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写作文,不是孩子能力不够,而是所学的方法错了
看点 常常有家长疑问,为什么孩子读了很多书,却还是头疼写作?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袁坚看来,这并不代表孩子们的能力不够,而是他们没有学到真正有效的写作方法。此外,孩子对于写作并非没有兴趣,而是对“主流”的角度和内容不感兴趣,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他们很难写出“真实”的内容。下文中,她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从兴趣、写作结构、写作形式三方面总结了一套孩子的写作方法。教孩子“用自己的话”来写出好词好句,而不是用“好词好句”堆砌文章。
文丨袁坚 编辑丨李臻
很多孩子都头疼写作文。时不时就有家长来问我:孩子每一次写作文都要花2个小时、甚至4个小时,写的过程非常纠结,写出来的东西还不尽如人意;而家长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却又给不了具体的意见和指导。在过去一年里,我花了不少时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孩子们的作文,给予具体的点评和提升建议,结果发现,孩子们作文里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性:不是孩子们的能力不够,而是他们没有学到真正有效的写作方法(甚至反而学习了一些错误的方法)。
兴趣的激发:
孩子不喜欢写作吗?
很多孩子对写作都缺乏兴趣,甚至有一次,有个家长跟我说,周末和孩子一起到郊外爬山,稍微评论了两句山上的风景,孩子就很“警惕”:难道是回去以后要写作文?
但孩子们真的不喜欢写作吗?我先说个故事。
那是很早以前了,我还在复旦念博士时,有个家长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说他“写作能力很差”。那时候我还没开始研究“怎么教孩子们写作”,只是简单地问这个孩子:你喜欢什么?孩子说,喜欢踢足球,也爱看球赛。那么我就说:你来写一写最近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场球赛吧。告诉我那场比赛哪些地方特别精彩。
结果你能猜到的,这个孩子就趴在我家客厅的桌子上,写了很长的一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让我这个完全不懂足球的人也读得津津有味。
“从兴趣出发”真的是老生常谈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反复去说它呢?其实从我的角度看,会觉得光是说并没有用,必须辅以切实有效的引导技术。上面我所讲的故事仅仅只是最最简单的一种。放到其他孩子身上,如果他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热情和那么高的投入(把球赛的每个细节都看得、分析得无比清晰),只是简单跟他说:写你感兴趣的吧!他很可能仍然会发蒙。
更多时候,孩子们其实是在处理一些“有一定兴趣,但并不强烈”的内容。比方说,前面举例的郊游,类似的作文还有:春游、秋游、假期旅行……等等。玩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开心,回来以后打开作文本,却老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兴趣缺缺。为什么?
有一年寒假,我带着学生家庭一起去柬埔寨的吴哥窟旅行。这个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也很活跃,但是看到写作就头疼,各种耍赖,不愿意写。游玩了几天之后,我们坐下来讨论这几天的经历,我让他先话一张流程图,记录行程:每天都去了哪些地方;然后对每个地方,自由地写下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结果发现:他有好几次写到了“猴子”。我跟他说,咱们就从“猴子”的角度来写好了。
首先,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他的兴奋点。其次,我们大家都没有预料到会在吴哥窟景区遇见猴子,角度非常新鲜。最后,相关的内容都已经列出——数了数,共碰到猴子4次:2次在吴哥寺,其中一次是头天傍晚看日落的时候,另一次是第二天凌晨看日出时;还有2次在吴哥通王城,其中一次在城门外,遥遥望见,另一次在城门内,近距离接触。
很完美,对不对?用“猴子”串联起吴哥窟景区最重要的2个点、4段游览经历。孩子写起来也兴致盎然:他甚至自己主动列出了9个不同的维度,去细化和比较每一次遇见猴子的具体情形。最后写出了一篇充满动感、很有意思的游记。
这就是我想说的:孩子并非没有兴趣,而是对“主流”的角度和内容不感兴趣,但后者却往往是老师(包括家长)要求他去写的。尤其是,如果还被要求要“总结、升华”出所谓的“中心思想”——“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简直就是泯灭乐趣的不二法门。
其实只要给到自由的空间,撇开所有的既定套路,让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真实的兴趣点——然后,很重要的,承认它们,就能引发出孩子的写作积极性。
那你可能会问,如果完全、彻底不感兴趣,怎么办呢?
前不久我有个学生去看了一场展览,觉得非常无聊,回来却被要求写一篇作文,当然写得一塌糊涂。为什么?因为在传统的写作中,总觉得应该写点儿“正面的”内容。比如写一场展览,似乎就得说说它有多么的好,自己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诸如此类的。
但这个学生发自内心地觉得那场展览很没意思,自然没有任何兴趣来写这样一篇作文。我就建议说:不如我们来写写它到底哪些地方无聊、为什么无聊。——哎,换个角度以后,孩子的兴致就来了,不再有抵触的情绪;可写的内容也冒出了许多,甚至开始思考,如果他是策展人,会做出怎样不同的设计,让展览变得有趣、能吸引人。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要写“真实”的东西,要通过写作来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思考。如果的确觉得很无聊,为什么非要写有趣、写有收获呢?——不乐意才正常。所以孩子们并不是没有写作的兴趣,而是没有根据某些特定的、不合理的要求写作的兴趣。
内容与结构:
写作技术可以学习
当然,从兴趣到成文,还需要写作的方法。有些人可能会说,写不好作文是因为“没这个天分”,这是不对的。写作就是一种以文字为工具的个人表达。我一直强调的是:写作是有方法和技术的——可以被清晰地介绍出来,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去掌握并提升。
也有不少家长来问我:孩子爱阅读,平时的口头表达、交流都不错,但就是写作文很痛苦,写出来效果也不好。难道不是“多阅读,就能写好作文”的吗?——这个,还真不是。阅读是输入,而写作是输出,两者的目标不同,所需的方法和技术也不一样。
写作的技术,大体上分为三层:
获取材料。很多孩子觉得“没东西可写”,就是没掌握好这一层的技术。
选择与思考。判断哪些材料可用,把它们挑选出来。
合理表达。又包含两层:结构和形式。我把形式问题放到后面谈,先谈结构。
这三层依次排列,构成写作的“阶梯”——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发现大部分孩子写作文,都是铺开稿纸,直接从第一个字开始写、一直写到最后一个字。这种写法的麻烦特别多:
经常憋半天都写不出第一句话,因为完全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要不然就胡乱开个头,比如写春游,很多孩子都是从早晨起床、穿衣刷牙、吃早饭……开始写起。
有时候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因为想不出后面还能再写点什么。
没想清楚就开始写,边写边想,导致文章结构混乱,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怎么都理不清;或者写到后面,突然想起前面还有一些内容必须要写……但修改非常困难。
容易写下一些无效的内容,跟文章的核心没有关联,冗余、拖沓,自己还很难意识到。
这些问题不仅会拉低作文的品质,而且还会导致写作的过程漫长、充满困扰,是很多孩子头疼写作文的重要原因。其实解决之道也非常简单:改变写作的顺序、步骤就好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篇作文的材料来源可以有很多,不仅包含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所思所感;还包括从各处收集的信息:通过阅读获取、跟他人交谈、借助互联网展开搜索……我一直跟学生说,要把“内容面”放宽,把所有可能的材料都纳入视野。
当然,切身的体验仍然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经常强调的:从“自己”出发。
再讲个故事。前不久我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记录他参加的一次拔河比赛……呃,听起来就蛮无聊的是不是?如果就像他那样,按部就班地记录整个过程,哪怕努力加入了一些具体细节,也不会很有趣:拔河比赛看起来都差不多。
但是,我请他想一想:在这一场比赛中,他处于队列的什么位置?是最前面、比较靠前,还是比较靠后?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身处不同的位置,他所能看到、听到的现场情况是不一样的只有在队伍的前面,才能清晰地看到双方队伍的胶着、拉锯。而他后来告诉我,他当时其实是在靠后的位置,只能凭身体的感觉、偶尔偷瞄一眼,以及和周围人的议论,了解情况(并不完整)。
但从他写出来的作文里,我完全看不出他所处的这个位置。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入手——从“自己”入手,去回忆、收集、记录材料,还原当时的场景,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意思得多:不再是泛泛而谈的“一场拔河比赛”,而是自己以特定位置参与的“这一场”。
而且,你会惊讶地发现:虽然看似增加了限制(只能写自己所处的位置能看到、听到的内容),但好像能回想起来的、可以用的材料反而变多了,尤其是会有更多具体、鲜明的细节浮现出来。
嗯,“从自己出发”跟我前面说的“把内容面放宽”,矛盾吗?并不会啊。因为去探索、拓展、引入更多内容的人,仍然是你自己。拓展的过程、找到的材料,都与你本人有关。
在“获取材料”这一步,我主张多多益善,先不用去想“这条材料在作文里用得上吗”——判断和选择放到第二步,等到材料有了足够的数量以后再做。这道理其实也不难理解:
如果你手头只有5条材料,写成作文却需要10条,就会很头疼。如果你手头刚好有10条呢,也紧巴巴,万一其中某些很难用、或者很难彼此配合,怎么办?但如果你手头有20条、甚至更多,这时候就比较轻松了,可以选择最好的10条来用;万一某条写起来不合适,再更换就是。
所以材料一定要多,但对材料的选择也必须要有。“选择”不仅仅意味着,挑出想要用的,还包括,排除不合适的。
我看到过不少孩子,在作文里加入了大量的所谓“细节描写”,但那些“细节”对于推进故事完全没有帮助,而且,最要命的是:那些细节本身也完全不新鲜。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材料进行思考。最近几年“批判性思维”这个概念很流行,但我个人觉得如果能表述为“辨析思考”会更好:因为“批判”容易让孩子们误会,觉得必须提出点不同意见;“辨析”说的则是,你需要自己区分,哪些认同、哪些不认同,然后分别给出理由。
此外非常重要的、但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的是:在材料之间发现、建立关联。比如写人,孩子们被教的固定格式就是开头先来一段所谓的“外貌描写”,身材什么样、脸怎么样、眼睛怎么样……几乎每个孩子都这样写(中招了没?)。但这些“外貌”首先,大部分都非常相似,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无效材料”;其次,跟后面所写的人物故事,真的半点关系都没有。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做材料选择的时候我就会跟学生说,第一选出同类型的、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吴哥窟4次遇见猴子),第二选出跟核心内容相关的周边材料(比如吴哥寺的日落与日出)。这样写进作文里,你就会心中有数,材料的主次怎么安排,怎么样把它们编织成一个整体。
选择好材料,并在材料之间建立起关联,搭建结构的工作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我在教孩子们阅读时就特别强调“结构”,在教写作时也是一样。在这方面孩子们的作文有两类问题:
一种问题是结构不完整,或者结构不均衡。
主要原因就是我前面说到过的,打开作文本直接就写,并没有整体地考虑文章结构,写到哪里算哪里,就很容易出现前后颠倒、头重脚轻等问题。
比如我有个学生写放学回家的故事,明明第二段已经走进家门、换鞋子了,第三段又跑回去写刚出校门时遇到的事儿,这就是顺序没排列好;而前面说到的写春游,写了400字才刚刚抵达目的地……后面的各项活动都只能简单概述,就是典型的头重脚轻。
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在动笔之前,先搭建好结构就可以。我也经常给学生讲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基本结构,作为思考的指引。
不过,这跟列提纲,不是同一回事。因为提纲完全是概念化的,没有任何实际的、具体的材料做支撑。所以我非常强调“结构”,没有错,但我也非常强调“自下而上”地去写作,在了解基本结构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对材料的排列、组合来建立结构。
另一种问题是结构僵化。
我看到过太多的学生作文,开头或者是一段排比句,比如要写的其实是“秋天的落叶”,非得把春夏秋冬四季先排比一下,然后再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秋天的落叶”……或者是所谓的“提纲挈领”,先扣个看上去很厉害的大道理再说。
结尾永远是“总结加升华”,所写的其实都是具体的、挺真实的事儿,就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会有的,到了结尾非得“升华”出某个道理,硬生生地拔高。这种“升华式”的写作,最大的麻烦是:不真实。所写的并不是孩子真正的感受和想法,而是根据要求套用进去的大道理。很多孩子不喜欢写作文,我觉得跟这种“虚假”的写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在中间部分,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固定的格式,有些就是直接源自老师的要求。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学生带回来的写作要求,每个部分写什么、怎么安排先后顺序,都被规定好了——我们家小朋友说,这不是真正的写作文,而是“句型练习”。
这种“填空式”的写作也会让孩子很头疼:有些空就是填不出。因为真实的经历不一定会按照规定的格式发生啊!“格式化”写作反而会阻断正常的、自然的思考,让孩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如果孩子习惯了这种写法,更糟糕: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
形式和语言:
清晰、自由地表达
前面说到“真实”问题,其实是我在教写作的时候特别强调的。家长们小时候可能就曾有过为了写作文而编造故事、编造“名人名言”……的经历吧,到了孩子们念书的时候还这样?我一直跟学生强调:写作文首先是自我表达,把你真实的经历、感受和思考,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
我个人会认为,更好的方式是让孩子直接就去写他自己的经历。比如我们家孩子一年级寒假时,我们去吴哥窟旅行,他就写了5、6篇100多字的小短文,写他看到的tutu车、写他跟大象互动、写他爬神庙的台阶……就按照他实际的经历、和他对此的理解去写。我对他的要求就是:要写得清楚、准确。比如tutu车的前后两个部分是如何连接的,需要他仔细回想、努力描述。
可能限于认知水平、表达水平,写出来的作文深度和广度会因为年龄而有些差异,仅此而已。但我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孩子、让我的学生一步登天地写出绝妙好文,对吗?首先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写作、透过文字,能够自由地去进行表达。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到关于“好词好句”。有太多的家长、学生跟我抱怨过这事儿,我也在很多作文里看到它的痕迹。不得不说:跟“格式化”写作一样,这种现成词句的套用、以及滥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的写作方式,都是不好的。原因最根本还是这一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真实”。
你去听孩子们讲话,每一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都非常鲜活,为什么写到作文里去,就变成千篇一律,沉闷得要死?就是错误的写作方式所致。
我有个学生写她学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了一跤,爸爸跑过来——她写:“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讲了一堆大道理。我就问她:爸爸真的是“语重心长”地跟你讲话的吗?她笑了,因为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爸爸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做事风格,怎么可能每个爸爸都“语重心长”。那为什么孩子们总是这样写呢?她写的并不是真实的爸爸,而是一个概念化的、可以交差的爸爸。
所以,我对孩子、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首先要写得“清晰、准确”——这两点是最根本的。在此基础上,我永远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平时怎么说话的,就怎么写。只要能不断地追求文章的“清晰、准确”,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寻找合适的、意味着与内容相契合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去套用任何现成的词句,写作能力就会逐步地获得提升。
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问我:不用“好词好句”,在老师那里能得高分吗?可以应付考试吗?我讲最后一个故事。其实就是“从猴子的角度写吴哥窟”的后续。我的学生完全使用自己的语言写了那篇文章,最近跑来告诉我说:“我们语文老师说,我那篇文章——‘通篇都是好词好句’。”
就是这样了。我们要让孩子学习真正的写作之道,让他们享受写作乐趣、学会思考和自我表达。能力增长了,学校课业、考试都能轻松应对。我的学生家长总结说:好文章里的词句都是好词好句,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的“好词好句”去堆出好文章。
《猫博士的实战写作课》上线啦!
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袁坚主讲
适合4~9年级孩子
叙事、记人、议论:所有类型,一网打尽;
内容、结构、语言:所有问题,一并解决;
跟猫老师一起,轻松、高效地写出有趣的作文。
点击下图 了解购买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