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最缺大学(生)的十座城市!大学生还不够多吗?为什么各个城市都在“抢人”?附全国新建3所大学揭秘

2017-09-10 更多好文,点→ 高中生学习

(点击下方图片,为老师送节日祝福)


国家之兴,首在人才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虽然每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因受惠于高校扩招,中国青年的整体素质已大大提高。而人力资本素养的普遍提高,有利于中国早日实现产业升级。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不到50%,更多的青年年进入大学,将确保中国青年在教育和知识素养上的优势,进而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端优势。


在当下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且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关键时刻,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将是扭转颓势的决定性力量。


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的技术革新速度突飞猛进。十年间,中国人口增幅仅为5%,GDP增幅255%,授予国内的发明专利从2006年的2.5万件,飙升至2016年的30.2万件,增幅超过1100%,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十年间,中国的发明专利增长速度狂飙突进,奥秘何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自本世纪初的高校扩招潮之后,大学生大规模涌入社会,提高了中国精锐人口的知识水平。目前中国22岁至35岁以下人口,近一半是大学生。


创新能力,出自青年,出自人才储备。是否拥有足够的大学生,考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深度。


城市竞争,人才是关键


大学生作为传统人才的代表,成为城市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大学生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内生,一是外来。内生的关键,就是城市的大学在校生人数,很多城市为了大学落地,跑省跑中央,争取高校总部或者分校落地,为了就是多自产人才。外来,就是抢人。最近几年更是如此,多地纷纷出台鼓励政策,送户籍送公寓。抢人大战,硝烟弥漫。


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却没有足够大学,每年都去抢人。


自产不足,只能靠“抢”


能够抢别的城市的人,自然也是本事,证明了自身的魅力。


抢人靠什么?抢人当然首要靠经济实力,是否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是否有比较高的收入水平。最缺大学生的十大城市竟全部处于沿海相对发达区域,绝非偶然。其中,深圳、佛山、无锡、东莞的人均GDP超过10万,泉州、南通、唐山等也接近,中国最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几乎都诞生在这些城市。就业前景广阔,财雄势厚。


但是,事实并非仅仅如此。在经济实力、收入水平等“硬实力”之外,还需要有软实力。包括社会文化领域的契合度、包容度,居住环境,甚至是改革力度。


深圳数十年来,都是中国第一抢人大城,号称中国大学生的“收割机”。其能够成为中国青年之城、“孔雀南飞”之城,除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外,长期以来,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也至关重要。


2016年,深圳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7.7%,而这并非深圳高峰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的黄金时代,这个比重一度超过70%。东莞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更是高居全国第一,达到73%。佛山这一比重接近50%。


改革的力度和诚意,属于更深一层的因素,最近几年对于抢人来说也日益重要。


在抢人大战中,很多城市一再突破先行城市体制,在国家变革滞后的情况下,率先解放了一些市场要素。最典型的是,户籍制度在最近几年的抢人大战中受到巨大冲击,很多地方出台了宽松的户籍政策,开放大学生自由落户,甚至部分城市还提供公寓甚至创业、安家资金。


但这不是所有城市的共识,除了北京、上海等几个特大城市外,也还有几个城市并没有放开户籍,这明显为人才的引进设置了壁垒。


为此,我们特推出“中国最缺大学的城市”排名。

佛山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重镇。当下佛山的人均GDP超过上海,跻身全球高收入城市,大器初成。同时,美的、格兰仕,万和等家电巨头,驰名全国,就业吸纳能力十分强大。


2016年,佛山的在校大学生仅为5万人,大学生密度在中国GDP35强城市中最低,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武汉千万人口,百万大学生,每万人中大学生约1000人。


以全国平均水平计,佛山大学生规模可以扩大到20万左右,若以武汉为标杆,则佛山大学生规模可达到50万至100万,数十倍于当下。


佛山不仅经济发达,财力雄厚,就业机会多,民风亦开放。当下,佛山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8%,远超京沪,每年吸纳青年人口数十万。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重镇之一,未来,佛山谋求成为中国创新中心城市之一,可能成为工业设计之都。佛山的大学产出,反差极大。


扩建大学,佛山所急。佛山足以容纳50所左右大学。同时,鉴于佛山是中国著名的制造业重镇,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佛山兴建的大学,可偏向理工科,兼顾搞一些技术和职业教育类的专科和学院,不要都搞高大上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有财力,有气度,此城不来,更待何地?


数十年来,深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人口熔炉,也是中国最大的人才熔炉。


深圳人口超千万,是中国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达到主流发达国家的顶级城市水平。深圳经济发达,草根企业与巨头企业共存,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大。


深圳拥有数十家大学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国内顶级的清华北大,都在深圳开设了研究生院,不过,深圳本土大学却乏善可陈,没有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学,本土大学生产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万,深圳人口比武汉多,经济比武汉发达,若以武汉为标杆,则深圳大学生人数扩张十倍,亦不为过。


鉴于深圳是中国四大都市之一,繁华且多元,新增大学建议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体。

一旦高校开放,深圳将成为高校投资热土。就大学生就业而言,深圳仍是首选城市之一。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温州模式天下闻名。经济发达,民间富庶。

温州人口超过917万,直奔1000万。在校大学生人数,却不到10万。若以全国平均水平论,温州在校大学生起码也要达到20万才及格。


省会杭州大学生多,但是杭州本身也是发达城市,人不好抢。温州纵有天下气度,天下人也不可能只专情温州,最佳选择,还是能够自己多培养。


东莞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繁华开放。各种阶层的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生存机会。


东莞人口超过八百万,其中,户籍人口只有两百万,在校大学生仅有11万,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反差大,东莞的产业升级,需要更多人才,除了继续抢人外,扩建大学,也是东莞一直以来的心愿之一。


鉴于东莞的城市特点,东莞的高校结构,也宜以理工大学、职业技术类学院为主体,兼顾综合性大学。


20万至80万在校大学生,富庶的东莞完全可以容纳。


河北虽穷,唐山却是河北最富裕的城市。以经济实力而论,唐山排名全国25位,超过省会石家庄。人均GDP达到8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一线城市水平。


唐山人口接近800万,在校大学生却只有11万。河北的大学生,基本集中在石家庄。唐山的两大邻居北京和天津,更是高校林立。


唐山未来新增高校来源,一为本土兴建,另一个就是来自北京和天津的高校搬迁或者设立分校。


按全国平均水平,唐山完全可以容下20万在校大学生,可扩张一倍左右。


泉州是福建第一经济大市,民间富庶,工业发达,晋江、石狮等均为国内知名经济重镇。尤其服装,运动品牌独步国内。泉州容纳就业的能力强大。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千年古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积淀深厚。


泉州接近900万的常住人口,却只拥有不到13万的在校大学生,缺口大,起码需要20万以上在校大学生,以泉州之富庶繁华,50万以上也并非不可能。


泉州需要有世界眼光,新增高校除来自国家层面和福建省内,还可以从海外募资建校,泉州是福建著名侨乡,华侨多达600万人,商界领袖众多,这个优势需要利用。


当下福建高校资源主要集中在福州和厦门,高校资源分布与经济资源分布不一致,若开放办学,泉州高校有望井喷。


南通被誉为“北上海”,是上海陆路通往北方的必经之地。离上海太近,一方面使南通得风气之先,成为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繁荣,但同时,南通不少人口也被上海吸附。南通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少30万,成为少数几个经济繁荣却人口倒流的城市之一。


南通在校大学生不满12万,总人口却超过700万,缺口巨大。


无锡是长三角经济重镇,东南内生经济的典范,经济发达,民间富庶。三年之内,无锡有望跻身中国万亿俱乐部,而其人均GDP更是达到14.13万,超过上海。于乡镇企业,与佛山类似,风行内生式发展模式,诞生了无数本土民营企业。经济富有活力,就业吸纳能力强。


江苏的高校资源集中于南京和苏州,无锡处于下风。但是无锡实力雄厚,一旦高校开放办学,无锡大学生在校人数,完全有能力扩张到20至50万之间。

鉴于无锡的城市特点,也应以理工类、技术教育类大学为主体,综合性大学为辅。


徐州处四战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侧面也说明徐州的先天区位优势十分强大,不仅工业发达,而且交通便利,是天然的区域中心。


徐州常住人口近900万,户籍人口达1000万,在校大学生却只有15万。徐州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若大学生密度也达到或者超过全国水平,缺口在5万至10万之间。


潍坊处于胶州半岛与山东腹地之间的连接点,地势险要。潍坊同时是山东经济强市,2016年GDP排名全国第32,超过全国一半的省会和首府。


潍坊是典型的强县弱市类型城市,其辖下的寿光、诸城、青州、高密等,均为中国强县,经济活跃。


潍坊虽是普通地级市,常住人口却达到935.7万,且还在持续流入中,未来有望成为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当下山东的高校资源主要集中在济南和青岛,而潍坊正好在两大豪门之间,若以全国平均水平计算,平衡潍坊经济发展状况,潍坊的大学生缺口,大约在5万至10万之间。


鉴于潍坊的城市特点,未来新增大学,可以理工科大学为主,综合类大学为辅。

排名解读

鉴于统计的便利性,我们首期统计了2016年中国GDP百强城市的前35名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情况,在中国最强的35大城市中,进行了相关排名,按照得分高低排出了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

这十大城市,大学生密度不仅在中国最富强的35个城市中最低,也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排名计算方法:在校大学生人数,除以当地常住人口,得出该城市每万人大学生在校生人数,也就是大学生密度。


解读一:

大学不是想建就建,需要省级乃至中央一级政府的审批。而且,在高校构成中,公办高校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从这个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中,除深圳是副省级城市之外,其它所有城市,都是普通地级市,教育资源的分配,更是依照权力体系而非市场体系。占优势的基本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在前三十五名的城市中,几乎所有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全部都高校充裕,在校大学生充裕,哪怕是中部不太富裕的省会,也没有一个入选最缺大学生的城市榜单。


相反,进入“最缺大学生的十大城市”榜单的这些城市,绝大多数在经济领域都是声名显赫,但在权力体系中并不占优。经济再发达,财力再雄厚,大学也不是想办就能办的。


解读二:

大学的重新布局,其实也是教育改革的机会。


一是大学的分布将更为均衡。如果大学更多是公共资源属性,则可以更公平,如果允许民间自主办学,大学成为一种市场资源,则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有更好的机会,使大学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当。


二是大学的设置将更为合理。十大最缺大学的城市的名单中,除深圳之外,其它九大城市,几乎都是工业城市,这类城市,职业教育类大学非常适用。


当下高校的弊端之一,就是流行升格,专科变本科,学院变综合性大学,大家都去搞综合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反被忽视。未来乘新增大学设立之机,可以多搞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类的高校,中和当下高校的结构。


解读四:

这个排名其实暗藏密码。


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落脚在城市。若落脚在大学生,这个排名也许同样流行,只需改名为“最合适大学生就业的十大城市”。富庶、开放、就业机会多,本土大学生那么少,若有此高枝,何不择之?


若落脚在大学,排名仍然有效,只需改名为“最值得兴建大学的十大城市”,未来国家若重新打散大学体系,进行教育资源转移,往哪里转移?可以参照这个排名。


湖北:湖北交通大学


9月7日,据湖北日报客户端消息,襄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日前发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筹建湖北交通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为推进襄阳地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襄阳市筹建湖北交通大学工作领导小组,以湖北文理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创办湖北交通大学。


据报道,新创办的湖北交通大学将落户襄阳,在工作小组领导名单中,由襄阳市人民市长秦军担任组长。


不过截至目前,关于湖北交通大学需要筹建多久以及专业色的等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期待更多消息。


安徽:合肥大学


今年2月22日,据人民网报道,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文件,文件称,经合肥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推进合肥大学建设领导小组。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合肥大学”正式启动筹建。


合肥学院一景


据了解,推进合肥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任第一组长。合肥学院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立合肥大学,是合肥学院长期以来的美好夙愿。


与此同时,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合肥市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合肥学院素有中德合作的良好基础。


今年6月,合肥学院招生办明确:拟三年内筹建完成合肥大学。


政府领导挂帅大学筹建领导小组,足见地方政府对该大学的重视程度。


与上面两所大学“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相比,潮汕大学可以说是曝光最全面的大学了!


 今年4月,据《潮州日报》报道:第十九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团长暨秘书长会议在印尼雅加达举行,时任潮州市委书记李水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潮汕地区发展离不开本土人才的支撑。潮州市将与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合作共建潮汕高等研究院(潮汕大学),力争通过十至二十年时间建成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全国的高品质研究院(潮汕大学),为潮汕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随后,更多关于潮汕大学的消息被媒体报道:


据了解,潮汕高等研究院是一所高水平、高起点的民办非营利性研究型高等教育机构,将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一体,致力于创造影响世界、造福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着力培养前沿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促进所在区域创新创业并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建成“潮汕大学”。


潮汕高等研究院主要依托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的高端人才资源,集顶尖科技专家群体领衔办校。目前,国际潮人博士团公社和潮汕高等研究院(潮汕大学)项目已完成初步规划,相关筹办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按计划,“潮汕大学”的最终办学规模将拥有5-10个研究院(分别由世界知名教授领衔),约300名教授,1000名科研人员(包括博士后),3000名研究生(主要为博士生)和2000名本科生。 

 

潮汕大学,你期待吗?



严正声明 内容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由高中生学习(ID:sszzbg)重新编辑整理,转载请标明准确出处。否则,本公众号将使用媒体监督和法律诉讼的手段,追究一切侵权责任!


投稿邮箱 / 536241253@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最适合你的学习资料在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