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品牌注入灵魂:新形势下的体验式营销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消费者体验,体验式营销,但什么是体验式体验?
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体验营销通过看、听、用、参与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义、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营销方法。
体验式营销,在全面客户体验时代,不仅需要对用户深入和全方位的了解,而且还应把对使用者的全方位体验和尊重凝结在产品层面,让用户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
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去苹果商店?为什么孩子们都对迪士尼乐园痴迷不减?因为,在这些地方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最前卫的设计和产品,还沉浸到一种超脱现实的体验之中。
如果你还是一知半解,我们整理了一些案例,看他们是如何做体验式营销的吧。
1、耐克(Nike)
注重消费者线下到店体验感
位于纽约耐克公司的“耐克体验中心”是实施终端体验营销的成功典范,耐克品牌之所以比阿迪达斯、锐步等品牌更胜一筹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它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顾客可以在这里与耐克产品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以清晰表达自己的产品需求。与此同时,桌上的平板电脑内置了品牌数字平台,可随时了解产品信息。据悉,每位顾客的咨询时间可长达一个小时。
还有个个性化定制中心。耐克与当地的艺术家进行合作,可以为顾客的鞋履或衣服产品做特殊图案的设计定制。
各类男女运动服装和鞋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长达15米宽的鞋品摆放墙。这是耐克全球门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块陈列墙。
当然这里拥有特殊“待遇”,那就是,耐克品牌限量发行的产品都会在这里展示和销售。
还有耐克与苹果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陈列区。足球场体验区,半场篮球体验区等。
耐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和相互作用的体验,它的经营方式超出了一般销售产品的意义,而更加象是健身、激励和推动人们成功的地方,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能给你的眼、耳和指尖带来无数的惊喜,这些感官的、理智的、情感的交流,相互重叠,紧密结合,产生了非常感人的效果。
2,亚马逊(Amazon)
The Everything Store “自付”模式
国外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莫过于亚马逊(Amazon)了。从传统的网上书店,现在已经慢慢转型为“什么都有的店”(The Everything Store)了。消费者除了可以网购之外,也可以到实体店买书,增加线上没有的体验感。
无论是在亚马逊书店,还是在联营的超市,只要进门的时候扫描一下手机,就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结账,完全不需要排队付钱,拿了货品就走,这是多么酷的体验啊!
当然,这些方便的背后,亚马逊还获得了不少用户的数据,通过系统,亚马逊就能智能化地推测用户行为,作出精准而且个性化的营销,实在是“新零售”的典范。
3,无印良品(MUJI)
MUJI将用户体验和服务纳入到O2O中,与咖啡餐饮、文化艺术、时尚美容等跨界融合,力争为消费者打造一种新时代体验性的社交化场所。
打造体验性社交场所,线下实体要增强消费者体验,互动环节至关重要。比如MUJI淮海755旗舰店为配合书店和商品陈列还推出了一系列与设计有关的活动,设计师做讲座等。后期还有讨论会、读书会,艺术家等。
餐饮是最能接触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在Caf &Meal MUJI,是品牌概念的传递,既然品牌精神可透过家居、文具、服饰传达,那为何不能透过餐饮来传达呢?“吃”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是体验最易入门的方式,也成了无印良品传达品牌理念最自然的方式。
以繁复的商品陈列征服顾客,当商品摆上货架后,没有logo、鲜艳花纹,没有广告、代言人的无印良品必须通过繁复的商品陈列征服顾客。
无印良品采取的是线下实体体验店与电商并行的O2O销售模式,网络店铺作用有三:首先是向实体店铺引流,让消费者到实体店铺消费;其次是在日常运营中,将用户体验和服务纳入O2O中,与咖啡餐饮、文化艺术、时尚美容等跨界融合,力争为消费者打造一个体验性社交化场所;最后才是网络店铺的销量。
4, Sublimotion
极致的感官体验
“给顾客最好的消费体验,然后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
Sublimotion是位于西班牙伊比沙岛硬石酒店(Hard Rock)内的全球最昂贵的餐厅,由米其林二星名厨Paco Roncero主厨,艺术投影、灯光变幻的用餐环境能给予客人极致的感官享受。
用三星VR虚拟眼镜看菜单你试过吗?
明明是来吃饭的,却好像在拍电影一样……有一种乱入到未来科幻世界的即视感。
如果你也是好奇宝宝,想去品尝一下,请带上1.3 万元人民币的餐费。
在当今新零售的形势下,品牌需要需要对用户深入和全方位的了解,做好客户体验,注入体验式营销。
正如MUJI官方说的一样:“一个品牌要深入人心,就不能拘泥于商品本身,我们要用更完备的顾客体验推动一场零售变革”。
点击下列文字,阅读时尚精华文章
▼
➤中央圣马丁“全球创新与商业总监Nick Wright”来访牛顿商学院
➤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一行访问牛顿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