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90%的阅读方法都无效?那有效的是什么!
看点 阅读真的有这么难么?为什么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出现偏差?是孩子的理解问题还是平时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袁坚,又名猫老师,在推出《青少年小说阅读课》及暑假的拆书实操课后,有感学生在阅读方面容易忽视的问题,结合多年阅读、学术经验,提出自己的一套"拆解式阅读法"。
文 | 猫博士 编辑丨韩智鑫
暑假里开设在线直播的阅读课,有一次讲《哈姆雷特》,课后请孩子们任选其中一幕,根据我所教的方法,拆解出情节点(人物的主要行动)、梳理脉络。结果出乎意料:所有来交作业的孩子,都漏掉了不止1个重要情节点;而这种疏漏将会导致他们对这一幕的理解出现明显的偏差。
鉴于我的课后练习都不是强制性的,这些交作业的孩子绝不是在敷衍了事。事实上当我要求他们补充的时候,有几个孩子甚至回炉了不止一次……但仍然还有遗漏。这的确让我非常惊讶。
这个练习难度高吗?我觉得并不。它不需要高深的阅读技巧,只要仔细阅读文句、做好摘要就可以了,是最基础的一步。那为什么会还出现这么高比例的遗漏呢?
有几个学生告诉我:不习惯阅读“剧本”这种文体,之前没有接触过,再加上文字风格也是陌生的(既有莎士比亚的行文方式、也有翻译方式的缘故),总之,有点“读不进去”。还有学生说,要不是有拆解作业,一边读书一边在动笔,估计会“看睡着”。——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是后半段遗漏内容点比较多。后来还有一个家长,也跟我反映同样的问题,问我:如果孩子不习惯读剧本,可不可以先读据此改编的故事?
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从我的角度,肯定会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多做尝试,去接触陌生的类型,而不是停留在“舒适区”,只阅读自己熟悉的文本。
事实上在面向成年人推介作品的时候,我也经常会说明,比如:“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跟我们平时熟悉的不太一样,从前没有接触过的话,估计会觉得有点‘蒙’,但我希望你能够尝试一下,读完它——读到结尾,很多时候这本书就会忽然变得清晰起来。”对孩子们也是如此,课后所留的练习其实就是一种鼓励。
阅读范围(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的拓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发现,平时在学校里上语文课的时候,孩子们其实都很少“仔细地”阅读课文。英文里称作“close reading”,很形象,就是我经常说的“紧贴着文本”去阅读。但学校语文课上的阅读,比较多做的事情是:
概括段落大意,这段话主要说了什么?
总结中心思想,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
抠字、句,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字(或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或言外之意)?
以
以上,1)是粗略的概述,哪怕并没有很仔细地阅读过文章,只有个大体上的概念,套用语文课上那种程式化的表达,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其实很多时候我看一眼学生发过来的作业,就知道他其实是快速浏览之后,凭印象做的。浮光掠影多,细节上经常有遗漏。更麻烦是,一旦习惯了这种方式,要转变、要放慢速度看清楚具体细节,并不容易。
就好像我曾经听一个小有名气的钢琴老师说孩子练琴,刚开始要慢一点、把所有细节都注意到位,虽然那时候所弹的曲子很简单,但如果习惯没有养成,练习速度太快、又毛糙,将来弹到复杂的、困难的曲目时就很困难。其实阅读也有点类似吧,想想前面说到的“遇见陌生种类,比如剧本,有点读不下去”的现象,是不是就跟遇到复杂的曲目差不多呢?
再说到2),“中心思想”是个神奇的存在。比如《哈姆雷特》,如果你去翻《外国文学史》之类的书,很多书里都会写,这部剧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阶级之间的斗争”。这就是过度引申,但我们的语文课上经常出现这样“升华”。有一次,我在巴金故居做活动,问孩子们:如果允许你们从故居带走一件东西,你会带什么、为什么?几乎所有孩子、包括低年级孩子,不管选择的是哪件东西,都说之所以要带走它,是因为“它代表了巴金爷爷的精神”。
还有更厉害的,说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作家的精神”。——想想,当时如果我问:中国作家的精神是什么呀?跟你选的这件东西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呢?估计孩子们都得抓瞎。
借此,我想说的是:概括中心思想,根本就不是好的阅读方法。它会引诱孩子们在现成的“标准答案”中,寻找可以套入所阅读内容的语句,比如“巴金爷爷的精神”。这种套用一方面就是在鼓励偷懒与投机,另一方面,更麻烦的是,那些被说出来的,都不是孩子自己的话。既看不清所阅读的内容,也无从分辨、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多糟糕啊!
最后说3),抠字、词、句,跟我说的“仔细阅读”也根本是两回事。我说的是:要读清楚文章中的每一个重要细节,比如前面说到的重要情节,在此基础上,梳理好它们的层次、结构。这些都是很客观的工作,而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文章整体的、更深更好的理解。但语文课上抠字词,跟总结中心思想一样主观,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喊出原作者来都不一定能回答正确,甚至不一定能给出清晰的回答,也就是说,附会的成分会很大。
也就是说,以上几种语文课上常用的“阅读方法”,其实跟真正的阅读基本上没有关系——大概更多地对应付考试还是有用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了。事实上有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已经感觉到,语文课上所教的阅读方法基本无效。下一个问题是:除此之外,有哪些阅读方法是真正有效、有用的?
缺失1:紧贴文本,仔细阅读
解决方案:拆解式阅读法
回到开头我撞上的问题:紧贴文本,仔细阅读,不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点,是一切阅读的基础。但我后来意识到,这并非天生——也就是说,不能苛责我的学生天然就会、每一个都会,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说:“认真、仔细一点。”这就跟孩子做作业经常漏题一样,光盯着他说:“你仔细点儿啊!”是不管用的。得提供切实的方法,帮他改进原来的做题模式。
所以,根据孩子们(以及成年人学员)反馈出来的问题,我在自己的“拆解式阅读法”序列里添加了很多新的模式,包括多种工具和方法。原本所谓“拆解”,我想说的就是:
第一,要把所读的书、所读的文章,其中的内容点都拆分出来。
第二,在此基础上,分清楚这些内容点所处的不同层面,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这两条说起来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包含着不少步骤。尤其是第二条,要分清楚内容层次并不容易。比如对《哈姆雷特》,我在课上所做的示范之一就是:
把第一、第二幕的情节点拆解出来,按照它们被叙述的先后顺序排列在一条轴线上。
拎出所有时间点,与情节点对应起来,可以看到每一段故事在时间线上的位置。
分辨每一个内容点所属的故事线——是属于哈姆雷特复仇的主线故事,还是与奥菲利亚的爱情故事,还是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故事、雷欧提斯的故事(这两个复仇故事与哈姆雷特的主线形成对照),等等,用颜色标识。
沿着每一条故事线,单独走一遍,看看它们各自的变化、起伏。
再沿着作者的写作顺序走一遍,看看他是如何将不同故事线上的内容,交错着,编织在一起的——如何连接,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故事。
以上这些步骤,类似于“手把手”引导操作,我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孩子们去看到内容的层次和关联,事实上后面的步骤都映射在第一个步骤上——如果第一步漏掉了部分情节点,在后续的梳理中也有很大机会发现、并补充完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当孩子们逐步习惯于这种“拆解”式的阅读方式,上述步骤就可以逐步地整合,可能对于不太复杂的文本,一次性就能搞定了,而阅读的“准确率”、“完整性”也会不断获得提升,阅读的基础也就打扎实了。
熟练之后,“拆解式阅读法”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在阅读复杂文本的时候,尤其是那些看上去非常困难的读物。事实上我在念硕士、博士的时候就经常碰到,我的很多学生也多次说到过,那些书或文章往往被形容为:“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拼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说些啥。”
根据我的经验,这些文本之所以难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包含着复杂的逻辑。这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文本走,把一个个内容点先拆解出来,列在纸面上;然后,再去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标注出来。——事实上,哪怕仅仅只是“把内容点拆解出来、按照顺序列成导图”,就足以让你对文本有所了解,并且总会产生出一些新的理解。
我们不是经常说,除了《哈利·波特》这类轻松愉快的小说,还应该鼓励孩子们去阅读更多、更复杂的严肃作品吗?但是怎么解决“它们看上去又难又无聊,好像立刻放弃”的问题?就像孩子们说,不习惯阅读“剧本”这种形式。总不能每一部都找最优秀的老师来讲解吧,肯定不现实。试试看“拆解式阅读法”好了——哪怕刚开始毫无头绪,只要动手拆解,就一定会有收获。
缺失2:有章有法的进行思考
解决方案:借助思维导图
解决了阅读的第一步“读清事实”之后,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就可以从中生发出来了。但我反对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之类的语文课常见做法,是因为那并不能导向真正的思考。尤其是有“标准答案”这种东西的存在,学生很可能就会去“猜测答案”,而不是去做出真正的思考;老师和家长也很有可能在心里预先设置了答案,所谓的“引导”是有明确指向性的。
结果就是,哪怕我提出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并不预设任何答案,真心诚意地希望看到孩子们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仍然会:
用学校语文课的常见方式来回答。这种情形非常普遍。
找不到思考的发力点。简单说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想、能想些什么。
不用气馁,这种情况在我刚念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对于要分析的作品,我也曾经完全找不到入口,不知道该如何去谈论,更无法提出有效的问题,只能在别人的言论中、外围的背景资料里打转(但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就是非常糟糕的研究者了)。
解决之道是什么?首先就是我前面说的,先老老实实,把文本拆解开来、把内容点列清楚。经验之谈,真的管用。在此基础上,尝试去看到这些内容点所在的层次,以及彼此间的关联。这一步非常重要——我发现很多孩子,经过若干次练习,就可以做到“准确地找出所有内容点”,不再遗漏,但他们列出来的点是“散”的,虽然排列得可能很整齐,但你会看到,不同层次上的内容点被不加分类地,仅仅只是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排列在一起。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引入各种思考工具和分析方法。不得不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是有缺失的。我自己也是进入大学以后,不断分析我的老师们、还有我敬佩的其他学者是如何工作的,才逐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我把思考分成两类:
紧贴事实的思考
比方说,在各个内容点之间找到关联。对于小说(以及故事性文本的)阅读而言,最直接的就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前面举例的《哈姆雷特》,几条故事线上的内容,被作者穿插在每一幕中,做分析的时候就可以先把它们找出来、关联起来。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纵坐标:剧本的叙述顺序;和一个横坐标:多条故事线的发展脉络。
熟悉我的朋友经常说我是在“用理科生的思维”做文科生的事情(阅读、写作)。其实,怎么说呢,这些思维方式不就是我们文科生在做研究的时候必备的吗?大家不要说到文科,尤其是说到文学,就觉得全部都是感性的、直觉式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比方说上面纵横坐标的思维方式,对于拆解多线叙事的小说或戏剧就非常实用。把文本图形化之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些内容点之间有交集、哪些内容点之间有可能存在着奇妙的关联。
前面不是说,很多孩子都苦于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吗?现在就有了。沿着这些交集、关联继续探究,不能说绝对保证有收获,但至少有了入手点,可以展开下一步思考了——跟学习一样,思考也是一步步来的,每一步都要找到一些具体的落点。
整理出时间线,就可以去看某些事情的变化轨迹,发现其中的关键点,或前后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而把内容图形化,则相当于拥有一张“文本地图”,要找什么都方便。尤其是,如果书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的地方,也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来——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考切入点。
扩展可能性的思考
沿着书本中提出的问题,或者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继续探索。这是在理清事实、并且紧贴事实进行思考之后,更进一步的事儿。
一种,我们可以把其他的相关作品,跟眼前的阅读对象放到一起看。通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去看它们的相似之处、分析背后共有的结构,去看它们的差异、并思考差异的来源,等等。另一种,可以使用“头脑风暴”,去思考“事情还有可能如何”,再比较作者的写法,也能有不少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更多资料,不限于文学作品,进行交叉分析。
这部分思考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层面,更接近于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资料收集与分析)。对孩子们来说可能会略微有点难度,不过仍然非常值得去尝试。实际上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就会产生出很多问题,还有可能会遇到超出已有知识背景的内容,这时候很多孩子(同样的,包括成年人)的第一反应是:提问。但问题提到我这里的话,是不会获得直接答案的——我会说,要学会自己搜索资料呀!不管是寻找更多书目、还是借助搜索引擎,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总之,要先建立好这样的意识:思考从来都不会凭空而来。
缺失3:广阔而多种多样的阅读
解决方案:离开“舒适区”,不断尝试
最后,说说阅读书目的选择吧。之前有好几个家长来问我,外滩教育上有篇文章,说不建议阅读《哈利·波特》?问我怎么看。其实呢,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在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个阶段,不妨先从孩子感兴趣的、并且能够轻松愉快阅读的作品开始。因为阻力小啊。你想,如果方法是陌生的,而阅读内容又是比较难的,孩子学习起来是不是就困难点儿?
我比较主张循序渐进,每一步不用跨太大。不过,用简单的阅读材料练习、掌握好方法之后,就得有用武之地呀!这时候就可以推动孩子们去做新的尝试了。前面也说到,“拆解式阅读法”最有效的其实就是拿来阅读结构复杂、内容也比较难的书和文章。
此外,我想说:不要低估了孩子的理解力。对此我总是举出《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作为典型例子:这本书包含了逻辑学、佛教、对幽默的机制分析、犹太教中的“卡巴拉”密教……等内容,论述方式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在我的“拆书会”里,几乎没有一个成年人会员能很顺利地读完它(甚至有人说他已经“重启了3次”,还是没看完……),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我的几个还在念初中的学生,几乎都在半个月内看完了,并且都非常兴奋,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其实他们也没有完全看懂,但一致的反馈是:这本书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几个全新的角度。
透过这个例子我想说的还包括:阅读不要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或局限于所谓“经典”,阅读的种类、阅读面可以放到很宽。比如我在做小说阅读课的时候,就会把童话、奇幻、科幻……都放进来。事实上,其中很多作品都包含着严肃的内核,以及复杂的结构、丰富的内容,并且在写作上也有很多新鲜的探索。此外包括电影、动画片,甚至游戏,都可以被包括进来。
此外,非虚构类书籍也很重要。比如当我分析小说中的世界构造的时候,就会专门谈到: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只凭借小说文本肯定是不够的,资料不够、分析方法也不足。那么,阅读相关资料、书籍就势在必行了。
有时候我觉得,小说阅读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故事足够有趣,能吸引孩子们;而一旦读进去,可开掘的内容又非常多,可以沿着感兴趣的问题不断深入、持续探索。
相关阅读
点击下图 立即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