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给不了你国际精英教育,但想给你另一样东西
看点 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小就有了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机会,但并不会因此自动获得恰切的看世界的眼光。在科幻作家、“童行计划”发起人郝景芳看来,国际精英教育并非唯一选择,她更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让女儿获得一种开阔的“地球观”。
文丨郝景芳 编辑丨闻琛
正在瑞士的旅途中写这篇文,前天去了瑞吉峰,这两天住在马特洪峰脚下。在雪山与草地之间,开始想一些有关儿童成长与教育的问题。
平时在北京,时常有人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移民,国内的雾霾环境这么差,你们不想逃离吗?为了小孩教育,不想移民吗?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在思考移民的事,也很理解他们的理由。为了更清洁的空气、水、绿地和更好的学校,这些都是合理的考虑。
只是这些并不是我们最重要考虑的事。八年前有机会得到欧洲的工作机会留下来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三年前有美国的工作机会,也可以全家移民,我们还是选择了放弃。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欧美的生活环境。
我和先生都很喜欢欧洲。小的时候,我曾经跟随父母在英国旅居一年,也曾到欧洲大陆;读研究生期间,我曾到巴黎交换,先生曾到慕尼黑交换;前前后后去欧洲旅行和开会也有五六次。欧洲的风景、建筑、饮食、文化都很喜欢。
这两年都带着女儿来欧洲玩,每次来都觉得自然环境真好。我和先生没什么积蓄,也没什么投资,但舍得为旅行花钱,每年的收入差不多都用来旅行。
但即便如此,我们却并不想真的来此永居。
为什么选择留在国内呢?我们考虑的是什么呢?
首先肯定是个人发展方面的私心,两相比较,国内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还是会比在国外宽广一点,变化的可能性也更大,我们不觉得父母应当为子女发展而自我牺牲。
其次是想要带来一些改变的愿望。国内的很多领域仍然原始粗粝,国内很多人生活环境仍然充满艰辛,如果有一些社会革新方面的志愿,就仍然需要在国内脚踏实地。
最后是我们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拥有的一些东西,那是一种认清自己、也理解世界的思维,一种扎根与远望并存的态度,一种超脱于偏安一隅的私人生活、关注整个地球与人类的眼界。我们并不觉得获得富足平稳的精致生活就是意义的全部,有某种东西比这种安逸更重要。
该如何形容这种东西呢?
我还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读到过的最打动我的一段文字是卡尔·萨根《暗淡蓝点》第一章,它影响了我后续的整个生涯选择:
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这是家园,这是我们。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每一个猎人与粮秣征收员,每一个英雄与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每一个国王与农夫,每一对年轻情侣,每一个母亲和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超级明星”,每一个“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在这里——一个悬浮于阳光中的尘埃小点上生活。
那段时间我经常想起这个意象:从黑暗的夜空中俯瞰地球,看到这颗水蓝色星球上面每个国家的昼夜晨昏、人群穿梭、生离死别、繁荣衰败。
在那种想象的俯瞰中,所有国家是同一座岛屿,人类也是同一艘小舟上的乘客,同生共死。
中学最后的时光里,我们充满对未来的想象。我期望未来找到某种方法,让海水运至沙漠,让沙漠变成绿洲。那时候的同桌说,他想研究可控核聚变,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很多年后,他成了我的先生。
后来的我们,一起走过地球上不少地方。我们常常遇到让整个心灵停滞的景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意大利撒丁岛的悬崖边上,俯瞰垂直峭壁下的深蓝色海水拍击岩石,那种深邃和壮观让我觉得震撼极了。那是地球和自然的力量。
我们喜欢去那些让人感受到自然之博大的地方,那让人想起人类存在之前地球的样子。我们喜欢讨论各国历史、风土人情、国际政治,有一种四海为家的内心感受。
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思维特征,与阶层和国籍无关。
我遇到过一些极有个性的人,终其一生实践某种超越其经济身份和国界的积极项目。我也遇到过一些生活条件远比我们优越的人,却并没有这种对于全世界的观照,而是仅仅关注于私人圈子和个人生活的细微改善。
是的,我更希望孩子获得的,是地球观。
我并不希望她成为旅居全球却只关心自己的人,而更希望她能成为立足本土却心怀地球的人。
我们不那么看重国内国外文凭,藤校非藤校学历,而更看重她是否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地球观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
只有以地球的视角,才能理解为什么所有国家都隶属于同一个生态系统,并不存在从一地之雾霾躲到另一地之清爽,所有的只是地球之雾霾与地球之清爽。只有以地球的视角,才懂得为什么地球上不同语言文化的人,都要学习共同的知识体系,那些考试分数绝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只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人生起点。
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我希望的不是女儿获得更好的英语能力,而是理解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不同语言,讲着同样的事情。我希望的不是选一个最美的花园给她,而是和她一起寻找让家园成为花园的办法。我希望的不是让她得到周游世界的简历,而是认识各个国家,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未来。
说回到教育,由于我们不会选择外国国籍,因此肯定无法给女儿国际化的精英教育。但我还是很希望尽自己的努力,给她一些我喜欢的教育环境。
前一段时间和友人吃饭。他是清华-耶鲁环境专业毕业,给我们讲起耶鲁环境学院入学的时候,老师带着他们进入森林两个星期,观察树木生长和生态循环。他又说起他自己学习和实践的理念体系:朴门永续(Permaculture)自然观。当时我的眼前一亮,是的,这是我希望女儿学习和感受的知识体系。我很努力地说服他来给孩子设计一门动手课,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地球生态系统。我希望让孩子得到物种相互依存的概念,也理解自然的伟大和自然的脆弱。后来经我不懈努力,他跟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小勇士拯救地球生态”的探索课,包括生态环境搭建设计,也包括去自然环境的植物观察。
今年先从自然开始,未来几年我还希望能设计天文、历史、政治领域探索课。我想送给女儿这些多样性的教育机会,等她有能力参与的时候,有机会真正从宏观视角、人类视角看待问题。只有用这样的视角串联,学校中学习的才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是连成人类智慧的知识网络。
雪山上我给她看了冰川,讲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她已经知道蒸发是将海水运到雪山上的方式,也知道雪水的融化汇成了大江大河。
人世间的生生不息,也就像这水的永续流动一样,热闹冰冷都是过眼云烟,循环往复的才是人类历史。生命逝去之后,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不会带走,只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期望自己,和女儿,都能在这地球上留下美的足迹。
童行计划WePlan
探索性儿童教育计划,包含公益教育“童行书院”和创造力教育“童行星球”两个子品牌,致力于打造最好的儿童人文和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独立品格和良好思维,塑造面向未来的创造性人格。
美国奥数队总教练
罗博深暑期数学训练营
即将开营——
这个夏天,有20天
跟着罗教授
一天挑战一道题!
先解题,再听课
学员每日自主解题
罗教授逐题视频讲解
助教在线互动答疑
限额500人,先到先得
这个暑假,罗教授和你一起玩数学!
点击下图
立即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