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新疆兵团人如何度过冬训的一天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兵团新闻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收到最新资讯了,完全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原标题:兵团人如何度过冬训的一天

冬训进行时

编者按

兵团的冬训,可能是全中国冬天里最为特殊的一道风景。

你知道什么是冬训吗?你了解兵团吗?你了解兵团人吗?你知道兵团人是如何度过冬训的一天吗?

冬训的一天就像一场接力跑,一棒接着一棒。

清晨,大地还未苏醒,兵团人已经在训练场集合完毕,一天的早操开始了;当很多人坐在餐桌前享用热气腾腾的早餐时,兵团人冒着严寒、顶着寒风,在训练场上进行军事训练,在雪地行军拉练;深夜,睡意袭来,兵团人提振精神,昼夜站岗、巡边守边,队列训练……

战术基础、射击操作、野营拉练、理论学习、研讨交流……这一天,严格而又满负荷的训练,不仅是对体能的挑战,更是对政治站位和思想作风的一次考验。

夜与日的交替之际,灯火照亮路的前方。冬训的一天,兵团人再苦不言苦,再累不说累,带着使命练,带着责任训,练出了信念,练强了素质,练硬了作风,提升了“兵”的能力,彰显了“军”的属性,为更好履行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8:00

二师三十三团十九连职工张兆杰

穿上迷彩服,我们最帅


“嘟、嘟、嘟、嘟……”12月8日8时,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迅速整理着装、清点人数,大家喊着响亮的口号,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训练场集合,一天的早操开始了。参加冬训,我既激动又自豪,仿佛回到了11年前在军营的日子。

作为退伍军人,我对军营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时,为了在训练科目中取得好成绩,我挑战身体极限,忍受各种不适,与自己较劲。如今,在冬训中,我又找回了那种精气神儿。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操场上,嘹亮的口号声响起,参训民兵精神饱满、士气高涨。脱戴帽、蹲下、起立、齐步行进、立定、敬礼……大家认真练习每个动作,强化“兵”的意识,提升“兵”的能力。

此次冬训中,我被推选为三班班长。从穿衣戴帽、敬礼报告、集合站队这些细节,到擒敌拳、警棍盾牌、射击等战术技能训练,我利用早操时间,带着学员们反复练习。

俗话说,苦练方能出精兵。这几天,气温骤降,寒风刺骨,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火热的激情,作为兵团民兵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尽管脸冻得生疼,胳膊酸痛,但我觉得,穿上迷彩服,我们最帅!

3年前,我和妻子加入职工队伍。在连队“两委”和老职工的帮助下,我家的棉花连年喜获丰收,今年收入20余万元。我们非常高兴,为自己是兵团人而自豪。

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充分发挥了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作用。作为兵团民兵,当我穿上迷彩服,顶风冒雪训练时,更加理解了兵团精神的内涵。我要强化“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特质,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民兵,为维稳戍边贡献力量。

8时40分,早操结束,迅速回到宿舍整理内务;9时30分,开始正式训练。我又找回了那个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不怕吃苦、敢啃硬骨头的自己。我要把冬训的好作风传承下去,把练就的本领用起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带好连队民兵,激发大家履行民兵义务的积极性。(张兆杰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陈琼 整理)

11:00

九师一六一团孙龙珍民兵班

血染的红旗代代传


12月10日11时,我们孙龙珍民兵班的女兵正在训练场上站军姿。站军姿是基础训练科目,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站军姿,是对我们意志力和耐力的考验。战严寒、斗风雪,强化“兵”的意识、提升“兵”的能力、彰显“军”的属性,我们女兵当然不能落后。

你看,那个被大风卷起的雪花吹了满脸“冬妆”的女兵,是我们班的潘晶。潘晶刚来的时候,体能测试成绩不理想,为了提高成绩,她利用休息时间增加训练强度。3个月后,当初那个皮肤白皙、头发乌黑的姑娘变了模样,皮肤晒成了小麦色,长发变成短发,一只手拎起满满一桶水往返于水井与菜地之间,也不觉得累。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拼命?”她说起了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和姐姐曾是孙龙珍民兵班的一员,早些年的女兵骑乘射击样样会,白天下地劳作、牧场放牧、边境巡逻,晚上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我要以母亲和姐姐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今年的冬训,潘晶成绩优秀,让很多男兵自叹不如。

孙龙珍民兵班两年一轮换,大部分战士是从一六一团各连遴选出的思想素质过硬的优秀职工。一六一团职工以孙龙珍民兵班为荣,一批批女兵听从党的安排和屯垦戍边事业的召唤,组成了一个充满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英雄群体,传承龙珍精神。

今天负责纠正大家站姿的是我们的副班长刘金翠,她在班里年龄最大,冬训成绩优秀,我们都叫她“翠姐”。每次在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为游客讲解孙龙珍烈士的英雄事迹时,“翠姐”都会落泪:“为了救战友,为了保边境,勇敢的母亲义无反顾冲在前线。孙龙珍牺牲时和我年纪相仿,如今,祖国早已国富民强,愿她可以安息。

我第一次进入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看到展厅墙上写着“割不断的国土情,攻不破的边防线,难不倒的军垦人,摧不垮的军垦魂”,心底迸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

我是一六一团土生土长的“兵三代”,孙龙珍的故事在团场家喻户晓,是我们的骄傲。如今,25岁的我有幸成为孙龙珍民兵班第十八任班长。我要带领女兵们传承“龙珍精神”,在今年的冬训中,全力以赴,共创佳绩。(潘韩雪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刘近岐 整理)


15:00

江苏镇江援疆干部、四师七十一团经发办副主任黄高伟

我是一个“兵”



12月13日15时的四师七十一团,阳光明媚,但零下15摄氏度的温度冻得人耳朵通红。数百名民兵在进行列队训练,大家不畏严寒、精神饱满、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展示了兵团民兵的良好形象。

我和同事张斌在办冬训黑板报,我用粉笔有力地写下“挑战书”和“应战书”,以此鼓舞参训民兵学先进、比技能、争第一。

“字有模样,人有‘兵’样,江苏来的干部很棒!”同事拍下了我办黑板报的照片,竖起大拇指。听到夸奖,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干劲更足了。

这几天,萦绕在我耳畔最多的是集合的军哨声、嘹亮的口号声、响亮的军歌声。根据团党委安排,我不但要参训,还要协助做好宣传和保障工作。

今年4月,我从江苏镇江出发,来到七十一团。刚到团场那天,团场党委书记吴小平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我们兵团人个个都是‘兵’,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援疆工作结束后,你一定会成为合格的‘兵’。”从那时起“,兵”的意识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里。

冬训第一天,所有参训人员准时集合,大家穿戴整齐、精神抖擞,严格按照训练要求,认真领会动作要领。我想,这就是“兵”的样子。

冬训中,每天8时左右,我就迅速起床,穿好作训服,在镜子前整理着装,浑身充满着兴奋劲。经过几天的冬训,我的军姿大有进步,教官表扬我说:“再过一段时间,你也可以站在队伍前当指挥了。”

作为一名新“兵”,能参加冬训,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这次冬训,不仅提高了我的政治素养、军事素质,锤炼了意志,更让我对“兵”字有了更多感悟,坚定了我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信念。

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要努力练就过硬军事本领,提升“兵”的能力,干好本职工作,保持“兵”的本色,坚守“兵”的初心。这样,当我结束援疆工作的时候,我能自豪地说“:我是一个‘兵’,咱兵团人就要有‘兵’的样子。”(黄高伟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马燕 整理)


17:00

十二师一〇四团牧一场高铁护路联防队队长高延波

我们有了“兵”的样子


冬日的山区寒风萧瑟、呵气成霜。12月15日17时,一阵急促的集合哨声过后,10公里的行军训练开始了。在教练员的带领下,我们士气高昂、精神抖擞地向目的地前进。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这段路上执行治安巡逻和安全护卫任务,但是今天意义不同,更像是一次“塑形铸魂”之旅。

行军路上,一场场模拟演练检验着这几天的训练成果,考验着大家的身体、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寒风凛冽,爬冰卧雪,尽管头上、脸上都是雪,我心中的热情只增不减。

如果说爬冰卧雪练战术是锤炼“兵”的血性,那么队列训练练的就是顽强的作风和纪律意识。每次训练,我都反复揣摩动作要领,确保每个动作做到位。每天,天还没亮,嘹亮的起床号声就在耳边响起。我们在寒风中练战术、练射击,穿上迷彩服精神抖擞地行军拉练,在摸爬滚打中磨炼意志,满怀激情,展现热血男儿风采。

队列训练、野营拉练、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冬训开展以来,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强了。

冬训练强了政治意识,淬炼了使命担当,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信念,必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落地生根。

维稳戍边是兵团人的职责和使命。我们是高铁护路联防队员,更是“兵”,每年的冬训,都让我们牢记“兵”的身份、铭记“兵”的职责。在体能、理论、技能大比拼中,激发潜力、奋勇争先,顽强拼搏、挑战自我,练好看家本领。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每次我都会竭尽全力喊口号,我们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高标准完成训练任务。挑战极限、超越自己,成为一支军事素质和理论素养过硬的护路队伍,出色完成护路任务,保障兰新铁路大动脉正常运行,维护兵团辖区安全。(高延波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莫丽德尔·塔帕衣 整理)


24:00

三师托云牧场三连牧工朋丽古丽·吾不力

守住了这里,就守住了国


踏着积雪和民警一起巡边,回到民兵执勤房的时候,我抬头望了望天空飘落的雪花。多年在高山牧场生活的经历让我知道,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

已是12月17日24时,看着窗外如霜的月色,我一点睡意也没有。坐在火炉前。一个又一个念头浮现在脑海:丈夫傍晚把羊群从山上赶回圈舍的时候插好门栓了吗?儿子在爷爷家是不是又玩了一天的手机……

一阵轻微的响动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一同执勤的阿尼古丽·托库什钻出被窝,披上军大衣“。想丈夫了?想儿子了?”快人快语的她凑到我耳边,小声问道“。我也想丈夫和孩子了。”我还没回答,她就先开口了,我们俩都笑了。

三师托云牧场地处喀什地区乌恰县,是兵团唯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连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紧靠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通商的吐尔尕特口岸,是祖国西部最边缘、日落最晚的地方。

我们所在的民兵执勤房,海拔超过了3850米。这里空气稀薄,做饭只能用高压锅,否则连水都烧不开。多年来,牧场一代代牧工在边境线恶劣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放牧牛羊,矢志不渝地守护着每一寸国土。我们响应牧场全员守边护边号召,每人每月都有超过一周的时间,吃住在这座高海拔的民兵执勤房里,开展民兵训练、守边巡边,忠实履行兵团人的职责使命。

自从嫁到三连后,我就与阿尼古丽·托库什成了好朋友。两家人将时间错开,一家的男人上山执勤后,另一家的男人在放牧时把对方家的羊群一起带上。多年来,我们亲如一家。

这周,我一直在执勤房值守、巡边。下周,我的丈夫买买提努尔·熊库和我换岗。我太想儿子了!大后天一下山,我就要去接儿子。

我的公公婆婆都是三连退休牧工,年轻时常年在边境一线放牧巡逻、守边护边。退休后,老两口搬到场部居住。每次我执勤,老人都会帮忙照看孩子。他们常说:“照顾孩子有我们呢,你们尽管安心为祖国守边护边。”我知道,公公婆婆那一代人,寒冬腊月里,即使天气再恶劣,也不会耽误巡边,守好边境线是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

守住了这里,就守住了国。父母把守边的重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加强训练,不断提升“兵”的能力,履行好使命。(朋丽古丽 吾不力· 口述 兵团日报记者 禚艺 实习生 吴龙芳 整理)


来源 /兵团日报

监制/ 闫文陆

编辑 / 阿丽娅·吐尔洪 

关注【兵团新闻网】了解戍边故事电话:0991-8556479
往期推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