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兵谈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他是最合适的人


 兵团新闻网  |  及时 客观 温暖


30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该片选取当代新疆屯垦戍边事业重要的奠基人张仲瀚一生中几个光彩照人的片断搬上银幕,通过塑造生动具体、伟大感人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发展历程,并将兵团精神深传观众内心。


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主创人员合影。喇小飞 摄


了解新疆兵团,张仲瀚是最合适的人


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1团整洁安静的街道,常常能看见一位老人坐着轮椅在街上散步,悠闲惬意仿佛在巡视自家的院子。


96岁老兵战书和。喇小飞摄


从当地人口中,记者得知这位老人今年已经96岁高龄,正是跟随当代新疆屯垦戍边事业重要的奠基人张仲瀚进入新疆屯垦戍边的第一批老兵之一。

眼下,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拍摄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记者来到兵团21团实地走访屯垦老兵。这里正是张仲瀚所率解放军官兵在新疆落下屯垦生产第一犁的地方,因此成为电影选取的主要拍摄地之一。

“1947年我在山东宁津县加入张仲瀚师长组建的渤海教导旅,一路到新疆。张师长当时率领的二师,我在二师17团,是他的兵。”谈起往昔峥嵘岁月,老兵战书和本已浑浊的双眼忽地透出几分锐利来,他说,记忆中张师长大高个,相貌英俊,能文能武,处理事情眼光长远很有章法,很得基层官兵的人心。

“当时进入新疆已经是秋天,张师长带领我们勘测地形,修渠开荒,搞大生产,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苞谷、高粱和麦子,第一年粮食就实现自给自足了。”

听闻剧组在21团拍摄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战书和显得非常高兴,直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张师长带领我们进新疆,扎根当地屯垦戍边,把很多荒凉的地方都变成了适合人生产居住的好土好地,现在很多兵团人都深受其惠。”

战书和告诉记者,要展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张仲瀚是最适合的人。


图为如今的21团一角。喇小飞摄


从起点挖掘兵团故事与精神

“我父亲从前也常跟我讲张师长带领他们开荒种地搞大生产的故事,我们这些二代兵团人也深受张仲瀚垦荒精神的影响。”从甘肃天水跟随张仲瀚进入新疆的老兵马英杰的儿子马麟说。

选择解放军进入新疆的第一处屯垦之地—21团作为电影取景地,马麟认为这是非常正确而合适的选择,因为这里算得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发展的起点,在这片土地上,兵团精神一直滋润养育着兵团人的精神世界。


图为战士们正在垦荒。(资料图)


“张仲瀚带领第二师官兵屯垦建设的这段时间,相当于给后来新疆其他兵团建设打了一个样本,不仅仅是农业、城市规划这些客观事物,更多的是给兵团人建立了一种精神。”马麟回想父亲亲口诉说经历的那段艰苦岁月,他曾询问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戈壁荒滩上建立起这样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兵团城市,父亲告诉他,是信念。

哪一种信念呢?“建设祖国偏远地区,在荒凉的土地上屯垦开荒,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挣来想要的生活。”


图为战士们正在收割庄稼。(资料图)


郇建刚的父辈是兵团老兵,他告诉记者,作为兵团的子女,耳濡目染之下,他对这段历史,包括其中的诸多细节都无比熟悉。“电影虽是从讲述张仲瀚人物故事出发,但背后讲述的其实是兵团的屯垦精神,需要从方方面面着手,尤其要注重细节。”


图为参加电影拍摄的兵团群演。喇小飞摄


“我觉得剧组能在这片土地上拍摄张仲瀚的故事来展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文化、屯垦精神是最合适的,能将这种宝贵的红色基因、红色故事与红色文化底蕴传承下去。”马麟说。


作者 | 喇小飞



来源 / 兵团新闻网

监制/ 闫文陆

编辑 / 袁晶

关注【兵团新闻网】了解戍边故事电话:0991-8556479
往期推荐:




《天山之子张仲瀚》开机!献给所有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出贡献的人


新疆党委12个巡视组完成进驻!(附值班电话和邮政信箱)


事关医保!人均新增30元


三十芳华 感谢有你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新疆!

投稿邮箱:bingtuan@chinanews.com
中新社记者“看”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全面开播(中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全面开播(俄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