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残忍”的经典童话故事,要讲给孩子听吗?

茹鸽&点心君 大绘本 2020-02-17

号外:牛津树2-5阶拓展阅读及自然拼读套装点读版全新上架,点“阅读原文”抢~~


转载自|蒲公英童书馆:(pugongyingkids)


“好读书,不如读好书。” 读一本坏书,轻则削弱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重则败坏了口味。对于年纪尚幼的孩子,给他们以经典的书籍作为滋养,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审美能力。


如今做到这一点却不容易。潮流的东西太多,很多经典的作品对我们来说既老旧又无法理解。


拿《格林童话》来说,用现在的观点去看,很多童话显得残忍、脱离现实。例如当当《亨舍尔和格莱特》这本国际经典图画书下面,就有很多家长表达了类似于此的担忧:


画得很不错,也是经典故事,但是读得不舒服。为什么母亲非要让父亲把两个儿女扔到森林里?


三岁多的儿子,最喜欢的人就是妈妈。而故事中的母亲因为穷就要扔掉自己的孩子,还毫无愧疚,这样会让孩子怀疑母爱,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对一个故事的看法,见仁见智。下面这位阅读达人便对同样的故事有不一样的看法。


品读图画书《亨舍尔和格莱特》
by 茹鸽



大概是两年前,和小萌读过一本绘本《风铃草姑娘》,这本绘本无论从画风还是故事的叙述上都堪称大家之作,宛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绘画风格、诗歌般的叙述语言,让久远的格林童话故事重新得到诠释。


《风铃草姑娘》

著:保罗·欧·泽林斯基

译:王林

适读年龄:3-6岁


这本绘本的画者就是美国的保罗.欧.泽林斯基,在绘本界他出版的绘本并不多,比较经典的有《侏儒怪》、《沼泽天使》、《亨舍尔和格莱特》但正是这几本绘本,让他获得了一次凯迪克金奖和三次凯迪克银奖。


国外经典民间故事,古典油画风格演绎经典故事。

凯迪克银奖作品。

适读年龄:3-6岁


先来分享介绍下这位作者:保罗·欧·泽林斯基(Paul O.Zelinsky)。



1953年出生于美国。1970年进入耶鲁大学学习。二年级时选修了童书大师莫里斯·桑达克关于绘本历史与艺术的课程,对绘本产生兴趣。


他曾获得卡尔·桑德堡文学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杰出童书等多项殊荣,四度荣获凯迪克奖:《风铃草姑娘》(又译《长发姑娘》)获凯迪克金奖(1998),《侏儒怪》(1987)、《亨舍尔和格莱特》(1985)和《沼泽天使》(1995)获凯迪克银奖。


图:保罗欧泽林斯基(美)

改写:赖卡莱塞(美)

译:彭懿

蒲公英童书馆出品


当拿到这本书时,看到书的封面,马上就想到作者一定是这位保罗·欧·泽林斯基(Paul O.Zelinsky)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绘画风格似乎已经成了他的标签。


▲《侏儒怪》中,王后猜出了小矮人的名字


从这个意义上说,绘本的世界就是一个艺术世界,各种绘画创作的风格你都能欣赏的到。再看译者也是绘本翻译的大师:彭懿。


故事来自于《格林童话》。讲述一个贫苦的家庭里,妈妈为了生存,怂恿爸爸把亨舍尔和格莱特这对小兄妹抛弃在大森林里。亨舍尔和格莱特,互相扶持,最终战胜了巫婆,走出了大森林,和父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亨舍尔和格莱特》家贫困的房屋


格林童话一直饱受诟病,因为情节中有大量残忍的细节,和其它经典童话故事相比,似乎不太适合孩子读。


▲两兄妹被父母抛弃在森林深处


就拿这本《亨舍尔和格莱特》来说,这个故事也非常残酷:母亲不要自己的孩子,巫婆要吃掉这两个迷路的兄妹,妹妹把巫婆推进面包烤炉烧死了,最后兄妹把女巫的珠宝偷走拿回家。


▲巫婆把哥哥关进笼子里


另一本《风铃草姑娘》也是如此。这么残忍的故事,为什么孩子还都爱听、甚至还爱不释手呢?


仔细品读,作品尽管没有一般童话故事的唯美,但能吸引孩子也必有它的道理。



1、阅读绘本,不仅在于故事情节,也在于整个艺术画面的欣赏。


作者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去诠释整个故事,每一个跨页都逼真地展现了一个富有细节、色彩和情感的世界。


▲兄妹俩初到巫婆的糖果屋


▲孩子们回到家里


无论是描述孩子们被丢弃后的恐惧和悲痛、初遇富丽堂皇的糖果屋时的喜悦,还是和家人团聚的欢欣,作者都能把握住细节,用生动的笔触把孩子的哭泣、孩子的笑、爸爸不愿丢弃孩子的内心挣扎表现了出来。


▲丛林深处,透来的暖光


另外,作者使用的色彩也是具有希望的、温暖的橙黄色基调。这个调子,能使孩子在阅读恐怖故事的时候,心底却保有希望,感到安全与温馨。


2、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恰恰让孩子们欣赏到了多样的故事童话。


虽然故事本身不够唯美,但反而着力刻画了小兄妹互相扶助的精神、善于动脑筋的智慧。


▲为了救哥哥,小妹妹反抗巫婆


绘本的多样性,使我们的孩子不仅仅读到了不同的故事,更看到了这个世界不同的侧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给孩子读了那么多不同国度的作者、不同表现方式的作品也是拓宽她们视野的好方法。


注:文章来源自微博|@薰衣草和高跟鞋



对于诸如《亨舍尔和格莱特》这样的作品,还有几句话想说:


孩子看一个故事的眼光跟成人有很大区别。德国有一门《格林童话研究》的课程,探讨过这个问题:什么很多童话故事里总有恐怖的场景?


从心理角度上说,对于很多孩子而言,这个故事恰好反映出他们内心潜藏的害怕——被父母抛弃的恐惧。战胜这种恐惧,重获安全感的方式有且只有可能是——成长。


孩子要知道,对于家庭而言,他们不可能永远是被照顾和给予的对象,他们必须要能够在家里扮演重要的一份子。正如故事中的小哥哥和小妹妹,打败巫婆,带回宝物,最终回到了父亲身边。


当孩子读到这样的故事时,他们的关注点更多是放在两个小主人公身上。主人公的成功会给孩子以莫大的鼓舞,让他们鼓足勇气,摸索着从一个小孩慢慢长大。而故事里小哥哥和小妹妹互相帮助的情节也会让孩子知道,成长的道路总有人陪伴,与他人合作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对于很多小读者来说,这恰恰是一个让他们充满自信、坦然接受成长的童话。

 

当我们询问:如今的价值观跟童话里的世界早已格格不入时,为什么还要读经典童话?我认为,孩子们对于童话故事的心理需求和天然的喜爱便是最好的答案。

 

作为家长,最怕的是以成人的眼光理所当然地将一些好的童话拒之门外。这是一个温和的时代,但没有人的成长不会经历内心的焦灼。所以,请别替孩子拒绝这些看似残酷的经典故事。你只需要带他们到故事的门口,如果他不喜欢,让他自己选择离去。


-END-


推荐阅读



小彩蛋↓↓↓


▼最牛分级读物牛津树兰登系列、给宝宝的科普书《Hello World》第2辑……点击下方二维码购买,让孩子在英语阅读中自然浸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