骼和猴子的骨骼应该有相似之处,现在发现人的骨骼和猴子的骨骼确实有一定相似之处,那么人就是由猴子进化出来的。


这其中是有逻辑错误的。

 

换一下概念能更明白些,“如果你的爸爸其实是你的伯伯,你和你的伯伯就会长得很像。现在你和伯伯真的长得很像,那么你就是伯伯生的吗?”郑腾飞反问道。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严密的逻辑推理在科学思维是中非常重要的,也是科学教育里很强调的一点,它能帮助我们避免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还小,会不会听不懂逻辑?其实逻辑思维的训练,经由父母适当引导是会产生效果的。

 

郑腾飞和孩子互动时,就经常会问孩子:A是导致B发生的原因吗?A是唯一的原因吗?B的发生还需要其他条件吗?A还会导致其他结果吗?通过此类方式,渐渐孩子会自己体会去验证,通过思考得到逻辑上的启蒙。

 

郑腾飞推荐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著作,虽然是经济学经典,但把逻辑讲得非常明白。先生以此作为全书的首章,也可见逻辑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至关重要。

 

◆ 审辩性思维:即critical thinking,这个单词经常被翻译成“批判性思维”,郑腾飞更倾向于翻译成“审辩性思维”。郑腾飞提到,实际上critical thinking是中立的,就是教我们独立思考,客观的冷静看待事物。

 

凡事都可以用以上三个步骤去思考。

 

To Think Critically, Think RED


RED是三个步骤的缩写:

 


  • Recognize Assumptions:冷静地分析结论背后有无隐藏假设,任何结论都有它能够适应的范围。


  • Evaluate Arguments评价论据能否支持论述。


  • Draw Conclusions:得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不论和原结论是否一致。



一般人的思考方式有两种,快思考和慢思考。

 

快思考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比如着火了我们赶快跑,但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有了慢思考的思维方式;慢思考就是要critical thinking,要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能做到审辩性思考更加困难,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一定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服从家长老师的意见,不能有不同的声音。现在在大部分课堂中,老师的权力地位还是较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更要保护孩子去进行审辩性思考。

 

在教育中,孩子是非常弱势的,并且天生就愿意顺从和相信,所以家长千万要慎用自己的权威说服孩子。

 

郑腾飞说到自己有时候在问孩子一些“是不是”的问题,发现他们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回答 “是”,于是她会故意说错,让孩子意识到大人也有不对的时候,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听话”或“乖”不一定就好。

 

审辩性思维在三个要素中最为重要,三者循环构成科学思维的体系。家长要牢记这三点,平时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有目的性的启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思维的方法比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科学为什么重要?

科学教育该强调什么?


科学为什么重要,郑腾飞提出以下三点:

 

  1.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朋友圈里的信息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谣言,你能分辨吗?

  2. 未来知识已被封装,唯有思维拥有价值。人不可能掌握每个领域的知识,以手机为例:我们不需要知道手机的原理,只要知道怎么用,所以具体的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学思维。

  3. 科学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现代生活建立在科学之上,孩子掌握科学方法对他们未来认识世界很有价值。

 

在科学教育应该强调的点上,郑腾飞指出,自己心目中比较理想的科学教育应该要呈现以下金字塔结构,应该更注重底下两层:方法论品格

 


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一定是在对某事物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激发起孩子们探究的热情。对生活充满热情,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勇于尝试不怕挫折。

 

在这个品格基础上,学会审辩性思维,这是方法论。因果关系?充分必要条件?这些逻辑关系搞清楚了之后,才是最顶端的占比最小最表层的科学知识。 

 

家长如何实现科学启蒙?


郑腾飞在微课中给出了四点建议,分别是科普阅读、做实验、学会提问、平和心态。

 

1、科普阅读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很热衷于绘本,那么科普绘本是科学启蒙的一个好途径。

 

一本好的科普绘本,要给到孩子两点:发展兴趣和补充未知。


郑腾飞又拿自家孩子举例,她家里老大喜欢火车,那像《地铁开工了》和《火车出发了》这种书,在喜欢基础上,就很容易接受知识,即便是很深的知识;补充未知,现在大城市的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没有机会看到地面下有什么,那像《地底下的动物》这类绘本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这样的书孩子可能爱看可能不爱看,都没有关系,只是起一个扩大认知范围的作用,帮孩子寻找其它更多可能的兴趣点。

 

在陪读绘本的时候,又有三个要点:

 

一是要着重让孩子发现他之前没观察到过的事实,比如地铁车厢上原来都有受电弓,小鸟的家也可能在地底下;


二是要尽可能和生活中的真实观察产生联系,下次坐地铁就提醒孩子去看,去公园就找找有没有地下的洞,这就是影响孩子用事实说话,在生活里体验到书里所说的;


三是千万不要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家长经常希望孩子把书上的内容都理解都记住,启蒙时期的科普书只是一个契机,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才是重点。

 

2、做实验

 

很多家长认为做实验很高大上,听到就头疼,在郑腾飞眼里,其实做实验并没有那么复杂。

 

她举例说,孩子有一次想知道厨房的瓶瓶罐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她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这些是糖、盐、油、醋,而是拿了一杯水,让孩子把调料放进去自己尝一尝,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不需要专业的设备。

 

关于做实验,郑腾飞依然强调科学三要素(事实依据、逻辑推理和审辩性思维),源于生活,孩子主导参与小实验。

 

郑老师以下图为例:家里老大喜欢拉小车,为了制止孩子多次拉小车把齿轮弄坏,郑腾飞让孩子做了个实验。

 


假设:拉的次数多就会跑得更远吗?

事实依据:秒表记录时间。

逻辑推理:轮子转的时间长那车跑得就远,是不是拉的次数导致了轮子转的时间长?

审辨性思维:假设如此,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结论:拉的次数和车跑的距离无关。

 

这是孩子自己得出来不一样的结论,所以孩子会非常开心,郑腾飞说家里的小车子后来就很少被孩子们弄坏了。

 

3、学会提问

 

这是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核心方法,郑腾飞把这一条当成是最重要的,学会了就可以回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了。

 

大人面对孩子们天真的问题,有时候会愣住,这问题该怎么回答,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此时,郑腾飞就给到一个万能的建议,用问题回答孩子的问题,先肯定孩子的问题,再反问,引导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在思维训练。

 

可以问事实:孩子观察的事是真的吗?

可以问原因: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问可能:这件事情,还会有其他可能性吗?

 

当然在这之前,家长们都要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与他已有的知识有什么关联,孩子到哪里可以寻求到帮助?等等。

 

郑腾飞又举了个例子。有次家里网购海鲜,箱子里带了一小袋干冰。孩子以为就是冰,于是她去冰箱里拿了块冰和干冰放一起,问“有什么不一样?”孩子很快发现“这个冒烟”。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孩子知道热的东西会冒烟,郑腾飞继续从批判性的角度问“那冒烟的都是热的么?”孩子摸摸烟,很兴奋摇头“这个烟怎么不热啊,太奇怪了!”“那那块冰热么?”他碰碰说很凉。

 

郑腾飞再问逻辑,“那桌上的菜是因为冒烟所以热么?”孩子想了一会儿,摇头了,说明他意识到这个因果关系好像有问题了,但可能还不太清楚。但郑腾飞说她也不会继续解释,因为孩子的的认知能力还没有达到能理解的时候,灌输反而会分散注意力破坏兴趣。

 

于是她又换了一个事实来问,“还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个长白毛了!”“白毛拿得起来不?”他把干冰上凝的霜捏下来就化了,“有点像雪一样哎!”“那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这块真的冰不长毛啊?”他这时候就又答不出来了,我也就不再追问,给他留个印象就好。

 

类似如此,生活中孩子有许多发问,那每一次发问和提问式互动,就锻炼了孩子的逻辑。郑腾飞说,我们并没有必要教科学术语,只需问事实、问原因、问可能性。

 

另外,家长一定把自己是权威的角色中释放出来,家长是和孩子一样的学习者,带着孩子去一起寻找答案。

 

4、心态

 

家长心态要放平和,教育永远是一个“三分教育七分等待”的过程。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成人很不一样,家长需慢慢地播种科学思维的种子,耐心等待它成长,静待花开。

 

STEAM、编程、设计思维

究竟是什么?


最后,郑腾飞就STEAM、编程思维、设计思维等市场上热门的教育产品谈了自己看法,告诉家长如何去选择。

 

STEAM: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是由美国提出的概念,现在在国内非常流行。它本质上强调学科融合,不要孤立单项,让孩子得到综合训练。


现在市面上的STEAM产品比较表面化,没有取到精髓。郑老师说,这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强调无边界知识的应用,这个理念的提出源于美国人科学数学基础知识太差,但在中国,孩子的数理化基础很好,不要被噱头蒙蔽了。

 

编程思维: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所以编程也热了,但并不是说,不会编程将来孩子就会没有工作。它的核心价值就是思维可视化,把孩子想问题的方法用一种缜密的编程语言呈现出来,这是可取之处。

 

设计思维:这是从从工业设计衍生出来的方法论,有一定价值,但和科学启蒙的关系不大,在郑腾飞提出的科学教育金字塔结构中处于最顶层,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这样的课程不是特别必要。

 

最后郑腾飞再次强调: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启发孩子的热情,其他方法和理念都在为这两点服务

 

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对未知世界保持好奇,不知道的东西想去学习,对喜爱的东西有非常大的热情,这份热情支持克服困难。具备这两点素质,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孩子具体学什么、上什么学校、考多少分不那么重要,有好奇心和热情的孩子一生将会是幸福的。


以上为外滩微课第51讲精华版实录

如需收看完整微课视频

请点击下图


 

 



下周预告


外滩微课第52讲

 

主题


中学生该如何写作?这位特级教师说应有“人”和“文”!

 

时间


2月13日 周一 20:00 - 21:00

 

 

嘉宾介绍


陈兴才


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语文老师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讲座专家

江苏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微课看点


为什么要写作?

孩子们最容易犯的写作毛病有哪些? 

真正的写作有什么特点?

如何让思辨阅读与写作高效融合? 

如何让孩子拥有思辨写作的素养? 

家长自己该如何提升语言表达素养?

 

 


外滩微课常见问答

 

1、收看过程中,出现卡、黑屏、没声音等情况,怎么办?

直播出现卡顿、黑屏、没声音等问题,可能与您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和手机系统性能有关。所以,确保所处网络环境流畅;退出重新进入直播间;点击直播室页面右下角的‘信号切换’,切换网络线路。

 

2、可以收看回放吗?哪里收看?

凡是在直播前,购买过本次微课或免费组班成功的用户,均可在直播结束后的一个工作日内,进入原微课直播室,即可完整观看课程回放。

 

3、会发布实录吗?

直播结束后的3-4个工作日内,会在“外滩教育”订阅号(ID:TBEducation),“外滩课堂”服务号(ID:waitanketang),发布视频+文字精华版。

 

如果需要收看完整版视频,可参照第2点。


特别提示

 

1、直播前可免费学习,直播后需付费学习

为了尊重外滩微课名师的知识价值,在直播前未购买或未成功组班免费学习的用户,直播结束后不再开放免费组班活动,需要支付学费收看完整微课录播。

 

2、关注“外滩课堂”服务号(ID:waitanketang)

所有外滩微课预告、实录、组班学习动态,都会在服务号即时通知,请务必关注服务号。

 

3、咨询微课事宜,请添加外滩君小助手(微信号:TBE005)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3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