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岁的创意“小天才”是这样养成的!

2016-01-24 外滩教育



我们常常说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但真的涉及到如何培养的问题,又好像全无头绪。下面的这个9岁小男孩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些启示。孩子的思想都是天马行空的,只要大人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重视,再加上一点运气和契机,他们就能够干出一番惊艳众人的创举。


文/逃妈 编辑/吴妍娇




偶尔在Youtube看到这个视频,很有感触,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这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9岁美国男孩叫凯恩•蒙罗伊。


他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用纸箱、胶带、旧玩具以及其他各种材料亲手设计制作了一系列游戏机,有投篮机、足球台、抓娃娃机等,并在他父亲的汽车配件商店内设立了一个游乐场。他还制作了专属的名片、门票(一美元可以玩四次,两美元可以买fun pass通票,一个月有效),而且每一台机器上还贴了个计算器,只要输入门票上的号码然后再按开根号,就可以验证门票是否正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175qviciy&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个创意给凯恩带来了25万美元的大学奖学金,还继而成立了Imagination Foundation (想象力基金),用来帮助更多和凯恩一样充满想象力、追逐梦想的孩子。


更深远的是,他带动了全球孩子用纸板创意制作(Cardboard Challenge)的热潮。这听起来似乎又是一位天才少年“make something big”的故事,甚至有点像纯属偶然,可当我细细品味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时,才发现原来创意“小天才”是这样诞生的。




“天才”的种子总是在无所事事中萌发


凯恩的故事是从他的那个无所事事的暑假开始的,他整个暑假都没什么事干,既没有旅行东奔西跑,也没有去兴趣班学这学那。所以就在他爸爸经营的一家二手汽车零件行里陪爸爸看店,店里生意不是很好,而且大部分销售都通过网络进行,所以店里通常没什么客人。


可以想象正处于精力极其旺盛年龄的这个男孩是怎样的百无聊赖。而正是在这样的无聊中,凯恩开始用纸箱、胶带、旧玩具以及其他各种材料制作自己的游戏创意。


看过梁文道先生的《悦己》,凯恩的故事非常完美地阐述了书中的一段话:“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来自这种时刻。”


都说孩子需要在漫无目的中发现自我,但真正敢放手,看到孩子无聊透顶貌似浪费时间的时候不焦心的家长能有几个?


有梦的孩子,需要有爱的环境


凯恩忙活了整个暑假,起初并没有任何回报,可是这个小男孩却有一股坚强的毅力,在视频中有无数场景,凯恩都坐在那里,等待顾客光顾,或向父亲的客人推销自己的游乐场,可还是无人问津。


直到有一天,一名纪录片导演尼尔凡Nirvan Mullick为了给车子买个门把手无意间成为凯恩的顾客,花了两美元买了张通票,玩了好几样游戏机,他被凯恩的创意点子和毅力深深感动,于是他在脸书上策划了一个活动,本来只是想给凯恩召集些客人给他个惊喜,却迅速吸引12万人加入活动页面,并组团到凯恩的商场游玩,尼尔凡还为凯恩拍了一个视频短片,就是文章开头看到的这个。


再后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越传越开,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奖学金、基金会和全球纸板创意活动等等。《福布斯》记者凯莱布•梅尔比(Caleb Melby)也在报道中写到,凯恩游乐场的成功故事因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运气。试想如果没有遇到尼尔凡,也许凯恩的游乐场到现在都没人发现。


而这种运气,来源于一种关爱孩子并相信孩子的社会氛围,想起希拉里在一次演讲中提到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教养一个孩子,需要全村之力),这是来自非洲的一句古老谚语。有梦的孩子,更需要有爱的环境。


孩子需要懂他的爸爸妈妈


其实用纸板做游戏机这个点子,最初是爸爸启发凯恩的,爸爸知道凯恩很喜欢玩游戏机,每次经过游乐场他都要玩一下,而且平时特别喜欢拆卸组装,他的很多玩具都被拆过,尽管最后不一定能装得回去,但他还是继续喜欢拆,喜欢build各种东西。


所以当凯恩恳求他买一台抓娃娃机时,他没有慷慨解囊,也没有让他回家做梦,而是给凯恩提供了所有做抓娃娃机的材料,鼓励他自己动手尝试,结果,凯恩真的做出来了。


有这么一位懂他,支持他的爸爸,凯恩真幸福。我们往往对自己孩子的特长或爱好很迷茫,不知道他究竟适合学什么做什么……凯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平时细心观察,也许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爱好和优点。


实在不行,想想自己喜欢些什么,孩子受影响和熏陶也应该八九不离十,凯恩的爸爸经营着二手汽车零件行,想必凯恩身上的那种喜欢捣鼓各种东西的基因就是从爸爸那儿来的吧。


凯恩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只是看看热闹,毕竟机遇因素不可复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孩子需要懂他的爸爸妈妈,更重要的,要懂孩子,首先得懂自己。


逃逃美学(逃妈微信号:potatoyolanda)

居美华人逃妈,用笔记录儿子在美学习生活点滴,用妈妈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和大同。


外滩教育微社区“外滩吧”开通了,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欢迎参观、吐槽!


进入外滩吧,请戳“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