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城·21人》| 蒋蓝:成都与我“相互赠与、相互保管”

2017-08-24 四川发布

↑ 点击上方“四川发布”关注我们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41mrscfe&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家简历

蒋蓝,四川自贡人,诗人,散文家,思想随笔作家,田野考察者。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四川文学奖、中国西部文学奖、布老虎散文奖得主,2016中国文艺年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锦江区作家协会主席,成都文学院终身特约作家。已出版《豹典》、《极端动物笔记--动物美学卷》、《极端动物笔记--动物哲学卷》、《媚骨之书》、《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梼杌之书》、《倒读与反写》、《爱与欲望》、《古蜀文明》、《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等专著四十部。散文、随笔、诗歌、评论入选上百部当代选集。


成都文脉书香源远流长,以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的汉赋冠绝天下。中国第一个官学“文翁石室”在成都诞生,开中国官学先河。二千余年来,成都这座城市的功能没有本质性变异,它就像一个硕大的肺叶,吐故纳新,极大彰显了一个西部重镇的全部功能。成都的开放胸怀与小巷、茶馆和一望无际的沃土,构成了成都的闲适豁达与幸福慢生活。


——蒋蓝


因为遇见历史 所以书写印记

    


“我笔下的成都有很多部作品,《春熙路史记》、《散文成都》、《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接下来即将要出版的《成都笔记》和《蜀地笔记》也是写成都这座城市的。”提起成都,蒋蓝有说不完的话题,可以看出对成都这座城市,蒋蓝的炙热之情。


2011年,蒋蓝的作品《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正式出版,这是第一本关于春熙路的人文专著。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



宽敞、光亮的步行街,川流不息的人群,“熙来攘往,如春登台”依然能概括春熙路如今一派繁荣兴旺的盛世景象。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时任四川督理的军阀杨森为打通东大街和劝业场两个商业繁华区,利用手中的兵权,强行从清朝安察司衙门中间劈出一条路来,当时路面宽约9米,人行道宽约2米,与走马街相接,形成一条南北直线,横贯其中,是东门下川东的必经之路,一时被称为“蜀中第一街”。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截选


“春熙路被称之为‘金街‘,其一是因为这条街当时是西部最重要的商业、金融等行业集一体的商业街,其二是这条街盘活了卷烟厂市场,打通了卷烟厂水陆无缝连接的重要街道。”在介绍成都地标春熙路时,蒋蓝用“金街”来形容,1924年,“春熙路”这个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成都最早的供用电等就在春熙路出现,当时轰动了四川,很多老百姓不惜走上百里路来成都春熙路看电灯。”


2016年5月,由蒋蓝主编的《散文成都》出版,“书里反映成都历史、城市魅力的文化艺术作品,从文学、艺术展现成都历史发展的厚度和广度。”蒋蓝介绍。


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化都市不是伴随钢筋混凝土森林就能拔地而起的,它不但应该承载辉煌、沧桑的历史,应该获得一种来自于历史的经验、文化以及和土地一样的磅礴生机。“上善若水”所铸就的成都城市精神正是成都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一张名片。 


成都与我:相互赠与 相互保管

    


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蒋蓝,见证了成都近年来的变化。“当时的九眼桥头是成都最大的‘书市‘,每天都摆着上百个书摊,1.2元/本。”现如今九眼桥是成都夜晚里最璀璨的一颗星,与对望的合江亭相呼应。要说成都最大的变化,蒋蓝认为“空间”变化最大。“刚来成都时,空间非常小,一环路往东走到大慈寺外,就是农村了。”而现在围绕着大慈寺的太古里是成都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综合区,处处都有“成都休闲生活”的印记。


“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读‘懂这座城市,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不断地赠与我灵感和题材,不断地提示我要去关注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恨情仇。而我作为一名作家,需要用自己的手中的笔书写成都,留下成都印记。”蒋蓝书写的成都,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敬畏与传承。


【 专 访 蒋 蓝 】



记者:你觉得成都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蒋蓝:成都这座城市很包容,这是我概括成都的一个关键词。成都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我在成都生活了二十多年,我能够深深感受到成都对外来人的包容,只要你有才华、有激情,总能够在成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记者:成都这么多年来变化最大的地方在那儿?


蒋蓝:给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成都“空间”的变化,一两年不来成都可能找不到路。刚到成都的时候,只有一环路,二环路正在修,但现在已经是六环了,也就短短20年时间。而且成都现代化与历史感也融合得很好,不但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同样也有极具西蜀风味的亭台楼阁。


记者:在诸多与成都有关的作品中,最难忘的是哪一部作品?


蒋蓝:最难忘一部作品是《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这本书以一个不见经传的“二流历史人物”--晚清四川提督唐友耕为中心,通过他和曾经在四川历史上风云一时的石达开、骆秉章、王闿运等纵横交错的关系,完成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叙事。由于需要考证的历史非常多,这部作品断断续续创作了近十年,踏遍了四川、云南20多个市县去搜集历史资料,也正是因为自己坚持自寻踪迹,这本书里记载了不少历史性的发现。 


记者:曾经是一名作家,什么时候开始转行当起了记者?


蒋蓝:我在2004年进入报界,机缘是之前我一直是作家,为报社副刊提供稿件,后报社问我是否愿意去,我就接受了负责编辑《时评》。2009年我又到了《成都日报》当记者。


记者:记者的工作经历给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蒋蓝:我选择记者这个职业,是新闻可以让我接触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是访谈记者,采访过上百位人文社会科学家,他们一生的学识与人生,让我受用不尽。可以说记者这个职业,让我的文学创作受益无穷。


猜你喜欢:

•  世界顶尖大学和四川一座"小城"签约,要擦出怎样的火花?

•  《21城•21人》 | 马平:城市一直是我的梦想

•  投资50亿,四川又将打造一个5A级景区

•  市州周榜 | 一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绝美人间仙境,帮助攀枝花发布拿下单篇阅读第一

•  沿江高铁规划启动,成都到上海只需7个小时!


来源 |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手戳下方图片并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