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片专题 · 我的校园】力推实践创新 弘扬工匠精神

2017-10-09 实践达人 八一农大公众主页


半亩方塘 万千意向

农大一角 传播四方

策 划:新闻中心  工程学院

撰 文:学生记者   张旭

摄 影:学生记者  王伟  李海天  韩晗  冯佳琳

美 编:学生记者  严振兴


实践创新 工匠精神

学校2017年党委工作要点强调,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开放办学为驱动,努力形成内涵、创新、协调、开放、特色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层学院积极贯彻党委要求,强化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开展科研创新、深化人才培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要求,以此展示农大人“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精神底色,以及立德树人的高尚追求。



工程学院是我校历史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学科优先、加强队伍、重视科研、强化服务、改革创新”的工作方针,强力推进“五大工程”,充分发挥在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中的优势和特色,加速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建设进程。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稳步发展: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实验室、1个工程基础部实验室、1个工程训练中心和1个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实验室面积13462平方米,设备近1500多台套,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其中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在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播种机装备与技术、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注重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锻炼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我们来到农机专业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育秧及机械化栽植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科学研究、生产和科研成果展示功能。发明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育秧及机械化栽植技术,成功解决了北方寒地水稻难以大幅增产以及秸秆增值还田等关键问题;实现了水稻生产低碳、环保、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先后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30多个示范点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来到精密播种机实验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自主研发的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13行气力式免耕精密播种机,该机采用国产新型气力排种器,提高了作业速度和生产效率,作业速度可达8~10m/s。研发中在电液控制自动单体仿形、种肥计量检测、衔接行、水平折叠通用机架等关键技术方面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农业机械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的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电气设备和GPS、GIS、R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是学生体验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撑。



车刚教授对实验设备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注重学生的创新培养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培养在校本科学生参加全国农机大赛,“以赛促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16届本科毕业生李海龙同学和他的团队在“东方红”杯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车刚老师说:“李海龙同学动手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这些学习的优点促使了他快速成长。本科生学到的教材知识相对浅显,学生想要学有所成,就一定要有自学能力,要注意培养创新思维,这是大学生最应该掌握的本领。”

来到智能干燥实验室,我们看到了由工程学院智能干燥装备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气相旋转换热器,它是专门针对谷物烘干供热的专业设备。冷冻干燥机主要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干燥,如对人参等中药材的干燥效果好,不会因为温度过高等因素导致药材的药性流失,最大程度保证了干燥物料的品质,目前这款研究成果已经和科研机构签约,投入生产。



植保综合实验室拥有植保综合实验台、风洞模拟实验台和六旋翼无人机等设备,植保综合实验台可以用于测量喷头的喷雾均匀程度、雾锥角以及雾滴粒径等实验项目。图中是学生正在进行实验。

拖拉机实验室拥有多台拖拉机模型和机器,并与美国爱科公司签约建成“爱科--八一农大综合培训基地”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趋于精准化,不断完善的精准农业机械化实验室在充分展示工程学院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满足了师生科研实验需要,服务社会,服务垦区。

随后,我们来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实验室。减速器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发动机输出的运动进行有效的变速,达到使用要求的速度和转矩。李玉清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减速器的结构。

全神贯注的师生,耐心的指导,一张图纸承载多少的心血。万霖教授是学生眼里和蔼的“严师”,正在指导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课程设计答辩。

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班的于萌同学说:“老师细心讲解图纸的问题和不足,鼓励我们再细致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成长,希望能尽快达到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金属硬度检测实验室里,一块黑板引人注目:清晰的实验注意事项,完整的公式过程,就连每一幅图都很标准,在材料实验课上,使同学们更好了解金属试块硬度的奥秘。有人说“大国工匠”是高精尖,其实能够把普通的小事做到极致,细致入微的为学生着想,就是“工匠精神”

田永久老师在给同学们讲授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原理与使用

一路走来,我们来到了土木工程实验室。土木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内常常面对的是“冰冷”的原材料。但土木专业2014级学生韩旭说:“老师带我们上的实验,真的不会冷。”

土木工程专业的测量实验,都是在室外进行,学生们十分享受动手操作的过程。即便是寒风吹过,也挡不住同学们测量的热情。

 来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验室,记者被实验室主任杨忠国老师的热情所吸引。流体力学是建环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同学们正在聆听老师讲解伯努利方程水头变化情况。

学生在进行水静压强实验操作

采暖供热是建环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郭胜杰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解采暖系统模拟实验。

采访过程中,建环专业的两位老师偶然谈到一位生病住院的同学已经回到学校开始上课。从这段不经意的聊天中,我们看到专业老师对学生的关怀。

“业精于勤,学以致用”。交通运输专业实验室里,实验室主任马卫平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讲解汽车构造。

学生在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的调试。“只有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交通运输专业最常打交道的就是汽车,汽车的拆装是学生掌握汽车构造的重要环节。老师们说,作为交通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习,对汽车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今后的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有关汽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是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一种体现。”

工业设计专业是工程学院里具有浪漫色彩的专业,学生除了进行人机工程研究等一般性实验研究外,还有一些外出的实验,户外写生等。“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文化生活”,14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林雨如是说。同学们正在进行美术创作。



飞行技术专业是工程学院的一颗璀璨的新星,为我校的亮点专业。

飞行技术专业已具备联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八一农大这片蓝天下,飞行学员们怀揣飞天梦想,严谨,勇毅、博学、精飞。

学生寝室一角。飞行技术专业按照军事化标准要求学生,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的作风,为走上飞行员岗位打下基础。



随后,记者来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基础实验室。水利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试验室的实验设备可以使同学们集中快速地观察各种水流现象,掌握水流流动相关参数的测取方法。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老师十分注重学生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的实验装置——土壤渗吸仪。水利专业实验室已成为同学们的实践训练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水利社团的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类科研活动,用科学的方法验证和实现自己的“点子”。在这里,社团各小组每周都集中汇报一次的本小组学习进展,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铺筑自己的水利工程师之路!



工程训练中心是工程学院管理下的实训基地,是“院内通用,校内共享”的大学生实践基地。中心开设车削、铣削、磨削、钳工、铸造、锻造、焊接等常规制造的操作训练及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的编程和操作训练。

焊接是一种工艺。两块钢板在高压电流划过后填补缝隙,通过优美的电弧演绎了一场久别重逢。

锻造车间演绎的是电光火石后的有型,你看铁块在重锤下闪耀的火花是磨练更是重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是这个道理。

在进行数控机床编程的师生

耐心的打磨,慢工出细活。难能可贵的是,在钳工车间,八一农大的女孩也做得有模有样,细致入微。

实践出真知,动手创未来,工程学院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同学们创新的火星已然成为燎原之势,实践的真知,绚烂夺目,五彩斑斓,点点星火勾勒出的是勤奋,更是精彩。



工程学院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是在学校支持下建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是以专业社团为基础,保证学生参与,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大赛的参赛筹备,科研活动,学生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实践基地。

在这里学院提供3D打印机,小型机床,大学生慧鱼创意组合、机器人综合训练组合、电子气动组合、工业机器人组合等供学生进行实践锻炼。

每个专业协会都分配有独立的桌子,各自拥有一片小天空,干净整洁的桌面,透露着主人们细心谨慎的生活态度。一个个精致的模型凝聚无限的心血。在它们面前,你会不由自主屏住呼吸。

“我对创新创业项目特别感兴趣,特别想加入其中,我已经向航模制作的小组提出申请了,真希望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工程学院16级学生胡明珠说。



一个洋溢着浓厚学术气息和创新精神的大学

离不开天马行空的“磅礴才气”

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匠心独具”

倡导工匠精神,呼唤匠心归来

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也是工程学院孜孜不倦的追求



往期

精彩

图说农大·我的校园① | 农大是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图说农大·我的校园② | 我还是觉得农大最好

图说农大·我的校园③ | 今日立秋,又想起了农大的那个秋天


-HBAU1958-

图文编辑 | 李   双

文稿来源 | 八一农大新闻网

| 部分图片及文字可能来源于网络及农大人渠道 |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Qwertt12446  QQ/172770162

|用温暖和感动为你讲述农大人的故事|

投稿邮箱 | 208666201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