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务院通报表扬!四川这两地因棚改、农村危房改造入选

四川发布 2019-06-28

↑ 点击上方“四川发布”关注我们


国务院近日发出通报,公布了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名单及激励措施。此次督查激励的地方名单共30组。其中,31个地方因在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积极主动、成效明显而入选。


广元市昭化区陈江乡紫金村农房建设聚居点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面,

广元市昭化区受到通报表扬;

棚户区改造工作方面,

南充市受到通报表扬。



得到国务院的点名表扬,

广元市昭化区和南充市做了哪些努力?

一起来看


广元市昭化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情况



昭化,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南部,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川陕革命老区和移民库区。近年来,昭化区坚持把农村住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累计新建改造农房2.9万户,拆旧2万户,农村危房占比由69.3%下降至25.5%,农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广元市昭化区大朝乡牛头村农房建设聚居点


1聚焦决策,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广元市昭化区委区政府锁定“2018年6月底前农村危房全面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全面建成”目标,建立了党员干部带头拆旧机制。同时,实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督导县级领导,分管领导带头督导科级领导,部门、乡镇主要领导督导本单位党员干部,实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截至2018年底,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废弃闲置农房2154户,带动全区共拆废弃闲置农房20707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058户。


广元市昭化区丁家乡青龙村青龙寨农房建设聚居点


2聚焦投入,奖补政策地方高额


一是分类补助。对新建住房: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省市统一标准2.5万元/人,非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2万元/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2万元/户实施补助;对改造住房:按照非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元/户+1万元/每人实施补助。同时,率先推行非农业户拆除废弃闲置农房奖补细则,每户拆旧给予2万元奖补,农业户拆除废弃闲置农房,暂不新建的,保留宅基地,每户奖励1万元。


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大三公村农房建设聚居点


二是全面保障。在中央、省补助资金的撬动下,区本级财政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25亿元,全面实现全区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截至2018年底,奖补一般户农村危房改造17134户,仅2018年区本级财政筹措资金拨付一般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7118.85万元、拨付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8090.5万元。


广元市昭化区虎跳镇竹江村农房建设聚居点


3聚焦质量,内外功能安全达标


为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安全,印发《广元市昭化区农房建设指导图集》等图集资料2万余册。分5个片区派驻监理人员蹲点督导农房建设,形成了“村建员+监理员+建筑工匠+农户”的质量安全监督格局,实现农房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标准四同步。在建设过程中,对分散户坚持“宜改则改”:在室内突出“六改”(水、电、厨、厕、圈、卧室)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在室外突出“踢脚线、白墙面、脊座白、瓦灰色、门窗柱头显本色”的川北民居风貌;在周边突出“六建”(微田园、入户路、沼气池、阴阳沟、垃圾箱、院坝)打造居住环境。截至2018年底,共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室内厨房、厕所功能配套708户、入户路2663户、院坝1511户的建设任务,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完善。


广元市昭化区清水乡关帝庙村农村危房改造


4聚焦监管,资金兑付及时有效


强化建房监管,突出两个“牢”。建房标准要抓“牢”,按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户均不超过125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聚居点内建辅房或生产用房的,实行连排连建。建房方式要抓“牢”,劳动力充足的,可自行参与并聘请有资质的工匠押证施工,降低成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的,可由村委会聘请施工队按标准委托代建。


广元市昭化区清水乡清凉村农房建设聚居点


强化资金兑付,坚持两个“严”。严格验收程序,农房建设竣工严格按照村社先初验,乡(镇)复验公示后,由乡镇政府向区安居办提出书面验收申请,再统一组织区级抽查核实合格后,区财政直接拨付资金到乡镇打卡到建房户。同时区政府成立督查组,严格监督检查,确保真凭实据支付资金。



南充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纪实


棚户区改造工作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改革所指。近年来,南充市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住房工作提出的系列新理念、新定位、新措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硬任务、硬承诺”的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棚改实施路径,有效破解棚改工作“矛盾多、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10年累计投资70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309处,拆除房屋2000多万平方米,建成棚改安置房25万套、1800多万平方米,近20万户、50万居民“出棚进楼”,探索出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为核心内容的棚户区改造“南充模式”,实现了棚户区群众从“忧居”到“优居”的华美转身。2018年4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以《告别“仓库房”》为题,专题报道了南充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



1改得顺:阳光操作公平公正


“嵌入式”规划


按照“捆绑式连片改造、在一定区域内统筹平衡”的原则,将棚户区改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必须内容,统筹制定《南充市2013—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出台《南充市棚户区改造管理实施办法》,对棚户区改造范围、改造任务等进行了明确。全面启动2018—2020年棚户区改造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分年度、分类别、分县(市、区)确定改造任务,力争到2020年全市再改造各类危旧房棚户区11万户、100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397.97亿元。


“一盘棋”推进


建立“市级负总体责任、县(市、区)负主体责任、部门负直接责任”的工作体系,完善条块结合的领导机构,由市政府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考核,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截至2018年底,全市改造棚户区29.9万户、面积2044万平方米。按商品房的品质建成安置小区近100个,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2万余户,消化商品住房约1.5万套、近180万平方米,占同期商品住房销售总量的8.8%。



“阳光化”运作


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的机制,坚持对象、政策、过程、结果、资金平衡方案“五公开”,邀请被搬迁群众作为监督员,从房屋设计、材料选用、安全质量等各工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实施一线工作法,相关职能部门把办公室设在改造现场,集中办理产权认定、颁证签署等事宜,面对面接受群众询问,听取群众意见,把各种问题解决在一线。南部县满福坝棚户区改造涉及居民2714户、10490人,短短6个月时间就拆迁2214户、8996人,真正实现了当年启动、当年建设、当年见效,充分体现了“南充速度”。


2建得起:政府市场双手发力


政府主导


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一制定土地收储利用、安置补偿等政策,统一组织搬迁、认定产权、安置群众、落实户籍,统一实施改造区域内道路、管网、水电气、广场、景点、安置还房的规划建设,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根据国家金融支持政策,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发挥国开行、农发行棚改融资主渠道作用,为重点棚户区改造提供大额、低息、中长期融资贷款,2014年以来南充累计争取到专项贷款286.3亿元,有效破解棚改建设资金难题。同时,不搞简单的大拆大建,对仍具备使用功能的老旧住宅小区,优先通过综合整治和改扩建等方式,支持鼓励居民自主更新改造。



多元筹资


以多元筹资保障建设推进,采取BT、银行贷款、公积金贷款、安居工程企业债券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市用10%财政资金撬动90%社会资本投入,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08年以来,全市共吸引社会资金近500亿元投入棚户区改造,建成商业综合体20余个。



建设中的南门坝 


市场运作


坚持“资源换资金”的理念,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入万科、佳兆业、蓝光集团等知名企业,盘活土地、人文等资产,推动资源资产“变现”。南门坝棚户区位于城市中心区域,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土地收益近11亿元,建成居民安置社区近20万平方米。



3住得好:既要安居也要乐业


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


将棚户区改造作与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注重道路、市场、学校、医院等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安置小区的水、电、气、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努力让“新”居民享受“新”生活。顺庆区将望天坝棚户区改造项目包装成一个完整的城建项目、民生项目,对整理的1700亩土地,优先安排380亩用于建设西华体育公园以及幼儿园和小学,138亩用于安置还房项目和保障房项目建设,共修建8栋、504套棚改安置还房,让城市面貌实现“脱胎换骨”。2008年以来,结合棚户区改造,全市已建成商业综合体20余个、文化娱乐场馆30所、学校50所、公厕60座。



闪亮南门坝


高水平发展城市产业


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并重,综合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总体布局、拆迁居民就业等因素,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产业培育与产业布局相融合,大力发展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服务型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高坪区“江山丽景”安置房小区建成后,带动了周边人气、商气,王府井广场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仅2018年吸引就业近万人,带动工人均增收10000元/年以上。


高质量发展群众利益


针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收入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期帮助、定项补助、贴息贷款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救助,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够有房住,从而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顺庆区南门坝棚户区居民张明全,他们家7口人在拆迁之前只有18平米,改造后获得了两套105平方米的安置房。在政府垢帮助下,他自己现在还在南门坝的黄金地段开了个餐饮店,年收入有十多万元。南门坝这一片以前是顺庆区人见人怕的脏乱差区域,经过10年搬迁改造,南门坝成了南充市日渐成熟的新商圈,不仅让6300户、两万多人住上了好房子,还原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猜你喜欢:

• 华西医院优化周边交通环境 增设三条公交专线一个地下停车场 | 早读四川

• 四川39户家庭入选2019全国“最美家庭” 有你熟悉的吗?

• 四川景区放大招!本周末,这些景点、博物馆免费或半价耍

• 四川这座城西部第一!最新全国改革热度指数出炉

• “最受关注”的省直政务微信,本周又是TA | 周榜

来源 | 四川建设发布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手戳下方图片并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