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绘阅读(xiaolaba_huiyuedu)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当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时,很容易会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进而更愿意自发地去进行阅读。
但你知道,亲子共读要让孩子“当家做主”才有效吗?
如果你经常和孩子一起共读,对下面两种情况肯定再熟悉不过了——
一种是,被孩子牵着走:
孩子:松鼠先生住在树上吗?
妈妈:嗯。
孩子:有多少树
孩子:树上还有什么?刺猬住在哪里?
…………
这个绘本的名字叫《松鼠先生和月亮》,但家长却被孩子所问的一些偏离主题的问题吸引。
这位家长朋友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但家长在和孩子读故事时,不单单要尊重孩子,还需要引领孩子。当孩子偏题时,可以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读完故事后给孩子解答。
另一种是,自己讲,不顾孩子:
妈妈:早上起来,松鼠先生发现自己家门口掉了一个月亮。看,是不是呀?
妈妈:什么颜色呢?
妈妈:又大又圆,还泛着淡黄色的金光。
妈妈:松鼠先生怎么办?
…………
这位妈妈一直在自顾自地说或者读故事,提问也没有给孩子留时间回答。
与母亲专注于书本的神情相反,在阅读活动开始后,孩子注意图画书的时间非常短,心不在焉,游离于图画书和母亲的阅读之外。
虽然母亲也尝试着用语气、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引起孩子的注意,但她的努力并不见效。
到底该如何和孩子共读呢?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聊亲子阅读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话式阅读。
对话式阅读是美国心理学家怀特·赫斯特教授于1988年研究出的一种亲子阅读方法。是一种家长与孩子围绕图画书故事展开有效交流的亲子阅读形式,它改变了传统阅读中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使孩子成为主要的讲述者,而父母则是主动的聆听者,担当引导和协助的角色。
它的出现,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让阅读变得快乐。
与孩子看绘本时,并不是第一遍就要进行对话式阅读。
第一遍一定要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可以少一些互动和提问,但眼神交流和肢体的接触是必要的。
第二遍或第三遍给孩子讲这本书时,就可以尝试对话式阅读了。
多个研究发现,经过4~7周对话式阅读训练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比其他儿童快3.3~8.5个月,而效果于测试一年后仍持续显著。用对话式阅读技巧与儿童阅读愈多,儿童的语言能力进步得愈快。
现在,让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小问题,测一测你是否在平时对孩子使用过对话式吧~
1、在阅读图画书前,你是否与孩子一起就图画书的书名、作者及封面稍做谈论呢?
2、阅读过程,你是否会根据孩子的反应,如表情或肢体动作来判断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并及时调整讲故事的语气、语调或改变讲故事的方式(难易程度的调整、读与表演结合等)?
3、当相同的语言反复出现时,你是否会尝试让孩子重复说,以此积累孩子的词汇量?
4、在阅读过程中,你是否偶尔会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5、在阅读中,你是否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
6、阅读后,你是否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回忆故事内容(角色、情境、问题、解决办法等)?
7、阅读后,你是否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
8、阅读后,你是否让孩子将故事所讲述的事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怀特·赫斯特研究了对话式阅读,并把它分成了四步:
第一步,激发与提示;
第二步,评估;
第三步,拓展;
第四步,重复。
下面,我们以经典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例,一起领略一下对话式阅读的魅力。
妈妈:小老鼠和大老虎在干什么?(提示)
孩子:搂着。
妈妈:对。(评估)
小老鼠和大老虎肩并肩搂在一起。(拓展)
和妈妈一起说一遍,好吗?
孩子:小老鼠和大老虎肩并肩搂在一起。(重复)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话式阅读,咳咳,我们来剖析一下:
激发孩子说一些有关故事内容的东西,让孩子有欲望表达。
那么,激发与提示,有哪些方式呢?
引导孩子对故事或书中的图片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通过假设启发孩子大胆想象。对于画面信息丰富的图画书,这是最好的提问方式。它可以训练并提高儿童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例如:
你最喜欢哪一页、哪个动物,喜欢它哪一个动作?
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做?
看看熊爸爸的样子,你认为他的心情怎么样?
它要求儿童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便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
你像小老鼠还是大老虎呢?
你遇到被小朋友欺负的事情时,会怎么办?
如果图画书中有押韵或重复性短句出现,可采用这种提示方式。补充型提示可让儿童更多地了解到语言结构的知识,这对他们今后的自主阅读非常有益。
例如:
《小老鼠和大老虎》中有这样的重复语句:“我只不过是只很小的小老鼠。”
可以说:“我只不过……”然后让儿童根据故事情节接下去。
在句子尾端留下填充位置,让孩子填上答案:熊宝宝的篮子是______的。
让孩子说出“空”。
回忆型提示是针对孩子读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和互动,围绕故事六要素进行交流。它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情节,理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例如:
月亮掉到了谁的屋檐下,又掉到了谁的背上,谁的角上,接下来月亮被谁吃掉了,最后月亮是怎样回到天上的。
提醒:
包括“是什么(what)”、“在哪儿(where)”、“什么时候(when)”、“为什么(why)”,适合于图画书的互动,其主要功能是教孩子学习和掌握新词汇。
3-14岁,这一阶段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也就是说孩子认识自己主要依靠他人的评价。此阶段,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评价,可以增进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对句子进行扩展,加入一些形象性强的词汇,或是一些状态描述词,像笔直地站着等(怎样是笔直立着呢?家长可以自己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跟着学;或者是提示孩子:就像见到的站岗的士兵、竖起的铅笔等)。
这样可以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复述能力(复述能力强的孩子,看图讲述、创编故事等能力都会比较强)。
还是以《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例,
第一个阶段:
孩子会说:“这是小老鼠,还有大老虎,还有面包、还有桌子、凳子、盘子。”
——对事物的列举
第二个阶段:
孩子会说:“大老虎在切面包,小老鼠站在椅子上看。”
——对事物状态的描述
第三种阶段:
孩子会说:“大老虎拿着叉子小心地切面包,不想给小老鼠切太多;小老鼠站在椅子上,使劲盯着面包看,都快流口水了。”
——对画面故事情节的解读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而经常进行扩展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进入第三阶段。
作为第三阶段的重头戏,家长的拓展水平至关重要,一起来测一测吧~
妈妈:大老虎手里拿着什么?(激发与提示)
孩子:小花儿。
妈妈:是小花儿,说得真好。(评估)
妈妈:……(扩展)
孩子:……(重复)
示范答案:
1、大老虎得意地拿着小花儿;
2、大老虎拿着小花儿,小老鼠在后面跟着。
根据孩子所能理解的句子长度,不建议家长一次添加过多的词汇,一个形容词或一个动作或一个描述状态的词比较合适。
家长鼓励孩子重复扩展后的句子。在重复中提升孩子说话的流畅性。
总体来说,就是:
首先,家长以问题激发孩子说一些有关故事内容的东西。
孩子回答后,家长对孩子的表达作出评估。
接着,加以调整或扩充,帮助孩子扩展原有的表述。
最后,鼓励孩子重复扩展的句子。
怎么样,看完这篇文章,你也和孩子试试对话式阅读吧~亲子阅读可能事半功倍哦!
-END-
❖
你可能还想看
▼万圣节、杜莱大师、卡尔爷爷、小猪佩奇、牛津树……更多精彩英文绘本,尽在尖叫童年原版正版童书馆,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让孩子在英语阅读中自然浸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