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天府新区的世界名画,你找到了吗?
“现在所有的一切(指坚持作画), 如果我们坚定不移, 都将用于建立比我们自己更持久的东西。”——1888年10月3日,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信
“梦境”是人们常形容达利作品的词汇,他对科学也极感兴趣。1930年代,兴趣主要集中在双重影像与幻觉,1931年创作了著名的《记忆的永恒》; 1940年代转向了普朗克的量子论,1945年后开始了其原子物理和核神秘主义时期;1955年至1978年间,又深受遗传学的影响。其作品中对时空的表达、微观世界的再现、生命的感悟,让人们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现实走进了荒诞的艺术图像中。在达利看来,科学的深处埋藏着丰富的艺术形象。
“众人现在观赏我的画,以后也将如此……因为他们凭着模糊的直觉,知道作品中藏着显然而真实的宝藏。只是迄今还未被人看出。非艺术的宝藏将逐渐变成艺术性的宝藏。”
言及科学的精妙建构后,想到冯友兰先生“一个完全的形而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正的方法是说形上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则是不说它。这样做,负的方法也就启示了它的性质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无法说出的。”
期待人、城与自然的有机更新期待一场万物生长