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奔!99岁老兵忆随王震将军进疆经历了啥

史玉江 胡俊建 兵团新闻网 2021-10-23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兵团新闻网”,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收到最新资讯了,完全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祖上三代都在四川当农民的他是怎样到新疆的?刚到新疆时经历了什么?为何脱下军装时很不舍?饱受艰辛却为何要求子女们留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蒋志明老人近照。


这位眉须花白、佝偻脊背,步履蹒跚,一身戎装的耄耋老人叫蒋志明,现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


在当地很多人的眼中,这位历经近一个世纪沧桑的老人再平凡不过,看不出他曾经在战场上冲杀时的英姿。


通过老人的多次回忆,我们将这段即将尘封的历史逐步还原。


1948年12月,蒋志明参军前照片(资料)。


1922年生于四川省安岳县的蒋志明,祖上三代都是农民。1947年,他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随后被拉到了四川泸州修建铁路。几个月后,又被拉到了陕西西安修建铁路。


跨越祁连山,很多战友长眠于此

1948年12月,陕西西安解放,蒋志明随即参加解放军,编入由王震将军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二军,成为第六师十六团三营七连一名战士。


蒋志明随部队参加了解放陕西西口镇、青化镇、丁家坡等战斗,至1949年9月,先后参加了解放甘肃、青海等战役。


1949年10月,部队向海拔4500多米的祁连山进发,由于山高缺氧,气候恶劣,雪雨交加,蒋志明的很多战友长眠于此。


“我听说有150多名指战员牺牲。”蒋志明说,大部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完成了切断兰州溃敌西逃新疆之路的艰巨战役任务。




急行军时,走着路都会睡着

1949年底,解放军大规模清剿马步芳、马鸿逵、乌斯满等。部队成立第二军六师骑兵团,蒋志明踊跃报名参加。


骑兵团从敦煌出发,向若羌、米兰一线进剿。“因为多是陡峭的山路,战士们只能徒步行军,跨过荒山峡谷,大约走了800多公里,终于到达若羌县。”


“那段时间,因为是急行军,连续多日没睡觉,走着路都在睡觉、做梦,走着走着碰到前面的人了,睁眼一看,还是白天。”蒋志明情绪激动。


1950年1月,部队奉命从米兰向阿拉尔奔袭,开展剿匪平叛战役。


当时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首长让我们轻装上阵,出发时不带帐篷和背包,只穿着棉衣棉裤。战士们白天行军还好些,夜里三五一堆围着篝火休息。”


最终,蒋志明所在的骑兵团歼灭了土匪乌斯满残余。



拿枪的手挥起“坎土曼”

1950年4月,蒋志明所在部队到阿克苏,开始轰轰烈烈的开荒造田大生产。


让拿枪的手挥起“坎土曼”, 是对战士们意志的考验。


1961年12月,蒋志明与战友们在塔里木第六农场开展开荒造田运动(资料)。


这些军人刚走出枪林弹雨,军装上还来不及洗掉烟黑色,就开始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开荒造田,耕地种粮。


工具不够,战士们就轮换着用十字镐、坎土镘,挖战壕的小园锹、柳条筐来垦荒,全靠手提肩挑。


馍馍蘸着盐水吃

“我们当时住在洞穴式的地窝子里,还有一些人住在帐篷里,树干支起来铺上草就是床铺,衣食住行的贫乏和简陋已达极限。”蒋志明回忆,由于缺乏营养,有些战士患上夜盲症。


1962年3月,蒋志明与战友们持续在塔里木第六农场开展开荒造田运动(资料)。

 

“刚开始的时候很苦。”谈起垦荒岁月,蒋志明记忆犹新,“没有菜,我们就用馍馍蘸着盐水吃。”


但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没能阻挡这些军人的热情,为了尽早生产出粮食,实现自给自足,战士们每天天刚亮就开始劳作,一直到深夜。


1953年1月,蒋志明所在的部队被编为生产部队。随后,他被分配到了焉耆县四十里城附近垦荒造田。


“一个排的人排成行,拿撅头和铁锹挖地。土地稍微松一点的地方靠拉犁,就是后面一个人掌犁把子,前面五六个人拉,这就是开荒。”


脱下军装那天很不舍

1956年12月,蒋志明和战友就地转业。“未曾想过,自己会在一声令下脱下军装,把大半辈子投入到了兵团的生产建设之中。”老人至今记得,脱下军装那天,他久久地望着叠好的军装。


 “我们从家乡走出来,打仗靠勇敢,种地靠勤奋,党叫干啥就干啥,是不讲任何条件的。”部队首长的这一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


2014年3月,蒋志明与儿女们合影。

 

蒋志明把四川儿女忠厚、淳朴、勤奋、踏实的优秀品格镌刻在了天山脚下。


如今的人无法想像60年前的塔里木


1961年4月,蒋志明被调到塔里木第六农场种子连工作(现三十三团三连),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第六农场位于塔里木河下游,本是一片原始的亘古荒原。“当时人烟稀少,物资匮乏,满地野草,蚊虫成群,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无法想像60多年前的塔里木。”蒋志明回忆。


这期间,蒋志明从事过开荒造田、挖大渠、割麦子,挑灯夜战、打千斤草、积万斤肥……尝遍了农场劳作中的艰辛与酸甜苦辣。


退役的战士们编的快板书是最形象的说明:“野麻当成钢丝床,吃根咸菜似香肠;天为帐来地当床,喝口开水赛鸡汤;哪里困难哪里去,塔里木人最坚强。”


“正是在这种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扎根沙漠周边、默默耕耘,在荒无人烟的亘古荒原上开垦出了一片片良田,一点点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蒋志明说这话时声音颤抖。


2003年3月,蒋志明与老伴伍秀英合影(资料)。


要求子女不离开兵团

蒋志明的妻子伍秀英于2014年2月因病离世。7年来,他无时不在怀念着老伴。


他说,很多人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有的人把自己的灵魂都溶在了这一块块条田里。


蒋志明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成年后也都在这里工作。如今已退休,仍然在团场生活。


蒋志明对后代的要求是:不要离开兵团,与大家一起生活、工作,守好边疆……


作者 / 史玉江 胡俊建


来源 / 兵团新闻网

监制/ 闫文陆

编辑 / 袁晶


关注【兵团新闻网】了解戍边故事电话:0991-8556479
往期推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