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录儿子10年在美学习点滴,这位妈妈发现了美国基础教育的根本优势

2017-07-18 孙鲁妮 外滩教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17de5gsl&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移居美国芝加哥的Diana是一名孩子的妈妈,在儿子的教育过程中,她写下了《美国教育微观察》系列丛书。外滩微课76讲,外滩君邀请Diana做客直播室,以一个家长以及人力资源专家的角度,为我们窥探美国基础教育。美国基础教育真如所说的那么轻松吗?一起来听Diana分享美国“项目式学习”的细节。


文丨孙鲁妮    剪辑丨洪宇哲

策划丨厉校麟    编辑丨李臻


提起美国基础教育,人们通常的印象就是:压力小,作业少,知识点的灌输不如国内来的扎实。

 

随着上海学生PISA考试蝉联世界第一,这样的观点似乎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拥戴,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效仿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一课一练》数学分册进入英国课堂就是很好的体现。

 

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大热,当所有信息都可以“××一下,你就知道”的时候,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教育的人开始反思,作为应试教育支点的知识点真的是最重要的吗?我们还需要学生们背诵那些通过一个点击就可以得到的古诗词和公式吗?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项目式学习”(PBL)的提出被认为是面向未来需求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其实已经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中普及多年。

 

对此,著有《美国教育微观察》系列丛书的Diana做客外滩微课,以一个家长以及人力资源专家的角度,为我们窥探美国基础教育,特别是“项目式学习”的细节。


 

Diana,曾任知名外企人力资源总监。2008年秋天移居美国芝加哥,随后开始以儿子Alex的校内外生活为窗口,观察和记录美国基础教育的细节。先后在网易和新浪开设名为“密西根湖畔的书桌”的博客和“密西根湖畔的Diana”的微博,分享有关美国教育的点滴,讨论中外教育的不同特点。

 

在Diana看来,应试教育下,考试多是考知识点,因而上课会密集主攻知识点的讲解,强调唯一的正确答案,缺乏对孩子思辨能力的鼓励和培养;作业也是紧紧围绕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实行题海战术,力求知识记忆。

 

诚然,一些重复性的作业是需要的,尤其是在知晓原理而要加快速度,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的时候,但这样的教育模式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相较于国内教育以知识点的灌输为教学支点,美国学校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比如,对一个数学问题,他们宁愿很“笨”地一步步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其原理,在没有公式的情况下能推导出公式来,而不会先教孩子记住一个公式或一个快捷方式。

 

此外,他们还会隔三差五地布置一些颇具挑战性的作业,这些作业通常需要好几周来完成。老师给出一个框架要求,学生需要自己选题、查找资料、阅读、分析、归纳、做判断、下结论,还要设计项目呈现方式,往往还需要做个presentation。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项目式学习”

 

为了学一个知识点,需要花费几周的时间,效率会不会有点太低?面对这个问题,Diana说,那要看我们所追求的效率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

 

被动学习→主动学习

 

Diana表示,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是单向的,老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负责记忆和背诵,最终是有一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如果从学习的主体来看,学生大部分是处在一个被动的过程。

 

比如,在Alex上五年级的时候,课程中涉及到关于美国内战的学习,这其中有很多历史事例和深层面的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课堂就会非常无聊和枯燥。

 

而在项目式学习的课堂里就会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景象,老师会把班级学生分成南北两个阵营,还原历史,打一“仗”,看最终哪个阵营可以获得胜利。和历史记录不一样,在H老师的班级里连续几年都是南方阵营取得了胜利。

 

那做项目之前,总要让老师先讲讲课本上的内容吧?

 

答案是否定的。在项目式学习的课堂里,老师只负责分配任务,找资料、读书、决定具体做什么内容的项目都是学生的事儿。

 

当Diana对着Alex感概自己当年记忆式学习历史的经历时。Alex说,“不,你不能教一个人学历史,历史要自己体验。”

 

让我们来看看Alex是怎么自己体验历史的。

 

某天因下大雪,学区停课。Alex就利用这宝贵的停课时间,不断地看关于美国内战的书,资料和教学片,并开始做一个关于汉普顿锚地海战中的装甲舰的PPT。是老师要求做的吗?并不是,他说是自己有兴趣做,而且也可以给他们队加分。

 

一整个下午,Alex兴致盎然地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不厌其烦地反复阅读、比较、查验不同渠道读到的史料,精心设计幻灯片的效果,还用他玩得很拿手的Garageband编配乐,整个过程就像玩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看到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用生动的方法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用挑战的方式开启孩子的思考之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团队的责任感凝聚热情。

 

想象一下他们的课堂和成果:当孩子们通过这样的途径去获得比一本课本丰富得多的知识,包括事实,观点和感想,他们还需要死记硬背年代和大事吗?

 

在比较、裁减、取用大量阅读基础上为他们认可的资料过程中,他们慢慢储备了思想的能量和原材料,讨论问题的时候就能亮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而非人云亦云。

 

而这样的储备,终会在未来厚积薄发。


知识点→知识面


除了单向性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知识点,但是缺乏对于知识面的关注。

 

注重知识点体现在强调定义,通常老师认为把概念、公式、理论讲解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做到记住这些概念和公式,重复刷题就够了。这也就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教学手段,它所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就是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非常牢固。

 

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会淡化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而这方面正好是项目式学习所突出的。

 

当Diana的儿子Alex进入六年级开始学习古代文明课程时,“古代中国”单元就被设计为项目,与老师的课堂授课同步进行,但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比课堂讲授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


“古代中国”项目


下面是Diana提供的“古代中国项目”指引翻译: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有好奇心去探索更多内容的主题;

2)就这个主题进行调研,利用课本,电脑,书籍,摘录调研结果并记下你的资料来源。

3)想象你在负责一个博物馆的布展,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去呈现你的作品。

4)别忘了阅读和理解这个项目的测评标准。

 

可能选择的项目主题有:

商,周,秦,汉朝之中的一个

吴王,秦始皇,刘邦

战国时代

长城

丝绸之路或丝绸贸易

祖先崇拜,孝道

早期文字:甲骨文,纸的发明,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

中国发明

中药

中国艺术

洪水治理,农田灌溉,大运河

日常生活

天命

阶级分层

宗教信仰:学说:儒,佛,道

村庄和城市:建筑和建筑艺术

 

可能的项目方式:

雕塑,立体透视模型,海报,移动式,绘画,表格,图表,3D折纸等第一步:我应该做什么?

 

涉及的知识点是不是很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节课四十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老师就没办法很好地对内容进行展开。几乎不可能涉猎到其中的所有内容。

 

在Alex的这堂课中,老师要求学生们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做调研准备,并在此期间完成以上的文字记录。Alex最终选择了秦始皇陵作为自己的项目主题。

 

为此他陆续看了6小时历史记录片,关于秦始皇的,关于陵墓的,关于兵马俑的;同期读了三本介绍古代中国的书,外加一些网络上找到的文献和资料。在精心的构思与准备之后,又利用了不用上学的两天时间外加星期六的几小时制作最终的展板。

 

为此,Alex在项目回顾中提到:“虽然我是中国人,但之前对这个话题了解不多,随着项目的开展,我懂得了更多的细节,对中国文化也更有兴趣了。”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知识点被串联起来,成为课程的主线,而多条线索的交织,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也就不再是知识点的堆砌,而是筑建起了一个自己的知识堡垒。

 

背得熟→用的了

 

此外,相较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注重记忆来说,项目式学习会更加注重思路的布建。因为怎么把这么多资料整合在一起,那些信息是需要删减的,怎么表达,如何呈现。而这些内容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被老师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

 

Diana说,这样看来,总体来说项目式学习好像花了更长的时间,但是这种对于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比传统教学方式还是具有更强的优势。

 

在Alex二年级的科学课上,老师就设计了一个“自制乐器”的项目,让学生们用三个星期的时间,自制一件可以变换声调和音量的乐器,以加深学生们对“声音”这个单元的认识。


自制乐器设计图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出一个像样的乐器?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记住声音的概念、特性、传播频率和速度,再做几道题不就行了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Alex最终做出了什么?

 

在经历过一系列的研究、试验、再研究、再试验之后,Alex选择用橡皮筋、纸盒和铅笔做出一件弦乐器。虽然看起来简单又质朴,但却能发出我们所熟悉的七个音符!


 

Alex的自制乐器


在这个过程中,Alex并没有背很多的规律和公式,但却从实践中得出:两支铅笔尖的距离越短,波长越短,频率就会越高,从而音调也越高的规律。此外,完成一件乐器的成就感也不是做对一道题可以比拟的。

 

至于这种学习方式会不会效率有点低,Diana说,还是应该看短期和中长期的对比。如果说效率是成绩除以时间的话,那么可能项目式学习的效率会比较低,小学的可能要三天完成一个作业,而在大学里面可能一整年才做一个项目,就显得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然后效率比较低,和传统的教学相比效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要你背得足够熟,第二天考试就可以得满分,这不是项目式学习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从学生本身的综合收获角度来说,这样学习方式的效率并不低。

 

因为学生在这样的铺垫之下,收获到的不仅仅是那些通过背诵得到的知识积累,不是立竿见影的分数提升。而是一些更加难以量化的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当今所更被看重的。

 

就比如说在做每个项目过程中都需要涉及的自我管理能力。当老师给出一个题目之后,学生本身就需要做一个打算,包括时间如何分配,因为你不单只会在做一个学科的项目,还有许多其他学科的作业要处理。同时,美国学生还有许多的课外活动要做,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排列优先次序,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此外,为了完成一个项目,你不可能看完所有的相关资料,肯定要做一些取舍,这就需要学生具备筛选信息、资料收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的专注力、学会分析问题、团队合作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

 

所以,我们认为项目式学习花的时间长,但是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对综合能力潜移默化的积累。而这些可能是学生们在踏入社会之后最被看重的能力。

 

Diana说,因为她原来就是做HR的,“我们挑选人才的时候其实不是看这个人是学什么专业的,或者TA毕业时候的成绩怎样,我们基本上就是看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能力”。其实每一个五百强的公司,看重的都是一些全球通用的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分析思辨,解决问题,沟通说服,团队合作,领导力,时间管理,坚持不懈,这些被看作帮助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恰好是项目式学习所追求的——学习怎么学习的学习。

 

“其实在我写博客或者写书的过程中,并不想把目光或者是全部的着力点放在我儿子身上,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轨迹是有起有落的。但从他的身上,从小开始着手项目式学习到现在,确实有发挥作用”,Diana这样谈到。

 

在她眼里,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打造流水线上零件。每个人的个性、爱好、所擅长的事情都不一样,如果所有人都按照一个套路去教,那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医生、律师、科学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也需要除了医生、律师、科学家以外的职业。

 

在美国学校的这些项目式学习的课堂里,我们看到了一些依稀可循的教育轨迹,这些从小就开始锻炼的综合能力,这些看起来效率不那么高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将来能够独立面向社会做好了准备。



复旦中文系博士+专栏作者+拆书高手

猫老师”的小说精读暑期班即将上线

本课程以《青少年小说阅读课》为基础

实拆7本不同类型的书

让孩子通过观看老师示范

掌握阅读方法!


点击下图

了解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